
国家民委解读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因地制宜,主要分四种情况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在8月17日举行的中宣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民委有关负责人解读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并表示,改革坚持公平公正,尽可能减少同一地区内不同民族之间的公共服务政策差异。
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在高考中实行加分政策,其中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主要是为了帮助教育相对薄弱的地区和群体更好地接受教育。近年来,高考加分政策经历改革,一些地方取消了少数民族的高考加分。
国家民委政策法规研究司司长张谋表示,推动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改革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我国的基础教育均衡化水平显著提升,少数民族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在不断优化;另一方面,有的省区原来对省域内的少数民族考生实行普惠性加分政策,现在看已经不够精准。
这一轮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更加精准地确定加分的区域、群体、条件,让政策能够切实惠及那些需要帮扶的学生。
张谋介绍,目前各地因地制宜制定了改革方案,主要有四种情况:有些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省份取消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有的省区将加分范围调整至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地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有的省份取消了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加分范围缩小为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有的省份按照区域加分,区域内符合一定条件的,无论是汉族考生还是少数民族考生都有加分。另外,保留有加分政策的地区,加分分值也大幅减少。
张谋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具体政策措施所依据的社会条件、所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已经发生变化,因此应当与时俱进作出调整。改革将坚持公平公正,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制定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支持政策,要更多地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尽可能减少同一地区内不同民族之间的公共服务政策差异。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王心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
- 加强行刑衔接协作 合力守护绿水青山
- 名单公布!南昌31名学霸上榜!
- 北京有车型优惠超10万元,南阳有门店贴出“国货惠民价7.59万元起”海报,合资车
- 事业单位编外人员转为雇员制行不行?银川市人社局回复了这份提案
- 老师曝光教室无窗帘被约谈 校长停职、教室已全部安装窗帘
- 大祥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圆满结束
- 最美家庭展播二:梁芳清家庭
- 王晓龙谈国内青训:我们只有初中水平老师,教不出大学水平的学生
- 11月起 四川学业规划行业有了“国家标准”
- 河南2023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开始
- gre数学有哪些备考方法
- 最优模型估算: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雪豹种群数量为251只
- 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八讲 | 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
- 重磅消息 | 第十二届商学院数字化论坛即将启幕!
- 《志愿军:雄兵出击》发布路演特辑
- 建筑“黑科技”闪耀长沙筑博会
- 为青春点赞!你最喜爱哪支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 扬州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 喜迎建队日争做好队员
- 深圳发布农贸市场综合治理第三轮测评结果 低于80分市场数量大幅度减少
- 2023下半年湖南英语四六级考试时间安排
- 朝阳营商环境考评成绩连续五年居全市第一
- 小米 14 表现如何?数据库实测性能续航充电等
- 发表SCI论文,申请专利,青年标兵……她是曲园学子李雯鑫
- “湿”意盎然的生态答卷丨马鞍山:水清岸绿 石臼湖风光美如画
- 「一线新动态」十年深耕涉外高端电力人才培养,“电力工程师的摇篮”助力“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