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新时代的“红岩传人”
“创业艰难,不可奢华;努力不懈,不可安逸……”日前,在重庆市名校联合中学校初二(3)中队“红岩大课堂”云端队会课上,由“最美红梅园丁”唐川北深情诵读的红岩英烈车耀先的一封家书,引发队员共鸣。
“他不仅用生命兑现了书中的革命承诺,也为我们作了很好的榜样。”“他们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浩然革命正气,绘就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在红色家书中高尚的家国情怀感召下,队员们或写下铮铮感言,或宣读红色誓词,以信仰的力量,立志做新时代的“红岩传人”。
重庆市沙坪坝区是“红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我们积极创建新时代‘红岩大课堂’,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实践,是扎实落地‘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深入开展‘冠红岩之名 铸红岩之魂’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沙坪坝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向斌说。
根植“红岩精神”内核并赋予其新时代内涵,沙坪坝区擦亮“红岩”品牌,按照一体化、特色化、系统化、专业化“四化”策略,建设面向大中小学生群体、同时向幼儿和成人两头延伸的大思政课堂——新时代“红岩大课堂”。
一体化建设优质“大课堂”
在沙坪坝区,新时代“红岩大课堂”集全区之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家庭积极参与、学校主动作为、社会积极支持的区域大思政工作格局。
向斌介绍,沙坪坝区组建“红岩大课堂”项目专家组,成立由高校、部门、兄弟区县为主体的建设共同体,出台《新时代“红岩大课堂”建设指引》,层层递进设置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5个学段课程目标,涵盖红色信仰教育、爱国励志教育、艰苦奋斗教育、无私奉献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团结奋进教育等课程内容。小学阶段重在正确认识和理解红岩精神内涵,初中阶段重在深刻理解和继承红岩精神的价值精髓,高中阶段重在深刻理解红岩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阶段则重在新时代红岩精神的传承创新。
“突出思想性、时代性和实践性是关键。”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重庆市南开中学教师王小鸥说。
依托“王小鸥名师工作室”,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七中教育集群、重庆立信职业教育中心、沙坪坝区小学思政教研中心组等形成研修共同体,打通“梗阻”,以论坛、研讨交流等方式,解决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真问题26项,并打造“加强和改善党的全面领导”“‘涉险滩’与‘硬骨头’”等思政“金课”32节。“区域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改革试点”被立项为重庆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特色化建设实践“大课堂”
“让学生走出课堂、迈出学校、融入生活、走向社会,利用亲切可感的身边物、身边人、身边事,选择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素材为学材”,沙坪坝区正是用这种微体验、微实践、微探究作为打开“大思政课”的有效方式。
在区域“红岩大课堂”建设体系下,树人沙磁小学建设“方寸世界”磁能优质课堂,创建集线上、线下于一体的“磁力小邮局”,开设“小红邮,大思政”实践课程,让学生从“方寸邮票”领悟“世界大同”;学府悦园一小的学生走进丰文街道三河村,开展“行走·红岩——家乡美”研学实践,看见曾经的土陶厂已“变身”如今的文创基地;重庆西藏中学“雪鹰宣讲团”昌都小分队,返乡开展党史国策和感恩祖国等主题宣讲;树人景瑞小学原创大思政舞台剧《红岩少年成长记》,以“剧为课、课融剧”建设学生体验课堂……
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沙坪坝区创建了融入红岩精神谱系的“时代红岩”优质课堂、“开讲红岩”宣讲课堂、“行走·红岩”研学课堂、“光彩红岩”体验课堂、建设“最美红岩”榜样课堂、“先锋红岩”引领课堂等6类思政课堂,形成全域覆盖、层次递进、资源丰富、形式新颖、立体多维的思政实践大课堂体系和红岩大课堂教育品牌群,全面推进思政课程目标落实到位。
在参观三合美术馆、萤火谷农场等文创基地后,学府悦园一小学生龙阳说:“文创艺术家们用特色文化把美丽乡村建设成了人们向往的‘诗意田园’,长大后我也要为家乡建设出份力!”
系统化建设联动“大课堂”
“红岩英烈苟悦彬用生命和鲜血告诉我们,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区关工委主任何泽政以“红梅五老”志愿者的身份深入课堂,满腔热情为凤鸣山中学千余名学生带来思政课“信仰的力量”。这支由区教委、区关工委、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多部门组建的300人的队伍,已深入学校、社区开展讲党史国史、红岩故事等活动500余场次。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在2万余平方米的“重庆1949”大剧院里,南开小学的学生挥动手中的五星红旗,嘹亮的歌声久久回荡。
“作为‘红岩大课堂’教学实践基地,这样的活动迄今已经举办80余场次。”大剧院相关负责人周慧芳告诉记者,“把舞台作为思政课堂,以‘观、演、论’沉浸式体验的方式,致敬‘红岩经典’,让学生接受一次次红色文化的精神洗礼和思想升华。”
在全员参与中,“红岩大课堂”教学资源呈现出品牌化、立体化、多元化。目前,沙坪坝区已建设校外社会实践教育基地21个,打造“红岩讲堂100场进校园”、“小小红岩讲解员”风采展示、“立德童剧”创演等品牌项目。同时,该区还与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中心共建中小学思政教学实践基地,先后凝练出“云端思政课”“‘行走·红岩’思政实践课程”“中小学红色思政课精品课例集”“童心向党系列丛书”等成果资源,涌现出重庆一中、南开中学、树人小学、莲光小学等红色校史课程群,受益青少年10万余人。
专业化建设全员“大课堂”
日前,一堂别开生面的“书记思政课堂”在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拉开序幕。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章光虎以“学习党的二十大·红岩少年永向党”为主题,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生身边的案例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做“红岩”传承人。
其间,重庆六十八中团委书记罗佳领衔实施“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争做担当有为青年”系列微思政课程;重庆七中数学教师李承桃执教“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疫情防控中的‘概率与统计’”;学府悦园二小开设“党的故事我来讲”少先队小骨干微宣讲课堂……目前,已初步形成书记、校长走进课堂抓思政,班主任、团队干部扎根课堂讲思政,全员教师勇挑“思政担”的良好格局。
在强化“专业化”“实效性”方面,沙坪坝区通过建立“选、培、激”机制,提高学校专职思政课教师比例;每年开展“最美红梅园丁”评选活动,实现各学段都有一批优秀思政课教师的目标;搭建“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形成“手拉手”备课机制、研修员“3+2”共建共育机制。同时,该区将学校“红岩大课堂”建设与实施情况纳入对学校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学生实践情况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等。
“近日,教育部出台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为我们建设‘红岩大课堂’加码鼓劲。”向斌表示,要把思政课建设作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完善大中小一体化“大思政课”建设体系,切实增强思政课时代性、针对性、时效性,培育新时代接班人。
其他片《中国教育报》2022年12月29日第1版
作者:本报记者 胡航宇 通讯员 张娟
上一篇:十佳学生到直博延毕,浙大送外卖博士再发声,学院却有另一番说辞
下一篇:夏令营英语如何考察?有针对的准备才更有效!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
- 加强行刑衔接协作 合力守护绿水青山
- 名单公布!南昌31名学霸上榜!
- 北京有车型优惠超10万元,南阳有门店贴出“国货惠民价7.59万元起”海报,合资车
- 事业单位编外人员转为雇员制行不行?银川市人社局回复了这份提案
- 老师曝光教室无窗帘被约谈 校长停职、教室已全部安装窗帘
- 大祥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圆满结束
- 最美家庭展播二:梁芳清家庭
- 王晓龙谈国内青训:我们只有初中水平老师,教不出大学水平的学生
- 11月起 四川学业规划行业有了“国家标准”
- 河南2023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开始
- gre数学有哪些备考方法
- 最优模型估算: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雪豹种群数量为251只
- 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八讲 | 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
- 重磅消息 | 第十二届商学院数字化论坛即将启幕!
- 《志愿军:雄兵出击》发布路演特辑
- 建筑“黑科技”闪耀长沙筑博会
- 为青春点赞!你最喜爱哪支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 扬州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 喜迎建队日争做好队员
- 深圳发布农贸市场综合治理第三轮测评结果 低于80分市场数量大幅度减少
- 2023下半年湖南英语四六级考试时间安排
- 朝阳营商环境考评成绩连续五年居全市第一
- 小米 14 表现如何?数据库实测性能续航充电等
- 发表SCI论文,申请专利,青年标兵……她是曲园学子李雯鑫
- “湿”意盎然的生态答卷丨马鞍山:水清岸绿 石臼湖风光美如画
- 「一线新动态」十年深耕涉外高端电力人才培养,“电力工程师的摇篮”助力“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