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公开课《济南的冬天》评课稿 听课后点评语

栏目:职业教育  时间:2023-02-05
手机版

  

  点评:

  1、引入时以图文形式先把作者老舍写此文的背景交代一下,使学生对作者及课文的理解有一个立体、饱满的感受,为全课作好了铺垫,体现大语文教育的优点,对学生人格、情感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2、字词过关部分,能结合文章语境来认学,就是结构教学法,效果好。采用先让学生在课文上自主注音,学生板演,学生点评纠错,师生点评纠错,再出示答案齐读正音巩固的方法,花时间稍多一些,但体现了先学后教的特点,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发挥,思考时间得到了保证,学习习惯无意中养成,基础知识得到笔头上的落实,这个时间还是花得合算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需要慢,需要等待,需要让他们去自主摸索,含写写画画。

  3、教师的语言亲切生动,准确简练,教态友善,师生关系好;讲解时语速控制得好,边讲边问边注意学生的反映,对学生的关注度高,能在讲解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映调控教学内容和节奏,静中有动,动中有变,教态老练恰当;多媒体图文搭配选材恰当,与文本结合紧密,形象生动,学生如临其境,对生活在平原地区的学生来说,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

  4、整体感知部分,采用自由读的方法,先提三个问题,明确目标任务,让学生在目标、任务的导向下带着思考去读书探究,去感悟老舍文字的精妙。有目的地读,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到位,效率较高。

  5、先问候答的方式淡定。教师重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提问后给的候答时间比较充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较多,深层次的思维得到调动,先思后答,互动较多,做到了分析中感受,朗读后体验,学得比较扎实。语文课堂的活动多样,但我认为真正有实效的主活动和理科是一样的,还是思维活动。

  

  6、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教学,如写作方法、修辞手法、记忆方法等的教学,都能紧密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兼顾统一。

  7、最后的课堂小结也颇有深意,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从手法、顺序、特点、修辞各方面,把一节课的重点进行了强调和提炼,只是在时间稍显仓促一些。

  8、教学思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精段,由面到点,条理清楚。从课题导入—写作背景—字词过关—整体感悟—师生深度探究分析—写作特点的品读等,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节奏有变化,采用了默读、齐读、个别读、板演、提问、师生互动等方法,着力点在学生的学,针对性强,学得比较扎实。

  

  建议:

  1、课文的整体感知部分,建议在提出三个问题后,先让学生带着目标齐读一遍,再给一两分钟的思考时间,寻找三个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读出声音来对学生的语感、情感影响更大,再加上本文本身是一篇散文、美文,读更易入境入味,养成语感,所以可用先齐读再思考;二是要活跃课堂气氛,读一读是常用的方法;三是齐读可以提高参与率,也不多花时间的。

  2、建议前半节课环节再安排得紧凑一些,那么课后练习4中的背诵小段,在教以方法后,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堂背诵。比如,“给同学们两分钟,把这一段背出来”,然后抽一个同学背一遍,学生的学既有气氛,又有紧张感,一举两得。学到的方法马上用,在用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印象更深,效果更好。

  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字词的积累,除了注音和朗读以外,建议让学生再当堂写一写,动手有助于学习,让基础薄弱的学生也参与到课堂中来,学得更扎实一些。当然,面面俱到,时间可能是不够的。

上一篇:元旦文艺晚会主持词2022最新
下一篇: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近期高校疫情防控

最近更新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