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听听有经验的老师说,你觉得呢?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0-02-05
手机版

撰稿:镜子

一提起现代的家庭教育,好多父母都觉得心有余悸,如今感觉教育孩子容易,可能教育出个好孩子太难。为什么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共识?


其实,不是教育本身难,而是人们对于“好孩子”的标准过于极端。当然,这绝不是笔者个人的意思,北京一位很有名气的老教师,老校长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叹: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也变得不再像从前那样的单纯了

从过去,只求孩子能够“立身立命”,到如今的“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孩子的压力很大,同时家长的精神压力也不少。



就为了能让自家的孩子成为“最好”的,“最优秀”的,最“让人仰慕”的人。

各家父母不惜动用自己的全部积蓄,有的觉得读书有益,于是恨不得把家里的家具都变成书柜,在上面摆满了书;有的家长觉得孩子有必要提高艺术气质,于是不顾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带上孩子,搭上飞机,去各个城市参加画展、听音乐会,还将一套套不符合家庭实际情况的最高级设备搬回家,只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

至于,亲子间该有的慈母孝儿,倒不是很重要的了。甚至还有些父母绝对有这样思想的妈妈是在耽误孩子就“进取”是在浪费孩子们的时间。难道一意孤行的追逐潮流就是好的家庭教育?还记得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育儿故事吗?


1.孟母三迁

孟母为了让儿子受到更好的环境熏陶,她三次搬家,只为了让孩子竟可能多的接触到良好的环境影响。对于孟母,我们现代的家长何尝不是这样做的。但我们“迁”的目标正确吗?

孟母首次迁,是为了让孩子远离菜市场。二次迁是为了让孩子远离坟地。三次迁是为了让孩子离读书人近一点。

反思:我们如今也会为了教育孩子而迁,可我们迁去的地方多是“富豪”成聚的地方。或许大家想要孩子成长的方向不同吧?


?2.禅师育人

禅师收了一个生性顽劣的徒弟。这徒弟常常逃出禅院去。一日,禅师发现了徒弟的行踪就静静的等着徒弟自己犯错撞上来。徒弟果真就范,等他等着禅师责备时,禅师却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裳。

反思:我们现在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一面给孩子提供最好的,一面嘴里骂着“你这个不中用的东西”。

其实,不是孩子除了问题,而是家长们对于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们不再求得孩子为了平安就好,而是各个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为自己“增光”“光耀门楣”。

上一篇:优秀孩子的父母都有这7个共性,3个育儿榜样赋能天下父母
下一篇:家庭教育没有试验田,每个孩子只会成长一次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