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别管控区有涉疫人员扎堆聚集、冲卡脱管!广州警方已查处涉疫案件148宗
11月23日0-24时
广东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49例
(广州428例,深圳33例,珠海6例
汕头3例,佛山16例,韶关2例
惠州2例,东莞2例,中山5例
阳江3例,湛江31例,茂名4例
肇庆12例,清远2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505例
(广州7192例,深圳33例,珠海5例
汕头2例,佛山173例,梅州6例
惠州4例,东莞23例,中山25例
江门1例,阳江6例,湛江19例
茂名2例,肇庆1例,清远7例
潮州1例,揭阳5例)
另有124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
(广州1217例,珠海4例,东莞13例
中山1例,湛江3例,茂名2例
肇庆1例,清远1例)
全省新增出院842例(境外输入21例)
24日下午举行的
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最新消息:
11月23日0至24时
全市新增7620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
11月23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7620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社会面发现50例,其余在隔离观察、高风险区筛查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检测中发现。新增感染者中无症状7192例、轻型及普通428例,无重型、危重型患者。
海珠区管控人群
72小时新增感染者数量环比下降
海珠区23日新增7243例,新发个案仍集中在康鹭、大塘、龙潭三个片区,管控人群72小时新增感染者数量环比下降,但凤阳街金紫里片区、江海街台涌片区的疫情风险升高。
白云区仍有街镇
存在社区隐匿传播风险
白云区前几日的太和镇草庄村聚集性疫情趋于平稳,全区采取加强疫情防控措施后,社会面感染者数量较前期有所回落,但仍有街镇持续出现散发社会面个案,部分个案感染来源不明、传播链条不清,存在社区隐匿传播风险。
其他各区最新疫情防控情况
昨天至今,天河、花都、从化、增城、番禺均出现局部聚集性疫情,涉及建筑工地、集体单位或城中村等人员密集单位,社会面传播风险高。越秀、荔湾、黄埔、南沙有散发阳性个案,总体相对平稳。
全市各区将分批有序开展
管控区域内非高风险区
和非高风险人员的疏解工作
广州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介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在原有疏解措施的基础上,更加科学精准做好管控区域内的人员疏解,保障群众的返程需求,全市各区将分批有序开展管控区域内非高风险区和非高风险人员的疏解工作。
她表示,各区将全面摸清管控区域内人员疏解意愿,结合无疫社区、无疫网格创建等工作制定优化疏解方案,充分做好外溢风险管控,加强与目的地的信息沟通与协作,分类有序疏解,请市民朋友密切关注各区通知。
扎堆聚集、冲卡脱管等现象
将给管控区域带来疫情反弹风险
张屹指出,近期仍然发现个别管控区域存在涉疫人员扎堆聚集、冲卡脱管等现象,这将给管控区域带来疫情反弹风险,且造成非管控区域内疫情的隐匿传播,会给全市疫情防控大局带来被动,同时也导致个人暴露于感染风险之中。
她提醒管控区域内的市民朋友,请继续保持耐心,不扎堆、不聚集,密切留意辖区通知,做好个人防护,按要求落实核酸检测等,依法依规落实疫情防控要求。
海珠:疏解工作按照
“分类施策、科学精准”原则进行
广州市海珠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傅晓初表示,近期,广州市海珠区根据全市统一安排,结合当前疫情形势,迅速制定该区的实施方案,按照“分类施策、科学精准”的原则,规范做好疏解工作,严防疫情风险外溢。
对连续3天以上
没有新增病例的单元和楼栋
一一上门做好返程意愿登记
对于连续3天以上没有新增病例的各单元和各楼栋,海珠区通过一一上门的形式,认真详细地做好返程意愿登记,并收集好近5日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形成集中健康监测人员的大名单。据介绍,截至今天(24日),康鹭、大塘、龙潭片区已有1414名市民群众开展集中健康监测。
对于集中健康监测的市民群众,连续3天核酸阴性,我们将根据大家的需求,及时主动与目的地疾控部门密切对接,全程为自愿返乡的市民群众提供购票乘车等保障工作。目前,已完成疏解913人。
公安机关已查处
涉疫违法犯罪案件148宗
广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宣传处处长许欣表示:当前,广州市处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关键期,全市上下迅速响应、全面动员,广大市民群众也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有关法律规定,履行相关权利义务,以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大局。但是仍有个别人员不遵守政府防疫管理措施,不但造成了新冠病毒传播风险,最终还受到公安机关惩处。
许欣透露,近日,在一些疫情防控管控区域内,有些群众挪动围蔽水马、擅自外出;有些群众不遵守管控秩序,随意串格;有些甚至聚集冲卡,走出管控区之外,涉嫌违反国家疫情防控法律法规。这些不理智的行为显然增加了交叉感染和病毒传播扩散的风险。同时,公安机关在工作中,也发现有个别人传播谣言、煽动情绪,请大家不要轻信,更不要参与不理智、不合规甚至违法的行动。据统计,从10月23日至今,公安机关已查处涉疫违法犯罪案件148宗。
依法打击
暴力抗拒疫情防控措施等
违法犯罪行为
许欣说,公安机关将一如既往依法打击暴力抗拒疫情防控措施、侵犯医务人员和防疫人员安全、扰乱卫生医疗秩序、故意传播病毒、核酸检测造假、造谣传谣、聚集滋事、哄抬物价、诈骗钱财等妨害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他表示,市公安局将和大家一道,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早日让广州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11月23日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
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截至22日广州已启用19个方舱医院
累计出舱1.1万余人
这批出舱人员还有传染性吗
会复阳吗,会有后遗症吗?
围绕市民群众关心的问题
记者采访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教授、
广州市黄埔方舱医院总领队崇雨田
1
出舱人员基本不具备传染性
Q:
出舱人员还有传染性吗?
A:
新冠感染者的传染性大小,可以根据核酸检测Ct值的高低来判断。
新冠病毒的核酸分子量很小,需要经过将其不断地复制,才能达到仪器可以检测到的量;所谓Ct值,其完整名称为Cycle Threshold Value,中文翻译为循环数阈值,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核酸的复制次数。Ct值越低,代表病毒的核酸经历更少的复制次数就能被仪器检测到,说明病毒浓度越高,传染性也就越大;反之,Ct值越高,则表示病毒浓度越低,传染性越小。
依照目前规定,出舱人员需在方舱内隔离满7天、没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并完成两次间隔24小时以上的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或Ct值大于35,才会被安排出舱。大量的证据表明,这样的康复者已基本不具备传染性。
Q:
出舱人员会复阳吗?
A:
要谈论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何谓复阳。
新版诊疗方案以Ct值大于等于35作为出院、出舱的要求之一,但在社区核酸筛查时,为了避免漏掉社会面上的新冠感染者,会将Ct值标准提高到40。这就带来一个特殊的区间,即Ct值大于等于35而小于40的人,尤其是出院、出舱的康复者,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在社区筛查中被检出阳性,这就是很多市民群众所理解的“复阳”。
实际上,这样的人群基本不具备传染性。为了减少社区核酸筛查的误报,广州的相关规定要求出院、出舱人员在居家健康检测的第4天、第7天接受上门“单采单检”,且在3个月内不参与社区核酸筛查。
Q:
有没有出院后Ct值又再小于35的复阳病例?
A:
有,而且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但实际上复阳人员大多是“核酸阳性”而非“病毒阳性”,其体内残留的是一些病毒核酸片段;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只有携带活病毒的感染者才能构成潜在的传播风险。
这个话题在医学界得到很多关注。7月26日,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唐小平/李锋团队和广州国家实验室钟南山院士团队,联合广东疾控中心李艳/柯昌文团队和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卢洪洲团队共同完成,并在《国家科学评论》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新冠感染者复阳后不太可能传播病毒,对于社区来说是安全的。
研究人员通过细胞培养的方法,试图从25份复阳人员的上呼吸道样本中培养出活的新冠病毒,但均告失败。其中,病毒载量最高的一份样本Ct值达25,但依旧没有发现活病毒。
在真实世界的流行病学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有23例复阳人员曾在社区和259人发生了密切接触,但从未引发任何一起社区传播事件。
2
同一毒株短期内不会二次感染
Q:
复阳对康复者本身的健康会有影响吗?
A:
上述研究还评估了复阳可能带来的健康影响,发现这些复阳人员虽然体内残留有病毒RNA,但康复趋势良好。在其中289例复阳人员中,只有16例出现了轻微的咳嗽、喉咙不适、疲倦等症状,这表明了病毒核酸复阳并未造成临床症状的加重,复阳人员无需再住院接受治疗。
Q:
康复者会二次感染吗?
A:
康复者对病毒有抵抗力,在短时间内、对同一种病毒株而言,不会二次感染。
但必须注意到,一方面,新冠康复者体内的抗体水平会在被感染数个月后逐步下降;另一方面,新冠病毒也在不停变异之中,不同病毒株之间可能存在免疫逃逸,即一种病毒株的抗体不一定能对另一种病毒株生效。因此,康复者仍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Q:
为什么在方舱内还要戴口罩?在方舱内会交叉感染吗?
A:
目前,方舱内收治的都是核酸检测阳性的感染者,病毒株也大致相同。如刚才所说,在短时间内、对同一种病毒株而言,感染者不会发生二次感染,所以在方舱内并不会发生交叉感染。
但是,由于方舱内人员密度较高,为防止其他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感染者们在方舱内也应该注意定时更换医用口罩,做好个人卫生,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
Q:
新冠肺炎有后遗症吗?
A:
后遗症在医学上是有定义的。一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的功能长期未能恢复正常,才会被认为是后遗症。
我们在实践中观察到,有的病人的临床表现可能持续比较长,比如味觉嗅觉丧失、关节痛、记忆力下降、胸口疼痛、咳嗽等,有的学者把这些称为“长新冠”,但不一定能将其归类为新冠肺炎的后遗症。
当前,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康复者的观察时间还不够长。因此,新冠肺炎是不是有后遗症、有什么样的后遗症,在科学上还有不同的看法,仍有待临床的进一步证实。目前学界并未确认新冠肺炎有后遗症。
来源 |?广州广播电视台?南方+客户端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
- 新发现:成都不孕不育医院排名“排名名单”成都孕前检查去哪个医院
- 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历史任务
- 听川财老校长讲校史诉校情:狠抓教学质量助推学校发展
- 深耕诉源治理,共奏新时代调解工作新乐章
- 网友反映有中学面试掐尖招生,吕梁回应
- 系列红色教育 塑亮培训底色
- 2020年4月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简章
- “四课”协同 全面推进中小学反邪教教育
- 《以创意之名遇见可持续未来》展览在雷士德工学院旧址展出
- 赞!建德三所学校上榜
- 公开排名!贵阳市心理咨询机构”排名前十”
- 托福独立写作评分
- 北京国际摄影周 | 影像·北京论坛活动招募
- 量子之歌旗下讲真学堂打造短视频训练营 助力大众用专业知识抓住市场机遇
- 产教融合共发展(人民眼·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浦东大力推进“宝宝屋”建设,给予幼儿最温柔的呵护
- 加拿大艺术类留学费用大概多少
- 注册会计师月薪一般是多少?揭秘来了!
- 四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成色足
- 贵州毕节一在建铁路隧道发生爆炸致5死1伤
- 重走西北角 | 兰州新区:“引才机制”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 游泳世界杯雅典站|张雨霏夺得含金量极高一冠 覃海洋连夺蛙泳15金无敌
- 济南历下区燕山小学六(10)中队参加法治宣讲志愿服务活动
- 报名自考专科后怎么进行学习?
- 各乡镇以不同形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