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级兰财会计专硕 排名第三学姐跨考经验帖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3-07-16
手机版

  下面我就各部分内容展开进行说明。

  我前面有提到过,我本科专业是保险学,毕业后也是进入了保险公司工作。保险学的就业选择范围过于狭窄,保险公司并不是能够发挥出我个人优势的工作领域,因此我一直在考虑跨专业考研这个问题。之所以选择会计专硕,一方面是因为会计专业相对保险学会有更广泛的就业选择机会,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两年未进行过任何科目的系统性学习、过去高中数学掌握相对不错而高等数学掌握一般的前提条件下,会计专硕的初试备考于我而言相对简单一些,我也更有把握。

  首先考虑了未来的就业问题。我本科学校在山东,离家远,而我本身又是少数民族,饮食也不方便,因此毕业后便回了兰州工作并且未来大概率还是会留在兰州工作,再加上我已经脱离学习环境两年,因此我决定选择上岸难度相对较小的省内高校。甘肃省内各所高校中,兰财的会计毋庸置疑是专业度最高的,因此我最终决定选择了兰财(择校的一个小插曲:22年10月23日兰州理工大学官网发布了一则报考信息相关的通知,其中有一段专门提到报考兰州理工大学会计专硕的考生人数还不足招生人数,23年兰理工会计专硕分数线很可能与国家线持平,因此当时纠结了是否改报兰理。在这里提示大家考研报名结束前两三天可以多关注一下意向院校官网发布的相关信息)。

  管综包含数学+逻辑+写作三大部分,下面分别就这三部分进行说明:

  (一)基础阶段

  22年7月9日正式开始学习数学,先跟着朱曦老师的视频讲解课学了一遍《高分指南》,朱曦老师知识点讲的非常细,讲课过程中也会补充很多题型,讲课干货很多。但由于我当时开始时间比较晚了,搞错了重点,过于追求进度,用25天就完成了《高分指南》的一刷(应用题、解析几何和排列组合每章3天,其它部分每章2天,每天数学学习时长在6-7h),这就导致我在完成一刷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理想,所以开始二刷《高分指南》的时候卡在了第二章应用题的路程问题上并陷入自我怀疑之中。

  8月初听了一个上岸朋友的建议后,我报名了乐学喵老吕团队的管综半年班(含数学、逻辑、写作全科),跟着罗瑞老师的直播课又从头开始学了一遍数学的基础课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跟着直播课的学习进度刷完了《老吕数学母题800练》这本书。继朱曦老师的课程后又跟完这一遍基础课,我对数学基础知识及一些万能公式的掌握相对就比较充足了,返回去再二刷这两本书就轻松很多了。所以数学打好基础真的很重要,对后期强化及冲刺刷题的影响很大。

  (二)强化阶段

  这一阶段的重点放在了二刷做过的题目,锻炼做题手感、提高做题速度上。9月对《高分指南》的章节测试题目和《老吕母题800练》进行二刷,同时做了韩超老师的《韩超72技》。我个人感觉这三本书的难度排名是:高分指南>母题800练>韩超72技。在这里再提示一下《韩超72技》这本书,题目相对简单,并且有很多解题技巧,大家时间充裕的话可以早点开始这本书的学习并且听一听韩超老师的视频讲解课,干货很多。

  (三) 冲刺阶段

  这个阶段就是真题+直播课资料+套卷的练习。10月开始跟着直播课做分类真题,分类真题做完后又开始卡时间做真题套卷。之后是数学陷阱题和密押200题,同时在11月15号至考前这段时间以模拟考试的方式做完了老吕6套卷和8套卷。

  以上就是数学的全部学习过程啦,数学是我花费时间最多的一门课程,但我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复盘,不会整理错题集,这可能也是导致最后在今年数学题比较简单的情况下还错了5个的根本原因。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复盘和错题集的整理,同时也一定要明白好好掌握所学知识远比赶进度重要的多!

  (一)基础阶段

  8月报了网课班后到9月中旬这段时间,我把老吕一天搞定形式逻辑的直播课反复听了三遍,综合推理直播课听了两遍,论证逻辑直播课听了一遍,在听课的过程中跟着进度做了《老吕逻辑要点精编》这本书,从而完成逻辑基础的学习。形式逻辑真的很重要,不管跟哪个老师一定要认真多听几遍课;综合推理掌握不同题型的推理技巧很重要;论证逻辑我学的其实并不太好,考试逻辑错的两三道题都是论证逻辑部分。

  (二)强化阶段

  9月下旬开始,除了直播课和课程资料外,我还做了《老吕逻辑要点7讲》这本书(这本书性价比较高,并且会附带两个学习时长的学习进度计划表,觉得适合自己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重点掌握各类解题技巧的运用及提高做题速度。逻辑部分这些题目做完对我来说题量就可以了,做题速度也赶上去了。以上我是在11月之前完成的。

  (三)冲刺阶段

  11月开始我按两个小时卡时间做了管理类联考近十年真题中的数学和逻辑部分,把做题速度提了上去。11月15日至考前我也以同样的方式做了老吕6套卷和老吕8套卷的数学和逻辑部分,严格卡时间进行仿真模拟。多次模拟训练后,在正式考试中我就没有太感受到时间的紧迫,这样练还是很有帮助的。

  逻辑部分形式逻辑一定要好好掌握,综合推理重点要掌握技巧,同时模考过程中不要卡在一道题太长时间,一定要学会适当的放弃。

  写作我开始的有点迟了,10月才开始跟着老吕的《写作33篇》学习写作。在这里提一下,如果个人写作能力比较差并且只为了应试的同学可以优先考虑跟着老吕学习写作,个人写作能力较强或考试追求写出高水平文章的同学可以跟着王诚老师学习并且早一点开始写作(学完形式逻辑后就可以开始)。

  (一)论说文部分

  后期老吕b站每天都会更新一节33篇的配套课程,我会跟着课程打卡当天话题的一篇论说文,并且背诵,同时在电脑上默写对应的素材。这样一遍下来我就完全掌握了老吕的论说文写作结构。打卡结束后又跟着直播课学了论说文的审题立意,再背了一遍老吕12月份开始的写作9大篇。

  (二)论效部分

  这一部分我听了一遍王诚老师的基础课,完了之后又听了老吕的课程,重点学了如何写论证谬误分析。踩点方面我觉得还是要学好形式逻辑,这块儿基础打好的话找点就不会太难了。

  以上就是管综的全部学习过程,很多同学可能都会觉得管综考试时间太紧张了,所以考前有条件的话尽量多卡时间进行模考,模考次数多了,学会合理分配做题时间了,大家就不会焦虑时间不够这个问题了。

  管综真题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做分类真题+模拟套卷,真题我大概至少做过3遍了,每一道真题都是需要完全掌握的!至于各个机构出的模拟套卷,难易不同,和真题的出题结构是否相似我们也不确定,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要不要做。总之,真题一定是最宝贵的!

  (一)单词

  首轮:从3月底开始,用墨墨背单词。最开始每天背50-100个新词+完成app复习任务(背诵范围是大纲词汇五千多的那个),大概到六月底七月初背完第一轮。

  二轮及以后:从二轮开始换成了不背单词app(换app是因为墨墨每天有学习上限,超过学习上限就需要充值,但不背单词没有)每天背200个新词+完成app复习任务,一直持续到了考前一天。

  附加部分:除了每天在app上完成当天新词和复习词汇的学习任务外,9月中旬我拼了一个开始学课堂的2010-2022年真题词汇背诵打卡(9.9元),一共十天。真题词汇背诵打卡结束后,又拼了开始学的词汇蹲坑训练营,背诵范围是全部大纲词汇,一共打卡50天,报名费99元,如果可以按时完成50天每天的背诵打卡任务,报名费会全返(以上都是和每天系统背单词同步进行的)。

  以上就是单词背诵的全部内容,9个月学习+复习,大纲词汇至少背诵了10遍,做真题可以保证基本没有不认识的单词,因此准备完形填空和翻译时没有再为单词费神。

  (二)阅读

  一刷:7月先看了田静的长难句课程,系统学习完一次长难句课程后,8月初开始进行阅读的一刷。我先看了唐迟的阅读方法论课程,看完后开始做真题,10-15年的24篇阅读我每做完一篇都会听唐迟的讲解课,跟着课程讲解精读文章,理解做题思路。跟完这六年的课程后就基本掌握了做题思路,16年-19年这几年的阅读理解我都是自己做、自己复盘的,正确率还可以。

  二刷:从11月开始二刷,做10年-19年的真题,重点是控制时间以及实现高正确率,四篇阅读理解能保证控制在60-80分钟之间完成。20-22年的真题留在考前半个月进行整套模考用。

  阅读理解一共刷了两遍真题,刚开始正确率也很低,大部分情况一篇错3个。在掌握了做题思路、练出手感后,一刷15-19年的真题每套题大概错2-5个,二刷真题时能保证每套题错2个以内(没有记住答案)。

  阅读一定不能发散思维,解题时不能带入主观想法进去,保证在文章中找答案。另外,我个人感觉做阅读理解是需要手感的,所以一定要持续进行,至少保证两天一篇阅读理解。另外,模拟题并没有太大参考价值,所以没什么做的必要。

  (三)翻译

  我是10月开始学翻译的,跟的是唐静老师,首先听完了唐静老师的六节翻译基础课程,这个课每节大概在2-3h之间,再加上跟着老师做练习时我都会先暂停视频自己进行翻译,再听老师讲解,所以花的时间有点长,但效果很好。

  翻译自己先做了00-10年之间的英一翻译真题,做完都会听一听唐静老师的讲解课程,我个人觉得还是有必要听一听的,因为听完这些课程之后我基本掌握了踩得分点以及长难句的翻译。英二的翻译真题是12月才开始的,两天完成一篇真题,做题一天复盘一天。因为英二翻译是一篇文章,所以对于逐字逐句全部翻译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为保证文章的连贯性、语句逻辑的合理性,适当地加减词可能更能够帮助我们拿到高分。另外要多背一些固定词组,比如这次考试中出现的come to life是栩栩如生的意思,很多同学就没有翻译出来,这里注意一下。

  (四)完形填空+新题型+作文

  完形填空:我先听了易熙人老师的解题思路,听完后开始自己做真题。10年-15年的完形填空真题也是做完后听了老师的讲解,但是由于课程时长较长,所以后续都是我自己做、自己对精读答案解决。做完形填空单词还是比较重要的,保证认识真题选项里的所有单词,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新题型:新题型我是听了刘琦老师的两节课,学了解题技巧后,都是自己去练习。我觉得对我来说就足够了,所以没听其他老师的课程。

  作文:由于我的学习规划做的不是很好,12月我才开始准备大小作文的。当时已经没时间准备作文模板了,所以我就听了孙笑飞老师的六七节作文课,把他的小作文万能理由(包括考试大纲新增的通知、纪要等)和大作文模版全部整理成了笔记,背的滚瓜烂熟就上考场了。孙笑飞老师的作文课程真的很不错。

  由于是跨考,所以复试的备考相对初试来说难了很多,在备考过程中心态也有很大的起伏,但好在有惊无险。下面就专业课笔试、政治笔试、综合能力面试及英语面试逐一进行说明。

  兰财的专业课笔试内容组成为:基础会计*30%+财务会计*40%+管理会计*30%。试卷组成为10道单选、10道判断、5道名词解释、3道简答题、10道会计业务处理小题、两道管理会计计算题。单选、判断、名词解释及简答题的内容都很基础,大多出于基础会计。备考时我买了学姐学长们编写的MPAcc上岸君版《兰州财经大学会计专硕复试一本通》教材(桃-堡“会计硕士那些事”),一本通中对于需要重点背诵的内容都做了提炼与总结,我把这些需要背诵的内容背了很多遍,应付考试中的基础题就绰绰有余了。由于没有会计学习基础,会计业务处理题和管理会计计算题的自学并不顺利,思虑再三后找了一位兰财会计专硕研三在读学姐上了10节一对一的辅导课,上完课后对从财务会计的业务处理题和管理会计计算题的掌握好了很多,会计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我根据政治笔试大纲的目录,将大纲每条目录的相关内容进行搜索截图并进行整理,比如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的整理包含新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科学内涵及意义,整理后打印出来进行背诵,这样整理出来的内容并没有很多,二十大的相关内容我只背了人民日报在围脖发的九宫格图片上的内容。政治笔试题目基本全是大纲的目录内容,所以这样准备后政治笔试不至于无话可说或者乱说。

  兰财包括自我介绍、专业课抽题三选二回答及老师提问两个部分。首先一定要自信,自我介绍时声音洪亮,面对微笑,与每一位面试老师进行目光交流,用一个良好的开头给老师们一个不错的初始印象很重要。专业课抽选的题目内容基本都是比较基础的会计知识,因此会计基础知识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背诵,背的滚瓜烂熟,这样不管面试时多紧张我们都可以依靠记忆回答这些问题,不至于出现答不上一句的问题。因为我是跨考,所以老师提问了我为什么选择跨考会计等相关问题,这些问题的回答只要逻辑清晰、合理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首先不管最终面试老师要不要求你作英文的自我介绍,英文自我介绍一定要准备并且背的滚瓜烂熟,以防万一。其次,自我介绍中涉及到的相关内容一定要提前设想老师可能提问的点并进行准备,尽量全面。比如我的自我介绍中有提到我的工作经历以及我自学韩语的经历,那我只设想并准备了老师会问我工作经验会对我的学习有什么帮助,虽然也有想过老师可能问我怎么自学的韩语,但总觉得这种可能性极低,所以就抱着侥幸心理没有准备,结果老师正好提问了我是如何自学韩语的,结果可想而知,一团糟糕。最后,由于兰财英语面试不提问专业相关问题,因此学弟学妹们可以多准备一些日常的问题,那面试会考到专业相关问题的同学就多准备一些专业课的知识,尽量做到有备无患。

  首先是作息时间问题,会计专硕初试的考试内容相对少一点,所以不用过度追求早起学习或每天十二十三小时的学习时长,学习效率才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心态问题,考研从备考到最终录取的战线非常长,非常熬人,因此要保持一个良好稳定的心态很难。可以找一个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相互扶持相互鼓励,这样备考的路不至于走的太艰难。最后一定提前准备复试,越早越好,不要一直觉得时间还来得及所以一直往后拖,也不要因为自己初试成绩相对较好就轻视复试,会计专硕复试的压力远比初试大得多,一定要重视!

  最后我想说,在备考途中我也曾多次后悔辞职,质问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艰难的路,但更多时候我所体会到的是满足感与成就感,比如从最开始一个小时只能背50个单词到后来20分钟可以背完200个单词时的满足感,比如英语阅读理解全对时的成就感,再比如2020年管综真题模考数学+逻辑部分做了130分时的成就感,这些都是其他事无法给予我的。因此备考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学会享受学习,坚持下去,我们都可以的。

  希望大家都能够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不负自己,不负青春!

上一篇:哪些瞬间让你感受到父母对你的真实恶意?
下一篇:学在浙江·治理同行——东西部协作社会治理与发展系列活动启动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