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校园 来到社区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3-09-15
手机版

  潮新闻客户端 见习记者 施涵予 实习生 李若兮

  当我们谈论“生态美育”,也许会想到科普课堂、自然博物馆等形式,但这个开在社区里的展览给了我们许多新的答案。

  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民胞物与 生生不息”——8.15全国生态日未来社区艺术展在杭州南星街道开幕。展览是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生态与人文调研的成果呈现。

  “生态”作为展览的亮点之一,与艺术碰撞出各异的火花。不仅有各种形式的绘画、手工艺、影像、设计作品,更倾注了作者对于人与自然共生关系思考的研究、探索与实践。记者采访了部分参展师生,请他们分享与生态美育结缘的故事以及独到见解。

  

  “民胞物与 生生不息”——8.15全国生态日未来社区艺术展

  在艺术史中阅读自然之书

  展览的第一展厅里,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动植物标本,贝壳、蜗牛、蝴蝶,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实践期间,团队成员们穿梭在杭州南星街道的大街小巷,并前往凤凰山、江洋畈生态公园等地,调研生态情况,采集生物样本。团队成员周小淳耐心地向观众一一介绍,她对这些生物的种类、外观、习性、分布等了如指掌。

  周小淳是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史与博物馆专业硕士,从本科开始,她的研究方向就与自然生态密切相关。从17至18世纪德国的自然主义学者、昆虫专家和画家玛丽亚·西比拉·梅里安绘制的动植物图谱,结合了艺术之美与科学之严谨的绘画;到伦普夫的博物学书籍《安汶奇珍室》中,对于硬壳、贝类与矿物等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感的分类与描述,她都如数家珍。出于爱好,她也收藏了不少贝壳与昆虫标本。

  

  周小淳在上海贝壳嘉年华购入的贝壳收藏

  

  周小淳的蝴蝶标本收藏

  在学习与研究中,周小淳不仅掌握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同时越发认识到,艺术与科学、自然从来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不仅根植在欧洲的文化传统中,在中国同样也有悠久的历史,《诗经》《尔雅》中蕴含了大量生物学信息。宋朝时期博物学兴盛,文人官员也都重视农桑。我们总能够在自然中发现艺术,艺术也常常从自然中获得滋养。因此,生态美育实际上是一件天然的事情,而非刻意的结合。

  周小淳在调研期间了解到,近十几年来,中国许多城市的生态环境是有所改善的,部分一度罕见的野生动物再次出现在城市;加上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她觉得这是进一步思考人与自然如何更好相处的好时机,也是加强生态美育的好时机。

  “生态美育最好是站在学术的高度,并且进行落地的实践。国内有一些动物园就在担负起这样的责任。”她举了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的例子,这个在国内广受好评的动物园,以其专业的动物保护措施与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建立起公众与自然之间的情感纽带。周小淳理想中的生态美育,是成为人文修养的一部分,自觉、自洽地存在于教育体系和人们的生活之中。

  

  周小淳(左)向观众讲解

  小纤维“混”出可持续的色彩

  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纺织服装研究院的张志涵,从废旧纤维中发掘出了灵感。他的可持续服装作品《Recolour(再造的混色)》,是一次将生态观念与废纺再生、时尚行业和数字技术相结合的尝试。

  他在杭州临平一家纺织品再生科技公司调研,了解到再生无纺制备工艺。这种物理回收工艺,相比化学回收而言产生的次生污染较小,是将回收的废旧面料,通过开松处理成为短小的纤维,然后经混料、铺网、热压等工序,组成新的面料。因为这些再生面料形质都较单调,所以多用于工业领域。张志涵想,如果能用这种工艺做出丰富多样的服装、饰物、家居用品等,就能让再生无纺产品进入到日常生活中,形成消费品到再生消费品的多生命周期的循环。

  张志涵以“混色控制”为核心设计研究理念,将多色、多材质的回收纺织品纤维进行混色实验。他尝试推导出可数据化测算的“混色预测模型”,用电脑推演测算出多种纤维以不同比例混合的效果,从而节省测试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从大众生活中收集的废旧衣服,经过循环利用与设计,又成为一件件时尚的新衣,重新进入大众视野。

  

  张志涵 《Recolour(再造的混色)》

  张志涵认为,尽管几件可再生面料的时装不会对保护生态环境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借助这些设计,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可再生的工艺和观念,在日常中提高对环保的关注。“如果每个人都选择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自发去判断、选择更健康更环保的产品,那么就会反过来促使产业链的源头做出改变。”

  在他看来,生态美育是全民观念的提升:“或许我们可以从一个社区开始,慢慢地提倡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充满关怀的、充满善意的生活方式。以艺术教育为核心抓手的美育,承担着支撑人类文明进程一个侧翼的功能,承担着让人拥有体验幸福能力的任务,承担着让生活富有诗意、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使命。”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张志涵也高兴地看到学生们对于可持续理念的重视:“我并没有刻意推动他们去做这些,同学们会自发地认为,身为设计师,能够从所做的可持续作品中体会到更多社会责任感和价值感。”

  

  张志涵 《Recolour(再造的混色)》

  走进社区 跨越年龄

  本次活动由学院与社区携手合作。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江河介绍道,1967年,罗伯特·加德在威斯康星大学发起了“小型社区艺术”计划,该计划在美国首次将社区艺术与商业、自然资源保护、经济发展、跨文化交流、健康、教育以及公民生活等方面联系起来。于是,社区中的每个人都生活在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中。本次团队的一系列实践,是将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成地方文化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的实验探索,也是一场生态文明美育的大众传播课堂。希望在观者心中植入生态家园的种子,从此更加熟知并热爱朝夕相处的这一方天地,立定脚下,心怀远方,探索创造,生生不息。

  团队成员孙嘉政通过这次活动感悟颇多,作为艺术史论专业的本科生,他收获了有别于课堂学习的实地调研、策展、筹备美育课堂的经验。这也给了他在未来择业上的启发:社区是开展生态美育的重要窗口,这种接地气的美育实践,或许也是艺术人文学院学生可以开拓的职业赛道。

  

  社区居民参观展览

  周小淳在现场讲解的时候发现,虽然观众涵盖男女老少不同群体,但对生态部分内容感兴趣的大部分都是青少年和儿童;她注意到目前市面上的生态科普也是面向少年儿童居多。孙嘉政参与筹备的社区美育课堂,也是以儿童为目标受众。受众年龄偏小,似乎是当下生态美育的一个普遍现状。

  然而在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中,每个人都与自然生态息息相关。本次社会实践带队老师、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乔也特别关注这点,她认为生态美育应面向全年龄社会成员,区分不同的观众群体,根据每个年龄层人群的接受程度、理解能力、兴趣领域进行设计,从认知方面到行动力都需要跟进提升。张乔认为美育是一个长期濡染的过程。每一次与生态相关的社会热点,也都是开展生态美育的生动案例,能够促使人们了解身边的环境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在形式上,除了面向少年儿童的审美感知与知识科普;对于成年人,则还需要媒体等主体参与引导更加全面深刻的讨论。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句话出自宋代张载《西铭》,意思是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在这种广博共生的爱中,世界得以生生不息。生态美育源自这种博爱,也将在人们的共同推动下,进入每个人心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

上一篇:福建省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践行以爱心、耐心、信心为主的大爱教育
下一篇:多元维生素有什么功效,营养师来解密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