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花几十万培养,结果只考了382分,网友:还不如给孩子开个店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3-07-11
手机版

  

  文/兰妈谈育儿

  中考成绩出炉后,有人喜,也有人悲

  你家孩子的升学总分成绩是多少?似乎也是每年中考过后的热点话题

  这不,上午就刷到好几个晒成绩的家长

  有个“三年花几十万培养,这就是你给我回报,真是欲哭无泪”的话题

  算是成功吸引一众吃瓜群众入座评论区了

  从成绩单来看:

  语文:88

  数学:83

  英语:37

  物理:31

  化学:25

  道德与法治:16

  历史:20

  地理:16

  生物:16

  体育:50

  2023年升学总分:382

  

  花几十万培养,结果孩子的升学总分成绩只有382分

  这份成绩单,截止发稿前收获1690个赞,2633个评论

  从评论的数量来看

  就知道广大看官们对培养孩子学习这件事情,是有着很高的讨论热度

  有网友说:“我觉得,你发的成绩就是我儿子的成绩,我一年花六万多培养,三年20多万”

  有网友说:“我没有给我女儿补过课,一直都是垫底,只要求她平安健康,模拟才200多,结果这次考了388.5,我开心坏了”

  还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有几十万培养孩子学习,还不如给他开个店,卖卖奶茶、麻辣烫啥的”

  其实呀,我们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投资情况,也不知道孩子平时的学习状态是什么样

  但在孩子学习这件事情上,我们真的要意识到一个现实问题

  即:孩子自己不愿意主动学习,你花再多钱也都是白搭”

  

  01

  优秀学霸背后,少不了自发性行为

  那些真正学习好的孩子,大部分都没有上过补习班

  刚开始我还不太理解,总觉得得到大力培养的孩子更容易取得成绩

  就像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点,上辅导班的孩子可以继续学习,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及时掌握

  可事实真相却是,优秀学霸背后少不了自发性行为

  上次端午节回外婆家探亲时,遇到去年同村考上一本的大学生-康康

  准备开饭时,外婆上楼喊几个小朋友们下楼吃饭

  当喊了好几遍没动静后,饭桌上大伙就开始议论:

  “现在的手机简直是害死人,孩子吃饭都舍不得放下手机,以后还能有什么出息”

  而孩子学习这件事情,不谈还好、一谈就陷入紧张的气氛

  正当大家对手机越说越仇视的时候,一旁的康康仅用四个字点醒大家

  他说:“这就是典型的玩物丧志”

  果然,学霸就是学霸,总结得体、一针见血

  

  而作为曾经高考过后的全村宠儿,康康也分享了他的学习日常:

  ?从来没有上过辅导班

  ?不会的问题及时问老师

  ?每堂课都要认真做笔记

  ?用笔记本专门收集错题

  ?考前认真读笔记、记错题

  ?周末休息就去图书馆阅读

  这些看起来都是比较平凡的学习日常,可我们的孩子又能否做得到呢?

  所以,孩子的学习从来都不是依靠辅导班,也不是埋头苦学的死记硬背

  正如康康的学习日常,他的这些行为都是属于个人的自发意识

  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也知道该如何去提升自己的综合学习能力

  若放眼去看看那些沉迷游戏、成绩草草的孩子,是不是就形成了比较明显的悬差感呢

  正如,在外婆家的那几个小朋友,吃饭的时候催了又催却始终没有放下手机

  那平时的学习状态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毕竟,催孩子学习、和孩子自主性学习,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成长状态

  懂得自发性学习的孩子,他们不需要催促,回家后也懂得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即便遇到学习上的疑难杂症也知道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而缺乏自主性的孩子呢,他们的学习思维就是:“有我妈”

  催促会让孩子反感,花钱补漏也容易让孩子懒于思考、也惰于行动

  特别是当孩子内心认为:“反正有课后辅导,不好好听讲也没关系”时,态度上的懒惰就是打败孩子的最直接力量

  这就是自主性、和催促性的不同学习价值

  

  02

  兴趣决定一切,没兴趣也没有动力

  兴趣是决定一切的开始

  催促或者对孩子拔苗助长,只会让娃越来越厌倦学习

  我认识一位妈妈,经常会看到她的动态更新

  那种焦虑的鸡娃状态,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无奈

  女儿诺诺,是一个平时活泼、精力也足足的孩子,可一到写作业的时候就蔫不拉几

  特别是写作业的过程简直是“懒”得让人发愁

  就写一个名字的事儿,诺诺能写一个笔画开一会小差,不是用手扰扰鼻子、抠抠指甲,就是喝口水、吃点小零食

  遇上一页十分钟就能完成的口算题,也能磨磨蹭蹭地晃悠1、2个小时

  

  平时考试时候明明自己的成绩不太理想,她还不能理解同桌:

  “都考98分了,还怕什么,课间都不知道到操场去玩玩”

  弟弟激励说:

  “你要是课间跟同桌一样留在教室里交流学习,老师都会对你刮目相看”

  没想到,诺诺这个姐姐,不仅不为所动,还大言不惭地发出灵魂三问:

  ?我干嘛要跟同桌一样?

  ?我为什么要留在教室学习?

  ?老师对我刮目相看,能有什么用?

  看着对学习无所谓的摆摆手模样,一旁的妈妈差点被气到犯病

  她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诺诺在学习上如此事不关己

  其实,类似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

  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诺诺的真实学习状态就是不催不动、催了效率也不高

  听学校老师的课堂反馈,孩子上课也经常小动作不断,无法集中精力的听课效率,自然是课后很多作业题都不达标

  

  这件事一直让妈妈苦恼不堪,她曾质问:“学习有那么痛苦吗?为什么你就是不能好好努力努力呢?”

  诺诺回答说:“你每天不是催我写作业、就是骂我不争气,搞得我都没什么兴趣去学习了”

  妈妈听后更不能理解了,她觉得“学习本身就是学生的职责,还要什么兴趣”

  这样的理解就有些片面了,如果孩子对学习的体验感一开始就不是很好,带着畏难心理的学习只会敷衍了事、甚至厌倦弃学

  所以,学习是需要建立在兴趣上,先让孩子对学习产生积极性,他们才能生产更多努力汗水、和突破学习的智慧与方法

  

  03

  制定学习计划,是自控力的开始

  很多家长都不能明白,学习本来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事儿

  你认真听了这个知识点,就顺理成章地跟着下一个知识点去走

  上课听讲、包括课后写作业也是这么回事

  可为什么孩子一到学习的时候就三心二意、注意力不集中呢?有些孩子甚至坐在座位上根本不知道该干什么

  其实,这就是缺乏合理的目标规划

  还记得那个以674分考进清华的女学霸陈溢诗吗?

  她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大方坦言:每天都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有了既定目标之后,就像是我们出门知道往哪个方向去走的目标感

  反正,如果我们临时抱佛脚,等到出了门再去思索该往哪里走,漫无目的的行走只不过是在浪费时间罢了

  

  特别是学习这件事情

  如果一开始就养成拖延、磨蹭的习惯,那么缺乏积极性的结果就是比别人慢半拍

  而学习又相当于在赛道上的慢跑,看起来差距也就是几米、半圈的事儿,可超越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是体力问题

  其次是心理问题

  当你的体力消耗过高,多抬一步脚都是超荷运行

  当你被同伴逐步超越时,那种被甩身后的自卑、失落感,就是压垮比赛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如果一个孩子是带着满腔热血的兴趣、和目标规划去奔跑赛道,那结果完全就是不一样了

  积极有计划的心态,就像是冬日里的暖阳、夏日里的凉风,哪怕是遇到挫折困难也会立马制定新的计划

  比如,刚开始赛跑的孩子都希望赢在起跑线上,一开始就奔个第一、第二名

  可哪有稳赢的结局呢?你在争第一的同时也有别人在虎视眈眈

  如果一不小心被超越了,懂得目标计划的孩子就会灵活应变,他们可能想办法先养精蓄锐,然后再伺机超越

  反之,没有目标计划的孩子一旦发现被超越,心态立马就进入失衡状态,他觉得“完了,我被超越了,肯定拿不到第一名了”

  

  所以说,学习也如赛道,好的学习状态除了上边所说的自发意识、兴趣动力之外,目标计划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如果孩子一到学习的时候就坐不住、或者敷衍拖拉,那么端正学习态度的第一步,就是为他们制定合理的目标计划

  那何为合理呢?所谓的合理就是孩子能够看得到希望的“小目标”计划:

  ?写作业太慢,那就先从一道题开始做

  ?读书太慢,那就从一段落朗读开始

  ?字迹潦草,那就从每日练好一个字开始

  ?理解能力差,那就从每日聊天开始锻炼

  

  04

  修炼“平常心”,让孩子迎风向阳

  好的学习状态,其实就是由心而发的一种心理暗示

  认真对待学习的孩子,内心是向阳而积极的

  学习不在状态的孩子,内心是想着如何逃避

  而学习这件事情呢

  不论孩子是认真对待、还是不在状态,家长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给予精神上的支持,还有成长上的退出

  我看到很多叛逆厌学的孩子,他们和自己父母的关系都不太好

  一谈起学习这件事,记忆里更是充斥着烦躁而痛苦的记忆

  

  表妹的女儿果冻就是这样的情况

  以前没有“吃读书苦”,现在就要“吃生活苦”,这句话就是她目前的执念

  表妹认为,她那糟糕的生活状态就是当初没有好好学习,以至于如今只能被迫妥协,很多事情都不能自己做决定,甚至在家里都没有什么家庭地位

  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表妹把所有的期盼和希望都寄托在女儿果冻身上

  从幼儿园开始就上钢琴课、舞蹈班,到了小学更是有紧把紧的补习班等着

  本以为如此大力投资、倾力培养,果冻的学习应该会进展的越来越好

  可惜的是学习这件事从来都没有假设、和如果,你越是紧抓孩子的学习成绩,期待过程中的不断施压就成为压垮孩子自信和勇气的罪魁祸首

  而孩子所得到的任何结果也全是需要靠自己去努力争取

  但努力的过程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孩子是迎风向阳、还是遇事退缩,最终所成长的路线和成效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这一关键状态里,光是靠孩子自渡还是完全不够的

  好环境决定好心态

  

  为了孩子可以迎风向阳、带着自信去学习成长,家长做好“平常心”修炼是特别重要的

  还是拿果冻来说

  她的学习成绩其实还算是不错的,虽然不是靠前排的尖子生,但积极努力的时候成绩也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只不过,表妹对争夺第一、第二的执念太深,以至于期待过大、孩子内心的畏难就越深

  这个时候就需要保持平常心、用积极乐观的眼界去看待孩子

  比如,孩子这次成绩没有考好时我们跟着他们一起查漏补缺,最好准备一个专用的笔记本记录下来

  在这种有针对性的实践和行动里,孩子看到的就是方法、还有希望

  所以,家长修炼“平常心”,孩子才能迎风向阳

  

  05

  做好广泛阅读,为各科打好基础

  没有突如其来的成功,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

  孩子在一段学习里的成绩是否良好,其实从日常的学习状态就能看得出

  特别是学霸本质的背后,除了学习光环明显之外,不偏科也是公认的事实

  我们都希望孩子做一个不偏科的优等生,可科科都精通哪有那么容易呢

  在保持孩子自发意识、兴趣动力、自控能力和迎风向阳精神的同时,还不要忘记培养孩子广泛阅读的课外爱好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书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书也可以”

  书籍更是提升孩子学习能力的最低成本

  每年高考过后,从那些被采访的清北学霸们身上都能发现一些学习踪迹

  除了比较明显的自觉性、规划性、对学习的热爱性之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课外爱好-阅读

  包括上面提到的那个亲戚大学生也是一样

  喜欢阅读这件事,从小学到初中,再从初中、高中再到大学,依旧如初

  他的课外活动不是在广场上打打篮球,就是在图书馆里安静地看书

  即便是端午节的短短几天,白天再忙、晚上再晚,也会至少抽出三十分钟去看会书

  而说起阅读这件事,可能很多家长也有一些比较忧虑、或常见的问题

  比如:“孩子每天学习压力那么大,还有时间阅读吗”

  其实,阅读这件事不在于读多少、是在于形成一种自我提升的习惯

  记得衡水学霸刘嘉森在接受采访时,他就坦言了对阅读的重视程度

  每周有4个小时的强制阅读时间,并且阅读的时候只能带卷子、不能带笔

  在这种学习强度比较大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对阅读的积极性,这无疑是带着满腔热爱去阅读

  

  还有这样一句话形容习惯的重要性:

  “养成一个好习惯可能需要很久,但毁掉一个好习惯只需要一天就够了”

  所以,好的学习状态做好广泛阅读也是特别重要的,它可以提升孩子的综合学习能力,也能为各科学习打好基础

  最后,孩子的中考成绩虽然出来了,可他们的人生并没有就此打住

  中考过后还有高考,高考过后还有更高的一步发展

  不管孩子现在的升学总分成绩如何,他们的人生跨越纬度才刚刚开始,即便是中考分数不理想,上了一个普通的高中又怎样呢?

  只要你相信孩子、给予他们前行的勇气,相信即便是普通高中也难遮孩子身上的优秀

  而今年这个夏天,你家孩子中考后的气氛好不好,也直接决定着孩子未来的成长高度

  所以,不管孩子的中考成绩如何,接下来这条人生之路,我们都要以积极引导、支持鼓励的态度去影响孩子

  你用什么样的眼界去看待孩子,孩子也会以什么样的眼界去成长,这便是父母最应该带给孩子的成长价值

  

  那么,关于三年花几十万培养,孩子最终只考382分这个结果,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上一篇:有哪些面试的成功技巧分享?
下一篇:生态执法擦亮三江源绿色发展底色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