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训教育:浅谈家庭教育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2-11-10
手机版

  一提起教育,人们会自然地想到学校教育。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每个人一出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家庭的一员,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学前阶段和基础教育阶段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重视家庭教育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但是,从专门性教育机构——学校产生后,家庭教育的作用在人们的观念中有所淡化。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教育兴国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重视科技,重视人才培养开始成为社会风气,家庭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日益显示了重要的战略地位,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关心。

  

  家庭教育现状

  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家庭教育在人才培养中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

  国家也特别强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整体性。

  各级政府、教育卫生部门、妇联等各方领导和专家以及社会贤达共同努力,扩大了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及宣传。

  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的建立,社区教育的发展,充实了家庭教育的理论,创造了“三结合”的育人经验。

  

  社会的变革促进了社会观念的更新,家庭教育的观念也产生了许多新变化。新的人才观,以及开放意识、平等意识及竞争意识的增强,使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建立在新的基础之上。

  同时,促进了家庭教育的目标和教育方式的转变。

  广大家长不断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努力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使之获得全面发展;

  家长们渴望了解教育科学知识,探索科学育人规律;

  家长为孩子教育竭尽全力投资,并试图运用爱严结合,循循善诱,榜样示范等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向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国家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

  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家庭教育促进法》,法律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从前期调研到进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再到经历三次审议,《家庭教育促进法》尘埃落定,充分体现出国家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

  几千年来,家庭是我国社会维持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中华文明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优秀家教家风的有序传承。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清醒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对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今世界处于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的快速转变更加凸显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成长的调节器稳定器,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在心理和生理帮助孩子健康发展,是孩子成长十分重要的一环。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对其成长影响最深远的人,所以家长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修养,注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共同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使孩子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家庭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21世纪,世界将更为开放、更为民主、更为发达,新世纪的家庭结构将更为简单,家庭规模进一步变小。随着家庭人际关系趋于平等,家庭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与此相关,家庭教育将出现以下几种趋势:

  1. 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在未来社会中,人们将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作用,真正把它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国也会通过立法来确定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任务。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将会自觉投入到家庭教育工作中。

  

  2. 社会职能逐渐扩大

  未来的家庭教育将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将从单纯依靠学校育人转变以学校为重点,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新格局,成为社会进步,尤其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帮助父母提高教育水平,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同发展。

  

  3. 教育观念与方法趋于科学化

  未来社会中将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投身家庭教育的研究中。为此,卓训教育以“成就智慧父母,培育未来英才”的教育理念,持续不断地在家庭教育领域进行探索,构建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体系,并将专业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和方法进行推广和普及,以惠及更多行业从业者和亿万家庭。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开端,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父母须掌握更多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懂得遵循教育的规律,科学育儿,成为智慧父母。

  睿智灯塔,智慧传家。北京卓训教育以推动家庭教育进步,帮助更多家庭启智明理、获得幸福为使命,通过“互联网+智慧教育”创新发展思维,致力打造一站式智慧家庭生活解决方案的“智慧家庭驿站”,共同营造全家人的智慧课堂,打通智慧家庭教育最后一公里路,成就智慧父母,培育未来英才。

  举报/反馈

上一篇: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推技能型社会建设
下一篇:专家谈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