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坛:立德树人,培养心理健康的时代新人

栏目:学历教育  时间:2022-12-03
手机版

  9月24日下午,“家庭教育素养与行动”2022年武汉市家庭教育专家讲坛暨《楚才报》(家校活动版)首场家校共育论坛在长江日报举行,本次论坛由市妇联、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楚才报》(家校活动版)联合举办。论坛主讲嘉宾系武汉大学副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副主任张荣华,武汉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常青树实验学校小学部等十多所学校的校长、主任、心理老师和资深班主任参与了这次活动。

  主办(联办)方武汉市妇女联合会、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和《楚才报》(家校活动版)相关负责人参会。

  《楚才报》(家校活动版)2022年9月27日第27期D45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报道。

  

  专家

  先育德再育才

  武汉大学副教授张荣华以“立德树人,培养心理健康的时代新人”为讲座主题,与在座的各位老师,及观看直播的家长、老师们进行了友好交流。

  张荣华从国家社会需要的高度来论述儿童的成长和培养主题,并从乐群、乐业、乐意三个方面解释了如何立德树人,培养心理健康的时代新人。

  

  第一,乐群。他强调要加强孩子与同龄人的交往,不要把所有时间全放在学习上。人生不是跑百米,而是跑马拉松,我们需要有战略长远的眼光,不能只看见眼前的学习,人要在群体中成长。培养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确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家国情怀,爱国,有责任担当的时代青年。

  第二,乐业。要克服对学业、事业的疲倦心理,需要做到两点:其一,要寻找快乐,就要提升感受力,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去感受。其二,给人生赋予意义,张荣华列举周恩来先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例子,告诫青年人要树立远大理想,要向袁隆平、张桂梅等榜样学习,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第三,乐意。强调了心理健康,主要是内心和谐、人际和谐、环境和谐。现代人心理素质差的根本原因就是体验太少,现在的孩子,一定要多体验,才能不断增强心理素质,平衡自我与他人、环境的关系。

  在场老师纷纷表示,这是干货满满的一下午,主讲嘉宾风趣幽默的语言,将这些教育理念甚至哲学思想讲得非常有趣味性。未来,老师们会继续探索家庭、学校、社会协同的教育方式,为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助力。

  

  武汉市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部长孙文静

  希望通过今天所举办的家庭教育专家论坛推广家庭教育素养与行动的学习,培养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增强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探索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妇联会积极链接社会各界资源,与学校一起,引导、帮助家长担负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共同缔造美好幸福生活。

  

  《楚才报》运营总监覃宇红

  促进家校共育,这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现在的家长都非常繁忙,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心理问题的关注远没有达到孩子成长的需要,希望未来我们可以推动学校、家长联手,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楚才报》(家校活动版)也愿意在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整合多方力量,继续为家长、老师们提供长期支持。

  校长

  做家校共育的“教育合伙人”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沈爱华

  湖北省特级教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教学管理改革专委员会委员。

  家校共育理念:教师要拥有教育情怀,承担起“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立志做一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未来儿童优质发展、面向未来的新教师。对教育工作者而言,现在是最好的时代。“双减”重塑教育生态,让教育回归育人本真,家校共育推动教育焕新颜。在家校教育中,要尊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权利,注重人性化教育。

  

  广埠屯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洪山实验小学校长张同祥

  湖北省特级教师,享受武汉市政府专项津贴。

  家校共育理念:

  理念:同心?合力?共情

  路径:“了解→满足→超越→引领”家长的教育需要

  目标:“理解-信任-满意-互动—感动”为目标,努力实现家校教育相长、实现家长资源优势向教育资源优势的不断转化,促进家校和谐、亲子和谐,不断提高家校教育合作的品质、层次、幸福指数和成功指数。

  

  洪山区卓刀泉小学校长叶维文

  小学高级教师,洪山区综合实践学科带头人。

  家校共育理念:我校积极整合调用家校资源,促进家庭形成正确的劳动教育观,通过家校的有效合作促进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和劳动价值观的树立。家校共育,比翼双飞;相互支持,家校共赢。家校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开拓出广阔的大舞台。

  

  硚口区崇仁第二小学校长李丹

  中学高级教师,区学科带头人。

  家校共育理念: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老师和家长成为精诚团结的“教育合伙人”,家校齐心,合作共赢,将知与行融入到日常教育生活中,携手打造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的良好域场,让小小的教室和小小的家庭成为教育的大天地。

  

  光谷第九小学校长饶家伟

  湖北省特级教师,首批楚天中小学教师校长卓越工程培养对象。

  家校共育理念:对于家长,家校共育的最大内驱力就是学校要切实解决好家校之间的矛盾问题。对于学校,家校共育的终极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提供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品质教育需求。基于学校家校共育的实际情况,多维度了解学生与家长的需求、多角度变换教育的空间与视角、深层次地把脉家校共育的焦点问题,不断提升学校与家庭共育的合力。

  

  洪山区广埠屯小学和平分校校长叶建华

  中小学高级教师,洪山区学科带头人。

  家校共育理念: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家校共育,在和而不同中唤醒自信心、激发内动力、寻找真兴趣、润养好习惯;家校共育,在美美与共中互相成就、互相回馈,在能量交换中,逐渐成长为自我希望、彼此欣喜的模样。

  老师

  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幸福人生

  

  武汉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教务主任王娟

  先育德再育才,教育教学不分家,在双减的道路上初探,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教育的初心就是育人,我们也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如何让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而我们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每一位老师也要 拥有幸福快乐的事业人生。

  

  华侨城小学德育主任张金梅

  听了今天的讲座,我也有所共鸣 ,在推进家校共育的过程中,华侨城小学做出了许多的努 力,例如:设置心理老师,落实心理健康课,开设阳光家长讲堂, 创办心理专刊等等。在未来,学校也会继续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传播家庭教育理念。

  

  常青树实验学校小学部读书工作负责人谢平平

  今天的知识讲座,我们收获满满。我们要成为孩子的引路人、启蒙导师,张教授的理念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思考 ,也为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帮助更 多的孩子 、辐射更多的家庭提供了支持。

  

  硚口区崇仁路小学(崇仁寄宿学校)

  心理健康教师贾诗杰

  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张教授所说的“多体验”,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说教不如让他们去体验,教师要在课堂设计中多融入体验类的活动,让学生领 悟新的感受,这样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环境。

  

  洪山区第十一小学语文教师卢雪莲

  今天有幸聆听了张教授关于家庭教育的专家讲坛,收获颇丰。张教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一个个接地气的例子,让我们直观地知道了如何去培养心 理健康的时代新人。在日常的交流中, 我们班主任该如何去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如何引导孩子们之间的交往?这些都是我们将来要着重思考的方向。

  

  楚才报纸质版订阅方式

  学校家委组织集体订阅,起订200份

  《楚才报·家校版》

  《楚才报》作文版,看得见的读写提升;

  《楚才报》家校版,听得见的成长心声。

  咨询热线

  wuhanchucai

  ChucaiWeekly1985

  @楚才少年

  @楚楚有才

  喜马拉雅

  @楚才有声作文

  小红书

  @楚楚有才

  

  来源 |《楚才报》(家校活动版)2022年9月27日第27期D45版 采写 | 叶青 摄影 |李子云 编辑 | 王一萍 校对 | 李雨薇 统筹 | 覃宇红 终审 | 朱汉华

上一篇:人民日报|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努力把好的教育办出来
下一篇:“青蓝”共美 成章乃达——赴一场责任与成长之约

最近更新学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