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离了谁都能转,先入局的“李佳琦们”光环渐褪

栏目:学历教育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对于直播电商行业而言,最近可谓多事之秋,东方甄选、李佳琦等超级头部(简称“超头”)直播间关于“好日子”“不努力”的言论接连引发争议风波。而在超头们掉粉逾百万的同时,中腰部主播乃至品牌商家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捡粉”。

  经过数年狂野生长,直播带货行业已趋于成熟,此消彼长、大浪淘沙成为眼下竞争现状。多位行业人士9月15日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直播行业的红利不可避免正在消失,主播也逐渐成为一个普通职业,行业日益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良性发展。

  风口退去,主播正成为普通职业

  直播电商行业自2019年爆发并进入狂野生长阶段后,造就了很多财富神话。“主播来钱快、收入高”的观念深入人心,超头主播的夸张收入甚至吸引了不少明星下场带货。而到了2023年,随着行业成熟、风口退去,“降薪”成了直播带货行业的普遍现象,主播也正变成一个普通职业。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15日对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表示,近期超头主播陷入争议风波的背后,是电商格局正在重塑、直播电商行业朝着合规有序的方向发展,“其中很明显的一点是,主播中先入局者的优势不那么明显了。”

  在张毅看来,李佳琦的爆红,是其在坚守、酝酿了数年之后,于2019年在淘宝平台上迎来了爆发,“当时直播电商的资源很稀缺很集中,头部主播一场普通直播的GMV(商品交易总额)动辄以亿来计算。但如今全行业都在布局直播电商,过去几年中,一大批非常不错的主播和服务机构成长了起来,对于粉丝的分流作用十分明显,对过去的头部主播会形成非常大的挑战。”

  如今,直播电商行业渗透率逐渐上升,增速也开始放缓。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淘宝直播联合发布的《2022直播电商白皮书》显示,预计2022年直播电商GMV约为3.5万亿元,年增长率为53%。而此前几年,这一数据都高达三位数。信达证券的测算数据也显示,2020年直播电商行业增速为197%,2022年下滑到42%。不难看出,狂热的直播市场正日趋冷静。

  但与此同时,主播及相关从业者的数量却比前几年多了很多。浙江省商务厅2月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杭州已有综合类和垂直类头部直播平台32家、近5万名主播。以头部MCN无忧传媒为例,此前其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22年,无忧传媒签约艺人超过10万人。

  一方面是行业风口渐退,另一方面是众多新人新机构涌入,主播这个职业已褪去造富光环。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主播的时薪下降较为明显。以杭州为例,成熟主播此前报价约500-800元/时,如今的价格已不到三分之一,为150-200元/时。而在广州,成熟主播的报价相对更低,为120-180元/时。

  此外,猎头机构拉勾招聘发布的《2022年双11电商人才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电商行业相关雇主招聘预算减少,岗位需求同比增长9%,平均月薪却同比下降5%。报告称,“高达51%的主播月薪不过万,30%的主播月薪在1万-3万元之间”。

  对此,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分析称,直播电商目前已步入成熟期:首先是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理性;其次是主播数量非常大、收入趋于合理,成为一个普通职业;再次是行业增长放缓,直播机构和超头主播需要寻求全渠道多平台经营。

  店播抗衡,品牌不再依赖“超头”

  记者留意到,此次李佳琦争议事件中,洗护类目国货品牌“蜂花”却成了受益者,凭借着一波营销操作,在两天内带货超2500万元。

  就在李佳琦事件发生的次日即9月11日,蜂花在李佳琦相关热点视频下方留言称:“可以捡粉丝么?”随后,蜂花发布了一条“79元能在花花这里买到多少”的视频,并连夜在直播间上线了三款79元的洗护套装商品链接。同时,直播间还出现了多款物料,与网友一起拿“花西子79元眉笔”开涮。

  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9月11日以来,蜂花抖音直播间最高在线人数超3万,截至9月13日晚7时40分的累计观看人次达1971.6万人。而该账号平时直播间最高在线不超过万人,累计观看量不过百万。在这波流量的带动下,抖音上蜂花官方旗舰店账号的粉丝数量一路飙升,从此前的240多万,到9月15日晚已突破440万。

  蜂花这波成功“吸粉”,反映出直播电商行业的另一层竞争:达人主播和品牌店播的较量。

  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企业自播已成为众多品牌的主要销售场景之一,预计今年企业自播成交额将占整体直播电商的“半壁江山”。

  对此,张毅表示:“在直播带货这件事情上,过去品牌没得选,流量只集中在少数的几个头部主播,所以主播行业红利满满。到了如今,品牌可选择的主播实在太多了,因此对于品牌对主播的‘忠诚度’,不要寄予太高的期望。”

  张毅还谈到,主播地位的下降越来越明显,“很多品牌在过去几年中,通过店播逐步累积了自己在平台上的粉丝数量,从而达成复购。因此,大主播对于品牌店铺已经不足以产生根本性、颠覆性的影响。”

  庄帅则认为,超头主播和品牌本性是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关系,随着行业进入成熟期,增长放缓,品牌商家也在进一步降本,势必会进一步挤压超头主播的收入;店播会成为常态,超头主播的盈利能力大大下降,需要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才能继续保持盈利。

  瞄准长远,行业发展更趋专业

  尽管直播电商的发展格局正发生着变化,但毋庸置疑的是,过去几年来,直播电商提供了新的销售模式和渠道,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了品牌的影响力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推动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其对于社会消费品零售的意义不容忽视。

  今年以来,中央及各地方政府继续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直播电商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就提出了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鼓励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等措施。

  广州市人民政府此前印发的《广州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强化电商赋能带动。实施直播电商“个十百千万”工程,推动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模式发展。推动内容制造、视频技术、直播场景等“一站式”直播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越秀直播电商产业带、红象直播双创园、花都直播电商基地等一批直播电商基地,吸引优质直播电商平台、直播机构、MCN机构、直播电商经纪公司、直播电商服务机构入驻。

  放眼全国其他省份,浙江、云南、甘肃、吉林、山东、安徽等地政府也在今年纷纷推出相关政策鼓励支持直播电商的发展。

  专家指出,对于直播带货这种相对新兴的事物,政策仍应该是鼓励支持与审慎监管并行。最近频发的超头主播“翻车”事件,就为直播带货行业敲响警钟,提醒行业应该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有分析认为,直播电商的规范化发展需要政府、平台、主播和消费者共同努力,通过政策引导、监管、准入门槛、内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行业自律和专业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措施,共同推动直播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责编 | 梁泽铭

上一篇:校外培训违法行为如何处罚?教育部明确→
下一篇:转变观念创新思维 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最近更新学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