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角|李廷洲:优质均衡发展重点在内涵 关键在教师

栏目:义务教育  时间:2020-02-06
手机版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等精神,10月12日,教育部在浙江省海盐县召开全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启动现场会,部署启动全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宏观院院长助理、副研究员李廷洲撰写了《优质均衡发展重点在内涵 关键在教师》一文,阐述了我国义务教育在优质均衡发展阶段的战略重点和发展关键,文章刊发于《人民教育》2019年第21期。

  作者简介

  李廷洲: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院长助理、副研究员

  

  近日,教育部在浙江省海盐县召开全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启动现场会,部署启动全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这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开始步入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的新发展阶段,是义务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完成新时代这一历史使命,需要我们以更鲜明的全面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更高程度的标准化建设为支撑,以更强的教师队伍为关键,以人民群众更满意为旨归。

  在“基本均衡发展”阶段,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是资源的均衡配置,即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统筹安排、师资均衡配置等政策工具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基础。在“优质均衡发展”阶段,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发生了转变,从资源的均衡配置转向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即有质量的均衡。与基本均衡相比,优质均衡发展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和软件建设,重点是落实有教无类、五育并举、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将其融入教学体系、课程体系、管理体系,学校要围绕这些教育理念开展各项工作, 学生要在这些教育理念的浸润下实现全面健康发展。

  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进一步聚焦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实现教师队伍素质更强、待遇保障更强、管理制度更强。要加强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促进教师教研、专业发展的本地化和校本化。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县级教师发展机构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时代变迁,由于体制机制不顺、机构性质模糊、经费投入缺乏保障等原因,多数地区的县级教师发展机构逐渐弱化,培训质量降低,越来越难以有效地推动当地教师的专业发展。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约1500万,其中近60%集中在县及以下的学校。县级教师发展机构无法充分发挥功能,意味着县域内教师专业发展失去了重要依托。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地方教师发展机构和专业培训者队伍,依托现有资源,结合各地实际,逐步推进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与改革”,各地区应抓住政策机遇,积极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资源整合,加强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为县域教师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提供支撑。同时要让乡村学校、薄弱学校的教师岗位具有吸引力,尤其要能够吸引青年教师,使这些岗位成为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舞台。应广泛设立各级各类人才项目,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搭建专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应兼顾目标的统一性和各地区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对各个地区提出的统一性要求。但另一方面,我国的国家治理规模巨大,不同地区的发展条件和发展基础有很大差异:东部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可以比肩国际前沿;而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贫困高发的“三区三州”地区还在为脱贫攻坚或者巩固脱贫成果而努力。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要兼顾不同地区发展阶段、发展条件的差异性,设置具有针对性、能够引领各地区发展的评估指标。

  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着力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义务教育的“关键一招”。只有指标和人民群众满意度双合格,才是真正的优质均衡。

  

  政策,让教育更美好

  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

上一篇:2019教育成绩单 宿迁:补强义务教育发展“短板”
下一篇:教育部:目前教师工资在全国19大行业中排第7位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