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编制的后勤岗位竟要求硕士,本硕均为985:令人迷惑的骚操作

栏目:义务教育  时间:2022-12-04
手机版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

  前几天武汉大学新入职学生辅导员一水儿名校博士,这边厢华东理工大学招聘不入编的后勤管理岗位就要求本科和硕士都得毕业于「985」、世界 500 强高校。

  华东理工大学的舆情响应十分及时,最初的招聘信息已被删除,目前能看到的招聘启事中,学历要求改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特别优秀人才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

  但网络总有记忆,从被删除的招聘启事截图中,还是能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原招聘启事中的应聘条件,继续溯源,2018 年底华东理工大学后保处的招聘信息中,应聘基本要求第 3 条也提到:原则上应具有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要求本科及研究生阶段为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

  图片来源:招聘启事截图看来,华东理工大学后保处招聘中对第一学历的要求并非什么新鲜事了~

  对第一学历的要求越来越普遍

  又是新的求职季,就业歧视继续成为热门话题,每次都少不了学历歧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第一学历歧视:求职者具备相关能力,却因用人单位对非最高学历的无理要求而无法就业。华东理工大学这次招聘就是典型。

  当然,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要说招聘中全然「第一学历歧视」,那也是不客观的。例如 2021 年学生辅导员的招聘中,华东理工大学就只要求具备全日制博士学历和学位,完全没提什么「知名高校」什么的。

  图片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官网

  有一说一,大部分高校的非科研岗位招聘还算厚道,哪怕对最高学历有要求,也很少涉及第一学历歧视。比如去年上海交通大学保卫处治安管理岗的招聘启事里就只要求学历是硕士以上,没提本科;2016 年浙江大学安全保卫岗招聘中也只要求硕士以上学历,没提本科。

  反倒是博士求职中,一些科研岗位对第一学历的歧视比较严重。

  早在 2012 年 10 月 13 日,华中科技大学的应届博士毕业生「hebaiyun」就在论坛发表《谈本科非 211、985 的博士找工作问题》,述说自己和身边同学的求职经历:求职中船重工某研究所被拒,原因是单位搞科研,本科非「211」高校的博士不行;求职中南某设计院被拒,对方要求第一学历和最终学历必须均在「211」或「985」高校获得。

  当初博士就业「查三代」尚能引发社会热议,现如今八年过去,舆论依旧反对,但这一现象似乎愈发司空见惯。

  高校是高学历人才内卷化的重灾区,第一学历歧视大概也是内卷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但公司招聘中也出现第一学历歧视,那就非常奇怪了。

  2019 年,一名学习算法的博士,在工作三年后裸辞,本以为能很快找到新工作,但两个月过去,仍没有就业。待业期间,一名猎头曾联系这位博士,在得知其本科就读院校为双非高校后,猎头表示公司对学历有规定,委婉地拒绝了博士的求职。

  应届博士求职时,因为缺少工作经历而考量第一学历,这在一定程度上勉强还可理解。一位技术出身的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带着三年的工作经验却仍因第一学历被拒,这就很让人无语了。

  说好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呢?说好的英雄不问出处呢?

  为啥招聘中要求第一学历?

  存在即合理。面对越来越多并且向下蔓延的第一学历歧视,我们不禁要思考个为什么。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为了保证招到最合适的人选,必然要对单一指标进行多维度信息汇总,以便精准筛选。具体到「学历」的筛选,一般有两个指标:一个是最高学历,一个是第一学历。顾名思义,前者是获得的最高学位 / 专业 / 高校,后者是高中毕业后进入的第一个学位 / 专业 / 高校。

  不同的用人单位对这两个指标的筛选权重不同,有的只看最高学历,第一学历为辅或干脆不看;有的则同时对两个学历划线淘汰。毫无疑问,任何一个用人单位都希望招到素质最高的人才,最高学历越高越好,第一学历同样如此。

  在这个大的框架下,用人单位给出的招聘要求,还有自身的考量。我们可以用华东理工大学这次招聘为例,简单谈谈用人单位在给第一学历划线时的内在需求。

  第一,招人不急。

  招聘的岗位是管理储备干部岗,人数为不确定的「若干名」,而且不是年年都招,说明这次招聘的岗位并缺人。既然不着急,那就慢慢选,选好的,学历要求里把本科也加上。

  第二,确能招到。

  报名的人多就有得挑。2019 年,故宫学院单霁翔院长在不经意间提到,招 88 名员工,4 万多人报名,经过抬高门槛,名牌大学硕士以上才能报名。即使这样,仍有 17000 人参加考试。

  图片来源:中新网虽然不知道华东理工大学这个岗位的报名人数,不过想来应该有不少人报名吧,所以用第一学历来抬高门槛。

  第三,提高效率。

  招聘肯定择优,少不了淘汰一些人。如果快速地淘汰,就涉及到效率问题,用第一学历划线显然是高效(未必合理)的方式。

  据说,在某些知名公司的招聘中,不仅只要「985」「211」的毕业生,遇到人才过剩的情况,还会把西部「985」「211」的简历也筛除掉。反正有得选~

  总体来看,招聘需求已经有一点点干部任命考核的意思,于是考察第一学历也似乎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歧视也就在所难免。

  图片来源:作者自制实际上,很多用人单位也就是这么操作的。

  该如何看待第一学历歧视?

  第一学历歧视,现象很普遍,背后有原因,我们该如何看待呢?

  既然招聘,出钱请人,择优录用,天公地道。这符合人才市场的内在逻辑,符合招聘方的利益最大化。但这种歧视,非常不符合社会的价值追求,更对社会发展无益。

  怎么第一学历就活该被歧视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学本科院校成了一个人的原罪?去了就永世不得翻身?现在评价科研绩效都「破四维」了,不能只看论文,怎么评价一个人还要看第一学历?以后是不是要看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呢?

  不知道那些在招聘中要求本科第一学历的高校,自己的研究生有没有双非本科生考来的?这些人将来就业的时候,如果也被别人歧视,到底是该怪本科学校差呢,还是怪研究生学校的牌子不够硬呢?假设有双非学生从哈佛耶鲁研究生毕业,相信不会有哪个岗位会歧视 Ta 的第一学历吧?

  机会平等,就业平等,这不但是《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的基本精神,也是政府各部门三令五申强调过的。

  2013 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3〕5 号),专门提到「三个严禁」,第一个就是:严禁发布含有限定 985 高校、211 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

  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985」「211」已成过往,招聘要求也与时俱进地变成了「双一流」高校,或者「国内外知名高校」,但涉嫌就业歧视的内味儿还是没变。

  吐槽归吐槽。在人才市场上,资方是招聘规则的制定者;与资方相比,劳方是永远的弱势。说到底,第一学历歧视只不过是用人单位诸多小把戏的一个,多数时候还并不过分。

  都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第一学历歧视真落到自己头上的那天,再说什么也都晚了。本科双非的研究生们,不如从现在开始就正视差距,面对现实,勇敢拼搏,不言放弃。

  求职本来就是双向选择,为自己背书的,只能是能力。

  举报/反馈

上一篇:高考成绩不理想?考一个全日制自考本科文凭值得吗?
下一篇:日本考研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