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让小学生竞选班干部?班主任的话点醒家长,影响会逐渐显现

栏目:义务教育  时间:2022-12-03
手机版

  从小学到大学,班级里都会竞选班级干部,一方面是帮助老师更好地管理学生,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管理协作能力。大学竞选班级干部,主要靠学生自身能力,而小学生竞选班级干部,跟家长可是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育不断在变化,不少家长们一时间摸不着头脑,以前拼命地鼓励学生竞选班干部,甚至会在利用外力帮学生一把,但现在看到很多现实事例,家长开始犹豫,是否应该让小学生竞选班干部?

  

  家长想要学生竞选班干部,无非是想锻炼学生能力,得到老师的重视,学习成绩也能有所提升,但现在有些学生反而因为当班干部对自己产生质疑。

  电视剧《小舍得》中就有小学生竞选班干部的场景,一句“妈妈你是爱我,还是爱当班干部的我”,成为了多少家庭的真实写照。也让不少家长开始意识到,竞选班干部可能会给学生心理带来伤害。

  

  比如在竞争的过程中,学生失败了,家长没有及时的安慰,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很可能对学生自信心造成影响,或者有些学生“被撤职”,也会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家长当班级干部要帮老师干活,占用学习时间影响成绩,还不如。

  面对家长的担忧,一名资深的班主任老师说出真心话,家长听后幡然醒悟,原来真正影响学生的不是竞不竞选班干部,而是自己在此过程中的行为。

  

  班主任建议家长,还是要鼓励小学生竞选班干部,影响会在上大学后逐渐显现。当班干部可以锻炼小学生的组织协作能力,在学校帮助老师组织班会,布置黑板报,在一次次班级活动中,不断地提升综合能力,学会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的优势。

  

  当班干部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同时更强地约束自身行为。小学生成为班级干部就会自然生出一种使命感,即便老师不督促他学习,他也会担心自己表现不优秀,被其他同学看笑话,学习更有责任心。

  

  当班干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会得到老师的照顾。老师对待班级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但毕竟班干部是老师的左右手,经常帮老师组织班级活动,老师总会另眼相待,当评定优秀学生等奖项时,若成绩大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老师都会优先考虑班干部。

  

  这些好处在基础教育阶段,可能表现不够明显,但等到上了大学后,学生的综合能力会变得尤为重要,学生不仅要专心学习专业知识,还要抓住更多机会表现自己,争取更多锻炼的机会,这样才能提升自身就业优势。而竞选班干是否会影响学生心理和学习,这主要看家长是如何引导的。

  

  家长担心的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担心竞选班干部失败,或者被撤职会影响到学生自信息。其实家长可以换个角度,让学生体会挫折未必是一件坏事,家长要做的不是帮助学生规避一切困难,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面对挫折。

  在竞选班干部上,建议家长不要过多干预,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己去努力争取,若学生不想竞选,家长也不要强迫,当学生竞选班干部失败了,家长要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到失败的原因,并且将其解决。

  

  另一方面家长担心学生当班干部,会影响到学习。其实小学生能做的事情有限,老师也不会占用学习时间,让学生帮助处理班务,所以家长不必想太多,学生当班级干部成绩下降,家长要找找其他方面的原因,是否是学习方法出现问题,影响到学习效率,亦或是其他原因,不要把责任都推给忙于班务上。

  

  听了班主任的话,想必家长应该已经明白,还是要积极鼓励小学生竞选班干部,这是一个极佳的锻炼机会。在竞选的过程中,不要只是担心而毫无作为,家长要学会正确地引导。

  今日话题:你会让孩子竞选班干部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删除)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在下方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知识红人季#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16年第17周中国教育舆情汇编
下一篇:2022耀华学子高考加油|鲲鹏展翅凌云上 金榜题名报育恩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