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刷高中数学,初三学微积分,不仅自己超前还要教同学

栏目:义务教育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原创 可乐&小pea 小花生网

  花友@可乐&小pea的儿子不仅初二开始刷高中数学,还帮同学超前学,最后更是当起了数学小老师。一路上他教了许多学生,帮他们提前学初中数学、高中数学、微积分…更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数学经验。

  本文由花友@可乐&小pea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以下是花友自述:

  儿子的数学学习,一直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之前,我曾分享过儿子学数学的经历:初三全年,孩子的主要精力都在中考备考上,但我也观察到,他已经对高中数学、大学微积分产生了兴趣,甚至每天都会找一些时间去翻翻视频,小刷点题目。

  今年中考后的暑假里,孩子让我买手写板,说要开始教别人学数学。

  说实话,当时我是有点小惊讶的,毕竟掌握知识和讲知识给别人听,完全不是一回事,但还是鼓励他去做这件事。没想到反馈还不错,真的有几位同学,认认真真跟着他学起了数学。

  假期里,他还把自己的课录成视频,发到了网上。

  开学前,娃回顾过去几年教别人学数学的经历,有感而发,写了一篇随笔。得到了他的允许,我原文分享给大家。

  -以下是我家儿子的自述-

  小学学奥数,我一开始是比较被动的状态,学得有点不明不白。

  但是升入初中后,因为闲时看数学视频,逐渐培养起来了对数学的兴趣,所以在自学得比较超前了。在满足自学需求的欲望后,我渐渐产生了“让别人学会数学,学强数学”的想法。

  初二结束,我开始教别人学高中数学

  初二升初三的暑假,一位同学想学习高中数学,我便给她开小灶“一对一”地讲课,当时讲了集合、函数。

  那时的我刚好在看高等数学的“多元微分”和“拉格朗日乘数法”,并且成功用“拉格朗日乘数法”解出了一些数学题。这种收获新知识的快乐和激动,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分享欲,我想让其他人也学会这套解法。

  于是后面两节课,我便从“导数”讲起,想教会这位同学怎么用“拉格朗日乘数法”解题。可惜的是,她最后只“会算”,但并不是很明白的整套解法是怎么运用的。

  那时我才开始意识到,并不是所有人学习数学都那么轻松,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超前学。

  拉格朗日乘数法的应用实例,图源网络

  初三上结束,帮新初一同学超前学

  九年级的寒假,我给两位新初一的同学上了四天数学课。

  这四天里,我基本把七下数学讲完了,顺便提前教了些初二、初三的数学知识点,比如一元二次方程、勾股定理、因式分解。

  给更小年龄的同学上课,让我意识到,上课并不是一味地讲自己的理解,而是要试图跟上他们学习的步伐,找到他们能够适应的节奏上课。

  中考后,同时在线上、线下教数学

  中考后,我一开始并没有继续教书的想法(刚好在毕业旅游,没有这种念头)。

  旅行中的某一天,一位幼儿园同学,也是在数学方面学的比较深的一位好友(如今就读于国际学校),发了一条“关于组建导师社”朋友圈。

  这个导师团要招募两种人:一种是“老师”,老师要以自己的一技之长去帮助学生。一种是“学生”,学生主要负责听课、学习。

  作为报酬,老师可以列出一份自己想要的书单,学生认为老师讲得好,便可以按照书单送书给老师,或者把自己的二手书送给老师,老师如果有这些书了,社长会以老师名义把这些书捐赠给山区。

  我当时主动参与了这个Project,报名竞选了当老师,但由于没有招募到学生,所以最后不了了之了。

  1、开始在互联网上讲题

  这件事,这让我萌生了“通过互联网分享自己所学”的想法,于是我开始录制讲题的短视频,并把这些短视频发到网上。

  刚开始,讲题视频录得并不顺利,我经常会突然忘记要说什么,或者讲错关键信息。每个视频都要重新录制两三次(视频会同时在微信、抖音和B站发布)。

  随着录制经验的积累,我逐渐找到了自己讲题的节奏和风格,讲解过程也越来越顺畅。对我来说这并不仅仅是一个数学自媒体,更是我抒发自己对一件事情热爱的途径。

  同时,我也通过熟人找到了两位学生:

  一位是新高一的学生L,数学基础一般,中考是最后几个月付出了很多努力,成绩才稍有起色;

  一位是新初二的学生Z,数学是她的弱势学科,在校外上过一对一的课,但感觉吸收得一般。也许是我们同龄人,比较同频,四节课下来,我觉得她吸收能力是不错的。

  2、帮新高一L超前学高中数学

  先说新高一的学生L。L同学在第一节课讲集合运算的时候,理解的就比较慢,经常搞混交集和并集的概念,为了加强理解,我专门安排了一节课去做集合运算练习。

  第三节课时,L同学又出现了代数运算、数字运算基础不扎实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专门花时间去编了一份数学代数运算专题讲义,第四节课上,专门去带着L同学进行计算方法的练习(多项式除法、因式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

  给L同学上的这六节课,让我意识到,在面对数学基础薄弱的同学时,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保持更多的耐心,并弹性调整自己的讲课详细程度和速度。

  集合运算中,子集的概念与性质,图源网络

  3、帮新初二Z超前学初二数学

  Z同学在第一节课便展现出比较强的理解能力,但是对我提出的一系列几何结论的前置,并没有什么头绪。对此我也表示理解,毕竟初二是真正开始培养几何思维的开始。

  Z同学也愿意挑战我布置的选做的难题,并且都得出了正确答案。我需要做的,只是不断提醒她答题格式的规范性,以及纠正她跳步和逻辑不通的地方。

  在这四节新初二课程中,Z同学学会了八上除了“因式分解外”的全部内容,让我也积累了面对不同学生的经验,对她这类学生,我要做好取舍和选择——是讲拓展还是慢慢讲基础。

  家里的数学习题册

  高中衔接营,教大家学微积分

  在七月份所经历的这些教学,也可以理解成践行“费曼学习法”。我自身的逻辑性得到了提升,在自己继续学习数学的时候,也更有耐心地去消化概念,更有条理地去理解知识。

  7月底,高中开始了为期三周的衔接营,衔接营里我认识了一些同样怀揣着“做数学领域强者”的朋友。我们每天都在交流不同的数学知识。

  我前期自学的一些大学微积分相关的知识,也在这期间全部分享给了同学们。

  比如:什么是抛物线的标准定义,什么是抛物线的焦点准线,也给渴望学习微积分的同学初步讲解了极限和求导,包括求极值等内容。

  衔接营接近尾声,在给一位生病缺课的同学讲解极限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也感觉到,很多同学并没有完全理清极限的概念。于是我在衔接营和军训之间的休息日里,给同学们整理了一份极限和导数的资料(导数是给需要拓展的同学看的)。

  虽说真正找我要资料的人不多,但看到这份资料能帮助哪怕1位同学,我也有一种满足感(没这么多经验,也没这么伟大,但确实有这个感想):老师给学生的奉献,最好的回报就是学生对所教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军训期间,带同学刷ALEVEL 数学P4

  军训期间,我给数学实力也比较强的好朋友讲数学,满足了他继续学习微积分的梦想。一节课的时间里,我逐步教会他去求积分,逐步通过ALEVEL P4题目让他学会运用积分,培养积分意识、积分思维。

  后来又开了一节课,通过〖1.99〗^2.01这个计算的过程,带同学吸收了偏导和多元微分。

  多元微分

  军训后的假期,同学跟我说他想去教另一个同学学微积分,这也让我进一步看到了教育的意义:教学的传递,知识的传递。

  我帮助他出了两份相关内容的习题,也告诉他讲微积分入门该从什么思路引入去讲。今天早上看到他开始教其他的同学,别人还发朋友圈表扬他的耐心和讲题细致,我也由衷为他感到开心。

  暑假结束前,给11个学生上“大课”

  8月28日,暑假结束前,我给11个同学上了三个小时的函数专题课。

  这个大课,也让我第一次对大班教学有了更深层的了解。

  1、第一次上大课,问题频出

  课堂上,仅一个知识点,就会出现部分学生明白、部分学生不明白的情况。一开始我会想直接暂停进度,给大家都讲清楚,后来发现这样做之后,本来预先的进度和内容会讲不完。对我来说,这节课的成功和失败是并存的。

  成功在,同学们对函数有了深层次的认识,也实现了我给同学们讲更多知识的目的。

  失败在,这节课安排的内容过多,为了一节课讲完函数,很多预先想要深入的地方只能蜻蜓点水,好一部分学生并没完全明白知识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课后我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学了后,还是不知道怎么运用(主要原因在于并不是专门去讲,使得分配到每个知识点的时间和讲解深度就很少)。也有同学提到我拓展的极坐标知识点,他们都是第一次接触,需要时间适应新的坐标体系。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消化课堂内容,我在前一天就花了三个小时,编了一份课后习题,并细心地把解题过程编好了。

  但现在看来,由于上个课时部分内容太蜻蜓点水,没有讲透,大多数同学表示可能要花超过四个小时才能完成这份习题,所以最后只能让他们挑着题去做。

  2、首次上大课的反思

  没有一个老师希望自己的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所以我也计划在8月30日给同学们再排一节课,把一些重要方面深入讲解,同时讲一些同学们不会的作业,算是对我课程安排失误的补偿。

  这次首次大班教学,我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欠缺了对同学进度不同的预设,于是课堂教学进度比较失控。也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老师在带规模更大的一个班,30个、40个、甚至50个同学时候的难处。

  我发现自己似乎成了曾经自己最不理解的那一类老师,总会为了赶进度选择浅浅掠过一部分内容,而不是一开始就精简内容。

  上过大课后,好像更能理解我的老师了。每一个老师都希望把自己所知,最大限度地传授给学生,每一个老师都有把学生培养好的教育心。

  关于开学后,如果有同学想让我帮他们开小灶,只要他门愿意学,我就愿意去帮助他们学习数学,让他们感受数学之美。

  原标题:《初二刷高中数学, 初三学微积分…不仅自己超前, 还要教同学!》

  阅读原文

上一篇:自考本科学位证有没有用?
下一篇:成都几大牛皮癣康复机构名单今日公布 成都看牛皮癣成都哪家医院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