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条立法须纳入国家新安全格局!塑造国安环境,香港担当光荣使命

栏目:义务教育  时间:2023-06-13
手机版

  文|周八骏

  2023年5月30日,中国最高领导人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他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一个新的战略观点——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会议为落实这一新战略观点,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我的粗浅理解是——

  第一,构建新安全格局具备了基础和条件。自十八大以后,约10年时间里,中共中央坚持并不断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实现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有效运转、地方党委国家安全系统全国基本覆盖,为构建新安全格局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和相关法律、机制、组织保障。

  

  第二,构建新安全格局为形势和任务所需要。

  自二十大以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深入全面演变,我国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中国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外部环境,远比在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期间复杂得多、艰难得多。我们既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迎接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也要有新的能力、手段、制度和机制来穿越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为此,以中国最高国家领导人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已经确立并加快推进新发展格局,接下来,需要做的其中一项重大工程,就是构建新安全格局以保障新发展格局。

  

  第三,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需要主动塑造于我有利的外部安全环境,更好维护开放安全,推动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

  新发展格局强调以内循环为主。新安全格局提出主动塑造于我有利的外部安全环境。表面看,二者侧重点似乎内外不一。深入看,是相辅相成。美西方势力,不仅扰乱、破坏我国经济外循环,而且,千方百计干扰、破坏我国经济内循环。当我们把重点转向内循环时,固然需要在我国境内加强防止和粉碎美西方间谍机关的破坏活动,也需要把战线外推至境外。

  

  第四,构建新安全格局需要切实做好维护政治安全、提升网络数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水平、加快建设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等方面工作。

  香港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在人员出入境管理上被视同“境外”,但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和社会向“境内”移动,这是“一国两制”与时俱进的应有之义。当此时也,中央提出构建新安全格局、主动塑造于我有利的外部安全环境,香港担当重大而光荣使命。

  

  长期以来美英在香港从事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活动,既十分隐蔽也十分猖獗。2019年黑色暴乱,就是美英公开力量与隐蔽力量相结合,在香港破坏中国国家安全。

  黑色暴乱被香港国安法平息后,美英没有收手。2023年3月,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刘光源约见美国驻港总领事梅儒瑞,就梅儒瑞和美总领馆近期一系列干预香港事务的错误言行提出严正交涉,表达强烈不满,并为梅儒瑞和美总领馆划出3条“红线”——美方不得危害中国国家安全、不得在香港搞政治渗透、不得诋毁破坏香港发展前景。

  

  2023年5月15日,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法院判处美籍香港永久居民梁成运从事间谍活动罪成、处以无期徒刑。

  现任行政长官李家超于2022年10月在立法会称,为使基本法第二十三条本地相关法律处理最极端情况,特区政府需做广泛法律研究,使将制订的法律达至高安全系数,具备防范作用。2023年1月,李家超接受媒体访问时特别指出,经历2019年“黑暴”,外国势力不断企图插手干预香港事务,他已要求保安局草拟二十三条立法第二稿,尤其针对间谍活动、伪装组织以及新媒体新科技等手段,“期望今年,或最迟明年完成整个工作。”这一时间表,为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于2023年5月28日率领律政专员和政府律师访问北京启程前所重申。

  鉴于中央提出构建新安全格局,希望特区政府在落实基本法第二十三条时予以贯彻。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

上一篇:不实习要交九千元、实习内容和专业还不符?面对质疑,校方回应
下一篇:怎么报考首席法务师证书?报考条件和证书作用详解!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