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幼儿的科学教育?

栏目:义务教育  时间:2022-10-23
手机版

  首先,从国内外来看幼儿科学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了科学课程改革的力度,注重学生探索世界的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应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各国的专家和学者都在研究学如何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习惯,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使他们更加乐于探索、乐于思考,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和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

  在1985年,英国教育和科学部就颁发了《5-16岁科学教育的政策性报告》,要求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从小学到中学各年级逐年全面地接受科学教育。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台了两个重要的国家级科学教育改革方案“2061计划”和“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这两个方案都认为科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并对“科学素养”进行了界定。美国相关机构还为孩子们设计了三项科学教育计划:FOSS、INSIGHT和STC。三项计划均已探究为基础,创造机会让孩子理解科学概念、获得科学技巧以及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同时鼓励孩子们采用多种学习风格,并将所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在法国,从孩子3岁起,学校就开始进行科学教育。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他们采用“做中学”的方式,让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家所具备的思维品质、习惯和态度,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

  在2000年,我国在参考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英国《科学课大纲》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订并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2006年初,我国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在2020年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在2016年,南京举行的2016新媒体时代的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国际论坛,与会专家透露,国家正在针对小学科学教育课程进行改革,新课改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设立科学课。(以上文章转自:纵观国内外科学教育改革,科学课程走进义务教育)

  其次,从幼儿本身出发来看科学教育:

  每一个幼儿都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有太多的疑问,还会主动寻找“合适”的答案,并且试图用自己的行动去验证答案。幼儿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由于幼儿认知水平的限制,幼儿时期正处于科学启蒙阶段,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需要悉心呵护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在幼儿时期,科学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

  1、保持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好奇心,及探索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兴趣;

  2、保持关心、爱护自然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3、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4、能发现周围事物的典型特征,并探究事物间的关系;

  5、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6、能概括自己的经验和处理简单信息,并与他人交流和分享;

  6、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等;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一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向不一样,所以对于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态度。那么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将更多的从教育的本身出发来探讨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我是第二次遇到,我还是和往常一样将这个问题分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幼儿科学教育的必要性。第二个问题:中国幼儿科学教育的现状。

  首先,第一个问题:幼儿科学教育的必要性。

  我们都知道在幼儿园教育分为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除了科学以外的其他四个都是非常容易被大家接受的,甚至很多家长愿意花费很多精力去做的。但是科学这个往往家长就认为,去几次科技馆了解了解就可以。

  其实不然,我们误把科技和科学画上了等号,科技是一种技术手段,而科学则是一个可以建立在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的系统(摘自百度百科)。换一句话说,幼儿的科学教育在于让幼儿学习如何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如何客观地检验已知的结论,以科学的视角去看待分析、并解决问题。

  很多人会说孩子天生就是一个发现者,一个科学家。其实孩子只是一个孩子,他更像一张白纸,他有许多的东西都要去学习。我们知道,知识有正邪之分,我们不可能封锁孩子所有的知识吸收渠道,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教会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方法,如何自己去验证和分析。

  科学教育和其他四大领域一样,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我们并不能用以知识吸收的多少来衡量幼儿教育的成败与否,更不能有太多区别心和功利心。早前在幼儿园工作时,看到这样一个案例:家长问孩子今天幼儿园里学了什么?,孩子回答,我学到了重的东西会沉下去,轻的东西会浮起来。家长就说了,这是很简单的啊,重的就是会沉,轻的就是会浮起来……当然我们先不评价老师的教学方式的是否得当,作为家长而言,看重的是结果。但是从孩子的角度看,孩子所吸收的知识,是由孩子根据自己的方法检验过的,而不是机械的吸收。对于孩子而言,这就是一种进步,这就是一种思维的发展。

  综上所述,幼儿科学教育的必要性,在于幼儿的探索、分析、检验等一系列的科学思维的启蒙。换句说,科学教育是最为看重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其次,中国科学教育的现状。

  而目前国内的现状却是良莠不齐,总的来说就是大纲的理念非常完整,非常的优秀,但是很多幼儿园的教师对于理念的理解和执行却不是很到位。我们国家的蓝本(《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大篇幅的写下了一些儿童发展的标准,而教师在学习这些标准的时候,往往忽略对于基本教育理念的理解。

  就以上述第一个问题答案中的案例为本问题的案例(家长问孩子今天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孩子的答案是重的会沉,轻的会浮。这就是孩子所学习到的东西(在这里也要声明下,这个案例也是我临时遇到的,我并未对这个孩子的其他同学进行采样,所以此处都是推理分析的过程。目的在于让大家理解我的观点。)换句话说,这也很有可能是老师的教学目标——“哪些东西会沉?哪些东西会浮?”

  “哪些东西会沉?哪些东西会浮?”这个教学目标的话可以反推出一个课题“物体的沉浮”,在我原来接触的教材当中,确实是存在这样的课题。那么作为教师而言,我们一定是会用常用的思路,让孩子了解什么物体会沉,什么物体会浮。然后做实验让孩子了解,得出一个重沉轻浮的概念。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能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就像我第一个问题所说的那样,我们重视了结论,忽略了过程。作为幼儿教师,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孩子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去验证哪些物体会沉,哪些物体会浮?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用到哪里。换句话说,孩子得到的结论应该是“我学会了用小表格知道了,重的会沉轻的会浮。”

  综上所述,我们国家的目前面对的科学教育的环境,实际上非常的艰难。因为基层幼儿教师的能力各有不齐,家长对于结果的需求又比较高。所以幼儿实际可通过科学教育学到的具体方法和思维是少之又少的。用一种比喻的话说,我们的孩子只是在幼儿园学十万个为什么,而不是科学。

  ——乐文 2017-09-11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不那么容易。特别是在咱们国家,科学课程进入小学不过是过去数年间的事,而从 2017 年秋天开始,科学课程才正式进入小学一年级的课堂。而对于这些孩子的父母来说,科学教育或者在自己的童年中压根儿不存在,或者能记住的只是《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经典书,抑或在书店里、互联网上、家长群里,被各种眼花缭乱的科学教育概念和材料迷花了眼。

  所以,我想先和你聊聊我心目中的科学教育。

  当我们提到「科学教育」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在说什么?

  我觉得,这里面至少有四个递进的内涵:技能、知识、方法论和价值观。

  1.技能

  在四个内涵中,技能是最直截了当的。比如,学会用手机淘宝购物、搞清楚买回家的电器怎么用、给新装修好的房子测测甲醛、吃药前看看说明书了解下可能有的副作用,这些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算是「科学技能」。而且这几个例子,可能还正是生活在今天的中国城市里必须会的「科学技能」。

  但是在我看来,技能反而是最没必要专门去学的。或者说,在我们谈及孩子的科学教育的时候,不需要重视具体的技能。

  打个比方吧,我已经听到不止一个家长说起,还是需要给孩子从小买个 iPad 来玩玩游戏、学学怎么操作,因为长远来看,平板触屏设备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确实,不少中小学开始将部分教学活动放在平板电脑上进行。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想想,就会意识到这种未雨绸缪是没有必要的。

  首先,现代科技产品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友好。如果说台式电脑的 Windows 系统确实需要学一学才能上手的话,iPad 上的应用和游戏已经设计得非常用户友好,大多数时候,任何人上手试试就会用,根本没有必要专门去学。

  而反过来,这些科技产品的迭代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就算未雨绸缪给孩子培训相关技能,可能很快也会成为无用的技能点。比如,20 年前国内到处都是各种打字培训班,五笔输入是一个挺高级、挺复杂的技能,要花几个月学,而今天还有谁觉得中文输入需要辅导班?拼音输入、手写乃至语音输入已经把问题解决了!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一个特别经典的回忆大概是小学的时候学珠算吧?你是不是也有小时候被父母要求去学珠算的经历?在咱们的爸爸妈妈看来,学会了珠算可就意味着铁饭碗,无论如何饿不着自己。确实,在那个时代,会计、出纳、银行柜员等很多职业岗位都离不开珠算。父母们的规划似乎挺合理。今天回头再看,尽管账目记录的需求仍然旺盛,但是具体的技能点——珠算——却被计算机和电子会计系统彻底扫进了故纸堆。那么同样,今天我们觉得生活中必须具备的,甚至可以拿来安身立命的科学技能,等孩子们大了以后,是不是也会毫无用处?

  也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编程技能。这个技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有点像珠算。在今天这个时代,IT 和互联网行业成了新的风口和铁饭碗,从小接触编程知识,也许能够帮助孩子在职业选择和发展时多一分竞争力。因此,各种五花八门的编程课、可编程玩具、可编程游戏层出不穷,广受家长们欢迎。公平地说,在儿童编程中用到的某些逻辑,比如条件、循环、逻辑判断等,已经超越了具体技能的层次,成为思维方法的一部分了。但是,单就具体的写代码技能而言,参考珠算的例子,我实在是乐观不起来。

  2.知识

  技能之上,我们再说说「知识」的内涵。

  必须得说,现在大家提到科学教育,或者一个具体的儿童科学教育产品,想到最多的可能是这个层面的内容。

  比如说吧,一本讲人体知识的科学绘本,里面的内容不外乎告诉你:人有皮肤、骨骼、肌肉,分别长什么样子;身体里有循环系统,动脉和静脉循环往复;人吃的饭会进到胃里,磨碎后会进入小肠,等等。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经常会看到的,一个老师穿着白大褂,带着假发,搞成科学怪人的样子,做各种科学秀,最好有干冰或液氮,搞得烟雾缭绕;或者短视频中,幼儿科学的搜索内容出来的,也是各种家庭小实验……

  幼儿科学教育,不是做一个实验,讲一个科学道理,或者是理化生的低幼版。不是不是不是不是。

  探究是教师用来教科学的方法之一,也是我国幼儿园和小学科学学习的常见方式。

  举个“风”主题的幼儿科学探究课程的例子:用六次活动,可能安排在一两个月中持续进行。

  你怎么知道今天有风?

  带孩子到户外感受风的存在,并用语言描述出来。他们说——我看到树枝摇;风吹在脸上凉凉的;我都睁不开眼睛了;风吹在脖子上、手上、感到痒痒的;眼睛对着风睁不开,得眯起来;风把老师头发吹得翘起来了;我听到呼呼的声音;衣服的角在动……老师引导孩子从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三个方面进行讨论。描述、记录风的存在

  你能证明风的存在吗?

  幼儿对风作用于自己、大树、旗子等物品的经验相对较多,但对作用于人造物体上的经验不多。时老师带孩子自己选择用教室里的纸片、气球、纱巾、风车、塑料瓶、卫生纸、塑料袋等各种材料,想办法证明风的存在。“如果有风,纸片就会飞起来”“如果有风,气球就会跑”他们带着材料,在户外让风吹动,观察和描述结果。孩子们发现,有的东西一下子被吹跑,有的勉强动动,有的纹丝不动。他们不断尝试,看别人的结果,互相解释“这个东西太重了”“今天的风不大”

  风有力量吗?怎么分辨风的大小?

  教师让孩子看天气预报,关注风力的播报。在不同风的天气的户外活动中,让孩子观察体验风的大小,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给风力分级和命名。孩子很容易认出大风,把风分为大风和“小风”。教师引导他们通过更仔细的观察和记录,去归纳分类。孩子会自己讨论决定,在刮大风的时候,应该穿戴什么来保护自己,大风天气幼儿园不适合在户外玩什么等。

  风从哪边来?怎么证明风从这边来?

  提出这个问题时,有人说“风是从(我)前面刮来的”,有人说“风是从大门那边刮来的”,有人说是从“大树那边刮来的”。老师带他们在熟悉的操场上选取参照物,旗杆代表北,大树代表南,引导幼儿明确风的来向。怎么证明风从哪边来呢?老师引导孩子们自己猜想,同样找材料设计方法去及证明。有的孩子找来了纸筒,风吹得纸筒往旗杆的方向滚了,孩子说风是从“旗杆的方向来的”,另一个孩子说“不对,是从大树那边来,纸筒才会往旗杆那边滚”。老师引导孩子们观察和讨论这个争议——玩一个推人的游戏,一个人扮演风,一个人当滚筒。然后想一想“哪边来的风给滚筒帮忙,推着它往旗杆这边滚?”记录风的方向

  风给人带来了什么?

  孩子结合自己的经验,会说出很多风中玩风车、风筝、吹干头发和衣服,夏天变凉快等。老师引导大家进行充分的讨论,结合绘本、视频等,了解风带来的危害,例如台风、龙卷风等。大家讨论并记录风的利弊。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有什么玩具可以在风中玩?

  基于前面的探究经验和日常玩耍的经验,孩子们自己想出了很多内容。例如用彩笔装饰滚筒,让风吹着滚动。用彩纸剪个纸蛇,让风吹着转圈,而且要厚一点的纸,因为“厚一点结实,风大的时候也刮不坏”。做的时候,孩子们会遇到各种问题,并不断寻找解决方案。例如这个做纸蛇的孩子,用的纸太厚了,转不起来,改用皱纹纸,又太软,只能飘动而不能转动。最后用绿色复印纸成功了。各种玩具在风中的玩法也不一样:舞动起来、鼓起来、转起来、滚起来……通过制作、探索、验证、交流,幼儿意识到制作玩具的材质与风力的关系,并进一步感受风的存在、风力和风向。

  我们能制造风吗?

  前面做了户外风中玩耍的玩具,但在没有风的日子或者教室中,玩不起来。老师提出的新的挑战性问题就是,没有风的时候,你怎么让这些玩具也动起来。幼儿在老师提供的材料中进行自由选择,扇子,吹风机,电风扇,木板,直板,气球,报纸…怎么弄出来风呢?有人用嘴吹,有人用手扇,有人用直板扇子扇,有人拿电风扇吹风机吹,有人直接跑起来,还有人把气球吹鼓以后撒气…

  下面是一个孩子,选择“风车”玩具,用各种方式制造风,吹动风车。下面是她记录的各种材料测试的结果,你可以看到,用√表示吹动了,用○表示没吹动。她制造风的方式有奔跑、用嘴吹、电风扇吹、吹风机吹、手扇、打印纸扇、扇子扇等。他们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并在老师引导下尝试解决新的问题。例如,这个孩子记录中,用手和打印纸扇没有成功,老师引导后发现,要对准扇叶的特定位置和角度,就可以成功。

  不知这个例子,是否能展示一点幼儿科学探究教育的样子?

  我的其它几个回答里,还有一个“肥皂泡”的案例,一个“沉浮”的案例。

  家长如何通过早期教育建立孩子的科学思维?如何向五岁的小孩解释「比水的密度小就能漂浮在水上」?

  有的家长会觉得,这样的“科学教育”相当的好啊,但怎么没怎么听说过有这样的课呢?说来话长。最主要的原因——不考。

  即使像小学科学都熬到成必修课了,在学校和家长两边也都没什么地位。何况幼儿的。

  早在2001年国家教育部就联手中国科协,开始进行科学教育改革了。从那时起,幼儿园和小学中,开始进行基于动手做的探究式科学学习和科学教育。

  图片源自网络“由于高考压力不适当的下传,影响到学校、家长甚至学生对科学课的重视。如果地方教育部门都能够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取消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会给幼儿园和小学开设科学课提供较好的环境支持。另外,对科学教育还存在认识上的问题,需要向家长和社会宣传儿童脑发育的规律和儿童健康成长的经验,说明探究式科学教育对儿童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重要作用,对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

  这是15年前出版的《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书中的一段话。现在,随着整体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升初取消了,小学科学必修了,幼儿园无论是哪种课程形式,也都加强了科学的内容了。

  但在家长方面,对语言、数学、体育、艺术的关注,都远远超越科学。说实话,如果把幼儿发展五大领域中的科学里的数学单独拎出来,科学简直就是最不被关注的底层。

  有那么多关于脑科学、认知科学、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研究成果做支撑,有大时代的变化和未来社会对各类人才的要求做背景,科学教育的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幼儿园、小学为什么要做科学教育,依旧不为广大家长所知。

  诚然,教育改革需要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教师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社会力量、科学技术界的参与、学校课程设置、资源安排……“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与家长对科学教育的 认识,也是在树人。教育改革虽然是一个要不断进行和不断深入的过程,但科学教育真的是有点慢……

  20年了,现在看到“幼儿科学教育”,大部分家长的印象还是“小实验”。看到“科学”,大部分家长的印象还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

  提到“孩子学科学”,大部分家长的印象还是“那么小有什么科学可学的,怎么可能懂”。

  家长也很冤,毕竟,放眼望去,学校、课外班、朋友圈,也见不到几丝科学活动的影子。

  小学也很冤,资金师资培训什么的不到位,还有其它各种问题,上科学课都有点吃力不讨好的感觉,科学老师自己都憋屈。有的学校科学老师还是外包的。

  幼儿园也很冤,和小学面对同样的问题,而且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本来就很多,有的家长还觉得上幼儿园就是老师带着孩子玩。

  机构呢,说清楚太累,呈现“成绩”又太难,为了最小成本说服家长,所以主要精力都花在了看上去好看和看上去做出了"作品"上。

  科学活动能够解决幼儿感兴趣的问题。

  所有家长都被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折磨”过。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强烈。为什么会下雨?下雨后水干了时,原来的水去哪里了?鱼为什么会在水里?月亮为什么会变……科学活动为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提供了途径。

  提出问题有利于培养洞察力,让孩子更好理解周围的世界。在教师引导下的观察、操作和交流,让他们能学到关于世界的很多东西。好奇心的趋势下,孩子会积极的投入活动。

  科学活动中儿童还会有大量“情感”的参与

  学习不仅仅是“知道”“会了”这么简单。记忆、情绪、动机……都影响着学习的过程。

  例如,自我效能(应对问题产生的胜任感和控制感)等对去的学习的成功都很重要,在合适的条件下,自我效能会发展成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即有信心面对并处理自己身边的事情。科学经验对孩子建立稳定的自我效能提供了机会。

  对于儿童来说,自然力量是强大的,又让他们充满困惑。冰块在桌子上消失不见了,变成了一滩水。空气看不见摸不着。磁铁的神秘力量。橡皮泥捏成球沉下去,捏成碗却能浮着。

  幼年时期的科学学习经验,能通过对实验结果的预测来提高控制感。孩子对未知因素的不确定和困惑,转化为一种有意识的预测,他们能够自己认识到一些现象,甚至自己通过操作材料制作或实验,来制造一些现象。

  通过了解事情的原因,儿童可以调整他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态度,而且安全地学习一些自然现象和事件,也能帮助他们控制一些恐惧感。

  科学活动联系着语言、数学、艺术等多个学科

  这个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活动的整合上。

  例如在“蝴蝶”主题中,活动中老师会带孩子一起读关于蝴蝶的图画书。既有虚构故事,又有非虚构的科普图画书。科学活动中,会涉及大量的图书阅读,以及一些视频信息的输入,例如孩子观察不到的蝴蝶从卵到毛毛虫的过程。

  

  同时会有关于蝴蝶的观察与探究活动。例如从毛毛虫到蝴蝶饲养的全过程,观察蝴蝶的飞行方式、探索蝴蝶喜欢什么样的食物等等。

  儿童可能会对从毛毛虫到蝴蝶的几个环节,进行排序;用回形针或夹子来记录从毛毛虫到蝴蝶的天数;或者把“对称”融入到活动中。

  儿童还可能会进行以蝴蝶为主题的一些艺术活动,例如绘画、戏剧表演等。这些不属于科学教育的内容,但是以科学为主题的整合课程。

  ……

  总之:

  幼儿科学教育对幼儿的发展非常重要,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被充分地重视和实践。希望更多人了解幼儿的科学教育,至少多为孩子提供一些探索身边世界的机会。

  毕竟,整个过程就和看上去的一样,孩子是高高兴兴地在“玩”呀。

  幼儿早期在识字数学科学等方面的学习和发展规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幼儿学习具有一致性、连续性和渐进性的特点。通过这些特点你可以去观察他们,在适当的机会引导和教育幼儿,制定符合他们的教育方案。

  在了解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匹配和对应,给到儿童思维和他们能力范围之内的学习内容,并且在反思和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同时,注意游戏在他们日常生活学习当中的重要性。

  

  幼儿的科学教育应该建立在对规律的了解基础上进行实践,观察和结果的反馈,最后是改进原有的方法,形成补充和动态发展。

  在《读懂幼儿思维》这本书里讲的很明确了。

  你曾被宠物猫或者宠物狗学家里的主人一瘸一拐走路的样子逗笑过吧。宠物都可以学习和模仿人类,小朋友更是。你有见过那种小朋友踱着步模仿拄着拐棍儿的老爷爷走路吧。人类幼崽非常可爱,你能从他们的身上看到思维发展的规律。

  

  《读懂幼儿的思维》这本书讲的是幼儿思维模式,通过翻阅这书可以了解幼儿在发育过程中的行为模式,了解他们的特点,然后对他们进行观察,交流,在适当机会进行干预和引导。

  观察幼儿可以通过语言、图画、行为等等的方式,可以看到他们学习和模仿他人,从而理解书中所讲的幼儿发育的规律,进而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引导。艾希将图式定义为:“在各种内容、环境和特定经验的表面特征下存在的儿童行为和思维模式”,以及“可重复的行为模式,

  包括动态垂直、动态来回/左右、动态旋转、上下、围绕、覆盖和容纳、穿过。

  

  这本书分四部分包含幼儿的学习,学习模式,图式和幼儿的认知发展,对早期教育的启示。还附有图表清单。结构清晰,内容通俗易懂,没有很难懂的专业术语,每章节有案例分析,有思考问题和实践,还有拓展阅读。

上一篇:向“45分钟”要效率!山东省教育厅发文,保护和培养学生好奇心
下一篇:对于一个专科生来说,决定专升本应该了解什么?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