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州网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1节体育课?

栏目:义务教育  时间:2021-08-12
手机版

近日,教育部印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基本保障小学1-2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小学3年级以上至初中每周3节体育课,高中每周2节体育课的基础上,鼓励中小学各学段根据学校实际适当增加每周体育课时,义务教育阶段可每天1节体育课。

一时间,该话题被家长和该学科任课老师们所热议。

每天户外活动1小时得到保障

许女士女儿就读于椒江区海门小学,下学期升二年级。“一年级第一学期一周安排了5节体育课,到第二学期减少至3节,减少原因不知,但暂时没出现其他课占用体育课的情况。”

对于每天要上一节体育课,许女士表示赞同。“眼下,孩子们的学业压力很大,作为家长变相地跟着焦虑。如果每天有适当的体育运动,能帮助他们转换心情,以更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学习生活。”

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就已经对中小学生体育看课和锻炼时间提出具体要求,并要求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台州市学院路小学体育教师郑露露介绍,该校一至三年级每周有4节体育课,高年级则是3节体育课。“现在,体育课不会随便被其他课占掉。每天学校都有大课间活动,学生们参加做操、跳绳、跑步等。另外,周三下午还有学科相关的社团活动,孩子们每天1小时的户外活动能够得到保障。”

“我们学校每周上3节体育课,还安排了‘快乐星期三’自选课,学生可根据兴趣参与不同的活动。此外,每天下午第四节活动课也可供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加上大课间活动时间,学生们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为2小时左右。”椒江八中政教处主任陶冶说,该校还专门为初三学生群体设置了体育中考专项班,下学期将推广至全校学生。

师资力量薄弱仍是主要问题

通过采访多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记者获悉,各学校课程设置都是按照相关规定。若每天安排1节体育课,师资力量薄弱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多位体育老师都认为,现在不光城区内,农村学校的教学场地、器材等硬件完全能够满足学生上课需求,任课老师队伍却存在较大缺口。

椒江区教育教学发展中心中小学体育教研员陈爱国说,目前,椒江区平均每位小学体育老师每周的课时量在16—18节,且大课间、带队训练、体质健康监测等不包含在内,远远超出了相关规定的平均课时量。“这直接反映了目前该学科的现状,老师工作量大且编制队伍不足。”

学生的课时总量不变,若每天安排1节体育课,其他课程数量就会相应减少。对此,陈爱国觉得,各地各学校要统筹各学科情况,科学地排课。“以有14门课程的小学为例,每天的课程已经被塞得满满当当。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家还是比较注重语数英科等文化课,音体美等非学科类课程则在其后。若每天增加1节体育课,那么就需要增加三分之一以上的任课老师。”

另外,陈爱国解释,老师们有自己的业务,他们需要参加各类赛事、体育联赛等,有时会缺课,此时就需要相关老师代课。“但部分老师未接受过系统的体育学科培训,在技术、技能方面不熟悉,反而让学生的运动质量下降。”

“如果能实现每天1节体育课,体育活动2小时,那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及身心健康都有促进作用。”陈爱国说,大家要提高对体育学科的认识并转变观念,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养成终身体育的健康意识。

责任编辑:褚淑华 台州日报 台州晚报

上一篇:委员建议:缩短基础教育年限,扩大义务教育范围,网友点赞支持
下一篇:海口义务教育城区公办学校招生入学时间顺延7天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