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前日本人豪掷2亿拍中国历史,影片却意外泄露日本野心

栏目:义务教育  时间:2021-06-05
手机版


说到古装战争片,观众们脑海中最先浮现的是什么?是张艺谋的 《英雄》?还是吴宇森的 《赤壁》?亦或者是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

众多电影爱好者们出乎意料地给出了一个小众答案:《敦煌》。

这部电影拍摄于1987年,讲述了北宋仁宗年间,一名叫赵行德的落第书生偶遇西夏女子,而决意探访敦煌的故事。

剧情简介中出现的北宋、书生、西夏以及敦煌,都是完完全全的中国元素,是我国北宋时期的故事,乍看之下完全不稀奇,但这部电影偏偏有一稀奇之处,就是它的制作团队——从导演到演员,清一色的都是日本人。

没错,这是一部中日合拍电影,并且该电影取材自日本作家井上靖的同名小说《敦煌》,其实中国电影翻拍日本小说的例子并不少见,2017年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妖猫传》就是日本作家梦枕貘的同名奇幻小说。

但《敦煌》与之不同的是,虽说有中国制作方的参与,但演员中却没有中国演员,可以说,除了故事本身与拍摄地是来自中国之外,其余都出自日本人之手。

更为关键的是,这部电影在1988年公映之后,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票房成绩,在日本创下了82亿日元的好成绩,折合人民币近5亿元。

5亿元的票房是什么概念?黄渤被封为“五十亿影帝”后,曾在一次采访中感慨:“几年前我们电影人票房过亿就觉得了不得了!”

要知道,在2012年前后,“票房过亿”仍旧是国内电影上映后值得庆祝的成绩。

2021年,由刘德华与万茜主演了电影《人潮汹涌》,凭借不错的故事脚本,与实力派演员的号召力,在春节档也仅仅斩获5.7亿票房。

同样是翻拍自日本作家的作品,同样是讲述中国故事,《妖猫传》在日本取得的票房累计达16亿日元,约等于人民币9000多万元,大概是《敦煌》当年票房的三分之一。

但就是这三分之一的票房,已经能位列华语电影在日本票房前十。

在《妖猫传》之前,《英雄》创下了40亿日元的成绩,《赤壁》(下)创下了55亿日元的票房成绩。

对比如今的数据,我们就大概知道,在33年前能够一举夺得4亿多人民币、82亿日元的海外票房,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是多么震撼的事情。

但话说回来,《敦煌》制作方为了拍摄这部电影所投入的资金也是不容小觑的,足足4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近2.7亿元。

那个年代,国内影视人还在辛辛苦苦地拉赞助要投资,1986年拍摄的《西游记》,耗费6年的时间,走遍了中国十几个省份,到头来也才花费600万人民币。

更何况,上世纪八十年代的2亿元,相当于如今上百亿都不止,《敦煌》这部电影本意是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可见日本人拍摄这部电影时下了多大的决心。

那么,投入了如此之高的经费,取得了超高票房的《敦煌》,在质量方面又有什么出彩之处呢?

大部分中国观众在听到是日本人拍摄中国古装电影时,下意识会觉得外国人无法真正拍出中国古代的那一份“古意”。

因为意境是一种很玄学的东西,它也许并不在于演员的长相,并不在于多么宏大的场面,而在于整体的取景对于意境的营造,细微的片段对于人物的刻画等等。

中国古人含蓄而内敛的情感,中国古代士子“报君黄金台上意”的那份清正与忠诚,是很难单纯借外物来表达出来的。

但《敦煌》做到了。

看到这个镜头的一瞬间,相信所有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国人,都不由自主吟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明亮的色彩映衬出沙漠的荒芜,那份古朴与苍凉立刻扑面而来,甚至让人联想到唐朝无数首边塞诗中的意境,黄沙滚滚、塞外边关,杀伐之气与功名抱负齐齐涌来。

这确实是摄影师与导演共同完成的艺术。

再看场景制作方面,即便是如今有更为先进的拍摄技术,都很难还原出《敦煌》中的对战场面。原因无他,“真实”二字胜过了一切。

且看这漫天不着边际的黄沙,起码踏在沙漠上的将士,没有如今影视作品惯常展现的蓝天白云,更没有颜色鲜艳毫无尘土的盔甲。

一切看上去自然而陈旧,像是北宋传下来的无数画卷那样。

在片中甘州之战一段,骑兵作战的表现可以称得上的一绝。影片采取了柔光,漫天黄沙中骑兵进入画面,每个骑兵中间隔较长的距离。

这个是非常符合实际作战要求的,与寻常影视片段中喜欢让群演挨得很近,以此来体现人多的方式不同,实际作战中,士兵之间是要间隔一定距离的,否则在奔跑过程中极易误伤,可能还没到两军交战,自己的人马已经死伤完毕。

此外,电影中的服装也是一大亮点。众所周知,中国历史悠久,不同朝代有不同朝代的服装特色,甚至从用具到民居也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时期,各地区的习俗与生活方式也是千差万别,想要最大限度的还原当时的特征,需要下好大一番功夫。

2020年迪士尼上映了一部《花木兰》,撇去其根据时代发展而格外彰显的女性主义色彩外不谈,仅就服装与礼仪,很多中国观众表示“不太能接受”,尽管这部电影的内核不乏十分出彩的元素,演员演绎也可圈可点,但对于喜欢还原历史的那部分网友来说,服装已是最大的硬伤。

《敦煌》在这方面做得要优秀许多。

首先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关系,在文化发展上同源,在地域上同属东亚,所以比之欧美要更加能够理解中国的文化。日本的文化之美,讲究物哀,讲究风雅,在细节上最是精雕细琢。

因此,《敦煌》中无论是大臣的服饰,包括衣服上的花纹与颜色,还是平民举子的日常衣服,都非常贴近北宋时期的式样。

在光影表现上,《敦煌》多采用自然光,没有过分的打光,将夜晚渲染出白昼的效果,从观影角度,已经非常贴合没有电灯的古代,人物的古朴与内敛从光影就已经表现出来了。

当然,《敦煌》并不是全然没有缺点。

电影中皇帝上朝处理政务的地方,采用的是明清设计,真正北宋时期的朝堂并不是这个样子,虽然有瑕疵,但凭良心讲,这个还原程度已经非常可以了。

除了这些之外,电影在细节方面也很用心。事实证明,没有观众发现不了的细节,只有没有用心做细节的剧组。

比起如今很多古装剧轻飘飘没有说服力的武器来,《敦煌》中的冷兵器也非常还原历史。

看到图中的箭,那森森寒意的箭头,让人毫不怀疑它能够洞穿敌人的心脏。

早已失传的西夏文字,规规整整地出现在镜头中,先不管到底是什么意思,至少日本人没有直接放一堆日文上去。

电影中出现的战争场面,不仅有骑兵,还有车兵,步兵等,当行军队伍停下来时,每个人脸上都不是干干净净的,真正的能够还原出古时行军“风头如刀面如割”的景象。

很多人说,看过了《敦煌》之后,不少古代战争片就都看不下去了,这就是细节营造的魅力。

如果说《敦煌》这部电影有什么硬伤的话,仔细去看,也不是没有。

在片中,西夏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你觉得我为什么要学宋国语言呢?那是因为宋国文化比西夏进步,而且宋国比西夏强盛,但是现在大不相同了,西夏有西夏的文化,有西夏的语言了,弱者必须学习强者的语言,如果西夏征服了宋国,宋国的人都会争先恐后学习西夏语言。”

整部影片中,只有这里让观众如针扎一般不舒服,这段话是如此的熟悉,熟悉到几乎每部抗日战争片中,都会有一个日本军官对着老百姓夸夸其谈,大意也是如此。

仔细想想,日本的历史中,从遣隋使、遣唐使,再到明治维新学习欧美,再到见清朝弱小前来霸的真实经历吗?

只这一处,暴露了日本人拍摄电影的真实心思,夹带了不属于古中国和平、雍容的形象,带上了它所谓的“大日本帝国野心”。

但整体来说,《敦煌》不失为一部优秀的影片,它的成功,也许给了我们如今的电影人一个警醒,我们的电影行业,同样需要尊重本国历史的视角。

上一篇:洪山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21年招生划片范围公布
下一篇:51Talk,营收都去哪儿了?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