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迎来“坏消息”,22年中考或出现新调整,学生需要早做准备

栏目:义务教育  时间:2023-02-04
手机版

  距离2022年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很多人都在关心今年的毕业生会交出怎样的答卷。

  不过除了高三的学生,还有一些同学也在焦急地等待着考试的到来,那就是即将面对中考的初三毕业生们。

  尽管中考的重要程度不如高考,但是对于年轻的中学生来说也算是人生的第一个关键性考试,所以无论是学生本人还是他们的家长都非常的重视。眼见着还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中考就要来了,相信此刻所有考生都在努力的备考中。

  

  然而随着考试临近,一些与中考有关的信息也纷纷传来,这其中既有好消息当然也有坏消息。关于22年中考或出现的新调整,建议初中生们还是要尽早了解,不要因此而影响了最后的考试成绩。

  中考复习进入“倒计时”后,初中生却迎来了两个“坏消息”

  中考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有两个“坏消息”考生要详细了解,提前做些准备。

  【坏消息一】:全省统一命题被提上日程

  

  一直以来,中考都属于区域性考试,也就是考生在哪所城市上学,他自然会报考当地的高中,所以过去中考是各城市自主命题。

  现在随着政策的调整,全省统一命题成为了大势所趋。这样的变化虽然让中考更具公平性,但是对于一些中小城市的学生,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考试难度,所以同学们想进普高似乎更难了。

  

  毕竟当“市内竞争”一跃成为“省内竞争”后,如果同学们自身实力不佳,那么很容易就会成为“被分流”中的一员,因此学生还需要早做准备。

  【坏消息二】:公立学校复读之路被堵

  另一个是中考之后要对复读生进行限制。这个调整虽然不是针对所有学校,但是有关部门已经明确规定公立学校不再接受中考之后计划复读的学生。

  

  这对于一些复读生来说多少会有些影响,毕竟私立学校的数量有限而且教学质量各不相同,好的学校收费也比价高。

  不过无论如何,面对中考难度的再次升级,同学们不要灰心,因为也有好消息也在等待着大家。

  

  “难、偏、杂”题型逐渐消失,中考将变得更加公平

  关于考试有关部门明确表示:要求中考不能出现“偏”、“难”“杂”等题型,同时要平时教什么考试就考什么。

  这样的出题标准意味着,中考的难度会调整,而且考试会更公平,这是对全体考生都有利的。

  过去中考会出现一些所谓的“拔高题”,这样的题型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会比较“占便宜”,但是普通学生很难拿到分数。

  

  现在“拔高题”“超纲题”几乎全部被杜绝,大家的复习压力会减轻很多。不过这样的考试局面也是有利有弊,大部分同学如果想在中考中“脱颖而出”会变得更加困难,因为大家的分数将“咬”得很紧。

  中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主要看学生能否把握得住

  综合来看,中考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考试,这就考验大家在机会面前谁能抓得住的问题。所以大家面对“坏”消息大家不要气馁,听到好消息也不能盲目乐观。

  

  毕竟关于考试的政策,制定的初衷一定是出于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的角度,所以同学们只需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按部就班的复习就可以,不要打乱学习节奏。

  同时,家长们也要帮助孩子不被各种消息打扰,放平心态,不传递负能量,培养他们勇于面对挑战的勇气和能力。

  想要在复习阶段“弯道超车”,需要掌握方法

  距离中考的时间越来越近,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利用最后的100天,通过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实现“弯道超车”。

  

  ●根据一二模考试进行针对性复习

  一二模的成绩大家要重视,这是比较重要的参考。学生可以根据考试的成绩去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争取实现事半功倍。

  ●善用错题集

  对于自己答错的问题要反复分析,为什么错,应该如何改,还要学会举一反三。不只是一道题不再错,而是所有类似的题型都不再错。

  ●背诵类科目要善用早自习时间

  

  同学们要把早晚自习的时间利用好,把该背诵的内容都消化掉,不要留到最后临近考试时去完成。

  总之,关于中考的不管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都不要影响自己的复习“脚步”。无论怎样,应对考试的最好办法还是稳定的发挥、平和的心态、抓住机遇的能力。直面挑战,只要你足够强大,没有什么是无法战胜的。

上一篇:华为很偏爱两所高校,一所是985大学,一所是专科院校,在武汉
下一篇:南京大学商学院2019届MBA毕业典礼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