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四海来相约 郑州大学迎18250名新生

栏目:义务教育  时间:2023-02-04
手机版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樊雪婧 通讯员 宋瑞雯 刘海慧子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热烈欢迎小狮鹫(19级新生昵称)”“学姐不怕紫外线,温柔可亲来接待”……

  8月23日至25日,郑州大学迎来了2019级的11816名本科生和6434名研究生,在志愿者的引领下,办理报到手续,开启大学生活。

  他们从五湖四海相约而来,未来将用四年时间成为亲人。

  智能机器人、“梦想时光机”院系迎新现场花样百出

  音乐学院的新生报到处,一块由88个钢琴键所组成的地毯铺在音乐楼前。几个卡通人形立牌摆放在琴键地毯两侧,或唱歌或弹琴,形态各异。新生在纸张上写下对大学的畅想和未来的期望,放入名为“梦想时光机”的邮寄筒,学院保存四年后归还。新生及家长站在地毯上,院系志愿者在门口为他们拍照留念。

  “同学,你好,欢迎来到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在信息工程学院迎新处,“天狗”校园巡检机器人不停地为新生送上祝福语,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同学们亲切地称呼它为“大白”。据此项目的负责人吕培介绍:“这样的迎新方式既展现了我们院系的特色,也为新同学展示了我们的热情,希望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联合招生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育学院则走庄重、喜庆路线:铺上一条红毯,自行设计、搭建四个红色方形拱门,分别印有“爱国家、爱知识、爱校园、爱自己”的字样。“我们希望通过创意迎新,让新生眼前一亮更有归属感,”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迎新负责人谢一丁说,“我们也把‘四爱’教育融入在了迎新中,配合红色主题以此献礼建国70周年。”

  24小时“一条龙”服务 暖心志愿让万名新生安心

  24日凌晨2点,在郑州大学泊月路迎新服务站点,6位志愿者仍在等待着新生的到来,角落里的一顶单人帐篷和桌椅是他们临时休息的场所。从夜里12点开始,他们已经接待了五、六位新生和家长。

  为了迎接新生,校团委设置了5个校园迎新服务站点和一个火车站迎新站点组织244名志愿者和55名随车导游,24小时全天候服务。学校出动80车次接送新生,来自旅游管理学院的导游随行讲解中原文化和郑大历史。从郑州火车站开始,新生及家长即可享受迎新“一条龙”服务。

  来自2017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邓冉,已经连续两年参与迎新志愿工作,“每年看到学校注入新鲜血液,我就很高兴,感觉我们学校会越来越好。”她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们历年有火车站迎新的传统,这已成为我校的一种文化,我们要将它一直传承下去。”校团委副书记王红晓说。

  “五位一体”绿色通道 让贫困新生无忧入学

  发放资助政策宣传折页、折扇等,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开通“绿色通道”……在新生入校报到期间,学校开展“五位一体 无忧入学”活动,证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

  除此以外,学校还为建档立卡学生送上“四个爱心”:爱心礼包,包含牙刷、毛巾等生活用品;爱心书卡,学生可免费领取大一上学期教材;爱心服装,为建档立卡学生免费提供军训服装;爱心路费,报销学生往返路费,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与往年相比,今年医疗保险费和体检费也纳入减免范围,学校各项费用统一采用线上支付的方式,新生可以先缴纳后享受补助,为学生和家长带来许多便利。

  新生特写:缘起五湖四海 千里相聚郑大

  郑州大学2019级的18250名新生来自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等地的2639所高中,其中,包含520名少数民族新生和109名港澳台侨新生。

  “千禧一代”以95.18%的占比获得了人数上的绝对优势,这也意味着郑州大学已经进入了“00后”时代。据了解,今年该校年龄最大的新生出生于1992年,被体育教育(师范)专业录取,年龄最小的新生出生于2005年11月,将学习软件工程(国际化班)专业。

  今年,郑大本科新生男女比例为1.24:1。

  男生占比最高的学院是土木工程学院,男女生比例为7. 45:1,之后依次是国际学院(北)6. 66:1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6.40:1、电气工程学院5.69:1、力学与安全工程学院4.28:1。

  女生占比最高的学院是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男女生比例为0. 13:1,之后依次是文学院0.21:1、教育学院0.23:1、新闻与传播学院0.36:1、历史学院0.41:1。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李想

  举报/反馈

上一篇:华南理工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报考提示
下一篇:2020年高考河北省理科第一名出炉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