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在大学里是个啥专业?美术还是中文

栏目:义务教育  时间:2023-02-04
手机版

  谢谢你的邀请和提问。“书法应该归美术系还是中文系”?说实在,你的这个问题是一个教育院系调整问题,可能也包含着对书法高等教育的探讨。

  我的看法是,其实都一样。我们先不说今天,就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高等教育院校就根本没有书法这个专业,在改革开放以前,如果有书法专业,可能都会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笑话的。

  但是,这不等于说书法就不配高等教育。中国的书法看起来不就是把字写好这么单纯的事吗?

  

  其实,这是对书法的误解。书法不仅仅就是写个字的问题。在把字写出来背景下,没有很高的学问,你写什么?

  古代没有书法专业,当然也没有书法高等教育,但是,要成为一个书法家,都是非常优秀的饱学之士鸿儒巨匠。

  他们走到哪里,哪里的文化就蓬荜生辉。如果能得到他们的题字,那就叫墨宝,你以为就是像现在写个标语?是个会写字的,谁写了都叫墨宝、文化?

  他们的书法,不仅仅是书法艺术,而且还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化成就。你想想看,书法是不是随随便便写个字?背后的学问一大把,甚至,随便一个问题,就会闹翻天。

  比如说,王羲之时代到底会不会有《兰亭序》这样的书法?

  

  沙孟海先生在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给同学们传授书法

  本来大家从来也没有想过这事,因为自古以来就认为《兰亭序》是王羲之写的,怎么又认为有可能不是呢?

  那你想想,就这么一个问题,是不是是个会写字的,都能回答出来能?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不管是不是书法家,包括中国最高等学府的中文学者都参与了讨论,而且,这个讨论就持续了20多年!

  中国有大量的文献资料是以书法的形式出现,那么,研究这些文献,既需要书法家的专业知识,也需要深厚的中文造诣。

  如果就知道天天练字,恐怕很难对文献本身做出深层信息发现的。

  书法与绘画的近缘联系,在中国的书法绘画实践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所以,研究绘画的,也会研究书法,研究书法的,也会研究绘画的。

  

  所以,在原浙江美术学院,沙孟海、陆维钊他们七十年代,率先在美术学院里,把书法研究作为高等教育课程。但是,当时还是在美术学院的范围。

  中国第一次出现书法硕士学位,是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由欧阳中石先生主导的首都师范大学的书法硕士班。

  在此之前,欧阳中石模仿沙孟海在浙江美术学院的做法,首先把书法教育设立在美术院系。培养了不少硕士生,1993年,他创办美术博士学位。

  1998年,国家人事部在首都师范大学设立书法博士后教学点,使首都师范大学成为我国高校第一所从博士后、博士、硕士到本科、大专完整的中国书法教育体系。

  进入新世纪,各大学也纷纷设立了书法本科高等教育专业。这样,中国普通高校就第一次有了书法这个专业。

  这些专业分别设立在美术学院和中文院校。

  

  我们从实践看,可能美术学院的书法专业,更注重书法家艺术家的培养方向,中文院校以中文为基础,突出书法艺术的高等教育。

  其实,这都没有什么冲突,在中国,书法就是艺术,书法也是中文的一部分专业。把这个专业独立出来,有一定的现代学术专业化精细化的需要

  如果真正成为一个书法本科生,其实,也是一个偏向书法艺术的中文生而已。

  如果没有书法专业,对于喜欢书法的中文生来说,他们也会成为书法家的。或者有发展自己对书法艺术的追求。

  现在,不是书法在美术学院还是中文学院的问题,而是我们盲目设置书法专业,是不是有一定的人才失调。因为,书法作为一个专业,对于学生的就业来说确实不容乐观,今天如此,未来也是如此。

  

  至于美术学院的书法专业,尤其是中国美术学院,他们是用“大美术”来统筹书法专业的。

  所以,书法专业学习的内容,也是“大美术”内容。

  比如说,美术学院的书法本科生,要学习的主要专业有书法、篆刻、书法史、美术史、艺术史、古汉语等等。书法专业生,也基本上是兼通美术史和绘画史的,这就是书法专业的“大美术”概念。

  所以,不是书法归中文还是美术,而是盲目设置书法高等专业,对人才的培养是不是太浪费了?现在,我们从书法专业的就业下游看,就业非常困难。所以,学习书法专业,起码需要相应的进一步改革,才能解决合理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上一篇:华科大首位游戏学教师将开课:4岁玩游戏,留学日本6年
下一篇:华中农业大学:不要看到“农”字头就绕开,了解之后再做决定不晚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