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推行义务教育比中国早36年,为什么文盲率还这么高

栏目:义务教育  时间:2020-12-27
手机版

想要弄清楚印度的文盲率,可能是21世纪一大难题之一。首先是因为印度的脱盲标准很低,其次是统计范围中有没有包含“贱民”,这个问题谁也说不清。然而尽管是放宽了脱盲标准,并且无视他们的统计范围,印度依然以拥有全世界35.1%的文盲人口而“傲视”群雄。如果一个不重视教育,不重视人才培养的国家,出现这么多文盲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恰恰相反的是,印度是非常早就开始推广义务教育。
事实上,印度的义务教育制度比我国早了36年。1950年的印度宪法中规定:“为14岁以下的少年提供免费教育”;紧接着在1968年的《国家教育政策》中规定:“为14岁以下的青少年提供免费、强制性的教育”,与此同时,印度还每年拿出4%的GDP来支持教育。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如此,印度为何还拥有这么高的文盲人口呢?
这其中最大的阻碍是来自种姓制度。依照印度教的规定,各个种姓所从事的职业是规定好了的,换句话说,大部分民众的受教育程度并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这些孩子无论接受了什么教育,都不能离开农村,尽管农村都没有他们的土地。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要受教育?
尽管近年来印度农村的初等教育的平均入学率接近96%,但是农村女孩的辍学率可能高达11%。正如上文所言,如果受教育不能改变命运,那么“读得好显然不如嫁得好”。为了让女孩嫁得好,有些地区的女孩甚至在11-12岁就已经嫁人了。而受教育程度低的母亲,再加上种姓地限制,恶性循环就形成了。女性受教育程度越来越低,然后她们还认为教育并不重要,由此导致女性的失学率越来越高,甚至波及到了男孩的失学率。
除了种姓制度之外,印度地方政府的教育政策与其中央政府的政策其实是不统一的。这个不统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对教育的投入,地区的贫富差距导致了每个地区投入的力度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对于农村初等教育的影响巨大,有数据显示有超过30%的印度小学没有厕所,甚至没有足够的教室。
而在教育投入力度不同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地区领导人对待教育的态度。如果地区领导人对教育重视,那么对于教学质量管理就会重视,如果他们不重视,那教育系统基本就是放羊了。曾经有国际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印度有超过1/3的农村教师对于教育没什么兴趣,与此同时,在印度从事农村教育的老师中,还有大量人员并不是合格的老师,甚至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培训。
因为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的差异,印度不得不用企业投资以及国际组织合作来解决教育不均衡的问题。然而企业以及国际组织的合作,他们的目的可能并非教育。例如企业的捐款,它们只想通过捐款博取一个好的名声。这些捐助和合作,大部分都流向了教育条件较好,更容易出“业绩和政绩”的私立学校,但是这些私立学校确实很多穷人上不起的。
由此,学校建设的恶性循环也形成了。财力和人力向着大城市或者农村稍好一些的私立学校富集,而处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只能得到更少的资源,于是教师更加无心工作,学生也就愈发得不到更好地教育了。当然,印度自建国以后在教育方面还是投入了很多的心血的,然而要想真正普及初等教育,估计还有不少的困难需要克服。
备注: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不妥,烦请告知作者删除,感谢!

上一篇:(回眸“十三五”)综述:“十三五”,决胜全面小康带来民生新获得
下一篇:小学生数学题火了,孩子用“怪兽”表示“36”,这答案可太秀了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