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6: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

栏目:义务教育  时间:2023-01-10
手机版

  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

  贺  铿

      编者按: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贺橙教授在今年召开的中国统计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的学术报告。报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本刊征得作者同意,全文刊登,以飨读者。

      “什么是统计学,怎样发展统计学”在我国统计学界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统计学者对统计学的性质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远在1869年的第七次国际统计会议上,在讨论关于统计学的定义时,据说竟有180余种之多。对于学科性质的理解既是学术问题,也有思想认识问题,只能通过研讨和交流来加深理解,以达到提高认识、促进学科健康发展的目的。我的基本观点是:既不赞成统计学属于数学范畴,也不赞成统计学属于经济学范畴,更不赞成“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分立的观点。我极力推崇“大统计”思想,认为只有一门统计学,并且认为统计学是研究大量数据的方法论科学,或者如 (不列颠百科全书)所说的是“收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和艺术”。

      统计学是一门很古老的科学,一般认为其学理研究始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时代,迄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今天仍然是我们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统计学至少经历了“城邦政情”、“政治算术”和“统计分析科学”三个发展阶段。所谓“数理统计”并非独立于统计学的新学科,确切地说它是统计学在第三个发展阶段所形成的所有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新方法的一个综合性名词。概率论是数理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但是它不属于统计学的范畴,而属于数学的范畴。

      统计学具有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性质。现代统计学仍应坚持以概率论等数学理论为指导,密切结合有关应用领域的“实质”性科学研究,才能继续发展。

      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问题并非完全等同。专业建设是为了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学科发展是为了加深和拓展学科自身的研究方向。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现在已将统计学专业列归理学门类,属于专业目录中的第一级专业。并且规定在授予学位时可视情况授予理学学位或经济学学位。我认为这是一个进步,但又不完全合理;按照“大统计”思想,统计学可以划分为统计理论、统计方法和应用统计三个层次。统计理论是关于统计方法的理论认识与探索;统计方法和应用统计是关于收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技术与应用研究。其中统计方法研究的是收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一般技术问题,应用统计研究的是收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具体技术问题,如果说统计理论与理学尚有关联,则统计方法和应用统计与理学的关联度显然比较小。故此,我主张把统计学专业列在管理科学门类中,而不主张列在理学门类中。

  下面我将联系统计工作实际和统计专业建设等问题具体阐明我关于统计学的性质及其发展问题的观点。 

  统计学的性质和发展过程 

      要说明统计学的性质就应当深入了解统计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史料说明:统计学起源于定量地说明和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它是帮助决策、辅助管理的工具。统计学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称之为“城邦政情”(Matters of state)阶段

      “城邦政情”阶段始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撰写“城邦政情”或“城邦纪要”。他一共撰写了一百五十余种纪要,其内容包括各城邦的历史、行政、科学、艺术、人口、资源和财富等社会和经济情况的比较、分析,具有社会科学特征。“城邦政情”式的统计研究延续了一两千年,直至十七世纪中叶才逐渐被“政治算术”这个名词所替代,并且很快被演化为“统计学”(Statistics)。统计学依然保留了城邦(state)这个词根。

      第二阶段称之为“政治算术”(Politcal arthmetic)阶段

      “政治算术”阶段与“城邦政情”阶段并没有很明显的分界点,二者也没有很本质的差别。“政治算术”的特点是统计方法与数学计算和推理方法开始结合。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方式更加注重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可以用 1690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威廉·配弟出版 (政治算术)一书作为这个阶段的起始标志。威廉·配弟在书中强调了自己的立论方法,他说:“我进行这种工作所使用的方法,在目前还不是常见的。因为我不采用比较级或最高级的词语进行思辩式的议论,相反的采用了这样的方法,(作为我很久以来就想建立的政治算术的一个范例)即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表达自己想说的问题,只进行诉诸人们的感觉的议论,借以考察在自然中有可见根据的原因。”

      用数字、重量和尺度将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化的方法是近代统计学的重要特征。因此,威廉·配弟的(政治算术)被后来的学者评价为近代统计学的来源,威廉·配弟本人也被评价为近代统计学之父。刺激近代统计学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战争和工业革命。当时政治家需要有人专门致力于收集和分析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统计资料,帮助他们决策和管理国家。威廉·配弟写作(政治算术)大约在1671--1676年之间,正值爆发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年)期间。与此同时,他还撰写了(爱尔兰的政治解剖)一书。在威廉·配弟的心目中,政治算术和政治解剖这两种方法是二位体的。有些学者认为(政治算术)是“比较统计”(Comparativstati   stik),(爱尔兰的政治解剖)是“个别统计”(Einzelstatistik)。

      构成“政治算术”方法的核心是“数字”。配弟在书中使用的数字有三类:第一类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调查和经验观察得到的数字。因为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书中通过严格的统计调查得到的数据少,根据经验得出的数字多;第二类是运用某种数学方法推算出来的数字。这类数据配弟在书中使用很多,其推算方法可分为三种:“(1)以已知数或已知量为基础,循着某种具体关系进行推算的方法;(2)通过运用数字的理论性推理来进行推算的方法;(3)以平均数为基础进行推算的方法”;第三类是为了进行理论性推理而采用的例示性的数字。配弟把这种运用数字和符号进行的推理称之为“代数的算法”。从配弟使用数据的方法看,“政治算术”阶段的统计学已经比较明显地体现了“收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和艺术”特点,统计实证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浑然一体,这种方法即使是现代统计学也依然继承。

      第三阶段称之为“统计分析科学”(Science of statistical analysis)阶段

      在“政治算术”阶段出现的统计与数学的结合趋势逐渐发展形成了“统计分析科学”。

      十九世纪末,欧洲大学里开设的“国情纪要”或“政治算术”等课程名称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统计分析科学”课程。当时的“统计分析科学”课程的内容仍然是分析研究社会经济问题。

      “统计分析科学”课程的出现是现代统计发展阶段的开端。  1908年,“学生”氏(William Sleey Gosset的笔名Student)发表了关于t分布的论文,这是一篇在统计学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文章。它创立了小样本代替大样本的方法,开创了统计学的新纪元。现代统计学的代表人物首推比利时统计学家奎特莱(Adolphe Quelet),他将统计分析科学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领域,因为他深信统计学是可以用于研究任何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

      现代统计学的理论基础概率论始于研究赌博的机遇问题,大约开始于1477年。数学家为了解释支配机遇的一般法则进行了长期的研究,逐渐形成了概率论理论框架。在概率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到十九世纪初,数学家们逐渐建立了观察误差理论、正态分布理论和最小平方法则。于是,现代统计方法便有了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

      根据统计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我认为应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统计学起源于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是收集、分析数据的方法论科学;(2)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既不属于数学,也不属于任何“实质”科学,例如它不属于经济学或者生物学;(3)统计方法多种多样,与时俱进,各种统计方法形成为一个集合体,现代数理统计方法是这个集合体中的一个成员。   

  发展统计学的基本思路 

      统计学在统计实践中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统计实践分数据搜集、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整理、传输和储存等细环节)和数据分析三个基本的工作环节,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都有理论和方法问题需要研究。因此,发展统计学的基本思路是密切联系统计工作实践,坚持以概率论和相关的其它数学理论为指导,以应用领域的“实质”科学研究为基础,抓住统计实践中各工作环节上突出的理论和方法问题进行研究。发展统计学的基本思路有以下四点:

      第一、要坚持“大统计”思想,遵循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

      “大统计”是一种思想,而不是学科名称。我们提出“大统计”思想是因为有“小统计”思想存在,并且严重影响统计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小统计”思想片面强调社会经济统计的独立地位,实际上是主张社会经济统计与数理统计分立,认为社会经济统计属于经济学的分支,数理统计学属于数学的分支。在“小统计”思想影响下,我国统计科学发展十分缓慢。现在,我国统计学界相当多的学者缺乏与国际统计学界交流的知识基础,统计实践工作也相当落后,究其原因都是因为长期受“小统计”思想影响的结果。“大统计”思想不主张两门统计分立,认为无论是社会经济统计学,还是数理统计学以及其它应用统计学都是统计学的分支学科。统计学的各分支学科都是研究不同方面、不同应用领域的统计方法的科学,都具有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这一共性,否则,它就不属于统计学。在考虑统计科学发展战略时应当站在“大统计”的思想高度,既鼓励统计学各分支学科相对独立发展,又主张各分支学科互相融通。相对独立是学科发展的结果,相互融通是学科发展的前提,这是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要联系“实质”科学研究,推进分支统计学科的深入发展

      这里的“实质科学是指与统计方法应用领域相关的学科。例如经济学、生物学,等等。”“实质”科学是研究物质过程和社会经济过程的客观规律的科学,统计学是研究如何通过数据发现客观规律的科学。故前者是“实质”的,后者是“方法”的。“方法”源于研究“实质”科学,又为研究“实质”科学服务。如果不联系“实质”科学去研究统计方法和应用统计方法,一方面不可能发展新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另一方面在应用统计方法时也不可能对认识事物本质有任何帮助,甚至有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

      第三、要坚持以概率论等数学理论为指导,加深对统计方法的理性认识,提高统计科学水平

      统计学与数学相结合是近代统计学和现代统计学的基本特征,也是统计学发展过程中的总体趋势。我们不赞成将统计学发展成为数学,但是主张加强数学在统计学中的指导地位。离了数学理论的指导,就不可能对统计方法有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也不可能正确运用统计方法。有人说:“经济学家应当是统计学家,但统计学家不一定是经济学家。”我很赞成这个观点,但是还需要补充:“统计学家最好也是数学家”。

      第四、要联系政府统计实际,抓住统计工作各个环节上的突出问题,研究和发展新兴统计技术

      政府统计部门是收集和分析社会经济数据的主体部门。我国政府统计各个工作环节上都有大量的统计学理论和方法问题需要研究。

      在统计数据收集环节上由于经济体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统计调查方式已不适应。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各种统计调查方法配合使用,这是我国统计调查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要实现这个目标模式尚须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例如,“基础”、“主体”、“配合”三者的关系在实践中如何掌握、如何实施问题;适合中国国情的普查组织、普查内容问题;如何通过这种统计调查模式来满足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对统计数据的需求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在统计调查中的应用问题,等等。

      在统计数据处理环节上,随着计算机辅助调查技术和网络调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调查数据记录的类型将发生根本变化——由纸介质发展为电子介质,由单纯的数字或文字记录形式发展为图象、声音、文字和数字的多媒体形式。因此,在数据处理环节上,我们必须研究和应用自动分类和数据仓库等技术。同时,还需要研究开发能支持所有统计信息发布媒体的综合统计信息系统,使数据处理和数据发布之间实现自动转换和自动传输。

      在统计数据分析环节上,开发和利用统计数据的各种分析推断方法及其软件层出不穷。现在已初见端倪的有三个方面:(1)伴随遥感调查技术和电话辅助调查技术的应用,图像数据和语音文字数据表现出维数高、相依性强和非线性与不完全观测等特点,我们称具有这种特点的数据为“复杂数据”。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模型在处理低维、独立、线性与完全数据时有效,在面对复杂数据时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模型将无能为力。因此。针对复杂数据的出现需要寻找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可处理模型;(2)伴随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和大型数据库的出现,需要研究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统计决策支持系统,使统计分析工作更快捷、更方便;(3)作为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的国民核算方法,正在研究并设计可操作的环境和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当新的核算体系实施时,应当同时考虑研究在行业分类标准化和价格缩减标准化的基础上的国民核算自动化系统,使国民核算工作更快捷,核算结果更客观、更具有可比性。   

  关于统计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这两个问题相关联但并不等同。学科建设考虑的是应当研究什么问题和怎样研究这些问题;专业建设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在高等教育中,很少有人将学科建设问题与专业建设问题联系起来讨论。但是,统计专业建设问题有些例外,如果不联系统计学的学科建设问题来讨论统计专业建设问题,高等学校的统计专业建设几乎无从谈起。由于“小统计”思想在继续影响着统计专业的建设,在高等教育中两门统计现象依然存在。面对统计实践中的大量问题,高等学校统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中几乎没有反映,也没有人真正重视。在统计专业建设问题上,实际上一部分同志思考的是在培养数学人才,另一部分同志思考的是在培养经济学人才。我认为正是由于这种指导思想上的偏离,影响了统计人才培养,制约了我国统计事业的发展。

      我并不是希望所有学校的统计专业都培养一种模式的统计人才,不同学校根据自己的优势可以侧重培养统计理论人才,或者侧重某个应用领域培养应用统计人才,这是合理的也是完全必要的。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会有较大差异,但不应当脱离培养统计人才这个基本的目标,否则就不应当称之为统计专业。

      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主导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统计理论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数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对各种统计方法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培养应用统计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如何能将统计方法正确地运用到相关领域。以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统计人才为例,在课程设置上我认为至少应当包括四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2)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方法、统计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适用电脑技术,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4)有关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中的前沿性问题,目的不在于要学生真正掌握这些问题,而是让学生了解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的前沿发展动态,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最后,关于统计学专业在专业目录中归类问题我只说明两点:(1)归类并不影响统计专业建设,只要在统计学的性质和发展思路上能有基本共识,统计学专业建设就会健康发展;(2)由于统计学有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特点,统计学专业的归类的确存在某些困难。按我国现行学科门类分划情况,将统计学专业归属任何一个门类都不可能完全反映统计学的性质。不过我认为,与其放在理学门类中还不如放在管理科学门类中,因为管理科学属于软科学,作为“收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或艺术”理应属于软科学范畴。

   

上一篇:2021东北地区最好高校排名:吉林大学领跑,东北财经大学表现优异
下一篇:12月20号前报名!有中小学教师岗位!海口海景学校/琼山中学/琼山华侨中学/人大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