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刺激1995》在刺激啥呢?烂名差点毁经典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说到这个《肖申克的救赎》可能广大影迷无人不知,但是熟悉该片的老影迷可能知道最早看VCD时代的这个电影是台湾翻译的《刺激1995》,来说说这部差点被烂名毁掉的经典影片。

  外国电影的中文片名怎麽取,不仅不同年代片商有不一样的想法,两岸三地华人区亦有不同的方针,一般而言,台港命名方式较俏皮,喜欢加入流行用语,只是非当地观众不太容易理解。而大陆则紧抓著「直译」为最高指导原则,虽然不至于扭曲编导原意,却显得非常生硬死板,缺乏商业吸引力。但在从古至今的众多中文片名中,《刺激1995》几乎是公认的糟糕,受到抨击的程度简直和影片广获好评的情况成正比。

  北美上映时卖座并不出色的《刺激1995》,却在全球电影资料库(imdb)上蝉联多年分数最高的影史冠军佳片,当然看电影是非常主观的,真要从各国影评人的口味综合评析,《刺激1995》绝对连影史前10名都挤不上,可是广大观众心目中,此片一直是经典名片的代表,编导演员与工作人员的苦心没有白费。不过这个中文片名却令很多影迷无法苟同,坚信一定有更好的选择,不解片商为何硬是要用这个完全看不出在讲什麽的怪名字?更加不懂男主角逃出监狱和「刺激」有啥关联?

  目前网络上以讹传讹,讲这片子和奥斯卡最佳影片《刺激》有些关系,所以片商取名时才会刻意「攀亲带故」,根本大错特错,只显示传这个故事的人完全没看过《刺激》。两部片的内容一点关系都没有,连情节背景年代都相差了十多年,主角人物也完全不相干。正确的经过是发行《刺激1995》的片商,认为电影后面男主角瞒过狱方人员逃走,玩尽心机,刚巧《刺激1995》讲的是赌徒与骗徒斗法的故事,也是尔虞我诈、「有点雷同」,才会取个类似的片名,台湾上片广告上更打出「局中局、计中计」和「大出意外」之类的词句,彷彿全片的卖点是紧张悬疑的心机斗法,看过的观众自然知道完全不是这麽一回事。

  根据当年报载,《刺激1995》并非当初片商最早使用的名字,在此之前曾经有过一个暂名,叫《炼狱大逃亡》,虽然同样不太符合全片的风格,倒是比《刺激1995》勉强贴近剧情,看得出片商对此片就是只想包装成「刺激」、「紧张」、「意外」之类的商业片,感动人心的友谊、人类对自由的追求等等,根本不是他们在意的点。也因此,片名怎麽换,方向始终不变,且报导中还指出,就算改成《刺激1995》,片商依然不是很满意,似乎还有可能再改,但最后并没有再翻案,留下史上被观众、影迷嫌到不行的经典糟片名。

  有趣的是,没有《刺激》就没有《刺激1995》,然而《刺激》本身就是个错误。字面上看来英文原名「The Sting」确实是「刺」或是「被刺痛」的意思,但根据剧情对照,片名反倒是用这个字的另外一个涵义「透过精心设计的複杂计画,欺骗人们达到掠夺的目的」,所以翻成《刺激》以为是直译,根本是大错特错,「刺激一九九五」当然更错得夸张,况且台湾才迟至1995年上映,北美早在1994年9月就推出,连片名中的年分都有问题。

  不过片名再怎麽取,无非是要吸引观众进戏院,片子有卖座才重要。《刺激1995》在北美票房失利,最高只拿下当周第8名,尽管获奥斯卡7项大奖提名,美国的总票房仍然小赔,台湾倒是开出小红盘,尽管和年度全台外片卖座第10名仍有段差距,却称得上表现不错,还比一些美商发行的得奖片要热卖,片商应有赚到,也就不再觉得中文片名取得不好。

  《刺激1995》那时在奥斯卡碰上的对手包括《阿甘正传》、《黑色通缉令》等,《阿甘正传》独得13项大奖提名、美国热卖破3亿美元,怎么看都是稳居帝相。就算是同样入围7项的《黑色通缉令》因为导演昆汀塔伦提诺亦获提名,片子又是坎城影展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得主,气势比导演未入围、美国票房差、没得到什么影评人协会肯定的《刺激1995》要高很多。现在大家把《刺激1995》视为绝世经典,当年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而片子是如何由黑翻红的呢?

  今日有很多人检讨《刺激1995》美国卖垮的原因,推测《阿甘正传》太红、观众无法注意到同档其他影片,加上监狱类型影片不算热门、英文原名又让人搞不清在演啥,对于花钱捧场兴趣缺缺。等到好口碑逐渐传出,已是戏院放映的强弩之末,再也无力回天,然而在录影带市场就大受欢迎,成为年度最抢租的热门影片,这股气势再延续到影片台播映,开出收视红盘,本来被大多数老美观众忽略的《刺激1995》就这么起死回生,变成广大影迷心目中的经典佳片。

上一篇:《我和我的祖国》献礼国庆70周年,众明星现身为祖国喝彩!
下一篇:江苏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共唱《我和我的祖国》—常州来了!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