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教育部督导、约谈的力量,老师们又有新期待,2020是个幸福年

栏目:义务教育  时间:2020-02-06
手机版

  

  ?

  01、近日,教育部发出新通知:将于2020年开展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情况督导。

  通知提到:各地要高度重视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工作,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法》和中央有关文件中对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规定。

  通知强调:各地在年终为公务员发放奖励性补贴及安排下一年度财政预算时,务必统筹考虑义务教育教师待遇保障问题。

  通知还明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结合当地实际,于2020年上半年对本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落实情况组织督导检查。对发现政策落实不到位的,要采取约谈、问责等多种措施督促整改。

  

  ?

  02、从通知来看,来年应该是个幸福年。

  从这个通知可以看出,2020年,除减负、抓视力、讨论校园欺凌、研究“禁止有偿家教”以外,教育部终于开始认真对待“教师工资待遇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规定了。

  这是这些年,教师工资问题年年有喜讯上的又一个新年大喜讯,而且是一个关乎教师饭碗里的菜好不好的大喜讯,着实让人又兴奋、又期待,感觉来年对于教师来讲应该是个幸福年。

  

  ?

  03、对于工资问题,君山想先抱怨几句。

  教师是编制内人员,但是常年来对于工资问题,教师是有诸多怨言的。这怨言更多的不在于工资的多少,而在于给老师们的承诺有没有实现:

  1、在93年修订、94年正式实施的《教师法》第六章第二十五条中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2、2017年,教育部发布《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办法》提出,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按规定足额核定教师绩效工资总量。

  有这些承诺在,但兑现承诺的时间却一直被无限期延长。这些年,君山作为一名教师的感受是:

  教师的工资在逐年增加不假,可增加的幅度远远还没有达到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且,在增加的过程中,还有部分地区善玩文字游戏,将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刻意转化成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水平。

  这样一来,明面儿上,工资是一样的,但公务员各类补贴、奖金、隐性福利,却又把教师收入水平远远抛在了后面。

  

  ?

  03、教师工资,为什么一直不能与公务员工资持平?

  有老师总结分析过,教师工资待遇水平始终不能达到公务员工资待遇水平的原因有3个:

  1、缺乏法律上的可操作性。

  长久一来,虽然《教师法》明文规定了教师工资待遇水平,但是,却没有具体的措施、条款去贯彻落实,更难以监督,缺乏实际上的可操作性。因为口号大、措施少,于是到了地方,往往变为一纸空文,出现地方政府玩“文字游戏”的情况。

  2、教师编制的含金量一直遭到质疑。

  在过去,教师虽然也属于事业编制,但是含金量却也一直遭受质疑。与公务员相比,人们总觉得教师招聘难度小,录取比例大,成为一名教师的难度远低于公务员,因此,公务员工资高于教师工资,这在很多人心里是一种理所当然。在很多地方,当地的领导显然也是持这个观点的居多。于是,在安排资金发放的时候,总有优先满足公务员的想法。

  3、教师人数多,地方财政一时难以支撑。

  真正影响教师工资收入水平的,其实还是在于教师基数大,数量众多,涨工资涉及面太广。在东部发达地区,当地政府有底气给所有的教师增补工资,但是,在部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财政收入本身捉襟见肘,你让他拿出那么多资金用于教师工资,是很多时候财政难以实现的。所以,在公务员与教师之间,优先保证人数较少的公务员,其次才是教师,这是很多政府会第一时间作出的选择。

  

  ?

  04、教师工资待遇上的常年放空炮,对于教育其实产生了严重后果:

  1、教师难以安心从教,部分教师确实为了生计存在违规补课等现象;

  因为工资少,教育难以留住人才。真正留住的人才,很多时候也不是因为那么一点点工资留住。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确实存在部分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赚钱的情况。

  个人不去评价这种行为的好坏。目前,这种行为已经受到了教育部明确的禁止,既然禁止了,那咱就不干!

  但在禁止了这些教师的增收行为之后,我认为,要想留住人才,就应该想办法给老师增加工资。否则,留人才永远是一句空话。结果只能是,你空喊你的口号,教师队伍人才兀自流失。

  近年来,我看到很多公办教师辞去公职、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下海办培训班,赚得盆满钵满。这对于教师个人来讲,是一种契机,但是,对于整个国家的教育来讲,显然会让体制内的教师们蠢蠢欲动,难以安心从教,让整个教育喧嚣不止。

  

  ?

  2、教师队伍阴盛阳衰;

  另外一个问题是我们要关注的是,目前我们的基础教育,阴盛阳衰的情况严重。

  一所幼儿园,几乎没有男教师;一所小学,很少看到男教师;一所初中,还是女老师唱主角。

  这样的现象出现在我们的基础教育,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对于学生、民族整体价值观的形成会起非常大的负面作用,比如现在家长普遍担心的一个问题——男孩子过于阴柔化。

  

  ?

  3、教育均衡化难以实现。

  在外部来看,是教师队伍留不住人、尤其是留不住男人。

  从教师队伍内部来看,则是农村教育留不住人,人才不断从农村流向城市。

  这并不是什么难以公开的秘密。

  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教育部、各地政府,都曾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教师支教制度、县管校聘制度、银龄计划、禁止择校等等。

  这些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均衡化的问题,但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看,这些政策都难以彻底解决教育均衡化的问题,每年仍有大批的年轻骨干教师从农村流动到城区,而城区教师在几年的支教之后,也同样全都回到的城市;给农村教育留下的,仅仅是一地鸡毛。

  

  ?

  05、这么多次、这么长久的失望,为什么对于教育部的这个文件我又特别充满希望?

  教育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工资的问题。

  因为我基础教育的工资无法吸引到优秀人才,无法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准入门槛,无法让教育工作成为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则教育就难以摆脱人才不足、男人不够,并且不断恶性循环的命运。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谈要提高教师工资,并不是“让某一部分人高不高兴”,更不是“让某一部分人难不难过”的事情。就事论事,这件事仅仅是为了吸引人才愿意到教育中来帮我们教育出更优秀的孩子。说到底为的是民族的未来。

  看到今天的这一次教育部通知,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是教育部从教育问题的最根本——工资,开始着手发力了。我感受到了希望。并且有2点理由,让我感觉我的希望并不是一种奢望。

  

  ?

  1、近些年来,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显著提高,有了加工资的基础。

  往回倒个20年,以君山本地为例,教师当真是个臭老九,大学生不屑一顾,代课老师比比皆是,到了教师紧缺的时候,人才市场里一拉,就是一个“人民教师”。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本身的业务水平是值得怀疑的。

  当成为教师不是一项很难的事情,而是人人都可以干,但又不愿意干的事情时,你说给老师加工资,这是多么难以服众的事情啊。就像有人说的那样,“他不是我们家隔壁原来读书最差的那个么?当年找不到工作当了老师,现在工资比我还高?”

  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

  以君山当地为例:

  在我们这里,一个教师编制争夺的人数,已经可以用“数十个人里挑一,甚至数百个人里挑一”来形容;一个大学生毕业后能找到“教师”工作,不再会被亲属们集体诟病,甚至还会得到暗暗的艳羡。

  决定一个行业命运的,是这个行业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

  目前,教师的总体素质毫无疑问在不断提高,给老师适当地增加工资,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

  2、我很相信教育部督导、约谈的力量,教师们也尝到过甜头。

  原本教师给教师加工资,都是停留在口号,不见实质手段,但是,现在这个教育部通知却写出了手段:对落实不力的地方官员要进行约谈。

  对于这个手段,君山是十分相信。

  之所以相信,是因为君山经历过督查、约谈的力量。去年,有很多地方都爆出了给教师突发大量奖金的消息,动辄一口气好几万,真心是幸福死了好一批老师。之所以会这么幸福,就是我们这里提到的这股力量。这股力量,就像春风一样,吹到哪里,温暖就到哪里。

  但是,我们的教育幸福、工资幸福,绝不能仅仅依靠一两股春风,而应该形成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靠什么,靠的应该是教育部门的文件、通知,明确而严厉地指出问题之所在。那么,这个文件就很好地指出了这个问题,并把手段和方法摆在了明儿面上,不怕人民监督,只等人民叫好;你说,这件事是不是特别有奔头?

  

  ?

  06、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并不是我身在教育所以才为教育说话。因为我是教师所以希才望涨工资(当然,涨工资是好事情)。

  最根本的原因是,不断富强起来的中国,需要更加优秀的下一代让它更加富强。

  这些更加优秀的下一代从哪里来?

  我觉得,要让下一代更加优秀,绝不能寄希望于出国深造、或者凭空降世,而是需要让我们更优秀的人才进入到教育,帮我们教育出更优秀的人才。

  优秀的人才靠什么才能留住?绝不是情怀与口号!

  而是工资!!

  所以,非常看好教育部这一次的行动,期待明年对于教师、教育来讲,是一个幸福年!

上一篇:教育部:鼓励企事业单位、部队、街道、农村集体办幼儿园
下一篇:以主题教育助推控辍保学 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