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还能国际化吗?这里有份3.0版本指南!

栏目:义务教育  时间:2020-01-13
手机版

编 / Kimberly

在顶思2019亚洲国际学校大会圆桌论坛上,笔者就“义务教育学校还能国际化吗?”这一专题客串了一把主持人。

各位嘉宾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反映了一些焦虑,也提出了一些对策,奉献了精彩的观点。但由于受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对于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话题,还有一些问题未及展开,尚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RAISE汇客室圆桌论坛

中国的民办中小学学校是一个不可小觑的体量。据有关资料统计,民办中小学学校占全国学校总数的35%,学生数占20%。其中,国际化的民办学校截止到2019年9月已达1168所,仅去年一年即增加60所,而且还在不断扩充之中。其覆盖之广泛,需求之强烈,发展之迅猛,足以令人咋舌。

以前是学业成绩不理想或有钱人的孩子上国际学校或出国,现在是一大批成绩优异的孩子竞相报读,这已经不是回避国内高考激烈竞争所能解释的问题了。

几年前,网坛一姐李娜曾发声:“不希望我的孩子受中国教育的影响。“生性耿直泼辣的李娜此言一出,迅速炸裂了各大教育、育儿网站,更是引发了一场对于中国传统教育与国际化教育差异的大讨论。时至今日,依然是各类教育论坛热炒的话题。

近两年,有关教育教学招生的法律法规陆续颁布。今年3月2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其中规定: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等名义招生。

这个《通知》被誉为史上中小学招生的“最严”定调,明确否定了部分义务教育学校事实上存在的“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

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要求: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这份文件被称为举办义务教育阶段国际学校的“封杀令”,似乎给民办教育投资人戴上了“紧箍咒”。

本文作者、广东天润国际教育集团总校长 叶延武

这两份文件一经发布,在业界引起了巨大震荡。那边厢新民促法落地政策迟迟未能揭开面纱,这边厢一道道金牌封杀义务教育国际学校,许多民办教育投资人、管理层、一线教师及国际教育相关从业者徘徊观望甚至迷惘焦虑:义务教育学校还能国际化吗?

政策马上就显示出了它的威力。前不久,东部沿海某发达省份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竟强行要求一所初中学校拆除各处室中英文对照标牌,这还不放心,担心人走后学校再挂上,竟把这些标牌带走了。

细思极恐,心头不免掠过一阵焦切惶然,这个地区的学校,以后会不会连英语课都要被取消,不准说CBA,只能说中职篮?

教育的意识形态与主权意识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视的。美国的学校非常重视中小学生对于美国的热爱,美国历史、美国政府是每一个高中毕业生的必修课程。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卸任前颁布的《每个学生都成功》法案中强调:必须加强美国历史和宪法教育,提升美国历史与公民教育的质量,美国联邦教育部甚至拨专款开展这方面的活动。

中国民办教育兴起于改革开放后的九十年代,加入WTO后,教育国际化渐趋热门,有些民办学校为获得市场竞争的相对优势,走上了国际化道路,比如强化外语学习,引进国际课程,招聘国际教师,吸纳国际理念,争取国际认证等方式,来增强自身的办学优势,这个可以定义为教育国际化的1.0版本。

它确实满足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先富起来的中产阶层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但如果不加批判地全盘吸纳国外教育资源,那就不能适应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也不能满足新时代国家和人民对教育发展的更高需求。

特别是打着国际课程班的旗号来跨越较大区域争夺小学初中优质生源的行为,更是违背了教育国际化的初衷,也违反了义务教育划片就近入学的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每个国家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它是体现国家意志与国家认同的最大基础。“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这一政策规范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教材使用。

课程、教材是教学的来源依据,是国家教育文化理念的载体,国家势必会严控义务教育阶段教材的使用,严防境外课程应用于义务教育阶段,避免文化入侵。

因此,国家出台这样一些的政策,更多的是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约束、规范与引导,对于落实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防止因追逐经济利益导致国际学校过热而偏离正确轨道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国际学校与国际化学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除了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并没有所谓的国际学校。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来讲,课程遵循国家课程标准,因此,本身不应存在对外合作办学项目,理论上就不应存在国际部。

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在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下,把其他国际课程融入国家课程中,但也仍然不能够出现“国际部”等名称。

通观国家这两份文件,并未出现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国际化等措辞,也没有明确阐述义务教育学校不能开展国际化教育的尝试和探索。

关于教育国际化,《国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有明确的表述:“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

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理论与已有的实践证明,中国的义务教育需要国际化。中国义务教育国际化的过程,是始终坚守对中国本土文化的热爱与对中国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社会发展的高度认同,是在符合国家义务教育政策规定框架之下,不断学习国际教育理念、教学经验,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塑造孩子核心素质与人格,让孩子不但‘学会’而且‘会学’的过程。

义务教育国际化是中国教育对话一流、引领世界教育的正道坦途,是展示大国教育博大情怀、伟大格局、宏大气象的绚烂舞台,也是亿万中国学生抵制不良文化和社会冲击的砥柱基石。

义务教育国际化大有可为,前景不可限量。因为,教育的开放合作规模巨大,开放创新潜力巨大,开放共享空间巨大。

但新的时代教育逻辑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由兼顾教育规律、市场规律走向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市场规律更要敬畏政治规律三重叠加的时代,已由重资本、重经营、重盈利走向重设计、重标准、重自塑品牌的时代,已由仅仅为股东和投资者创造价值走向为更广泛的利益攸关者创造价值的时代。

所有的国际教育从业者需要一次集体的思维转换、行动改变与文化自觉,共同建设义务教育国际化的3.0版本。

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

教育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和时代节点上,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必然呼唤教育的强大。新时代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与教育生态的培育是建立在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正确的培养目标之上的。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

义务教育学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梯队,更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施以浓墨重彩,这是培养学生对国家及中华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根基。

同时,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潮流已经不可逆转。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依存、风雨同舟、命运共同的“村庄”。

国际化的义务教育就是要不断融合和挖掘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把全球治理、世界责任、人类命运的新目标、新担当与中国五千年文化中的先进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凝练为国家强大、万邦协和,为人类更好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而学习的学校新理念。

比如:民主、自由、平等、法治、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科学、效率、合作、分享、人权、尊重、善良、诚信、勇敢及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等,这些都是人类基本的共同价值观和教育改革创新的可贵探索,不论身处何国、信仰如何、是否愿意,本质上都应共同遵守的基本要求。

因此,培养兼具中国灵魂与国际视野、通晓中国国情与国际规则、参与中国实践与国际事务及奉行和谐秩序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应当成为新时期义务教育国际化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指针。

课程价值与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国际化学校,早期基本上全盘引进国外中小学的课程,这只是教育国际化的1.0版本;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国际课程与国家课程的交叉和融合,可称为教育国际化的2.0版本;而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借鉴国际化的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引领全球社会文化发展,则是教育国际化的3.0版本。

义务教育国际学校不应仅仅是“国家课程内容” “国际课程教法”的简单拼接。课程融合与创新应该具有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和实践空间,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取向与价值引领。

“课程不仅是一组知识,不仅是一组能够让学生学习某一个学科的轨道或者跑道,它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再生产。”“站在社会立场上看,学校的任何一门学科既讨论社会生活的实际结构与功能,又关注社会自我维持和自我发展的各种工具与方法。”

义务教育国际化应把课程教材看成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活动情境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手段,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参与制定社会发展规划。

课程的价值不仅关注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更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唤醒学生的社会意识、国家责任和全球使命。

要跨越学科、领域、学段和文化的边界,把自然、社会及人类文明融成一个整体去体认。

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打破思维界限,养成全面性、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超越传统意义上中外课程融合的2.0版本。

国际教育从业者要在价值多元、文化多样的社会背景下,自觉承担起课程价值整合与课程理想重建的使命,实现学生无用知识与有用知识、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格物致知与修齐治平、吸纳文化与创新文化综合提升的国际化学校3.0版本——建立中国版的现代世界学校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国际化学校应充分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及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使学习从静态课堂拓展至动态场景,从知识习得延伸至实践行动,从各学科壁垒森严、各自为政,走向跨越时空、互联互通的学习方式,构建更加适宜学生发展、更加关注个性差异的学习环境。

将优秀教育传统和先进技术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推动个性化学习。凸显面向学科教学和跨学科教学的信息化融合应用,探索学生跨学科思维与创新能力提升。

包括:“融通式”“混合式”“游戏化”“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研究性学习”“项目学习”“做中学”“玩中学”“主题课程”“专题课程”“综合课程”“多学科融合”“跨学科学习”“编程教育”“创客教育”“AI赋能学习”“基于脑科学的学习”“与境外学生同上一节课”等。

深化课堂教学方式变革,推动课堂教学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注重思维含量合适度、学习参与度、合作学习有效性、课堂开放性、技术应用有效性等。

包括:“翻转课堂”“深度学习”“个性化学习”“自适应学习”“电子书包”“平板教学”“数字阅读”等。

教师素养与专业发展

国际化学校的优秀教师是极其短缺的专业人才。他们既要懂教学、拼市场,又要能讲政治、善沟通,还要能精通两三门外语,最好能胜任或懂得境外多种课程的管理与教学。

而这支队伍基本由外国持证教师、国内高校毕业生、海外回国留学生、培训机构教师等构成,其中,后两者占教师总数的比重较大,有的国际化学校占一半左右。

由于他们没有接受过严格系统规范的师范专业学习,在教育教学中客观上存在重教学轻教育、重分数轻素质、重灌输轻引导的倾向,缺乏应有的教师专业素养,再加课时量普遍较大,教研活动时间较少,人员流动率高,平时很难再有后续的专业发展规划与实践,这已成为制约国际化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立德树人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当然也是扎根在本土的中国国际化学校每一个教师的责任担当和政治素养,更是其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方面,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既是国际化学校的立校之本,也是立德树人教育的关键路径,要把它们有机地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另一方面,又要针对义务教育国际化学校的特点,教育学生树立全球观念,坚持文明互鉴,摒弃文明冲突,帮助他们内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自觉意识。

教师专业发展是国际化学校内涵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办者要尊重和信任一线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与成就动机。

因为,只有当一个人拥有了发自于内心的动力,才会积极的参与、良好的互动、持久的兴趣、主动的探索、忘我的投入,工作才能更专注、更努力和更持久,才能在遇到困难时披荆斩棘、百折不回。

校长要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教研活动为平台、以教学反思为依托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表达、专业合作、专业创新等专业素养,激励教师在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上下功夫,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设提升学生非学术能力体系上下功夫,在融合中外教育优势、相互学习提高教学能力上下功夫。

实践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国际化,师资的融合提升与个性化提升既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富矿。

它带给我们国际化教育的一种深层的“内在张力”,让教育不再是局限于单一的角度与视野,让国际化教育能通过多元观念、方法、实践操作等不断碰撞互动、交流汇合,逐渐让中外教育优质资源形成“互补互惠”,使国际化教育有一个更开放、更包容、可持续发展的大平台。

学校可以通过素质评估、培训提升、交流创新等措施,对标国际化优秀教师标准找寻差距,对不同的老师制定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措施,做到“教”尽其才,“师”尽其用,合适的教师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教适合的科目,培养出中外贯通、品学兼优、身心两健、富有个性的学生,让学校真正成为一个全体师生一起学习、生活、交流、闲暇等活动的发展共同体。

过程评价与学生发展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教师要与学生一起精准评估他们的学业水平、学习技能与学习动机,包括哪些学生的学业水平是随着教学而增长的,学生已经具备哪些范围的知识基础,学习过程遇到哪些问题及如何改进等。

过程评价就是针对上述教与学同时进行的共时性评价,它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在评价的价值取向与内容方向上,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判断学生学习质量与水平,在方式方法上并不过分讲求规范和精确,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它具备全面、及时、灵活、可持续的特征,为教师以学定教、制定教学方案提供有效的支持,帮助教师进行分组教学、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和差异化指导。

过程性评价不仅仅是对学习结果的价值判断,还对学习过程有着明显的反馈作用。通过及时反馈,评价与学习的过程融合,不断促进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学业发展。

笔者曾于2010年在7年级开展了为期3年的中美国际课程班实验,对义务教育国际化实践中的过程性评价有着深刻的体会。

将过程评价渗透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基于中美融合的课程评价,结合国家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借鉴美国课程标准,关注和引导学生对于本土课程和西方文化的了解,指引学生立足本土课程,尊重不同的文化,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和未来,学会在中外文化融合中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具体的实践中,从学科特点出发,知识与技能维度以“善于学习”为核心,过程与方法维度以“思考与实践”为核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以“坚守与尊重”为核心。

比如,学校基于跨文化能力设计了科学课程评价总体框架。在学期和阶段性评价中制订了详细的评价细则,把对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理念渗透到整个学习过程中。

在评价框架中,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评价指标,如过程与方法维度设计“有质疑和思辨的精神,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

能够通过合作和独立探索得到一定的科学规律;

主动了解并参与中外关于社区科学实践的活动”的评价指标。?

将过程评价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评价对教学的作用还体现在每一节课的学习中,学校倡导教师开发学生课堂评价方案,把过程评价作为重要内容,把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反思,在日积月累中提升综合能力。

例如,通过三种课堂评价工具:一是课堂观察记录卡,记录学生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问题;二是小组学习记录卡,记录小组的学习过程;三是课堂反思评价卡,供学生研究问题不断改进。

这三种课堂评价工具的使用充分调动了学习内在动力,让学生在看得见的收获中激发兴趣。教师在开发学生评价工具时,必须和学生交流并共同确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清单,让学生据此评价自己或他人。

比如,学校开发了英语课堂促进学生跨文化口头表达能力发展的评价工具,此为小组学习记录卡的一种。

组织并引导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重视西方文化习惯、体态、口语叙述方式、待人接物等具体言语行为,引领学生运用跨文化整合的课程资源。

在此指引下,学生会始终对照评价的方向进行“有路线”的学习,在日常学习中有意识地深化对跨文化的认识,学会在跨文化的情境中自信地展示自我,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施良方

2.《中国教育新业态发展报告》范皑皑、刘鑫桥等

3.《中西融合课程中教师的专业角色与专业发展》赵健

4.《课程国际化的理念、实施与评价》叶延武

5.《现代化是中国“国际学校”办学的本质和未来》腾珺,马健生

6.《课程与教师》佐藤学

上一篇:义务教育贫困生可领生活补助
下一篇:邓州市城区二小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拟应验工作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