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和义务教育有什么区别?

栏目:义务教育  时间:2020-02-14
手机版

育邻梦

家庭教育和义务教育有什么区别?

人生成长历程中必定会接受三大类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学习是一项综合性成长活动,概括起来主要包含:1】知理。人行之于世有顺境,也难免遭逢坎坷,足够的理论知识则是指导一个人走好人生之路的根本。就拿日常的工作来说,既有不好做的工作,也有容易做的工作,复杂的、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来指导。2】习德。重品行、有节操、守信用是一个人精神修养的根本,而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真正领悟到其中的内涵,并反省自己日常所作所为。为什么有的人会从事难度大的、高智慧的工作,而有的人从事简单的工作,这是因为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智慧和知识,同时,对人的道德修养标准方面也有不同要求。3】学文。如果说老师是人成长的布道者,那么文化知识就是解开他面对各种困境时解惑明理的钥匙。学习文化知识能让人懂得更多的道理,获得更多的智慧。理论指导实践、道德指引行为、文化知识是生活更加丰盈、充满乐趣,正所谓“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贫贱富贵不是上天注定,而是取决于一个人在学习中所累积的智慧。事实上,上天不会预定一个人的贫富,更不会让人存在现在这种差别。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获得智慧,才能拥有富裕的生活。义务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其根本目的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引导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是人生之中接受的最基础的生存能力教育。

课间指导

那么,义务教育与家庭教育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1、相同点

教学的方式基本相同,都是为孩子自身的成长能量赋能,给予孩子独立自主生活的基本技能。所教授给孩子的内容都是当下生活所必须的行为习惯和公共社会生活行为准则,都是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呈现,孩子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模仿。比如家庭教育是孩子跟着家长学习行为处事的习惯,而义务教育是老师带着孩子们学习,通过老师的讲解将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义务教育与家庭教育都属于孩子成长历程中所接受的基础性教育,是为个人融入社会大家庭储备养料,掌握的都是生活中最基础的生存技能,如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分享协作的能力、表达个人需求从外界获取帮助的能力、参与社会公众生活的基本技能......

家庭阅读

2、不同点

组织形式不同。义务教育是按照国家教学大纲统一组织,普及基本科学知识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高度统一化,教师也接受过相对系统的教学培训。义务教育分从入门到高级分为若干个年级,每个年级的教学时间大致相同,每个学期结束会有专门的测试、评估教学活动的成果;家庭教育深入家庭日常生活中,每个家庭都会有不同的教育引导方式,而且家长在进行家庭家育之前也没有进行系统培训,更没有家庭教育组织大纲。每个家庭都必须根据自己家庭生活情况的实际,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

教学时间长度不同。义务教育的年龄段约从孩子7岁开始,分为小学、中学【初中】约9年;家庭教育则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几乎伴随人生成长的全过程。

教学活动亲疏关系不同。义务教育老师是专职的教员,小学老师和中学老师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义务教育的老师是职业化的,教学活动是一项工作。孩子们学习好与坏关系的是老师的绩效考核与荣誉,学生学习情况对老师日后的生活影响较小,学生来了一波又一波;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生活引导,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唯一的终身导师。而且,家长对孩子行为教导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家庭未来的生活状况,同样也影响作为家长老年的生活状况。家庭教育影响是深远的,家长即使家庭教育的劳动付出者,更是子女成才之后最大的收益者,培育一个成才的孩子是每个家长最大的愿望。而且,孩子是不可更换的。

教学组织受约束点不同。义务教育大方向受教育教学大纲指导,教学活动受教育部、各级教委监督与监管。小范围,老师的教学活动受学校的统一管理,根据教材内容教授课程;家庭教育是每个家庭自组织行为,家长就是家庭家育的最高指挥官,受约束的点就是社会生活道德习惯和法律准绳。

教学侧重点不同。义务教育的组织形式是学校,学校的学习多以理论、文化知识为主,任务是提升孩子们的文化素养、提升社会的人力资源水平,实际是“扫盲”运动的加强版;家庭教育的侧重点在于伦理、德育,传承的主体是社会生活道德行为,突出生活的实践性。

家庭行为引导

?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为孩子授渔

学习活动的本质是通过模仿习得独自生活的能力,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引导孩子养成独自生活的技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活动培养的是孩子独挡乾坤生活的智慧。人生的学习成长不同于饥渴时所摄入的食物和水,不能立刻有温饱的感觉,学习知识文化是为明天的生活储备能量,今天“学以致用”用的是昨天获得的技能。孩子的成长过程是缓慢的,从怀孕的那一刻起,孩子就开始了学习成长。出生之后,学习更是成为了孩子最核心的工作,而孩子所有学习活动的本质就是为孩子二十年之后独自生活、独挡乾坤打基础。社会随着时光一刻也不停息的在向前发展,生活时刻都在发生变化,适应生活最好的能力就是适应力与应变力,给予孩子独立生活技能的本质就是引导孩子学会应对一切生活挑战,教导孩子应对世界的千变万化的能力。那么,应对千变万化的世界都需要那些适应与应变能力呢?

1】好奇心。每个刚出生的孩子对这个未知的世界总是充满了无尽的好奇,总是想一探究竟,这便是科学界常说的科学精神。是的,孩子天生具有科学探索精神。但是,生活中家长发出的“别乱问”、“别乱动”、“别乱摸”、“别......”正在抹杀孩子爱探索求知的好奇心。早期家庭教育与早教的目的,并不是说让家长早早地赶着教孩子数数、认字、将孩子推入教育系统,而是希望父母早点意识到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如果不等孩子好奇和探索之心长大,就早早将各种知识强行“灌输”给他们,孩子的好奇心就得不到滋养,兴趣就很容易被磨灭。等孩子到了学习的年龄,可能最讨厌的就是学习、讨厌接触新事物,真的变成了“厌心”。孔子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建立在对新鲜事物有浓厚兴趣基础上的。为什么不厌倦?因为孩子一直保有浓厚的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才能够想要去探索,并且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收到良好的反馈,从而更加主动地再往更深层次探索。和孩子所学的知识相比,对事物产生兴趣的能力,才能使孩子保持进取、探索、成长的动力,才是保证孩子在社会巨变潮流中保持探索精神、具备核心竞争素养。

2】创新、创造力。《游戏力》:“让人最尊敬的人是那些能够创造产业、创造就业岗位的人。”未来究竟会怎么样,现在谁也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而所有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创新和面对不确定性的未来能够灵活应对。因此,相对于了解孩子在学校是否听话、成绩如何,更应该关注孩子是否具有创新、创造力,是否对不解难题“刨根问题”。好奇心是孩子创新、创造的动力源泉,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人们生活的必须,进而创造出对人类、社会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孩子们的奇思异想并不是胡闹,“五彩树”、“蓝太阳”并不是瞎想,这是孩子对生活独特思维想象的体现。有人说创新、创造是个体先相信,而后将所相信的事物付诸实践的过程。人工智能时代已来,想象力、创造力是人超越机器人的关键。作为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不断创新的能力,让孩子以创新的观点和态度解决问题、适应未来生活。

3】学习力。学习力就是孩子根据自身兴趣、成长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完成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力呢?那就是引导孩子察觉自己现在想要得到什么、理想是什么、擅长什么?现在拥有什么、准备怎么做?未来在前方,一直在不断的进步、完善。今天学习的很多知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被淘汰,面对变化中的世界,保持强大的学习力,是“勇立潮头”的不二法则。所以,生活中越是优秀的人越爱学习,保持不被时代落下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奔跑。学习力不仅限于学习文化知识,它还包括与人协作、自我成长、应对突发事件等一系列能力。

成长探索

教导孩子不仅仅是现在给予他们开心和快乐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教导他们迎接生活所必须面对挑战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教导孩子知道饿了如何获取食物、如何通过与他人合作获取成长资源、如何通过帮助他人成长获取个人社会价值认同。因为,个人成长的基础是获取成长资源,然后通过个人能量将所学技能转化为为社会生产服务的能力输出。人生最重要的技能就是掌握获取成长资源的方法、转化资源为能力的方法以及展示自我能力的方法,生活的本质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将自然资源转化为人类生存活动的工具与能量,比如人类制造交通工具的方法、建筑房屋的方法、制作美食的方法等等。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以邻里互助,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一项公益普惠的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即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

上一篇:佛山全市普通高中年级明天开始线上学习;义务教育阶段2月17日开始
下一篇:重磅!山东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通知》发布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