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屠夫天子”的冉闵,3天屠20万胡人,数百万胡人死在路上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公元349年,后赵大将冉闵连斩两任皇帝,下达了著名的《杀胡令》,三天时间血洗邺城,杀害20余万羯人,驱逐数十支北方胡人部族,导致数百万人死在路上。350年正月,他废杀石鉴,又清洗了石虎的38个子孙,接着将国号改为“大魏”,正式登基称帝,后人却评价他是“屠夫天子”。然而没有冉闵屠戮胡族,也许1700年前汉族就灭绝了。那么,五胡乱华时代,汉人有多么悲惨?冉闵又是如何反攻的呢?

  

  要从西晋起源说起,曹魏打破三国鼎立的局势,一举夺取了汉家天下,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魏国大臣司马懿的后代再次篡位,从曹氏手中摘走了胜利的果实。

  司马炎建立西晋王朝,大力推行分封制,想让司马氏共享天下,然而这也埋下了祸根。时间来到西晋末年,皇后贾南风把持朝政,引发了八王之乱,八个藩王互相打架,轮流当家做主,直接架空了皇帝。

  当时由于连年的战争,中原地区人口锐减,统治者就试着引入一些胡人填补缺失的人口。这些胡人在中原的待遇并不好,受到汉人百姓的歧视,一些仇恨的种子逐渐发芽,而八王之乱带来的后果也很严重,晋室分裂,国力空虚,胡族就觉得自己机会来了。

  

  公元304年,氐族领袖李雄在成都自立为王,匈奴贵族刘渊成立前赵,正式拉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西晋派兵前去平叛,反被前赵歼灭了主力军,这再次对西晋造成了重创,西晋从此一蹶不振。

  那个时代的胡人还未开化,行为方式简单残暴,每当占领一座城市时,就直接屠戮满城的百姓,其中被杀的百姓大部分是汉人,他们残忍的屠戮汉人,以此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胡人所到之处全是血流成河,尸体被挂在路边的树上,城墙上也挂满百姓的头颅。除了屠城这一手段,因为胡人打仗不带军粮,他们就把汉人当作粮食,女人被叫作两脚羊,先进行一番折磨再杀掉她们,分而食之,简直是残忍至极的野兽行为。

  

  不过,在这些胡人看来,吃人不算有违人伦,他们习惯了烧杀抢掠,对待异族更是如此。一时间,汉人死伤百万,整日活在胡族的阴影下。

  后来西晋灭亡,北方相继成立多个胡族政权,司马氏和世家向南迁,居定新都在建康城,和北方胡人政权分割而治,史称“衣冠南渡”。

  汉人百姓也不断向南逃亡,人数多达数百万。来不及南逃的汉人则被胡人管制,胡人定制了严苛的法规,对汉人的税收高达六成,还设立许多残忍的刑具,陆陆续续地出现汉人被虐杀的情况,百姓们整天活得心惊胆战,后来的史学家称为“中原沦陷”。

  

  经过这样的浩劫,当时北方汉人的人口锐减,由2000万降到400万,最后甚至比不上胡人的数量,几乎到了灭族的边缘。

  胡人无情屠戮汉人,差点让汉人灭绝。那么谁能改变这个局面呢?面对胡人的暴虐行径,这时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他就是汉人冉闵。

  当时世家贵族纷纷南迁,留下没有能力的普通百姓,为了自保和反击,这些百姓自行组建一支军队,乞活军。冉闵的父亲冉良就在军队里,他只有12岁,却骁勇善战,和羯族的石勒作战也不畏惧。

  这场战争失败后,石勒抓住了冉良,出于赏识,就把他收为侄子石虎的养子,冉良从此为石虎效力。后来冉良战死,石虎收他的儿子冉闵为养孙。

  

  此时匈奴和羯族撕毁盟约,开始互相攻击,经过几年有来有回的拉锯战,匈奴前赵分裂,石勒建立羯族后赵。

  三年后石勒病死,儿子石弘登基,侄子石虎心有不甘,于一年后篡位夺权,是后赵的第三位皇帝。冉闵作为石虎的养孙,从小就很受宠爱,深得石虎的信任。成年后的冉闵身材高大,继承了父亲的勇猛,被封为后赵的将军,在昌黎之战中一鸣惊人,更加得到了石虎的重用。

  那为什么冉闵会走上反胡的道路呢?这和皇室斗争有关。皇帝石虎是个凶残的君主,他常常以杀汉人取乐,每打下一座城市,他就会命令士兵屠城,食人的惨状时有发生。

  

  石虎还特别沉迷美色,经常收集漂亮的汉女,要么砍掉她们的头颅,放在玉盘里珍藏,拿给周围人欣赏,要么就是先奸后杀,把尸体和牛羊肉一起煮熟,再分给属下吃,让他们辨别味道。

  石虎的种种残忍行径,引起了激烈的反抗,这一切人们都看在眼里,冉闵虽然被胡人养大,却始终没有忘记汉人的屈辱。残暴的石虎一经离世后,赵朝廷就陷入内讧,几个皇子互相残杀夺位,冉闵就拥立石遵为帝,企图掌控实际大权。

  接下来,冉闵和石氏决裂,他遭到羯族的围剿,先后经历多场恶战,再次削弱羯族的主力军,直接杀死两任皇帝,占据了首都邺城。在这里冉闵解救汉女20万,杀了石氏一族38人,斩杀数万胡人部将十几万人。从此羯族对冉闵充满仇恨,不断想寻仇报复他。

  

  冉闵也毫不客气,于公元349年,下达了著名的《杀胡令》,胡人驰骋中原数十年,杀汉人百姓,夺汉人王权,今天开始就是汉人的复仇之日,我冉闵要杀光天下胡狗。

  此话一出,震惊了当时所有的胡人。为了报复羯人,冉闵亲自率兵诛杀邺城羯族,死者人数多达20多万,尸体就随便丢在城外,任由野狗啃食。

  那时只要长相是高鼻多须的人,都会被当作胡人杀掉,羯族政权最后直接消失了。后来冉闵顺势建立冉魏政权,恢复了原本的姓氏。

  冉闵还给东晋传信,邀请他们一同讨伐胡人,可惜东晋朝廷记恨冉闵称帝的行为,就无视了他的要求。

  

  究竟是当世英雄还是杀人不眨眼的屠夫,冉闵最后的结局会是怎样呢?经过几十年的入侵,当时中原定居的胡人变多,足足有600多万,而汉人数量却大大地缩水了,加上胡族屠城的血海深仇,因此冉闵的《杀胡令》一出,就得到全国各地汉人的响应,他们纷纷展开对胡人的复仇,史称“无月不战”,“互为相攻”,汉人陆续收复多处中原城市。

  胡族以为汉人都是胆小的,没想到会受到这么凶猛的反扑,顿时心生畏惧,不敢再战,匈奴等胡人只能离开中原,返回原来居住的陇西一带,每个种族都有百万人,有的胡族甚至需要迁回中亚。在回家的路途上,这些胡人部族之间相互打劫,今天匈奴杀羌人,明天羌人杀氐人,总之,就是一片混乱。

  

  能安全回到老家的胡人十人中仅有两三人。冉闵迫使胡人反击,使他们自相残杀,变相杀了百万胡人。

  此时鲜卑慕容氏发起反击,兵临冉魏城下,冉闵经历一场恶战后兵败,成为了鲜卑族的俘虏。鲜卑首领慕容俊质问冉闵,一个奴仆凭什么当皇帝?

  冉闵大声回答道:“你们这些胡狗都能篡权,为什么我就没有资格?”这一番话激怒了慕容俊,命人鞭打了他300下,随后送到龙城,在遏陉山将他斩杀。

  

  冉闵死后出现异象,遏陉山方圆700里内,花草树木瞬间枯萎,还闹起了蝗灾,连着七个月不下雨。慕容俊感到害怕,以为是老天爷发怒了,赶紧让人祭祀冉闵,还封他为武道天王,想借此平息老天的怒气。

  果然,就在祭祀当天,天空下起了大雪。得知冉闵的死讯,冉魏的臣子们纷纷自杀,没有一个投降鲜卑族。而冉闵屠胡之后的百年里,由于胡人见识过血腥报复,再也不敢轻视和糟蹋汉人,而是选择和汉人合作,胡人负责参军打仗,汉民则从事农耕。

  就这样,胡族之间互相消耗,汉人则在农耕中修养,不断恢复数量的增长。

  五胡乱华时代结束后,中国步入南北朝时代,此时的各个民族之间已经逐渐相互融合。

  

  如果没有冉闵灭胡,号召汉人发起反扑震慑胡族,那会是什么结果?首先胡人会在中原繁殖上千万人口,占据汉人的生存空间,汉族也会像另外三大古国一样最终被异族取代。

  举报/反馈

上一篇:二十大代表在基层|利远远:带着村民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下一篇:“打工人”,日韩拍出新花样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