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读书,邂逅另一个世界,所以写作,流淌心底最美的感受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题记:

  书中一个世界,书外一个世界,读书与写作,让两个世界沟通。通过对话另一个世界,获得在这个世界生活的勇气。我想,这是我读书写作最大的意义。

  你是否曾经觉得满眼繁华却皆是假象,酒场欢闹离散却只剩孤单一人?你是否曾经左手拉住了右手假装有人陪伴?你是否曾经蹲下拥抱自己那颗不被俗世理解的心灵?生而为人,你是否曾觉得疲惫?就今天吧,我想聊聊读书与写作,关于它们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写作?

  ——因为世界太喧闹,灵魂无处安放。

  许许多多的瞬间,我总会被某一个点击中,然后哭得溃不成堤。只因这个世界太过残酷,拼尽全力的你也可能最终一无所获;只因这人情太过凉薄,多年好友也可能为名为利一夕之间反目成仇。

  但我总能一次又一次站起来,再次拥抱第二天的暖阳。因为无论尘世如何喧闹,夜深人静时总有一本书,为你打开另一个世界安放疲惫不堪的灵魂;总有小小一方案牍,容你用纸笔静静流淌内心所有的情绪。

  即使这个世界不理解你,即使众人不喜欢你,但总有一个地方可以接纳你。不论你是谁,有着怎样的过去与将来,带着怎样的悲欢离合,又有着怎样的喜怒哀乐。开卷,众生即平等。那会是一个精神世界,是用一本又一本的书堆砌成的、独一无二的你的世界,是你用一笔一画一点一滴构建的、恢宏壮观的你的世界。对,是你的,专属于你的,谁也抢不走。

  因为读书,看尽了人间悲欢 ,看透了世态炎凉,于是更能珍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与真心;因为写作,终于有一个倾诉的渠道,任凭所有的感受在笔尖缓缓流淌,在写给世人的同时更是写给自己 ,从此灵魂不再孤单。

  我们在读书写作中可以获得什么?

  ——一位良师益友,一个温暖世界

  书,称其为良师益友,实在是名副其实。你看哪,这古往今来千百年岁月流过,这横贯中西不分民族文化,它能跨越时空,带着无限的智慧,与你相约于此刻此书,共赴精神世界。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长于思辨。

  老生常谈的话了,却还是想再一次提起,只因那书中的黄金屋、颜如玉太过诱人,但只有安静去读才能拥有。

  他是良师,学富又何止五车的良师,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十八般武艺,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不知道的,这样的老师,天下绝对无二。他是益友,是最安静最懂得理解的朋友,从不去带着情绪与说教的口吻告诉你命令你,只会静静为你讲着用他的方式讲着他的观点,给你最明确的方向却从不干涉你的选择。通过读书写作,我们便拥有了人生最好的师者最好的友人,何乐而不为?

  如果说还有什么能够不朽的话,那便是思想了。书作为思想的载体,将不朽的思想代代相传。通过读书,对话先贤,畅谈古今。

  我在“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的唯美《诗经》中憧憬爱情的忠贞不渝期待爱人的执手偕老;也在“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中重新思考爱情真实的模样;我在《简爱》体会简爱视独立人格为生命之最的坚决,也在思索作为一个女人独立于世的意义;我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惊叹于思特里克兰德为梦想抛妻弃子的孤注一掷,也在思考现实中的自己更爱月亮还是六便士;我在《活着》中感受家珍和她的父亲,富贵对自己的女儿那些感人至深的父女亲情,同时开始学着重新认识和理解这个撑起家的父亲。

  太多太多的书一本一本浮光掠影在脑海显过,太多太多的思想如点亮的火柴在内心闪过。

  总会在书中邂逅知音,带你去他的精神世界。那个世界,闪烁着他的整个思想光芒温暖暖并安心,在那里有红袖添香,有高山流水,有你喜欢的一切;没有尔虞我诈惺惺作态,没有伪君子真小人,没有你厌恶的一切。通过读书,我们畅游各个精神世界,我们对话古今先贤,最终用自己的笔为自己打造一个温暖的世界。

  我们该如何读书写作?

  ——是乐此不疲书过万卷,是手写我心笑对俗世

  怎样去读书?这是一个无数人回答了无数遍的问题。是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还是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是王国维笔下的成大事者、成大学问者读书应该经过的三重境界。是该一遍一遍不停读一本书每次带着不同的方面将书读烂?那是苏东坡一代文豪大家的“八面受敌”读书法。

  我没有那么大的追求,我不是他们,只有我喜欢的书,我才能乐此不疲,焚膏继晷,不分昼夜。我认为好的读书方法,是一种顺从本心,不为任何功利目的只因喜欢而读书,我不是为了成为什么样的专家、大家,我只是因为喜欢而读书。不是学法律的只能读法学专著,不是学历史的只能读史学专著,而是读自己喜欢的书过百遍千遍,过千卷万卷。

  怎样去写作?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认为和读书一样,我们必须知道我们为什么写,为何写?也就说必须明白自己写作的初始动机与目的。若你为名为利写的是流量文,那么在写作中你自己的角色就很少了,更多的是要关注读者喜欢什么,市场需要什么。若你想“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那么在写作中你要培养的是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你要关注的是天下大事,是社会到底缺什么。

  若你是我手写我心,那么在写作中“我”的角色就很多了,以写给自己为主写给世人为辅,只是想让自己淡淡的思绪静静流淌,让喧嚣的灵魂有一个宣泄的口,正如同梭罗的《瓦尔登湖》那种以记述性的语言将一种淡淡的生活情调流露。

  我喜欢的是第三种,我喜欢这样的状态,手写我心笑对俗世,只因为有感而发所以随笔而写,若有一两读者心有灵犀那是更好,若是没有也无所谓,因为我早已从写作中得到了想要的心灵安宁。

  说了如此多,却又感觉不知道到底说了什么,大概这就是随性而至吧。好了,今天到这里就结束了,愿你能在书中邂逅另一个你喜欢的世界,愿你能在写作中感受心灵的充盈。

  作者:王小猫

  文章点评:

  1、这一篇文章,是一个在校喜欢写作和文学的大学生写的,这是一篇关于读书心得的小品文,我们先看到她拟定的几个主题:从“为什么读写”到“获得什么”最后到“如何读写”。在主题不断的层层递进中,我们首先会感觉出一种对文章结构“仪式感”的阅读体验。

  2、就如王小波所说,先把文章写漂亮了再说,我想结构是写漂亮的第一步。文章中多处采用并列段式、及其排比修辞,大大的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其中几处的经典和诗句的引用,也使自己的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3、但也有美中不足之处也有,我仅仅在语言方面做一个评断,比如第二部分最后一段这句:"终于有一个倾诉的渠道“,“渠道”两个字用的似乎不恰当,这两个字很生硬,会影响整个句子和段落里的声律感,可以尝试的换成“方式”两个字体验一下。

  4、再举一处:对,是你的,专属于你的,谁也抢不走。这句用的非常具有诗意,文字一、三、五、的不断递进,本身是具有一种规律的顿挫感,但“谁也抢不走”这几个字打破了这种诗意感,不妨换成“它将永远是你的”这样就成了一个一三五七的规律排列,同时结尾的“你的”是呼应也是押韵,与结构组成了一种文字美的体验。

  点评:饼子

  欢迎关注,和我一起站在文学的视野中,品读经典,学习写作!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中韩电影对谈:《重返20岁》遇到孪生《奇怪的她》
下一篇:“讲好山东故事”社会组「大手和大脚」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