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后,大陆科幻电影呈现出怎样的趋势,发展水平如何?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1992年后,大陆科幻电影呈现出怎样的趋势,发展水平如何?

  

  虽然1990年代的科幻电影在1980年代发展的基础上进入了平稳发展时期,类型也更加成熟。

  但仍然可以看出从1992年之后只产生两部科幻电影并且两部科幻电影诞生的时间间隔期相当长,由此可以看出,科幻电影从稳定发展时期开始走向衰弱期。

  相比起1980年代权谋力量对科幻电影干涉导致的中断,这时期的市场力量对科幻电影的影响更大。

  

  特别是从1994年开始,在市场经济的施行下,好莱坞科幻电影开始挤压大陆市场,大陆科幻电影在其对比下相形见绌。且不仅只是科幻电影类型的挤压,还有好莱坞、香港等其他商业电影类型的涌入,使技术拙劣的大陆科幻电影更难有容身之地。

  在这样的生存困境中,互利共赢的合拍片兴起,并在1990年代中期达到小高潮。

  1995年商业特征更加明显、混合着成熟香港商业气息的科幻电影《再生勇士》出现,枪战、飙车、赤手空拳、三角恋,每一条都扣合上观众的娱乐触点,可以说,在《再生勇士》中,它完成了科幻电影成熟商业机制的过渡。

  

  但从这部电影之后,仅出现一部于1997年上映的科幻儿童电影《疯狂的兔子》,它延续了之前科幻儿童电影典型特征:

  从儿童视角探究未知世界的奥妙,同时与此时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偶遇,游戏化、夸张等表达技巧变相的批判着集体主义狂欢。

  儿童电影在官方意识形态的保护下,一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1994年8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被要求电影工作者不断推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高度统一的艺术精品,为少年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儿童电影在官方意识形态的保护下,有发展的优先权,但也仅此一部科幻儿童电影,其他类型的科幻电影销声匿迹。这种困境的最大原因是市场竞争力的逐渐增大,从外有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强势挤压,内部是大陆电影人对科幻电影的创作期望值不高,市场上观众的科幻意识要么被好莱坞科幻电影建构要么科幻意识不强。

  种种原由在1990年代中后期集中迸发,使科幻电影从发展的高峰期慢慢走向衰落。

  

  新世纪后,大陆科幻电影沉寂的主要原因不是数量的减少,而是质量下降。如黄鸣奋所述,我国的科幻长片产量在2016年达到100部,2017年增加到138部。

  逐年增长的科幻电影创作趋势是观众、创作者科幻意识觉醒的反映。

  然而,虽然数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科幻电影的口碑却不尽如人意,《逆时营救》《机器之血》《机器侠》《全城戒备》《未来警察》《蒸发太平洋》等科幻影片的豆瓣评分均在5分左右,甚至更低。这时期的科幻电影在全面受到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影响下,以及本国电影工业的发展下,科幻元素成为叙事的重点。

  

  但国产科幻的技术进步只能与自身进行比较,当与技术更加先进的好莱坞科幻电影进行对比时,国产科幻电影技术粗糙等问题凸显无疑,特别是市场已经养成了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审美品位时,国产科幻更加难以突围,这造成科幻电影在新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沉寂期,难以引起突出关注。

  这种困境在2016年发生转变,《美人鱼》以33.92亿元票房成为该年度票房冠军,之后,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使中国科幻电影达到新纪元,中国科幻电影在“硬科幻”的发展道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也为中国科幻电影的本土化叙事开辟了道路。

  

  《流浪地球》的成功提供给中国科幻电影一个很好的榜样,而是否中国科幻电影就如一些人所说已经达到工业化的成熟程度。

  随着《上海堡垒》的失败,我们似乎可以看出,《流浪地球》只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未来是否继续有代表着更加成熟、完善的工业体系的中国科幻电影,道长且阻。

  从上可以看出,在五四“新文化”的浪潮中中国人获得科学启蒙意识,并且科幻文艺开始零星发展,给八九十年代大陆科幻电影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而整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从文学源头到电影本体给了科幻电影充分的养料,使八九十年代的大陆科幻电影获得较好的发展,并取得较高的艺术水平。

  同时,这时期复杂多样的社会氛围,也使科幻电影在发展中陷入泥潭,呈现波折的发展路线,以多阶段的发展特征贯穿整个八九十年代大陆科幻电影的发展历程中。

  

  可以说,在这一阶段,大陆科幻电影才真正起步,从起步阶段的耀眼到最后的淹没,是电影市场功能完善的结果,也是中国科幻实力不足的体现。如今,中国工业技术急速发展,并达到较高水平,科幻电影在新的时代基点下必然会创造新的奇迹。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三星和台积电真是老美的香饽饽吗?其实是一场鸿门宴
下一篇:《叛逆者》主角团灭无人生还!5个细节暗示,大结局其实是悲剧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