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有骨气的城市,让日本人下跪80余年,拒绝日本10亿投资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3
手机版

  在明朝为了纪念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就出现了秦桧等四名奸臣的雕像在其墓前下跪的景象,且一直延续至今。

  而在云南腾冲的一块这样的墓地,只是跪地的却是4个日本人雕像,且时间已经长达80年。甚至还断然拒绝了日本人高达10亿的投资。

  

  那么,当年究竟在这里发生了什么?

  坐落于云南腾冲来凤山北麓,叠水河畔的国殇墓园,安葬了近万名抗战牺牲的烈士。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是当时赴缅甸作战的中国远征军。但是却因为日军侵略,他们留在了腾冲。

  

  而在整个墓地势最低的另一侧,有4个石头雕像,他们弓着背低着头,并且双膝跪地。

  这些雕像的身后,是一座非常特殊的坟包。其墓前树立的墓碑上没有任何人的名字,只有两个硕大的汉字:倭塚。

  

  来这里祭拜烈士的中国人,都会朝着这雕像吐口水,或者拳脚交加。

  只因为这4座石雕像,雕刻着的是丧心病狂的日本侵略军。

  

  据资料记载,自从70年代,中日恢复外交关系之后,日方就不止一次向我国提出要拆除这4个雕像,甚至还拿出10亿投资来做交易。但是腾冲政府却毅然决然拒绝了。

  而在日本人多次要求询问之后,我国当地政府称,只要满足三个条件,这四个雕像就会不存在。

  

  这三个条件在国人看来合情合理,但在日本人眼里却不可理喻:

  一是拆除靖国神社,停止一切美化侵华战争的行为和言论

  二是停止恶意篡改日本教科书,颠倒黑白,还原历史真相;

  三是向抗战受害者公开道歉;

  听到这样的条件,想要投资的日本人直接逃回了岛国,放弃这笔交易。

  这样的态度,让腾冲政府明白,那四个雕像坚决不能拆除。

  

  云南腾冲政府的坚决态度,可见对日本人的愤恨,这四个雕像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历史呢?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侵华面积大幅度扩张,半个中国几乎沦陷。1940年,长沙会战开始,重击日军,提升了我国抗战士气。

  

  侵华战争逐渐失利,日本侵占大陆政策当即转向海洋政策。当时我国海域被封锁,急需物资,唯有通过滇缅公路运输物资,只是最后也被日本人切断了。

  

  为了夺回滇缅的公路控制权,也为了阻止日本侵华速度加快,中国赴缅远征军就形成了。

  1941年,为了和日军殊死搏斗,远征军和日军多次交战,但伤亡惨重,最为严重的就是腾冲之战。腾冲当时被英国殖民,缅甸人已经逐渐丧失了战斗力。

  

  但因为当时的欧洲也深陷于二战之中,英国殖民军无法兼顾腾冲。

  于是,本就没有作战想法且战事不利的远征军躲避战争,让本来占有优势的战争反而导致慢慢败退。

  

  1942年,滇缅公路被切断,多地沦陷,远征军返回的道路也被切断。腾冲最后还是失陷了。

  日寇攻占腾冲后,大肆屠杀,烧伤抢夺,尸体遍布,仿如人间炼狱。日军当时还在当地自建了军事防御基地和战壕,奴役老百姓做工,到处都是打骂声。

  云南腾冲当时相当于一座死城,活着的老百姓生不如死,都盼望着赶跑杀光这些日军恶魔。

  

  被攻陷两年后,腾冲老百姓终于迎来曙光。

  1944年,中国远征军20集团军发起反攻战争。当时远征军的数量多于日军,但是日军仍然维持了5个月。

  可日军还是低估了我军收复腾冲的决心,9天的浴血奋战,远征军就攻占了高黎贡山顶之南、北斋公房,日本连忙撤退;随后远征军乘胜追击,清扫还来不及逃跑的日军。

  

  最后,远征军根据合围的优势,直接攻进腾冲城,终于在8月4日进入城内,歼灭日本,收复了腾冲。

  饱受战争摧残的腾冲百姓对日军恨之入骨,十分不愿意清扫尸体,但如果不及时清理,很容易滋生病菌引发传染病。

  为了缓解心头愤恨,老百姓们集体决定把6000日军尸体双手捆绑在背后,朝着烈士陵园跪拜作出忏悔的姿势,并一起埋在倭冢中。

  

  随后,在不远处又雕刻了4个日本侵略军雕像下跪,放在倭冢之上。这样一方面是为了宣泄愤懑之情,也是为了让后代子孙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

  改革开放之后,不少当地政府为了经济发展引进外资,腾冲也采取此策略。当时不少日本企业不止一次要求以资金和投资为条件,要求拆除这4个雕像。

  

  当然,腾冲政府没有答应,还列出了上文提到的三大条件。我国腾冲老百姓作为日军侵华战争受伤者的后人,断然不会轻易答应此要求,全中国老百姓也不会答应。

  云南腾冲让日本侵略者下跪80年,不愧是最有骨气的地方。我们需要以史为鉴,铭记历史,勿忘初心。

上一篇:影评:速度与激情9即将上映,范·迪塞尔与大反派吴京真实较量
下一篇: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真是庸才吗?这也不能全怪他自己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