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演变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8-17
手机版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年,本作秊。谷熟也。从禾千声。”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迁”的本字,表示迁移。年,甲骨文

  (禾,代谷物)(人),表示农人载谷而归。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将“人”写成形旁兼声旁的“千”(迁移),表示搬运收割好的庄稼。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的写成,将篆文的写成。楷书将隶书字形中的“禾”与“千”

  连写,变形较大,至此“禾”形与“人”形消失。秋冬谷物收成叫“年”;秋冬谷物欠收叫“歉”。

  三~五载。 2.每年的:~会。~鉴。~利。~薪。 3.一年的开始:~节。新~。

  ~礼。~货。

  ~华。~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限。~深日久。

  ~景。~谨。荒~。 7.岁数:~纪。~事(岁数)。~高。~轮。

  童~。青~。壮~。中~。老~。 9.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兄。~谊(同年登科的关系)。 10.姓。

  钱字的起源与演变

  起源:钱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钱是实物。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充当,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来充当。

  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期曾起过钱的作用。但众所周知,流通较广的古代钱是“贝”。因为牛、羊、猪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会腐烂,珠玉太少,刀铲笨重,故最后集中到海贝这一实物。海贝可作颈饰,有使用价值,便于携带与计数,因此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被选为钱。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钱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因此中国汉字中和财富,价值有关的字大多与“贝”字有关。

  演变: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我的文具盒

  大家好,今天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种物品吧!

  我有一个漂亮的文具盒。那是我七岁生日时姐姐送我的。 这个文具盒是用塑料做的。盒盖上面画着青青的草,红红的花,还有一棵古老的树,树下,白雪公主和蝴蝶公主正在笑眯眯的望着我,好像在对我说:“你也是美丽的小公主,你可一定要好好学习哟!”

  打开文具盒,可以看到文具盒里面分上下两层。在它的上层,自动铅笔工作后正在休息,铅笔的旁边是它的好朋友——尺子和橡皮,仿佛在随时准备帮助铅笔更好的完成工作。文具盒的下层,彩笔十六兄弟整装待发,仿佛在说:“小主人,我们随时听候您的命令!”这个大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可喜欢工作了:当我要写作业的时候,铅笔就会立刻跳到我手中帮助我写字;当我写错了字的时候,橡皮就很愉快的过来帮我改正错误;当我要画直线的时候,尺子就会挺身而出,大显身手;要是我想画画了,那一排彩笔就会争先恐后地来到我面前,争相展示自己的美丽??它们相处的可好了。当然,这都是文具盒的功劳,要不是文具盒,它们怎么能成为好朋友呢?

  “福”字的起源和演变

  “福”字在甲骨文里的意思是:两手捧酒坛把酒浇在祭台上的会意字,是古代祭祀的写照。古人祭祀总是以祈求达到希望为宗旨,因之“福”是古人祭祀时的希望。

  “福”字含有五种意思:一是“寿”,即长寿,长命百岁;二是“富贵”,即财多物丰;三是“康宁”,即健康无疾患;四是“德厚”,即德善有道;五是“考终命”,即寿考自然天命;盖谓之“五福”也。此外还有四种意义:—曰“顺”,新年伊始贴福字,祈求在新的一年里能一顺百顺,诸事如意,吉祥并臻。二曰“保佑”,贴上福字能求得保佑,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三曰“创造幸福”,贴上福字乃告诫家庭成员,在新的一年里,全家人要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创造一个幸福家庭。四曰“拜”,古时祭祀要行跪拜之礼,“福”字本身就有“拜”一解。《镜花缘》第八十五回:“于是面对戏台,福了—福’,句中的“福”则是“拜”意,即为了求得达到上述贴福字的目的,对天地鬼神为之一拜。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做暗记准备杀七个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

  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 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 ?”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福”的涵义又有子新的拓展和升华:一心为公是福,乐于助人是福,团结友爱是福,邻里友好是福,尊老爱幼是福。夫妻和睦是福,宽容是福,“吃亏”是福,平安是福??“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就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又是人们对“福”的一种新的憧憬和向往。由敬神求“福”,到着眼于个人的主观努力,显示了中国人民在“福”字问题上的与时俱进 !值此新的一年到来之际,笔者祝愿一切心地善良的人们,喜“福”临门,“福”星高照,永远幸福 !

  “年”字的来源和演变

  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 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 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 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 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

  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寒假趣事多

  寒假快过去了,回忆起寒假的趣事还真不少,现在想一想还真好笑。

  有一次,妈妈做饭时喊:“孩子,家里没盐了,快去买一包。”我说:“好的。”我攥着钱就跑向前面的批发店买了一包盐,急忙跑回家。一不留神,就被一块尖锐的石头绊倒了,盐的包装袋被磨破了,洒了一地。我连忙蹲下捡盐,捡好了,可是脏了,这下该这怎么办?就在这时,隔壁的张奶奶把洗好的衣服拿出来晾。我灵机一动,呀!为什么不可洗盐呢

  回到家,我拿出一个盆子接满水,把盐到进水里,把浮在上面的脏东西捡了出来,捡干净了,正得意时,手放进盆里一摸发现盐没了。我哭了起来“呜呜??盐怎么不见了?”妈妈过来擦干我的眼泪说:“盐不见了是怎么回事啊!”我把经过讲了一遍,妈妈听了哈哈大笑说:“你看妈(元旦见闻)妈给变一个魔术。”

  妈妈点起火,把盐水倒进锅里。我怀着好奇心看着,不一会儿一层白色的盐出来了,我笑着说:“盐变出来了!盐出来了!”过了会,水全干了,变成了盐。我摸一摸脑袋问:“这是怎么回事?”“你看到了吧,这得你去探索!”妈妈微笑着说。

  “钱”字的起源和演变

  起源:钱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钱是实物。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充当,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来充当。

  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为

  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期曾起过钱的作用。但众所周知,流通较广的古代钱是“贝”。因为牛、羊、猪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会腐烂,珠玉太少,刀铲笨重,故最后集中到海贝这一实物。海贝可作颈饰,有使用价值,便于携带与计数,因此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被选为钱。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钱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因此中国汉字中和财富,价值有关的字大多与“贝”字有关。 演变: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乐字的来历和演变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为五声八音之总名。所以“乐”字的产生和乐器有关。甲骨文的“乐”字,由两个并列的“8”和“木”叠合而成。对这个字形有两种解释。一是“8”就是丝,张丝弦于木上,如同现在的弦乐器,诗歌象形字。据资料,我过到了周代才有拨弹弦乐器,如琴、瑟等。商代有无这类乐器,是个存疑问题。另一种认为,商代最早的乐器骨哨、陶哨和陶埙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声孔,因此,“乐”字上边用了两个“8”字符号,下面则是长短不等的哨交叉排列的现象。所以“乐”是概念性会意字。

  到了周代,乐器增多。见于文献记载的有70种,《诗经》里提到的就有27种。于是造字的人在甲骨文“乐”字上部加进了“白”,表示钟、鼓形(钟鼓在商代已有),拟示多类乐器.下面是乐器架。“钟鼓管弦,乐之器也。”“屈伸俯仰,器之也。”这大概是金文“乐”字形体的由来。小篆的形体与金文大同小异。为间书、刻辞、古玺中“乐”字的结构。是楷书的写法。现行的简化字是根据草书的笔意制定的。 “乐”是个多音多意字:本意为“音乐”,也作姓氏,这时要读Yuè,如燕国名将“乐毅.”引申为“喜悦”、“快乐”,这时读Lè,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学而》)。又引申为“爱好”,这时读Yaò,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由于“乐”是个多音多意字,稍不留意,容易读错,给人带来一种麻烦。据说,从前有个文人,名叫乐乐乐,他在乡试和府试中,虽然都得了第一名,但并不高兴,也不激动,后来上京考试,得了第二名,他却高兴的笑了。原来,乡试发榜时,监考官叫他乐 (Lè)乐(Lè)乐(Lè),乐乐乐不高兴;在府试发榜时,监考官叫他乐(Lè)乐(Yuè)乐(Yuè),乐乐乐不激动;在京试发榜时,监考官叫他乐(Yuè)乐(Yaò)乐(Lè),乐乐乐既高兴又激动。因为京城里的监考官知道:“乐”字作姓氏时读Yuè,“乐乐”,作名字时读Yaò和Lè。乡试和府试的监考官都不知道这个乐字的异读现象,所以乐乐乐不高兴.而京试的监考官就懂得了“乐”字的异读,能把他的姓和名的读音和爱好快乐的含义准确地表达出来,乐乐乐当然是既高兴又激动了。

  象字的来历象字的演变象字的由来象字的意思

  ①本义名词:鼻子超长、形体超大的动物。象棋象群象牙象仔

  /

  大象母象非洲象

  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像鼻牙四足尾之形。——《说文》

  龟象齿大赂南金。——《诗? 鲁颂? 泮水》

  象有齿以焚其身。——《左传? 襄公二十四年》

  祷过之山多象。——《山海经? 南山经》

  穷奇象犀。——《汉书? 司马相如传》

  其民乘象以战。——《汉书? 张骞传》

  ②名词:事物的可观外形。

  /

  景象气象天象万象形象印象

  象恭滔天。——《书? 尧典》

  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晋书? 顾恺之传》 上瞻兮遗象下临兮泉壤。——潘岳《寡妇赋》

  ③动词:摹拟使外形状相似。象声象形象征

  白者西方之色刑戮之象也。——韩愈《为宰相贺白龟状》

  因势象形。——明? 魏学洢《核舟记》

  赫赫可象。——明? 刘基《卖柑者言》

  千变万化事各缪形随色象类曲得其情。——《鲁灵光殿赋》

  年、钱、福的起源和演变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上山避难,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到处人喊马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气宇不凡。可她仍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相传武王伐纣胜利后,姜太公封神时,把自己的妻子叶氏封为穷神,还告诉她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从此,家家过年贴福字,就是告诉穷神,我这里是有福的地方,你千万不能进来。福字,就是摆脱穷困、追求幸福的象征。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传说,但体现出百姓向往好运的心念。

  福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约有三千年历史。甲骨文中的福字,是装酒器具在神前的形状,因为古人用酒象征生活富裕。 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在门前贴上福字,甚至到后来将"福"字倒过来贴,以求谐音"福倒了","福气已到"。

  起源: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钱是实物。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充当,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来充当。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期曾起过钱的作用。但众所周知,流通较广的古代钱是“贝”。因为牛、羊、猪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会腐烂,珠玉太少,刀铲笨重,故最后集中到海贝这一实物。海贝可作颈饰,有使用价值,便于携带与计数,因此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被选为钱。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钱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因此中国汉字中和财富,价值有关的字大多与“贝”字有关。

  演变: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知识链接】

  ②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③中美洲的玛雅文;④印度的梵文;④汉字。

  汉字在其最初的殷商甲骨文时期,就已约有4500个单字;

  具有二千余年生命的希腊字母只有24个大写字母;具有1500年历史的玛雅文的符号约有270个;巴比伦楔形文字有640个基本字;埃及圣书字早期有700多个符号,而后增至2000多个。

  汉字到了小篆时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共收篆文字9353字;隋代陆法言《切韵》收12158字;宋代陈彭年、邱雍等编《广韵》收26194字;宋代丁度等编《集韵》收53525字;清代张玉书等编《康熙字典》收47035字;近年出版的《汉语大字典》收录53768字。《诗经》使用单字2939个;《论语》使用单字1512个;《左传》使用单字3906个;《孟子》使用单字1959个;《杜甫诗集》使用单字4372个;《红楼梦》使用单字4462个。 【综合评价】

  (1)结绳记事说

  《周易正义》引《虞郑九家易》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2)八卦说

  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易纬?乾?鑿度》认为:乾卦,天字的古文;坤卦,地字的古文;離卦,火字的古文;坎卦,水字的古文;巽卦,风字的古文;震卦,雷字的古文;艮 卦,山字的古文;兌卦,泽字的古文。 (3)刻契说(书契说)

  “契”是在木条上或竹条上刻有锯齿,用来记数。《释名》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郑玄注《系辞》说:“书之于木,刻其侧为契,各持其一,后以相考合。” 2

  《周礼质人》注里说:“书契取予市物之券也。其券之象书两札,刻其侧。” 《列子说符篇》 说:“宋人游于道,得人遗契者,归而藏之,密数其齿。”所说的 “齿”,就是质契上所刻的齿痕。 (4)仓颉造字说

  《吕氏春秋·君守篇》:“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

  《荀子.解蔽篇》中说:“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淮南子?本经》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仓颉,传说他是黃帝的史官,黃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由于社会进入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联盟共用的交际符号,于是搜集及整理共用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仓颉的手上了。 (5)图画说

  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划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

  (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文字描摹实物的形状) (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文字由指示性的符号构成)

  (3)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汇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一个新字) (4)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形成时代 代表性文字 主要载体 商周 甲骨文 龟甲、兽骨 春秋、战国 籀文(即大篆) 青铜器、石 秦 小 篆 石 汉 隶 书 竹简、帛 汉、唐 楷 书 帛、纸 行 草

  所列古文字对应今天的汉字分别是:“舟、车、册、又、其(“簸箕”的“箕”的本字)、月、川、刀;门、凤、鱼、鹿、羊、牛、犬、豕;下、亦(“腋”的本字)、龙;贝、翼、射、立;女、妇、乳、毓(同“生育”的“育”);书、从、莫(“暮”的本字)、明”。

  一日,康熙听说有一位和尚很有学问,便请他来宫中下棋。康熙连输三盘,便出上联试和尚“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和尚脱口而出“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你能猜出下面的字吗?

  ⑴野径无人草丛生(茎) ⑵一口咬去多半截(名) ⑶大火烧到耳朵边(耿) ⑷牛角上边来一刀(解) ⑸东南西北无弯路(置) ⑹雨余山色浑如睡(雪) ⑺空山之中一亩田(画) 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踵) ⑼无角牛登上没峰山(击)

  1.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就是按照客观事物的形体,随其圆转曲直描绘出一种具有形象感的代表符号。可以分为整体象形和附体象形两类。

  ①整体象形

  所谓“整体象形”,即描摹出事物的整体形象。如:

  “日”,《说文》:“,实也。太阳之精不亏。从囗一。象形。”

  既曰“从囗一”,便是会意字,不得又谓“象形”。许慎因不明“日”字形体的变化,误将字形析作“从囗一”。早期金文作,象太阳之形;或于中间加点作饰笔,如

  、

  。甲骨文作

  、

  、,与金文一致。小篆作

  ,圆形讹成椭圆。隶书进一步将圆转的笔道改成方折的笔划,如“日”。

  “月”,《说文》:“,阙也。太阴之精。象形。”

  甲、金文作、,象弯月之形;或于其中加饰笔,如“月”。

  “自”,《说文》:“,鼻也。象鼻形。”

  甲骨文作、,象人鼻之形。金文或稍讹,作

  “隹”,《说文》:“,鸟之短尾总名也。象形。”

  、

  、

  。小篆作,隶书作

  。

  、。饰笔引长则作,小篆作正由此而来。隶书作金文作、,甲骨文作失去象形意味。

  、,象短尾鸟之形。小篆作,犹存古意;隶书解散篆体,作、、,完全“魚”,《说文》:“,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

  早期金文作、,甲骨文作、

  ;后来于左右各增饰笔作

  、

  。小篆作

  ,省去了两边的鳍形。隶书作“魚”,只是将圆转的笔道改成方折的笔划而已。

  “犬”,《说文》:“

  早期金文作,甲骨文作、、。金文后来作、、;春秋时作。

  ,战国时或讹变作

  ;小篆作

  ,,狗之有县蹄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

  则是其进一步讹变。隶书作

  ②附体象形

  有些事物单独画出不易辨识,所以要把它所依附的事物一起画出。如:

  “眉”,《说文》:“

  甲骨文作、,或作骨文,如、

  、

  、

  ,因为如果不画出“目”形,便难以使人明了是眉毛。金文或同甲

  、

  、

  。小篆是其进一步讹变。许慎据已讹之小篆,目上毛也。从目,象眉之形。上象頟理也。”

  ;或字形稍讹,毛与“目”离析为二,如将本象毛形的“”当作頟理,误甚。《段注》附会许说,谓“”“象眉之形”,谓“在两眉上”“象頟理”,与古文字不合。

  隶书作

  “齒”,《说文》:“

  甲骨文作、、、,或作

  、

  ,象口中有齿之形。战国时作

  、

  ,下半很明显是由,口龂骨也。象口齿之形。止声。

  ,古文齿字。” ,只是将改用方折的笔划而已。

  甲骨文后二形演变而来,《说文》古文“”即源于此。因为字形讹变后与“

  、

  。

  (臼)”字难以分辨,于是在上面加“止”作声符以区别之。小篆字形是其进一步变化。隶变作

  “州”,《说文》:“,水中可居曰州。周遶其旁,从重川。??,古文州。”

  商代金文作,甲骨文作、,旁象川流,中央象土地。西周金文同甲文,如、,《说文》古文稍讹。小篆字形当是两边笔形受中间同化的结果。许慎不明,析成“重川”,不确。

  隶变作、、。

  2.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据《汉书·艺文志》颜师古注改为“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许慎对“指事”的定义过于笼统,并与象形、会意的界线含混不清:说“视而可识”,则很似“象形”;说“察而可见”,又似“会意”。所以,后来学者对“指事”的理解存在分歧。就所见的指事字来看,实际包含两类情况:一类指事字,“实际上是在象形的方法难以表示事物的特点的时候,利用标注记号的方法指出事物的要点,即在两个符号中,一个是字,另一个不是字,只是个符号。”(高明)也就是说,有些事物本身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它所赖以存在的整个事物,于是便在象整个事物之形的象形字上加指事符号(跟附体象形不同:附体象形字所要表示的事物与它所依附的事物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如眉毛和目本是两件事物;而“刃”字所表示的事物,即刀刃,与刀是分不开的);另一类指事字,表示的是纯粹抽象的概念,这类字虽然看起来字形与某些具体事物类似,但它表示的意思并不是这类具体事物,而是另一种抽象的意义,因而不得视为象形字。

  下面分别举例来说明这两类指事字。

  ①象形字加指事符号构成的“指事”字

  大多数的指事字都有两个构成成分,其中一个构成成分是可以独立成字的象形字,另一个则是不能独立成字的指事符号。之所以要将指事符号加在象形字上,就是因为所表示的意义与这个象形字所表示的意义有关。如:

  “刀”,《说文》:“,兵也。象形。”

  甲骨文作,正象刀之形;小篆作,刀把稍有讹变;隶书作“刀”。“刀”是个象形字,而刀刃虽在刀上,但却无法直接表现出来。

  “刃”,《说文》:“,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

  小篆作,战国秦文字作,即在“刀”的有刃的地方加指事符号;隶书作“刃”。字看起来象“刀”,所谓“视而可识”;但表示的并不是整个“刀”,而是刀的刃,即所谓“察而可见”。

  “木”,《说文》:“,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

  其实“木”是个整体象形字,甲骨文作,上象枝,下象根,中间是树干。小篆作是其演变。隶书作“木”,将上面的树枝形简化作一横划。

  “本”,《说文》:“,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

  战国秦文字作

  “末”,《说文》:“,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

  春秋金文作

  “朱”,《说文》:“,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

  段玉裁注曰:“赤心不可象,故以一识之。”金文作、,正于木中心处加指事符号;点引长成横划,如。秦简作,汉隶作、,前一种写法与古文字一致,后一种写法源于秦简。楷书进一步将树枝形变成一丿一横,,在木上加指事符号。小篆作(点引长成为一横划),隶书作“末”。、,都是在木的根部加指事符号。隶书作“本”。

  以便书写。

  “亦”,《说文》:“,人之臂亦也。从大,象两亦之形。”

  甲骨文作,在正面的人形的臂腋处加指事符号。小篆作,与古文字一致。秦简作稍讹。汉隶作

  “寸”,《说文》:“,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从又从一。”

  按《说文》的体例,段玉裁谓“寸”是会意字。其实,所谓“一”并不是表意的构件,它只是一个指事符号,指示寸口之所在。秦简作,在手的寸口处加指事符号。汉隶作

  ,将象手指形的曲笔简化成一横,手臂形变成、

  、

  ,人的两臂与身躯,两臂和身躯变成了一点和一横划,两腿变成了两竖笔,左右两点即是原来的指事符号。

  竖弯勾。

  ②约定的记号形成的指事字

  有的指事字很难说是某个具体事物的象形,大概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记事符号。例如划一道横线表示“一”,划两道横线表示“二”,划三道横线表示“三”,划四道横线表示“亖”

  大概是由于积划多了以后不易一眼看出,所以,从“五”开始,就用另外的记号来表示,如×、(五。也有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

  也有的指事字是利用抽象符号组合而成,就是说用来构成指事字的两个构成成分都很难说象具体事物之形。如:

  “上”,《说文》:“

  小篆“上”字作,高也。指事也。”

  、两种形体,都是已发生过很大变化的形体,不足为据。甲、金文作

  ,弧线简化作直线。

  ,用在朝上弧线上加一短横来表示“上”。后来写作

  “下”,《说文》:“,底也。指事。”

  小篆作、两种形体,也都是经过了很多变化才成这个样子的,不足为据。甲、金文作

  ,用在朝下的弧线下加一短横来表示“下”。后来写作,弧线也简化作直线。

  甲、金文“上”、“下”两个字所用的弧线和短横,很难说象什么具体事物之形,仅仅是作为两个抽象符号,靠这两个符号的不同的结合方式表达不同的意义。

  本来“上”“下”两个字是容易区别的。当弧线简化成长横之后,“上”“下”两个字就变成靠短横在长横上还是在长横下来分别了,而人们在书写或刻写时也不一定都会把长短横区别得很清楚,这样一来,字形也就不容易分辨了。于是,就又采用加竖笔的方法来区别它们:“作。小篆的“”、“”二形就是“

  ”、“

  ”加上朝上的竖笔,作

  ;“

  ”就加上朝下的竖笔,”、“”二形,大概是

  ”的进一步变化。至于小篆的“脱落了短横所致,出土文字数据并未见如此写法。

  3.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会意字一般都是有两个直接构成成分组成(有的构成成分本身就是合体字,又当别论。至于《说文》中有所谓合三体会意的字,实际上也都是许氏对字形的理解不妥造成。很难想象人们在造字的时候会共时用三个或更多的构件。如果有平面静态地看是三个或更多构件构成的字,如“祭”字,这些构件并不处在同一层面,并不都是一个层面上的直接构成成分),会合二字之形或义以表新的意义。

  根据现有的古文字资料来看,会意字的组合形式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以形会意,即“比类”

  这一类会意字,完全以形为基础,以图形的组合来反映某些词义的具体内容,使人看到结合的形体,就可联想到语言中的某个词。如:

  “从”,《说文》:“

  甲骨文作

  “北”,《说文》:“ ,乖也。从二人相背。”、,两个人可以朝左,也可以朝右,但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 ,相听也。从二人。” 甲骨文作、,两个人互相背朝对方。小篆作;秦简作;隶书作、,只是笔划更加方折、平直些而已。

  “从”和“北”都是用两个人来构字,但两个人结合的方式不同,就表示了不同的意义。

  字形的不同,体现的实际是结合方式的不同。

  再来看一组构件相同的字。

  “伐”,《说文》:“

  甲骨文作、,用“戈”砍在“人”的头部以会砍伐之意。小篆作

  ,“戈”已经与“人”分离,所以许,击也。从人持戈。”

  慎将字形析为“从人持戈”。

  “戍”,《说文》:“

  甲骨文作,金文或作,戈的刃都在人头之上,不会伤着人。小篆作

  。 ,守边也。从人持戈。”

  许慎因为未见过更早的字形,所以把“伐”和“戍”都析作“从人持戈”,其实这两个字是靠“人”与“戈”不同的结合方式来区别的。

  “武”,《说文》:“,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

  一般人都认为许慎引楚庄王的话来解释“武”字不合适,他的思想恐怕不能代表造字时代人的思想。“武”,甲骨文作、,一般学者都认为“止”就代表人。“武”字“从止从戈”,应该就是表示扛着戈去打战,因而有勇武之义。

  小篆作;隶书作、、

  等形;到楷书作“武”也就不难理解了。

  另一类是以义会意,即“合谊”

  “谊”是表示意义的本字,而“義(义)”是假借字。后世假借字行,而本字又用作表友谊之义。所谓“以义会意”,就是会合两个构成成分的词义以表示新的意义。如:

  “朏”,《说文》:“,月未盛之明。从月出。”

  实际就是合“月”和“出”二字的意义以表示月亮刚刚升起之义。

  “凭”,《说文》:“,依几也。从几从任。”

  即会合“任”和“几”两个字的意义来表示依附于几案之义。

  “劣”,《说文》:“,弱也。从力少。”(大徐本作“从力少声”,误。)

  即会合“力”和“少”二字之义以表示弱义。

  “肰”,《说文》:“,犬肉也。从犬肉。”

  也是会合“犬”和“肉”二字之义。

  “尟”,《说文》:“,是少也,尟俱存也。从是少。贾侍中说。”

  即会合“是”和“少”二字之义。字或作“尠”,会合“甚”和“少”二字之义。

  古文字中真正以义会意的字是不多的。许慎举“信”字以为例,本来是有道理的,但后人对此字有不同看法。

  “信”,《说文》:“,诚也。从人从言会意。”

  人说话要真诚。有人说人说话未必“诚”,所以提出将“信”字分析作“从言人声”。从语音上讲,上古“信”与“人”都在真部,说是形声字,也有道理。

  后世也造了几个以义会意的字,如“不正为歪”、“小土为尘”等。

  4.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段玉裁注曰:“‘名’即古曰名、今曰字之‘名’。”“‘以事为名’,谓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江’‘河’之字,以‘水’为名,譬其声如‘工’‘可’,因取‘工’‘可’成其名。”

  按照许慎所下的定义,形声字的构成应当是形符和声符共时结合而成的。就我们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商代甲骨文和金文来看,确实有一部分字在甲骨文或金文里,就已经具备形符和声符两个构件了。这些字是不是形符和声符共时结合而成的,因为目前还没有比商代更早的成系统的古文字资料可资比较,我们姑且就认为它们是共时结合而成的。如:

  “江”,《说文》:“

  金文作

  “河”,《说文》:“ ,水,出焞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从水可声。”、,从水工声,与小篆合。 ,水,出蜀湔氐徼外崏山,入海。从水工声。” 甲骨文作(从水何声)(从水丂声),金文作(从水何声),战国陶文作(从水可声),秦简作(“水”已变作“氵”)。“何”、“丂”、“可”语音相近,而且“可”字本就以“丂”作声符,“何”字后来也声化为“从人可声”,所以这三个字都可以充当“河”字的声符,但后世只有“从水可声”的字流传下来。

  “汝”,《说文》:“

  甲骨文作

  “妹”,《说文》:“

  甲骨文作,从女未声;或作

  ,从女木声。金文作

  。“未”在上古是明母字,有学者认为“未”即是从,女弟也。从女未声。”、,从水女声。 ,水,出弘农卢氏,还归山东入淮。从水女声。”

  “木”分化而来。“未”与“妹”在上古声韵均同。“木”与“妹”双声,且韵部也相近。

  按理说,形声字的声符与整个形声字读音是相同或相近的,可是,《说文》里有些形声字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这又是为何呢?根据古文字资料看,有的是由于字形演变了,许慎不明原来的构形而据已变之形立说所致。如:

  “秊(年)”,《说文》:“

  ,谷孰也。从禾千声。”

  “年”与“千”在上古都是“真部”字,但声母差距较大:一个是泥母,一个是清母。其实古文字原来并不是作“千”:甲、金文原来作,从禾人声。“人”与“年”上古韵部相同,声母也相近(甚至有人认为相同,所谓“娘日二母归泥”),所以,声符与整个形声字读音完全和谐。后来字形变了,先是在“人”上加点作饰笔,如进一步变作,小篆作

  ;正源于此形。许慎不知道原来“年”字是以“人”作声符的,他据小篆分析为“千声”,于是使得声符和整个形声字在声母上十分不和谐。

  从汉字发展演变的过程看,后世有很多的形声结构的字,并不是形符和声符共时结合成的,而是历时累积成的。裘锡圭先生说:“最早的形声字不是直接用意符(就是一般所讲的形符)和音符(就是一般所讲的声符)组成,而是通过在假借字上加注意符或在表意字上加注音符而产生的。”(参阅《文字学概要》第八章)表意字加注音符,既不影响理解字义,又使人易于读出音来;假借字加注形符,既容易读出音来,又不致使人对词义产生误解。受此启发,人们便想到了用一个形符和一个声符共时结合的方法来造字,所以,形符和声符共时结合造字的方法应该是比象形、指事、会意等方法出现得要迟些。但是此法一经产生,它的便于认读和理解的优点,使得人们很少再用象形、指事或者会意的方法造字了,甚至连那些本不是形声结构的字,人们也会采用增加形符或增加声符的方式,将其改造成形声结构的字。如:

  “齿”,《说文》:“,口龈骨也。象口齿之形,止声。”

  甲骨文作,象口中有齿之形。战国金文作

  ,与甲骨文相比,最显著的不同是增加了声符“止”。“止”与“齿”上古韵部相同,声母(章、昌)也相近,语音和谐。

  加声符一般都是加在表意字上。如:

  “鳳”,《说文》:“ ,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从鸟凡声。”

  甲骨文原来作、,象凤鸟之形。可能是靠形体的不同难以把凤与鸟区别开来,于是人们在凤形之上加“凡”(“凤”在冬部,“凡”在侵部,也有学者认为在上古时冬与侵还没有分成两部;声母相同)作声符,以别于鸟字,如、。大概是因为“凡”声已将“凤”跟一般的鸟区别开来,凤本身的形体在新的字形中就显得不再重要,

  。 所以,原来的象凤之形的构件后来就干脆写成了“鸟”,如小篆作

  加形符一般是加在假借字上。因为被假借字有它自己的本义,人们很容易被它的本义所干扰,或者即便是在用它的本义解释不通的时候,也不知道这个字在此表示什么意思。加了形符之后,人们就不会被它的本义干扰了。如:

  “师”字的本义是表示军队,汉代人假借它来记录{狮子}一词,写作“师子”。不了解的人只看字面,不一定就知道它所记录的是动物的名称。于是就有人在假借字“师”上增加“犬”旁,写作“狮”,因为多数表示动物的字都有“犬”旁,这样一来,人们就不会不明白了。

  在假借字上增加形符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分化字形,造出所谓“今字”(或称“分化字”、“分别文”)。如:

  “辟”,《说文》:“,法也。从卩从辛,节制其罪也。从口,用法者也。”

  躲避之义,古人原来并没有造字,而是假借“辟”字为之;因为躲避跟走路有关,后来在假借字上增加“辶”旁作“避”。譬如之义,原来也没有造字,也是假借“辟”字为之;后来在假借字上加“言”旁作“譬”。开辟之义,以前也没有造字,而是假借“辟”字为之;后来加“门”作“闢”,不过,现在简化字又写作“辟”,恢复用“古字”。

  也有在表意字上再增加形符的,那主要是为了彰显词义。如:

  “从”和“從”。甲骨文作、,用两个方向一致的人表示后一人跟随前一人。或加“彳”作作,或加“止”作,这几个形体在卜辞和金文中用法并没有差别,应该视为一字之异体。

  《说文》将“从”和“從”别为二字,谓“

  ”是“相听也,从二人”,谓“

  ”是“随行也,从辵从,从亦

  ,或加“辵”声”。其实“相听”和“随行”意义并没有差别,这一点许慎是知道的,所以他将“從”归在“从部”,而不是归在“辵部”。

  在表意字上增加形符,原来的表意字在新的字形中,客观上就成了兼表意的声符,如“從”字就可以分析为“从辵从从,从亦声”。再举个例子:

  《说文》有“文原只作(後)”字,谓“迟也。从彳,幺夊者後也”,从三字会意。从古文字来看,其说不确。甲骨”。西周金文或增“彳”作,或增“辵”作

  (与《说文》所收“古文”

  同)。,隶定可作“可见“後”这个字并不是共时取三个构件来会意,而是历史累积而成的。“字分析作“从彳,幺夊者後也”。正确的分析可以作“从彳从

  ,

  ”形后世无传,所以,许慎把“後”

  亦声”。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后世的形声结构的字,并不都是形符和声符共时结合的方式造出来的。换句话说,平面静态的形声结构的字,其来源并不只有形声造字法一种,另外的一个来源就是聚讼纷纭的“转注”。

  5.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对于“转注”这一术语,学术界有较为分歧的看法。说法虽多,但正确的理解只能有一种。我们觉得,在这分歧的说法中,只有“加注意符”的说法较为可信。

  “建类一首”,就是为表示同一类意义的字建立一个共同的意符,或者也可以称作部首。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意符是文字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造字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形声造字法“以事为名”的“事”说的事类,表现在文字上也就是用同样的意符来表示这一事类,如{江、河、湖、海}等都是水类,所以为这类词造字时都以“水”字作为意符。如果这种意符不是客观存在的,别人又如何理解和遵守呢?而部首是许慎为系联文字主观归纳出来的,在许慎自己看来,部首就等于意符,所以,他在每个部首字的下面都说“凡某之属皆从某”,意思是说,凡是表示这类意义的字都以这个部首字为部首,换句话说,凡是以这个字为部首的字,其意义都跟部首字的意义有关。但经过后人研究,发现许慎的这种说法多数情况下是对的,但许慎归纳的部首有时与意符也存在有不一致的情况。究其原因,并不是这一原则有问题,而是许慎所立的部首有的存在着问题。所以,部首字有的并不是意符,二者不能简单地看作同样的东西。许慎在定义里说“建类一首”,是因为他以为自己归纳的部首就是意符,因此就说成是“为表示同一类意义的字建立同一个部首”。

  “同意相受”,就是给表示这类意义而又不具备这个意符(在许慎看来,就是部首字)的字加上这个意符(部首字)。理解这句话,有几个要点:“同意”,是指同样的意类,而不是指具体的意义,如“江”、“河”等都属于{水}这个同样的意类,但“江”、“河”等又有各自具体意义。“相”表示的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互相,而是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如“相迎”、“相许”之“相”均是这种用法。“受”,古字,今字作“授”,授予之义,而不是接受之义。“相受”,即“相授”,授予给它。

  “转注”造字法最主要的是给假借字加注意符。假借字都有自己的本义,本义与字形是吻合的,而假借义自然与字形不合。在假借字上增加一个表示这个假借之义的意符,即为“转注”。“转注”以后的字在字形上与其所表示的意义就相合了。如:

  {考}这个词,最初在金文中用“丂”字来表示,如“文丂(考)”、“皇丂(考)”、“祖丂(考)”等。“丂”字在甲、金文作、、,象斧柯之形,用来表示“文考”之义,当属假借。后来写作

  ,因为“丂”字在此处表示了{老}意,所以,为了显示其假借之义,就加注“老”字作意符;这样一来,别人就不会以“丂”的本义来曲解了。

  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许慎给“象形”(日月)“指事”(上下)“会意”(武信)“形声”(江河)举的两个例字,都是同样造字方式造出的字;而给“转注”举的两个例字并不一样,只有“考”是转注法造成的字,而“老”字却不是。《说文解字》的说解体例是,每种造字方式只举两个例字,此处也就不便多出字来。那为什么不举两个转注造成的例字呢?应该说许慎是有用意的,他就是要告诉我们,“考”是由“老”转注而成的。

  在假借字上加注意符而形成分化字,这在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是很常见的现象。再举几例:

  “辟”,按照《说文》,它的本义是“法也”。但是,{躲避}、{邪僻}、{开辟}、{譬如}等义,先也都是假借“辟”字来表示,如“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左传》宣公二年)“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梁惠王上》)“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中庸》)。后来分别加注意符造出“避”、“僻”、“闢”、“譬”字来表示“辟”的这些假借义。

  除了在假借字上加注意符为假借义造分化字,也有在表意字上加注义符为词的引申义造分化字的现象。如:

  “取”,按照《说文》,它的本义是“捕取也”。词义引申,可以表示{娶妇}之义,如“取妻如之何”(《诗·齐风·南山》)。段玉裁曰:“经典多假‘取’为‘娶’。”实际上,“娶”字就是在“取”字上加注意符“女”字而形成。

  再如:

  “昏”,《说文》“日冥也”。词义引申可以表示{结婚},因为结婚也在日冥之时,如“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婚”字是在“昏”字上加注意符“女”字而成。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转注造字法形成的字似乎都可以看作是“古今字”的“今字”,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说“转注字”就是“今字”呢?历史上对于“古今字”的看法有广狭之分:狭义的主要指“分别文”和“累增字”,实际上就是所谓“转注字”;广义的包括狭义的“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一般倾向于狭义的“古今字”。因此我们可以说,“今字”就是通过转注法而产生的。但我们不能说“转注字”就是“今字”,因为我们所理解的“古今字”的“古字”与“今字”在意义上并不完全相等,“今字”一般只承担“古字”的某个义项;可是,有的“转注字”加注意符后跟没有加注时意义和用法并没有差别,当然也就不能把这两个形体视为“古今字”,实际上是异体关系。如:

  “胃”,《说文》:“,谷俯也。从肉,

  既然“”象胃之形,那么造字之初,有“

  ”就已够了,甲骨文正作

  。金文中作

  ,加注“肉”作意符,

  象形。”

  应该是为了彰显词义,跟未加“肉”的形体并没有分化为两个字,可以看作是一字之异体,因此,后一形体传下来了,而前一形体没有传下来,这跟其它异体字的情况也是一致的。小篆只是变得规整些而已。隶变作

  ,省去了中间的点状物。

  《说文》中凡谓“从某,某象形”的,如果不是许慎主观上错误,都应该是在象形字上加注意符而形成的“转注字”。再如:

  “骨”,《说文》:“,肉之覈也。从冎有肉。”于“也。”

  (冎)”下曰:“剔人肉置其骨也。象形。头隆骨“冎”原来只是个象形字,甲骨文作、,应该说是个象形字;战国文字作、

  。

  ,上部稍有变化,下加注“肉”作意符;小篆是其进一步变化;隶变作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未造出转注字之前,人们已用了一个假借字或表意字来记录这个词;后来在假借字或表意字上加注意符,造出新的形体。在这个新的形体中,后加的意符,大多都被当作是新的形体的意符,而原来的假借字或表意字客观上就成了新的形体的声符。平面、静态地看,转注字当然就是形声结构的了,但它并不是用形声共时结合的方式造出来的。

  总之,字形结构与造字方式并不是一码事儿。象形、指事、会意三种造字方式各形成一种字形结构,分别是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和转注两种造字方式造成的字,都是形声结构,或叫“形声字”。所以,许慎将“考”字分析作“从老省,丂声”。《说文》中除了在《叙》里面讲到“转注”,正文里再没有一次讲到“转注”,因为正文里是根据字形结构来分析的,当然不会有转注结构了。清代学者“四体”的提法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把“转注”看作是“用字”就不对了。“转注”是文字在动态演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造字方式,很多的学者都没能从动态演变的过程去看待“转注”,自然也就无法把平面静态都是形声结构的字,区分为“形声”法和“转注”法两种方法造成的字了。

  造字方法结构类型

  象形象形

  指事指事

  会意会意

  形声、转注形声

  五种造字方法对应于四种结构类型。

  6.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用今天的话来讲,“假借”就是利用已有的文字,来记录无法造字或未曾造专字的同音的词。

  关于“假借”方法的出现,清代学者孙诒让说得好:“天下之事无穷,造字之初,苟无假借之例,则逐事而为之字,而字有不可胜造之数,此必穷之数也。故依声而托事焉,视之不必是其字,而言之则其声也。闻之足以相喻,用之可以不尽,是假借可以救造字之穷而通其变。”(《与王子状论假借书》)

  因为“假借”是利用已有的文字来记录新词,并没有造出新的形体出来,所以有人不把它看作是造字法,而是一种用字的方法。这种看法有其合理性。也有学者说“假借”是“不造字的造字法”。

  对于许慎给“假借”下的定义,学者们都没有异议;但对他所举的两个例字,有不少人认为不妥当。

  《说文》:“ (令),发号也。从亼卪(卩)。” 按许慎的说法,“令”本来是个会意字,其本义是“发号”,用来表示“县令”之意,就属假借。有的学者认为由“发号”到表示“发号之人(即县令)”,是词义的引申,所以就说这不是“假借”。

  《说文》:“古文長。,久远也。从兀从

  。兀者,高远意也。久则变化。亡声。

  者,倒

  (亡)也。

  ,,亦古文長。”

  按许慎的分析,它是把“長”看做是会意兼形声字,其本义是“久远”。有学者认为由“久远”到表示“尊长”之义,也是词义引申,所以也说这不是“假借”。

  其实,许慎所举的例字未必就错了,问题出在对“假借”的理解上。许慎把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以外的意义,包括词的引申义和文字的假借义,都看作“假借”,也有他的道理,因为这个字是为本义造的,那么,用这个字来记录其它的意义当然都可以视为“假借”。我们现在有的学者只将文字用来记录假借义才看作是“假借”,而将文字用来记录词的引申义不当作“假借”。差别只是如何对待“假借”的问题,还不好说是对错的问题。

  下面我们举几个用来记录假借义的例子。

  “豆”,《说文》:“,古食肉器也。从囗。象形。

  ,古文豆。”

  “豆”的本义是器具,用来记录{豆麦}之义,就是假借,如“大豆”、“黄豆”。

  “而”,《说文》:“,頬毛也。象毛之形。《周礼》曰:‘作其鳞之而。’”

  “而”本是象形字,用来记录连词{而},就是假借。

  《说文》除了在叙里举了两个例字说明“假借”,正文没有一处说到假借,因为正文里是按结构类型来分的。

  总之,“六书”包含几个不同层面的内容:五种造字方法(如果把“假借”看做是“不造字的造字法”则是六种),四种结构类型(如果把“假借”也看做是结构类型则是五种)。

  我们之间的演变

  从甜蜜变成失联

  从熟悉变成陌生

  一直到微笑点头的底线

  我们之间的演变

  从热情变成冷漠

  从初遇变成陌路

  一直到问候失去了温度

  我们之间的关系

  什么时候发生了演变

  起初也许都浑然不觉

  等发生变化又觉得诧异

  从陌生到熟悉需要漫长的过程

  从熟悉到陌生却只需一瞬间

  有一种情绪在心里悄然发酵

  慢慢地酝酿成猜疑和不满

  难道这就是理想中的爱情

  不管再坚定的相守承诺

  一旦遭遇残酷的现实问题

  只能选择逃避和退缩

  我们之间的演变

  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

  仿佛一个眼神一句话

  都能改写我们的爱情故事

  昨天你给我一杯温暖的咖啡

  今天你送我一季肃杀的寒冬

  幸福的幻觉还来不及回味

  爱情已经在狂风中飘摇

  我们之间的爱情

  演变成过往的云烟

  我们之间的爱情

  变成了断线的风筝

  2013-2015中日关系演变

  S15500157 王 蕾

  2012年末安倍二次政权以来,中日之间矛盾纷起,进入了艰难的曲折期。 在讨论两国关系如何演变的开始,我们应该如实了解在2012年12月26日自民党重新夺回政权之前,中日关系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2010年钓鱼岛撞船事件引发了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主权问题争端的高潮,此后中日间各方面矛盾加剧。据日本言论NPO与中国日报社共同实施的“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也显示:中日两国国民对对方国家持有负面印象的比率高达90%。特别是2012年9月11日日本野田政府对中国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方针,引发中国强烈抗议,中日关系交恶持续升级。中日关系转差的基调早在民主党时期就已形成。

  不管是鸠山政府的相对亲华,还是野田政府一味反华,民主党在处理外交问题上暴露的不成熟可以说是促进其迅速凋零下台的重要原因。安倍新政权就是在民主党内忧外患全线溃败的情况下上台的。人们可能还记得2006年安倍第一次政权为了化解小泉时代两国关系紧张的局面选择中国首访进行的“破冰之旅”,甚至期待曾有过此举的新政权能为中日关系改善做点什么。然而事实上安倍不论是从家族传统政治基因还是个人成长史都无疑是右翼鹰派代表,我们能够发现之后安倍的诸多新政策都是在一次政权未尽情况下重启的,加之受到民主党教训,无论如何其第二次的反华色彩是可以预料的。存疑的只是“度”的问题和表现形式的问题。

  这在2013-2015年的两国交往中得到了解答。

  2013年是中日关系最“绷”的一年。安倍二次上台伊始,大有再恢复伊藤博文时代“强大日本”的意图,不管在外交和内政方面都需要作出成绩让民众看。而2013年也是我国国内反腐和经济调整转型的关键一年,两国政府都铆足了劲进行各方面改革和突破,这势必会在国家利益交汇处产生重大困难甚至交锋。这是安倍对华用力最猛的一年。

  在外交上,是排斥近邻的所谓俯瞰地球仪式的外交,或者说价值观外交。无论如何,这种外交理念的实质是排华围华。与第一次政权把访华作为首要任务,这次的外交手段恰恰相反。2013年是安倍着重打外交牌的一年,从年初出访东盟开始,到年末以东盟外交收官。遍访东南亚十国是在日本首相史上没有的事。这固然跟日本与东南亚历史以来的较为特殊的历史地缘关系有影响,战后日本格外注重与东南亚的关系,一方面东南亚的资源和市场是日本最在乎的,日本曾经通过战争赔偿的方式对东南亚进行资本输出和市场占夺,另一方面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直接关乎着日本的能源和国家安全。然而此种力度,特别是日本竭力拉近与交好与中有与领土纷争的越南菲律宾等国,则是不得不让人联想到离间计和围华策略。

  除东南亚外安倍也是几乎每个月进行一次外交叫访问。2月访美,3月在时隔多年以后访问蒙古,4月访问俄罗斯,6月访问法国并签订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联合会议的2+2会议,8月访问中东四国,9月出席G20首脑峰会,10月访问土耳其,12月与东盟召开了特别首脑会议。与此同时,安倍还在世界范围内派外务大臣岸田文雄,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等进行游说拉拢。

  而安全方面动作就更是不断。首先是与各国部队的联合演习,为历年来最多。首先是年初日美两国在宫崎县的航空新天原基地举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联合空战演习,2月自卫队和美国海军陆战队举行联合夺岛演习,直到年末海上自卫队与印度海军在在印度洋上举行联合训练,日本与印度方面在军事领域强化合作,针对中国意图明显。

  2013年日本通过了几份重要法律文件和政治性纲领文件,从而构筑起日本全新的安全体系,不仅展露安倍的野心无疑,而且其中针对中国的部分也很明显。首先是通过旨在严惩泄露外交、防卫等领域国家机密行为的《特定秘密保护法》,严厉的惩罚措施让日本公务员更加不敢不服从政府命令,从而为执政者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空间,顶层政客按自己意愿形成国家意志就更容易了。此外,年末通过的新《防卫计划大纲》以及《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和国家安全保障战略,这些与新设的日本版NSC(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一起,构筑起日本国家中长期安全体系。而新《防卫计划大纲》中则明言道:鉴于中国在钓鱼岛周边的海洋活动日益活跃,要使自卫队具备“海军陆战队”功能以防卫离岛,以及通过引进无人侦察机以提高“警戒监视”力度。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从来都是如此。日本的力用的太猛,最后落到自己身上的反作用力就很更大。在日本紧锣密鼓筹备上演这些动作的同时,我们在并没有畏缩或者任由其飞扬跋扈,中方在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的同时,当机立断出人意料的在2013年11月发布中国设置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消息,令世界震惊的同时让日本手忙脚乱。我们在合乎国际法的范围内给了日本以及其背后美国强有力的一棒。这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需要,当然也不无安倍这一年来用力过度的外部影响因素。日系车在中国市场份额持续下,2013年1-6月日中贸易总额比2012年同期大减10.8%,经济界人士对政府怨声纷起。

  到2013年12月26日,安倍上台一周年之际鬼心不改参拜靖国神社,由中国日报社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的第九次“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双方互相好感度下降至九年来最低。中日关系似乎滑入了“政冷经冷”的冰窟。

  时间进入2014年。中日两国继续拉锯战,中日关系迟迟不见好转,这一年中日关系可以用“紧中有缓”来形容。虽然没有2013年剑拔弩张样式动作频繁的“绷”的状态,但是无从谈上缓和和友好。

  2014年年初日本继承了上一年的外交围华遏华,在中日领土争端上,安倍不仅丝毫没有寻求对话解决的意愿,而且还插手南海问题,借乌克兰危机,企图抢先在国际上将中国定义为“侵略者”。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安倍居然说,中国增加军事开支,是地区动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西方7国首脑会议上,安倍污蔑中国“挑战国际秩序”,并得意地称自己主导了峰会的讨论,让首脑宣言表达了对东海、南海紧张局势的担忧。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北约理事会上,安倍点名批评中国,将中国在钓鱼岛的维权行为描绘为“侵略”,指责中国在东海“频繁试图单方面改变现状”。在打压中国的同时,安倍还极力将日本抬高为“对地区负责任的大国”,称日本一直自制、冷静应对。在新加坡召开的亚洲安全保障会议上,安倍继续复制这一“抹黑”中国的模式,不仅在南海问题上攻击中国,而且还将自己扮成菲律宾、越南的保护国,表示日本将“全力支援东盟各国”。这一系列外交举措迟迟让两国从学者到民间难以看到两国关系复苏的希望。

  与此同时中日民间以及有识之士是在为中日关系的改善作出努力的。特别是经过前几年两国关系交恶带来的严重双方经济互损,经济界迫切希望两国关系能够得到缓和。而前一年的大施手脚也基本让安倍在目前能够操控的范围内达成自己关于国家安全战略方面的一系列目标。这时不管是出于国内要求,还是国际美国的牵制(美国一直对于中日保持相对友好怀有希望),中日都不能继续冷下去。需要从各方面入手“调温”。

  于是,先后有日本自民党副总裁高村正彦、国土交通大臣、前公明党代表太田昭宏、民主党代表海江田万里、前首相福田康夫以及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访华,与中国高层交换意见;9月下旬,中日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重新启动;10月上旬,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小林访日,与安倍首相会面;10月下旬,博鳌论坛理事长、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再次访华,与习近平主席会面。这所有是在预示,中日关系并非毫无希望,“紧中有缓”是可能的。

  最终中国给了安倍一个机会。2014年11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应约会见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这是建立在早前中日间“四个原则共识”基础上的。这个共识,为两国关系逐步走出低谷创造了必要条件,使两国关系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成为可能。也会作为一份历史性文件产生属于它的价值和意义。2014年日媒在回顾14年中日间十大新闻时,首条是习近平会面安倍晋三,其次就是四点原则共识的达成。这当然不会出现在两个正常交往的国家的“十大新闻”中,但是也从侧面反映出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和各界对其期望。这样的“缓”,给我们带来了中日关系的光明存在的可能。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势必会成为中日间敏感复杂博弈较量的一年。这一年的中日关系可以用“抓紧放松”来形容。是指在敏感关键问题上抓得紧,对于战后70周年这一形式的把握,谁都没有真的退步。对于中国来说,70周年前所未有的阅兵式,不仅是对于在抗日战争中先烈的缅怀祭奠,警示后人战争的可怕性,呼吁和平;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中国快速发展的实力和自信态度,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宣布裁军30万,在世界面前展示了中国既热爱和平有有自信对抗他国军事威胁的坦然态度。相比于此,日本的安倍谈话不仅是在国际社会引发了不满和谴责,这样暧昧不负责任的态度甚至在日本国内都引起喧哗声一片。安倍是打算“抓紧”的,只是这样的“抓紧”并不符合人心。

  除此之外2015年日本政界的一件大事是通过新安保法案。这也是安倍“抓紧”的一部分。安倍家族的政治基因促使他一定要去完成这件事,哪怕国民的反对声再强烈,各种游行示威再多,国际社会再批评。新安保法案由《和平安全法制整备法案》和《国际和平支持法案》两个部分组成,一共涉及11部法律的修正案。此次的安保法案广泛涵盖从“非常事态”到平时,能够使自卫队毫无疏漏地应对各种事态。日本自卫队踏出国门行使集体自卫权成为可能。实质上除了不能主动发起战争,安倍已经把自卫队变得和军队没什么两样了。

  这样的关乎日本安全,国防等各方面的“紧”贯穿在2015年。同时“放松”指的是中日两国间在能够进行对话和恢复的领域内开始持“松”的态度。因为是敏感的一年,恢复正常关系还显得遥不可及,但种种迹象表示,两国从政府到民间加深了接触和对话。回暖在进行。

  2015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雅加达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期间,应约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为中日关系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确定了方向。5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日双方应该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共促和平发展,共谋世代友好,共创两国发展的美好未来,为亚洲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此外,11月1日晚,李克强总理在韩国首尔出席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应约会见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强调正视历史、和平发展、深化合作,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转暖。

  中日关系想一朝一夕恢复是不可能的。问题的复杂性需要两国政府人民都积极参与解决。回顾2013到2015中日间整体由紧绷到紧中有松到抓紧放松的一个过程,能够期待过了2015的敏感年,2016中日关系的回暖和改善。

  专题讲座

  古汉语与初中文言文教学

  李镗( 原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副院长 特级教师 )

  第一讲 古代汉字基本知识与词义的演变

  古汉字学也叫传统文字学。它研究的是先秦文字(下限也可到西汉)自身的规律。世界上许多古文字到现代大多“死”掉了,但汉字一直发展延续了下来。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是要了解必要的古汉字学的知识,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把我们悠久的文化传承给后代。

  古汉字学自汉朝至今一直受到国人的重视。汉朝许慎的《说文》、自清朝开始的甲骨文研究等,可以说是古汉字研究的精粹。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教师要基本了解古汉字字形的演变、造字法、字义的演变和字音的演变等基本知识。 1.字形的演变

  甲骨文是目前确定的最早的汉字,大致在商朝后半期使用,它刻在龟腹部的甲上(也有少数刻在牛等动物的骨头上的),主要用来占卜。由于骨头很硬,刻直线比较方便,所以甲骨文的笔画以直线为多,且比较细。甲骨文里许多字还没定型,同一个有几种写法:

  目前发现的甲骨文大致有四千多字,古文字学家能考据出意思的有两千多字。虽然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但到 1899 年,人们才发现它。

  金文(钟鼎文)是商朝铜器上的文字,出现在商朝末叶。金文也叫铭文,从几十字到几百字,是记载器具为何而做,怎样做的。金文有三千多字,文字学家能辨认的有两千多字。

  战国文字

  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各路诸侯各自为政,文字也不统一,和金文相比,有简化的趋势。战国文字除了见于铜器上,还在陶器、玉帛、钱币上出现。

  说明:上一行字是《说文》中的小篆,下一行是秦篆。

  小篆

  秦始皇统一各国后,命令李斯主持统一文字工作,每个字都制定了标准的写法。《说文解字》收了九千多个小篆,对每个字的构造和意义都做了解释。 隶书

  汉朝出现的汉隶是从秦隶发展来的,它简化了小篆,主要是合并笔画,将曲笔改为直笔。汉字分为古字和今字。隶化是分界。甲骨文、金文、小篆属古文字,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是今字。

  隶书向前发展分为楷书和草书。楷书和隶书相比,结构没大变化。主要是字形由扁而方,笔画上,横和撇的末尾不向上挑,点由长形变圆形。

  草书分章草和今草,章草带隶书的味道,字间是分开的,今草的笔画和楷书一样。介于楷书和今草之间的是行书。

  《周礼》中提到了六书,到了汉朝,有人认为汉字的造字法有六种。现在,比较统一的说法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 文字是从图画发展来的。用描画实物的方法来造字,就是象形。人、鹿、车、日、月、山等就是象形字。《说文》九千三百多字中有二三百字是象形字。要注意的是,字义变化了,有的字现在很难看出它是象形字。比如“自”是鼻子的象形,现在当“自己”和“从”讲。

  指事 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二见意。”意思是说初看可以识别字形,细看就可以了解意思了。比如上和下、本和刃。

  会意 许慎的解释是“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意思是把字的几个部分合起来领会它的意思,了解它指的是什么。比如武、信、采、牧、祭等。

  形声 许慎的解释是“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意思是用一个部件表示意思,另一个表示声音。形声字由形符(义符)和声符构成。《说文》中有七千多字是形声字。形声字从结构上看有: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六种。

  转注 转注其实是一种对字的解释。即用甲字解释乙字。人们对转注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不过这不影响大局。 假借 许慎说“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意思是用一个同声字来表示一个意思。比如用“然”字表示对、如此,用“亦”表示也,用“莫”表示不要。 综上所述,汉字的造字法主要是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是用字,而不是造字。指事可以归为象形和会意。所以可以说造字法是三种。 3.字义的演变

  汉字中少数是没有意思的。比如“蝴、璃、徘、尬”。多数汉字是有意义的,从古到今,字义是有变化的。字义的变化主要有:字义扩大,如江、河、射、脸、购等。字义缩小,如臭、金、寡、禽等。字义转移,如兵、股、木、树、等。 4.字音的演变

  汉字字音的变化要比字形、字义的变化大。字形从汉朝到现在变化不大,字义虽然变化大,但多数古义保留在书面语中。诗经、唐诗、元曲的押韵有很大变化就说明这点。从音韵学来说,它们分属上古、中古、近代音系。

  —— 秦(公元前 11 世纪 —— 公元 2 世纪)文献材料《诗经》。32 声母,30 韵部。

  —— 隋唐(公元 3 世纪 ——10 世纪)韵书:《切韵》《广韵》《集韵》魏晋诗歌、唐诗、韵文。 中古三十六字母表

  發音部位

  全清 次清

  發音方法

  重唇

  唇音

  輕唇 舌頭

  舌音

  舌上 齒頭

  齒音

  正齒 牙音 喉音 半舌音 半齒音 幫 非 端 知 精 照 見 影

  滂 敷 透 徹 清 穿 溪

  全濁 並 奉 定 澄 從 床 群

  次濁 明 微 泥 娘

  疑 喻 來 日

  全清

  心 審

  曉

  全濁

  邪 禪

  匣

  《广韵》30 韵部,分为:

  阴声韵:无韵尾的韵和以元音收尾的韵(ai、a ) 阳声韵:以鼻音收尾的韵 (-n、—ng、—m) 入声韵:以塞音收尾的韵(—b、—d、—g )

  —— 清(公元 11——19 世纪)韵书:《中原引韵》 宋词、元曲。近古二十五声母

  ( 1 )全浊声母清音化 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以平仄为条件分别归入送气、不送气清音声母。全浊擦音声母归入相应的清声母; ( 2 )知、照两组合流产生卷舌声母; ( 3 )零声母增多; 4.古今调类和声调的对应关系

  古调类 普通话调类 古调类

  平(清声母) —— 阴平入(清声母)分化进四声平(浊声母) —— 阳平—— 入(全浊声母) 上(清、次浊声母) —— 上声

  上(浊声母) ——— 去声 —— 入(次浊声母) 去(清、浊声母) —— 去声

  词义及词义系统 (一) 词义的内容

  是词所反映的某一事物的本质特性,是词义的核心。如:妇:成年女子;媪:老年女子。

  反映事物的非本质属性。如:水,无味的,流动的,凉的。隐含意义在某种语言环境中会反映出来: 君子之交淡如水 (言其无味) 碧天如水夜云轻 (言其清凉) 旧恩如水满身流 (言其流动) 隐含意义经常使用,会发展成一个新的义项或词。如“飞”,隐含义“迅速”发展为副词“飞”。

  包括褒、贬、轻、重、尊敬、轻视等。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周”、“比”理性意义相同,感情色彩不同,大致相当“团结”和“勾结”的意思。

  指一个词有多个义项,在使用甲义时,使人联想到它的正义。如“血”,有血液义,也有流血、杀伤义(“血洗、血战”),“猪血”中的甲义使人联想到乙义,故避讳为“猪红”。

  指一个词由经常和哪些词搭配而体现出来的意义。如“美”和“丽”,意义相近而又不同,“美”使用广泛,“丽”搭配范围窄,一般限于指容貌。

  一个词可以只有一个意义,但多数情况下有多种意义。一个意义称为一个义位。义位大致是词典上所列的义项。但词典对字、词、短语的区分是不严格的。所以每个字条、词条所列出的义项首先要区分哪些是属于同一个词的,哪些不同属于一个词的。

  义位在具体的上下文中是以义位变体的形式出现的,义位是义位变体的概括。如:“摇”表述摇摆,使东西来回地动,它在“摇铃、摇头、摇纺车”中分别表示上下、左右、曲线运动。我们查工具书,书中的义项和句子中的意思常对不上号,这时就要变通,即依据上下文来确定该词的义位变体。 例 1.“公子引车入市”(《信陵君窃符救赵》) “引”的本义和引词义:

  例 2.投:①掷,扔。②投入。③投赠。④投奔。⑤投送,呈递。⑥投合。⑦到,临。

  投袂而起。(《左传》)(投:甩) 太子惧,自投于车下。(《左传》)(投:扑) 唯寂寞,自投阁。(《汉书》)(投:跳)

  某个词的意义变化要以义位为单位来观察。义位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是某一个义位的扩大、缩小、转移。二是某个词义位的增减。

  是语义系统中的最小单位。 如:“父亲、母亲、儿子、女儿、丈夫、妻子、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可由“近亲、生育关系、配偶关系、同胞关系、男性、女性、年长”这些义素构成其义位。 2.义素的分析

  找出与分析对象同类的词(在一个语义场)进行比较,确定这些词共同的和不同的语义特征。如:鞋:东西 + 穿在脚上 – 有筒 + 走路时着地。袜子:东西 + 穿在脚上 + 有筒 - 走路时着地。

  又如“池”的一个义位“池塘”:面积小 – 流动 – 深 + 水面 其中水面是中心义素,其他事限定义素。

  一个语义场内的各个义位不只是在意义上有关,而且在意义上互相制约,互相规定。一种语言的所有义位构成了该语言的语义总场,语义总场分为若干子场,子场还可进一步分解,直分到不能分的最小子场。某一个最小子场中的义位都有共同的中心义素,亲戚称谓构成一个语义场,其中心义素为性别(男性、女性是人的分类)。语义场的层级性见下图:

  分类义场:热、温、凉、冷;吃、喝、吸。 顺序义场:春、夏、秋、冬;元、角、分。 关系义场:兄、弟、姐、妹;夫、妻、舅、姑。 反义义场:曲、直;多、寡;嫡、庶。 词义的发展变化

  ( 一 ) 什么是词义的发展变化

  “所指”相同“意义”未必相同,如“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 《诗经》 ) 启明和长庚都是指金星,所指相同,意义不同。词义指的是一个词在和其他词的对立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即在语义场中的地位。

  “布”和“灯”所指的外延扩大了,但这种扩大不涉及其他的概念(表示这种概念义的词),那么这个词的词义没有发生变化。如“布”古代“帛、革”构成“衣料”这个子语义场,尽管“布”的种类扩大了,但现在“布”和“绸子、皮革”之间的对立分工没有变,即在语义场的地位没变。“钟”和“枪”的词义变化了。 ( 二 ) 怎样看待词义的变化 1.讨论词义的变化要有时代的观念; 2.讨论词义的变化要以义位为单位;

  ( 三 ) 词义发展的几种方式 引申

  甲义引申为乙义,两者之间必有某种关系。从义素的角度说,甲乙两义的义素必有部分相同。一个词的某一个义位的若干义素,在发展过程中改变了一部分(或增、或减、或变化),就引申出一个新的义位。下边举“信”为例:

  ① 言语真实:“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 言语 ]+[ 真实 ] )。 ② 有信用,对人真诚: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 对人的态度 ]+[ 真诚 ] )。

  ③ 相信: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 确认 ]+[ 某种情况 ]+[ 真实 ] )。 ④ 的确、确实:谓为信然。《隆中对》( [ 某种动物或状态 ]+[ 真实 ] )。 ⑤ 凭证: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素也。《荆轲刺秦王》。 ([ 真实 ]+ 事物 ) 。 ⑥ 信使:书成无信将。《寄高适》( [ 携带凭证传递消息、命令 ]+[ 人 ] )。 ⑦ 音讯:西忆歧阳信。《喜达行在所》( [ 信使传递的 ]+[ 消息 ] )。 ⑧ 书信:红纸一封书后信。《谢寄新茶》( [ 传递音讯的 ]+[ 文字材料 ] )。 2.引申的类型

  (1)连锁式引申和辐射式引申; (2)理性的引申和形似的引申;

  — 扩大、缩小、转移、易位

  ⑴扩大:一个义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减少的限定性义素, 个义位由下位义变成上位义。

  唱(古):(带头) + (唱)→ 唱(现):(唱)

  歌 ( 古 ): 唱 与 和 → 歌 ( 现 ) : 唱 与 领唱 ⑵缩小:一个义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增加了限定性义素,这个义位由上位义变成下位义。古代:吃:饮、食 现代:吃:食

  ⑶转移:一个义位某一限定义素保留,其他义素,特别是中心义素变化而引起的词义变化,这个义位由一个语义场转变到另一个语义场。兵(古): [ 作战用的 ]+[ 器械 ] ,和“甲、乘”等处同一语义场。兵(现): [ 持兵器的 ]+[ 人 ] 和“工、农、商、学”处同一语义场。

  ⑷易位:一个义位的中心义素不变,限定义素发生了变化,它所属的语义场不变,是同位义之间的变异。

  涕(古) [ 从目中分泌的 ]+[ 津液 ] → 涕(现) [ 从鼻中分泌的 ] +[ 津液 ] 古:涕(目液) 泗(鼻液) 现:泪(目液) 涕(鼻液) 相因生义

  “相因生义”属语言的类推现象,当甲词有 a、b 两个义位,乙词原有乙 a 义位,乙 a 和甲 a 同义,受类推的作用,乙词渐渐也有了一个和甲 b 同义的乙 b 。 族:本义为矢镝丛聚之状,乃从矢之所集。引申为众多,又引申为一般 众:本义为人多 , 引申为众多 , 和“族”同义,受“族”的影响,产生“一般”这个义位:“则泯然众人矣。” ( 《伤仲永》 ) 列:本义为分解,引申为行列,成行列则众多,故产生“一般”这个义位:“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虚化

  某个词的实词意义逐渐消失,最后变为表示词法意义的虚词。

  “相”原为动词。《说文》:“相,省察也。”段注:“目接物为相,故凡彼此交接皆曰相。”这里的“彼此交接”即“相受”、“相见”中表交互的副词。 语法影响

  ⑴某些词经常处在某种句法位置上,因而取代了新的意义。如“是”由指示代词变为系词。

  ⑵使动用法逐渐形成一个固定的词义。如“闻”的使用动用(使??听)→报告:昧死以闻。“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人, 闻 之于君。”《吕氏晋秋》 修辞影响

  某些词用于借代,经常使用便产生新的义位。如“行将就木”中的“木”。“燕尔新婚”中的“燕尔”。 泛指、特指、浑言、析言

  什么是泛指、特指。

  禾:谷子,泛指农作物。

  “十月纳禾稼“”(《诗经·七月》) 卒:步兵,泛指士兵

  “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左传·陷公元年》

  “比至陈,本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史记·陈涉世家》

  金:古指金属,又特指黄金。

  “金有三等,黄金为上,

上一篇:第209期 [2009
下一篇:戏剧与影视学相关专业考研学校选择?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