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清新脱俗的比丘尼成了“色尼姑”,封建社会男人劣根性暴露无遗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一、世俗人的猎奇心理

  好奇,猎奇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对于神秘的事物,人类总是怀有莫名的好奇心。对宗教从业人员的诋毁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人类的好奇心。在西方,修道院里那些终日和上帝为伴的修女们就是极为神秘的女子。男人们本来就对年轻女子有很大的冲动和好奇,你怎么能让他们相信穿上了道服就不再怀春。于是,游吟诗人、作家、街头混混就会编出各种各样的段子来玷污修女。

  

  在中国也是一样的情景,由于佛教要求僧侣六根清净,佛教寺庙一般都建在深山老林。和尚庙如此,尼姑庵也是如此,这就给这些女子更加增添了一份神秘感。神秘的女人总能挑起男人们的好奇心和欲望,如果这些女子们对男人再冷若冰霜,天生受虐狂的男性就更加难以抑制。

  

  对于这些清新脱俗,艳若冰霜的女子,一般男人是很难接近的,更别提得到,既然得不到,那就说她们的坏话,以此获得一种满足感,或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使然吧。因为男人们愿意看她们不堪的故事来满足自己的幻想,于是就编造出这些尼姑丑闻的故事来。而那些没有节操的小说家们为了迎合读者的需要,满足读者变态的心理需求对于编造这些故事也是乐此不疲。明人的笔记小说里煞有其事地捏造尼姑和和尚偷欢的场景概是因此。

  

  二、社会结构的变革

  社会结构的变革也是谣言滋生的重要原因。从宋朝晚期开始,女子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父权社会从明朝起变得令人窒息。无论是待阁闺中的大姑娘还是已经过门的小媳妇,受封建礼教限制,很难外出与外界接触,更别提与心仪的人约会了。但是,女子们需要一个和外界沟通的桥梁,尼姑作为可以进出民宅的宗教人士,就扮演了这个沟通的角色。和民间女子关系良好的尼姑可以帮她们采买物品、联系友人等等。这些都是正当的行为,但难免会有思春的女子,让尼姑帮忙给情人传话。这种事情一旦被男人们发现一次,那尼姑们可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三、尼姑群体本身的构成结构

  尼姑这个群体本身的构成结构也恶化了人们对她们的印象,明朝以后,出家的女子一般有三种:与家庭不和的已婚妇女、为了避免骚扰的寡妇、想混口饭吃的穷人。这三种女人本身可能都是自带故事的,与家庭不睦的妇女,那时候外界总认为是女人的问题,这样的人传出绯闻也并非新鲜事。丈夫新丧的寡妇就更不提了,寡妇门前是非多,她们向来都是穷酸佬、光棍汉意淫的对象。传统社会对她们的偏见也是“心思放荡”。穷得过不下去的贫苦女子,可以选择做尼姑,也可以做皮肉生意,男人们的想象力之丰富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他们对此浮想联翩再正常不过了。

  

  在今天男女平等的社会,女性僧人再也不会受到莫名的歧视。甚至高学历、高智商成为了她们的标签,她们在用智慧服务来访的香客。而现代社会的女性地位上升,出家的女子不像古代出家女子那样,多为出于自身的信仰。现代女性在社会上具有完全的沟通、交往自由,也不再需要尼姑们充当沟通桥梁的角色,关于他们的谣言也就没有生存的空间。

  /完/

上一篇:《聊斋志异之陆判[电影解说]》电影完整版在线观看
下一篇:私人会所/Members.Only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