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非唯一和亲之人,为何历代的文人,却常把她作为吟咏对象?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1,史书记载的简略,为文人们发挥想象预留了足够的创作空间

  其一,史书记载的简略,为文人们发挥想象预留了足够的创作空间。在正史中关于王昭君的记载只有一百多字。比如,在《汉书》中虽然多次提到王昭君的事迹,却都是简单提及:"诏曰……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嫱为阏氏","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等等,都是简单介绍了王昭君被汉元帝赐给了单于,对具体的情节并未多做叙述,这就给了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

  

  而《后汉书》中,关于王昭君的记载虽然增多,字数仍然有限。比如,《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记载:"昭君字嫱,南郡人。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与《汉书》相比,《后汉书》虽然字数多了许多倍,其具体细节仍然相对简约,只是简单提及了出塞的大概始末。

  

  只是,这些简单的史料,不仅记述了王昭君历史故事的大概,也因为故事细节的缺失,开启了王昭君文学故事的序幕。王昭君历史故事的悲剧性和戏剧性,给了后世士大夫、诗人、剧作家、小说家的无限的思考空间:王昭君如何会入宫?入宫后有怎样的待遇?为何会出塞远嫁?她出塞是被迫还是自愿?她嫁过去之后,在匈奴过的怎么样等等,史书中有限的描写,给了后人创作时无限的切入点。比如,《后汉书》中记载她:"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这样简单记述了王昭君的史料,给了后人发挥的空间,于是在葛洪的《西京杂记》中就有了毛延寿舞弊,导致王昭君出塞的情节,还为后来的汉元帝和王昭君之间的爱情故事打下了想想的基础。

  

  2,纪传体的史书体例,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延展的基础

  其二,纪传体的史书体例,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延展的基础。中国的史书以纪传体为主要体例,比如上文中提到的描写了王昭君事迹的《汉书》、《后汉书》等都是以描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事件的,有很强的文学性。而这样的书写形式,会将对人物的褒贬记载在叙事中去,所谓"寓褒贬于叙事之中",史书的作者会在进行客观记述的同时,将自身对于历史事件的政治性、伦理性表现在自己的记叙中;并通过对人物外貌、神情、言行、心理的描写,来增加人物的可视性,让人物变得形象。

  

  比如,在《后汉书》中关于王昭君的记载是:"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讲述王昭君入宫多年仍不得宠,有了悲愤之情,才请求出塞。这就为后世文学作品中描写汉元帝和王昭君之间的感情发展埋下了基础。这是因为史料立足于事情的始末来揭示它的本质,而文学作品则致力于解释事情的意义。文学家以基本事实作为基础,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而王昭君的形象也是在历史和文学的结合中逐渐立体起来的。

  

  3,汉匈结亲,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本身就蕴含着非常丰富且复杂的人文气息

  其三,汉匈结亲,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本身就蕴含着非常丰富且复杂的人文气息。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征战一直不断,汉朝在早期为了求和一直有公主和亲的先例,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昭君出塞的史实就有了美女远嫁的悲剧性色彩,以及以女子之身换家国和平、民族和谐的意味。同时,美人远赴绝域之地还有了英雄远行的悲壮感和传奇性,而且王昭君自请出塞的行为,不仅与古代的传统女性道德相违背,还富有追求爱情的人性之美,这些都增加了王昭君身上的人文气息。

  

  还有,对于王昭君出塞一事的评判,关系到一个人的历史观、社会观、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甚至还关系到一个人对民族观的一些观点,比如对当时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民族文化等等问题的看法。所以,从昭君出塞一事上,文人可以看到很多的立足点和契合点,逐渐进行多角度的延伸,比如,对王昭君出塞一事的评判,对昭君出塞行为的褒贬,引发文人对历史沧桑变换的思考,和对现实人生的感悟。

  

  总之,历代文人跨越了时空的阻碍,将昭君出塞这一史实与自身的感受相结合。给历史事件注入时代的气息,以文人的视角加以个人的情感,写下了许多吟咏王昭君的作品,比如,石崇的《王昭君辞》,胡曾的《咏史诗·青冢》,庾信的《 王昭君》,王安石的《明妃曲》,王夫之的《明妃曲》等等。王昭君被描述为了象征民族友好的使者,人们称赞她的大义;王昭君被描述为民族屈辱的象征,人们悲愤她的失节。王昭君被描述为承载了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形象。

  

  历代文学作品中,王昭君被征引的形式类型

  1,王昭君被征引的形式类型之一:昭君怨

  其一,历代以昭君出塞为题材的作品中,"昭君怨"是王昭君被征引的形式类型之一。"昭君怨"是个很传统的主题,其主旨是对王昭君远嫁异域,终老他乡表示哀伤;还怨恨毛延寿无德,使得王昭君怀才不遇,落得和亲出塞的下场;对皇帝依照画像找人感到悲愤,指责他有眼无珠。比如,石崇在《王明君》中就很直接的说出自己是要把"哀怨之声""叙之于纸"写出来,所以他笔下有"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的句子,还有王昭君被凌辱后,想自尽却不能,之后苟且偷生的处境,以及"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的话语,为王昭君被征引的形式中定下了"哀怨"的基调。

  

  之后,历代的文学作品中,对王昭君的描写尽管诗词文句不同,却都以此为框架。其中,有描写王昭君悲怨神态的,比如,庾信的《 王昭君》中有:"围腰无一尺,垂泪有千行",写王昭君垂泪哭泣的悲怨神态。其中,还有哀伤王昭君红颜薄命的,比如,薛道衡的《昭君词》中有:"专由妾命薄,误使君恩轻",写出了王昭君薄命的悲叹。其中,还有感叹美貌误人的,比如白居易的《青冢》中有:"特报后来姝,不须倚眉首。无辞插荆钗,嫁作贫妇人。"从王昭君一人红颜惹祸的悲剧,推及到对所有女性命运的关注为的是警示后人。其中,还有怨恨画工无德的,比如,隋代侯夫人的《自谴》中就有:"毛君真可戮,不肯写昭君。"

  

  而在这些以"昭君怨"为代表的诗词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中写到:"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其中,颔联写尽了王昭君生归异域、死葬胡沙的辛酸一生,写尽了后人的凭吊之情,映衬出孤魂异域、青冢穷荒的黯淡。 足见,昭君怨的征引形式,是历代的诗人们着眼于王昭君的个人命运,从不同的角度来反应对现实人生和人性的关照。

  

  2,王昭君被征引的形式类型之一:昭君辱

  其二,历代以昭君出塞为题材的作品中,"昭君辱"是王昭君被征引的形式类型之一。"昭君辱"的主旨,主要表现为将昭君出塞视为是大汉王朝的耻辱。比如,欧阳修的《明妃曲和王介甫作》中写到:"谁将汉女嫁胡儿""遗恨已深声更苦",将王昭君嫁到匈奴视为是大汉的遗恨。比如,李纲的《梁溪集·明妃曲》中也有:"宁辞玉质配夷虏,但恨拙谋羞汉家",将王昭君出塞视为是为汉家朝廷蒙羞之事。

  

  而这种将昭君出塞视为耻辱之事,则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汉族民族观。一方面,它源于先秦儒家的夷夏观,将华夷之间血缘与心理界限称作 "夷夏大防",认为诸夏是开化的、文明的,夷狄是落后的、野蛮的,比如,《 论语》中有:"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显示了中原文士对少数民族 "夷俗" 的鄙弃及恐惧,是狭隘民族观的表现。

  

  另一方面,"昭君辱"还表现了封建的道德观以及民族文化的冲突。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将王昭君嫁给匈奴单于视为是失节,因为王昭君曾先后嫁给汉元帝、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前妻之子复株累单于,在要求女子持身守节的封建文化中,这是违背伦理道德的表现,比如,班昭《女诫》中有:"男有再娶之义,女无二适之文"。比如,明代李有朋认为这是 "汉家谴色不谴节",这种文化心理表面是贞节观念和对少数民族婚俗的排斥,实质上是千百年来深厚的封建伦理道德的积淀。

  

  所以,在这样的守节观念下,诞生了一大批安排昭君以死雪耻的文学作品。比如,东汉蔡邕所著的《琴操》中,王昭君的结局就是不堪凌辱,最后"吞药而死";比如,元代马致远的《汉宫秋》中,王昭君更是在未出塞之前就自杀身亡;比如,清代小说《双凤奇缘》中的王昭君在匈奴生活十几年,却用仙女所赐的仙衣来为汉元帝守节,最后也是自杀身亡的结局。而这些文学作品的背后,都是要求女性重名节贞操的思想。

  

  3,王昭君被征引的形式类型之一:昭君刺

  其三,历代以昭君出塞为题材的作品中,"昭君刺"是王昭君被征引的形式类型之一。这一主旨的产生,是因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常常以宣扬道义为己任,他们以笔作为武器,来宣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文学传统。他们在文学作品中议论政治,承担文以载道的责任,表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而昭君出塞之事,又契合了古代的和亲政策,所以便成为历代文人讽议时事的载体,意在揭示朝廷文武无能、腐败。比如,释智圆的《照君辞》中有:"静得胡尘唯妾身,汉家文武合羞死",胡曾的《汉宫》中有:"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都直接讽刺了古代的和亲政策是以女子换和平的勾当。比如,周权的《明妃曲》中也有:"寄语汉飞将,此计诚太拙",讽刺了和亲政策是拙劣的政策。比如,白居易的《昭君怨》中也有:"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直接讽刺了君王的薄情寡义。这些都是文人对和亲政策的否定态度,是文人对历史的深刻思索与反省,是民族忧患意识的体现,是对朝廷无能的讽刺和对现实的批判。

  

  4,王昭君被征引的形式类型之一:昭君幸

  其四,历代以昭君出塞为题材的作品中,"昭君幸"是王昭君被征引的形式类型之一。这一主旨的诞生,是因为文人感受到了邪恶的政治环境、命运之难卜、世事之难料,所以文人对王昭君的遭遇有了安慰之意,意在抚慰自身的失落。比如,王安石的《明妃曲》中就有:"君不见长门咫尺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苏轼的《昭君村》中有:"古来人事尽如此,反覆纵横安可知",都表示了对王昭君失意形式的安慰。这类诗词的出现,直接将王昭君的文学意象内涵上升到了哲理的高度,借安慰昭君,来安慰自身遭遇的君弃之怨、世弃之悲,其实质是对英雄无路之愤、托足无门之悲情绪的消解,也是借此对尴尬处境的自我解嘲。

  

  而吕本中的《明妃》,更扩大了昭君形象的内涵和外延。诗中写到:"人生在相合,不论越与秦。但取眼前好,莫言长苦辛。君看轻薄儿,何殊异地人。"是对王昭君追寻知音、打破世俗观念的赞同,还突破了地域之分和南北界限,透露出个性解放的光芒,这体现了士大夫追求"明君贤臣""两美必合" 的美政理想。

  

  5,王昭君被征引的形式类型之一:昭君赞

  其五,历代以昭君出塞为题材的作品中,"昭君赞"是王昭君被征引的形式类型之一。在这类主题中,其主旨主要肯定王昭君出塞的历史作用,以及赞美昭君出塞的行为是大义之举,认为昭君出塞是民族和谐团结的象征,她本人更是民族友好的使者。比如,唐代张仲素的 《 王昭君》中国就有:"肯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写出了汉匈之友谊,两国休战将剑戟铸为农具用以发展农业和畜牧业。这也契合了《汉书》中记载的昭君出塞后"数世不见烟火之警"的现象,是对王昭君出塞意义的肯定。

  

  甚至,有人将王昭君和卫青、霍去病相提并论,肯定她为民族团结做出的巨大贡献。比如,

  刘子翚的《明妃出塞图》中有:"西京自有麒麟阁,画向功臣卫霍间",写出了对王昭君功绩的肯定和赞扬。比如,霍瑛的《青冢吊明妃》中也有:"将军仗钺妾和番,一样承恩出玉关,死战生留皆为国,何妨恩宠属他人。"直接写出了王昭君对国家的巨大贡献。这些作品,是对通过赞美昭君和亲,表达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愿望 。

  

  历代诗歌中,频频出现王昭君这一文学意象的意义

  综上可知,王昭君,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传奇的人物,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学意象。王昭君并非是中国历史上和亲的第一人,也不是唯一一人,之所以被历代文人争相吟咏,是因为史书记载的简略,为文人们发挥想象预留了足够的创作空间;纪传体的史书体例,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延展的基础;汉匈结亲,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本身就蕴含着非常丰富且复杂的人文气息。

  

  于是,王昭君被描述为承载了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形象。而历代文学作品中,王昭君被征引的形式类型有:"昭君怨"、"昭君辱"、"昭君刺"、"昭君幸"、"昭君赞"等五类文学意象。其中蕴含着不同时代与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民族心理、价值取向、情感心态,以及文学发展状况等多方面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涵。是历代文人,以各自不同的视角,来表现历史和现实的碰撞来对自身心灵的撞击,反映了不同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念和情感形态,将王昭君从一个简单的历史人物,上升到了文学意象背后的哲理高度,蕴含着封建文人大多怀才不遇的心态、抨击了封建社会的政治黑暗腐败。王昭君之所以被历代文人吟咏,是因为文人们将自己的身世之感、遭遇之叹,融入到了吟咏王昭君的文学作品中,是文人的精神载体。

上一篇:苍井空有哪些电影 苍井空a盘点
下一篇:试管婴儿成功与否的重要的因素是年龄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