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级优秀毕业文集文选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目录

  浅谈网络谣言 广告学 王文艺--

  不会改变的改变 广告学 刘辛月-5-

  蛋壳雕绘技艺现状和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广告学 杨静-18-

  生活就是凑巧与不凑巧 网络与新媒体 陈奕佳--

  读书,讲个恰逢其意 网络与新媒体 胡至君 --

  我不知道我就是那瓣月亮 网络与新媒体 黄佳荟--

  无题 网络与新媒体 孙翌童--

  大众文化五问 网络与新媒体 熊怡--

  写给自己的一封信 网络与新媒体 徐皓轩--

  明星背后的“大佬” 追星女孩的日常 网络与新媒体 薛文宇--

  三色幼儿园事件下对受众心理影响分析 网络与新媒体 叶馨笛--

  疫情透视镜:数字化时代的“边缘人” 新闻学 陈奕函--

  环保不达标的工厂将被立即停工,看看这家公司怎么做 新闻学 高龙华-57-

  从新闻传播角度理解中共中央新闻发布制度的建立 新闻学 何晓宇--

  新媒体环境下粉圈的被污名化 新闻学 康丹妮--

  欧冠的内核:苦尽甘来的英雄礼赞,城头变幻的如歌史诗 新闻学 李法扬--

  KOL营销的传播效果分析 新闻学 刘峻廷--

  旧屋檐下的老城市 新闻学 刘芮君-77-

  电商直播助农是否可持续 新闻学 孙彤--

  “禁养令”发布后,他们怎么样了 新闻学 肖立华--

  特朗普弹劾条款正式移交美参院 新闻学 张欣然--

  医疗科普“搬”上线:要肯定更要严谨 新闻学 周秀萍--

  离别,怀念 汉教 邓浩南--

  将幸福的死给予 汉教 李娜--

  我的楼兰新娘 汉教 姚敏--

  红楼梦第五回中的青春启蒙 汉语言文学 蔡鹏--

  不死药 汉语言文学 曾雯--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 汉语言文学 陈若涵--

  中外诗歌“樱桃”意象比较 汉语言文学 陈卓雪--

  论中美花木兰形象差异及原因 汉语言文学 程琪霖--

  最好的诗词,不辜负 汉语言文学 冯瑜--

  万历?五年 汉语言文学 和玥彤--

  浅析王小波《黄金时代》中的女性形象 汉语言文学 江雨峡--

  上海小姐 汉语言文学 巨涵--

  外国文学读书笔记 汉语言文学 孔德琳--

  青花瓷瓶 汉语言文学 李信青--

  东方的曙光 汉语言文学 李延哲--

  蔓草 汉语言文学 吕无瑕--

  为信仰情丰而志满 汉语言文学 蒙馨蕾--

  文德斯:一个德国人眼中的美国 汉语言文学 彭琳--

  娜拉走后小说续写 汉语言文学 蒲芃汐--

  分析格里高尔·萨姆沙的人物形象 汉语言文学 钱心玥--

  亲爱的白杨 汉语言文学 任霜--

  大院 汉语言文学 滕沁妍--

  海纳百川、自成一派的成都茶馆文化 汉语言文学 童行--

  爱如诗 写不出个金句 汉语言文学 涂丹蕾--

  暴力美学:以《杀死比尔》为例 汉语言文学 汪雅珂--

  太阴之相的哲学意境 汉语言文学 武奕兴--

  红布包的鸡蛋 汉语言文学 谢含煜--

  《红豆》续写 汉语言文学 谢倩楠--

  《悟往之籍录》自序 汉语言文学 胥月--

  小词中的微言大义 汉语言文学 徐婕--

  鬼畜文化下的“审丑” 汉语言文学 徐柳 --

  孟子性善论与仁政、知言养气关系的浅析 汉语言文学 许梦如--

  街道里的建筑艺术 行管 艾鑫--

  集中力量打攻坚,让人民群众看到希望 行管 陈益馨--

  乡村生活 行管 李自玲--

  疫情来临时 行管 汪婷婷--

  行政法学课程论文 行管 汪昕怡--

  门槛 行管 赵秀连--

  同心抗疫,共克时艰 行管 钟林骏秀--

   

   

  广告学 王文艺

   

  随着网络时代不断发展,各种社交网站、各类应用软件层出不穷,网络已经深入了人们的生活,微博微信等平台甚至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每天都要在微博上微信朋友圈里浏览各种消息,那么这些网络上的消息全是真实的吗,毫无疑问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当今便利的网络环境可以使消费者受益,让我们更加快速便捷的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国、各地的消息,但在另一方面也导致网络成为滋生各种谣言的温床。

  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首先我认为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为获取更大的利益。当前新媒体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行业,这其中有非常大的商业潜能,许多的企业、店家、个人都企图在这之中获利。微博、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拍摄,都不再是开始时单纯的分享平台,渐渐的都商业化,相互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一些平台为吸引大众的目光达到浏览量的目标而刻意制造一些网络谣言,滋生出了所谓的“营销号”“标题党”等等。

  其中,在网络上对公众人物进行传谣言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营销号”利用人们对公众人物的关注,达到让人浏览的目标而故意进行捏造事实,传播网络谣言,动摇人心。对一些公众人物进行传谣,也许对这些营销号来说这是一个赚浏览量、吸引关注的机会,但对于刻意抹黑的公众人物们来说,这是一种伤害,当前越来越多的公众人物“抑郁症”所迫害,人们的言语有的时候是一把利剑,直击人心,网络谣言是一种无形的伤害,在当今网络时代之下,信息传播的如此之快,让这些公众人物都还没有机会利用证据自证的时候,也许大部分网民已经先入为主的相信了网络谣言,并跟着对其进行了攻击,最坏的结果就是其演变成了网络暴力。也许网民们只是一个人说了一句,但对于当事人来说,便是网络上无数的人对他进行铺天盖地攻击,对其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网络谣言的危害不可忽视。

  网络谣言还有很多的形式,比如在微信朋友圈里传播一些看似正确的科普知识,每天要吃些什么买什么才能有助身体健康,在我们的家人群里我的外婆爷爷也会在群中散发一些这类的微信文章,但经过我的搜查求证之后发现这其中大多都是谣言,在这种文章最后往往还会推荐一些药物让人们进行购买,但显而易见这就是广告的一种形式。但这些网络谣言通常会使得老人家或是一些年龄较大的长辈特别相信,他们通常不太精通电子设备,不会使用其他的途径进行搜查求证,营销号们正是抓住了这一点,运用看似很专业的话,想以此方式骗取更多的浏览量和关注,赢得广告的费用,但往往相信的人照着做了却并没有任何作用,更糟糕的情况可能还会造成其他的隐形的伤害,比如说浪费时间精力去买一些无意义的东西,吃了反而有反效果等等。

  网络谣言的形式还有很多,它带来的伤害更是极大的,会加剧社会人群之间的不信任感,还会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网络谣言通常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扰乱社会秩序。网络信息的不实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不但使得社会公众认识产生偏差,混淆事实,而且会扰乱正常的舆论秩序,破坏正常的社会舆论导向;更甚者,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激起一部分不明真相公众的愤怒,可能会造成群体性事件。因此,对网络信息实施必要的审核和管理势在必行,国家和政府需加大监管力度,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群众也需要充分掌握真理,要做负责任的传播者,形成有责、有序的传播新秩序,使社会变得更加健康、成熟起来。

   

  广告学 刘辛月

   

  “你什么时候开学?”

  苏雯一边收拾东西,一边问着尹一。

  “怎么了吗?”

  尹一站起来,整理着衣服反问道,头也没抬。

  “我要结婚了。”

  尹一愣了一下,感觉到心脏的钝痛,仿佛要窒息。

  空气变得异常安静,尹一觉得听到了自己的呼吸声。

  苏雯知道尹一对自己的感情, 也知道尹一需要一次刺激,才能看清自己。

  在苏雯面前活泼自在的尹一,其实从小就患有不轻的社交恐惧症。

  “一,我要结婚了。”

  苏雯又说了一次,带上了尹一的名字。

  “我等下去看看校历”

  尹一突然蹲了下去,鼻间的酸胀带出了眼泪,语气中带着鼻音。

  “现在就看!”

  走到门口的苏雯愣了一下,缓慢而有力地说着。

  “可是我舍不得。”

  苏雯没有回头,尹一看不见苏雯的表情。

  “我说,我、要、结、婚、了。”

  苏雯突然转过身来,看着尹一满是泪痕的脸,一字一句的强调 。

  “你结婚了就会不一样了”

  尹一倔强地看着苏雯的眼睛,脸上的热流一波接着一波。

  “不会的,小一,我还是你姐,永远不会变的,你只是不习惯。”

  苏雯上前轻轻地将尹一搂在怀里,抚着尹一的背,在那光洁的额上留下一个浅吻。

  “五月二十。”

  苏雯揉了揉尹一的头,站了起来。

  “嗯。”

  虽然喉咙像是被人死掐着,尹一还是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给了苏雯一个回答。

   

  “我今天下午过来。”

  尹一点开微信,给苏雯发了一条消息。

  “来吧,我们明天要选照片,和我们一起去。”

  过来一会儿,尹一收到了苏雯的回复,有点淡淡的失落。

  “什么时候走。”

  “你先去什锦路找你哥吧。”

  “我下班了就去找你们。”

  尹一看着不断弹出的回复,心里很是复杂,难过又不知所措。

  “那我晚点来。”

  挣扎了好久,尹一沉重地打出五个字

  “多晚,你坐车还要时间呐。”

  尹一看着苏雯难得的秒回,却不是那么的不平静。

   

  “算了,你到拾光广场等我吧。”

  在地铁快到那个尹一该称呼为“姐夫”的人的公司那一站时,苏雯的消息突然弹了出来。

  “不是叫我去找他吗?”

  嘴角突然上扬,好像高兴就是件很简单的事。

  “等他下班还要那么久,我已经上车了。”

  “那好吧。”

   

  “在哪里?”

  尹一定定的站在摆放巧克力的货架旁,突然收到了苏雯的微信消息。

  “在-1楼的超市里。”

  “我在电梯口等你,快上来。”

  “好。”

  尹一收起手机,飞快地朝超市外走去,却颓然地发现自己找不到出口。

  转了好几圈,经不住苏雯再三催促,找到工作人员问了路,才顺利到达收银台。

   

   

  “在做什么,这么久才出来?”

  尹一刚离开电梯,苏雯就将手搭在尹一的肩膀上。

  “买了巧克力。”

  尹一脸上挂着笑,然后和苏雯说了自己在超市迷路了的事。

  “怎么这么笨。”

  苏雯笑着用力搂了搂尹一,尹一也贪于苏雯的怀抱。

  “我们去楼上逛。”

  苏雯将尹一从怀里拉了出来,牵着尹一的手,走向电动扶梯。

   

  到达目的地,尹一看到四周都是卖珠宝的铺子,心瞬间沉重起来。

  苏雯领着尹一走过一个又一个卖钻石的柜台,时不时问尹一的意见。

  尹一用力想让嘴角上扬,扯出一个还算正常的弧度,却徒劳地发现自己做不到。

  逛了将近两个小时,尹一觉得很累,但也没有开口。

  看完一家店的钻戒,苏雯拉着尹一到休息处坐了下来。

  “你哥马上就来了,我们就在这里等等他。”

  苏雯将手上的袋子放到地上,然后同尹一靠着坐了下来。

   

  “他来了,快去叫他。”

  尹一觉得自己才休息没多久,就被苏雯推搡着站起了身子,然后向前推去。

  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秋乙亥,一米八几的身高让堪堪过一米六的尹一望尘莫及。

  “你姐呢?在哪里?”

  尹一没有会答他的问题,只是转过身,径直地向苏雯走去。

  “小一怎么了?”

  秋乙亥走近苏雯身边,小声询问着。

  “在生你的气。”

  苏雯不像秋乙亥那样小声,反倒是光明正大地说了出来。

  尹一就是在表达对秋乙亥的不满。

  “小一,我怎么了嘛。”

  一米八几的大男人,用着撒娇似的语气,委屈巴巴地看着尹一。

  “哼!”

  尹一撅着嘴,将头转向了一边。

  “老婆~”

  秋乙亥一时无措,将求救的目光投向一旁的苏雯。

  “你和我说有什么用,生你的气,又不是生我的气。”

  苏雯甩开秋乙亥的手,挂上了好看的笑容,连生着闷气的尹一都忍不住弯了弯嘴角。

  但好像上天就是看不惯尹一一样,秋乙亥一来,苏雯便又投身于钻石的选择中了。

   

  再一次坐在柜台旁边,尹一毫不客气地拿起盘子里摆放的橘子,扒了皮就开吃。

  “妹妹~”

  秋乙亥后仰着头,越过苏雯的背,向尹一投去一个可怜兮兮的眼神。

  尹一撅嘴看着秋乙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你看看这个怎么样?”

  苏雯将秋乙亥叫了回去,让他看自己选中的一款戒指。

  “这是你们谁的妹妹呀?”

  一个年轻的销售员小姐姐,脸上挂着温暖的笑容,用轻快的语气问着。

  “我的。”

  苏雯转过身来,拍了拍尹一的背,笑着回答了销售员小姐姐。

  “妹妹看起来不太高兴哦。”

  尹一觉得自己的委屈像是被突然放大了一般,眼眶瞬间湿热起来。

  “不用管她。”

  苏雯看了看尹一,向销售员小姐姐委婉地表达了尹一是因为自己要结婚了才不高兴的。

  “是舍不得姐姐吗?”

  小姐姐并没有听苏雯的话,反而又拿了些橘子和小饼干出来。

  “谢谢。”

  尹一觉得自己快要忍不住了,死命的低着头,一个劲吃橘子。

  “你不和这位姐姐说声谢谢吗?”

  苏雯突然的发问,让尹一一愣,委屈却不发一言。

  见尹一不做声,苏雯马上又将注意力放在了选钻戒上。

  尹一转过身,被对着柜台,跨坐在凳子上,将眼泪强行憋了回去,拿出了在超市里买的巧克力。

  “转过来坐好。”

  苏雯趁着销售员拿货的空隙,转过头来看了看尹一。

  尹一没有说话,默默的转回了身子。

  “分一个给这位给姐姐。”

  苏雯看着尹一手中的巧克力。

  尹一低着头,默默地将手中的巧克力向销售员小姐姐伸去。

  “不用,不用。”

  销售小姐姐看着尹一伸过来的手,立马轻轻推回去。

  “没事儿,吃吧。”

  苏雯笑着对销售员小姐姐说到。

  “真的不用,况且我们上班不能吃东西,要扣工资的,”

  “这样的啊。”

  话刚说完,销售员就把戒指拿了过来,苏雯再次投身于挑选戒指,

  尹一默默地将手收了回来。

   

  耳边疯狂的涌进关于钻戒的谈话,尹一觉得心里很烦躁,起身去找厕所,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

  厕所外面好多人在排队,尹一无奈又上了一层楼,回来的时候关于钻戒的事已经大致定下了。

  “妹妹刚刚去哪里了?”

  大家都注意到了尹一,但开口询问的却是秋乙亥。

  “肯定是去厕所了,还能去哪里。”

  尹一不想说,也不打算说,代替回答的人,是苏雯。

  苏雯了解尹一,就像了解自己一样,知道尹一的喜好,习惯,甚至想法。

  而尹一却看不懂苏雯,甚至时常将苏雯不喜欢吃的食物,记成是最喜欢吃的。

  尹一很爱苏雯,爱苏雯对自己的宠溺,爱苏雯对自己的关心,爱苏雯是自己的姐姐。

  尹一不知道苏雯为什么要宠着自己,甚至很少对自己生气,只会轻声叫着自己“小懒猪”,然后让自己快行动起来。

  但是尹一知道苏雯一定是爱着自己的,或多或少的爱着。

  所以当苏雯拉着尹一四处逛着,挑选婚礼上要穿的衣服,裤子和鞋子的时候,尹一还是会在苏雯的逼问下给予自己的意见。

  然后心里的难过又多一份。

  挑选婚礼上要戴的,穿的东西,尹一一直跟着苏雯逛到了晚上。

  在等车的间隙,秋乙亥又用那种可怜兮兮的眼神和语气,喊着尹一“妹妹”。

  尹一感觉喉咙哽咽了一下,想回应却说不出话来,只是紧紧地抱着苏雯的右臂,将脸转向一边,不去搭理秋乙亥。

  所以谁也看不见尹一泛红的眼眶,和里面的泪。

   

  “小懒猪,起床了。”

  第二天一早,尹一在苏雯温柔的呼喊中迷迷糊糊的翻了个身,苏雯好笑地拍了拍尹一的屁股。

  “嗯~昂~”

  尹一拒绝的地哼哼了两声,在被窝里蠕动着。

  “快点起床了昂,今天还有事。”

  苏雯半趴在尹一身上,捏着尹一肉嘟嘟的脸。

  尹一猛地睁开了双眼,脑子瞬间清醒了,幽怨地看着苏雯挂着笑的脸。

  “快点,快点,换衣服。”

  苏雯在尹一的脸上“吧唧”亲了一口,便起身出了房间。

   

  “小一想喝点什么?”

  因为懒得做饭,就只有在外面吃了。

  三人不约而同的都点了面,只是苏雯点的是干拌面。

  “AD钙。”

  这是自在商场见面以来,尹一对秋乙亥说的第一句话。

  尹一不由想起来昨天晚上,自己趴在床上,苏雯靠在床头手里拿着一本书。

  “小一,你只是不习惯。”

  尹一突然觉得难受和委屈铺天盖地的向自己袭来,让自己变得异常敏感。

  即使没有抬头,也感觉得到苏雯说话时眼睛在书上没有移动,门外秋乙亥徘徊了多次也没有进来。

  然后感觉到脸下的床单突然变得湿润,粘湿了自己的眼睛 。

  尹一扭动了一下,不想抬头,也不敢抬头,怕苏雯看见自己被床单浸湿的双眼,和因为酸痛而控制不住变得通红的鼻尖。

  所以尹一只是在床上趴在,趴到秋乙亥离开了门,苏雯放下书去洗漱后,将自己藏进了被窝。

   

  “呐,小一,你的。”

  尹一觉得过了好久,秋乙亥才回来,手里拿着自己要的AD钙和一瓶柠檬水,还有一盒烟。

  原来是为了买烟才这样的,尹一在心里默默念着。

  当面端上来的时候,三人都感叹好大一碗,店家真实在。

  只是,尹一并没有表现出来。

  尹一努力的将碗里的面吃完,觉得有点撑,看见苏雯还剩一大半。

  苏雯总是这样 ,吃的特别少。

  饭后,因着苏雯说消一下食,就选择步行去车站。

  尹一也乐得如此,因为自己饭后乘车会晕车。

  上地铁的时候人特别多,苏雯的右手向后探,尹一立马将自己的左手伸过去,然后被苏雯握在掌心。

  苏雯将尹一牵到地铁的边上,让尹一背靠着地铁车厢边,面朝着自己。

  尹一被苏雯圈在怀里,看见拉着扶手的秋乙亥站在苏雯的右后方。

  “老婆,你就不怕我走掉了吗?”

  秋乙亥冲着苏雯,开玩笑地说到。

  “你走掉了就走掉了呗,小一丢了就是大事了。”

  苏雯用嫌弃的语气回答着秋乙亥。

  尹一是个路痴,如果不是像学校到苏雯家那样十分熟悉的路,基本分不清方向,就算是看着手机地图,也会走错。

  晕车是尹一的第二个难点,地铁之类的还好,像是小轿车之类的,尹一会觉得吸进去的空气都带着让人想吐的因子。

  所以每当苏雯带着尹一在外面的时候,都会牵着尹一的手,给尹一带路。

  每次出行的时候,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每次开车或打车的时候,不管有什么人,都会把副驾驶座留给尹一。

  所以每当苏雯将右手向后探的时候,尹一就知道那是在等待自己的手。

   

  苏雯牵着尹一走出了地铁站,走进了临近的一家超市,秋乙亥跟在后面。

  “想吃什么自己选。”

  丢下一句话,苏雯就开始寻找自己想要的。

  尹一逛来逛去,还是选了AD钙奶。

  “看来你还是对这个比较感兴趣。”

  结账的时候,尹一看见苏雯拿来一盒小饼干,然后拿过了自己手中的AD钙奶。

  “小一喜欢的话,哥给你买,给你买一箱寄过去。”

  尹一没有看秋乙亥说话时的神情,却仿佛能想象说话时的秋乙亥拍胸脯的样子。

  出了超市,尹一将吸管插进瓶口,苏雯拆开了小饼干。

  然后就变成了苏雯和秋乙亥并肩而行,尹一像个小尾巴一样默默地跟在后面,步行着前往婚纱摄影店。

   

  选照片的时候,尹一坐在了苏雯右边,苏雯则坐在中间,秋乙亥坐在另一边,本来两个人坐着还有空间的沙发,变得拥挤起来。

  选照片之前,负责人问主要听谁的,避免出现一个人要删一个人要留,两难的情况。

  苏雯和秋乙亥对视了一会儿,坚定地说听自己的。

  选照片的时候异常不顺,苏雯和秋乙亥总是会意见不同,虽然决定了最终是苏雯做决定,但秋乙亥还是会拼死挣扎一下。

  所以照片选到一半,苏雯就烦躁地想要放弃。

  而尹一拿出了昨天在超市买的巧克力,拆了包装盒的巧克力,长时间放在衣兜里的已经变了型。

  “还是你懂我。”

  苏雯接过尹一手中还是温热的巧克力,抬手摸了摸尹一的头。

  “回去给你买一盒。”

  苏雯一边说着,一边撕开了巧克力外边的锡纸。

  尹一因着心情不好,并没有说话。

   

  照片选完后,秋乙亥邀请尹一一起玩游戏,但尹一并不想理这个人,自己一个人玩了起来。

  尹一一盘游戏还没有结束,苏雯就招呼着走了。

  门口有好多卖小吃的店铺,尹一闻着香气心情好了不少。

  “想吃什么就说。”

  苏雯了解尹一,非常了解。

  而尹一只是摇了摇头,并不说话。

  尹一就是这样,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拒绝很多事情,拒绝说话,拒绝自己喜欢的东西。

  “没有就回去。”

  对于尹一的不表达,苏雯最想让尹一改变的时候,是尹一高中的时候。

  那时候苏雯刚参加工作不久,尹一还是个非常内向的孩子。

  苏雯带着尹一逛商场,尹一看着满目的衣服,一句话也不说。

  那时候苏雯对尹一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件喜不喜欢”“觉得喜欢就和姐姐说”“和姐姐说感觉怎么样,要不要”等等。

  对于尹一小得听不到的回答,苏雯会带着尹一到更衣室,让尹一只和自己说。

  “小一,喜不喜欢?和姐姐说,不喜欢我们就不要,没关系的。”

  苏雯的语气很温柔,好像深怕惊到尹一一样。

  可是即使是在更衣室,尹一说话的声音还是不大,只到苏雯能够勉强听清的程度。

  苏雯了解尹一的性格,也知道尹一非常容易害羞,即使是对着自己。

  所以苏雯每次在更衣室了解完尹一的想法后,就会自觉的到外面去等。

  尹一也知道这样的自己很讨厌,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索性顺其自然。

   

   

  走到到苏雯家附近的时候,苏雯对新开的牛杂火锅起了兴趣,拉着尹一就往里走。

  跟着苏雯进了店,尹一选了和苏雯相对的位置坐下,点开了游戏,一个人玩了起来。

  刚玩不就,店家就把锅弄好了,然后苏雯就往锅里家东西,顺便叫秋乙亥去拿喝的。

  锅里的东西煮好,开始沸腾的时候,尹一正玩在兴头上。

  “小一,赶紧吃了,回去再玩。”

  苏雯从来不会禁止尹一玩游戏,大多时候还会陪着尹一玩,甚至有时候还会在尹一忙碌的时候,故意刺激一般地邀请尹一玩游戏。

  尹一看了看苏雯,又看了看锅里,最后看了看自己的手机,还是决定玩完这一盘游戏。

  秋乙亥把喝的东西拿来后,苏雯就开始吃了,嘴里还嘟囔着“看起来不错”

  “小一,快吃饭了。”

  秋乙亥看着吃得欢的苏雯,招呼着一旁的尹一。

  “不用管,饿了就知道吃了。”

  苏雯嘴里包着牛肉,含糊不清的说着秋乙亥。

   

  等尹一放下手机,拿起筷子的时候,锅里已经红油滚滚。

  “想吃什么等下自己去拿。”

  苏雯从来不会把东西给尹一拿好,而是让尹一自己去选。

  因为谁也说不准尹一前一天还喜欢的东西,第二天会不会变得让尹一感到异常厌恶。

  就像曾经的威化饼干,鹌鹑蛋和胡萝卜。

  尹一吃了一点肉类,起身去拿了自己觉得还行的菜和苏雯永远吃不腻的山药。

  将菜放进锅里,尹一开始等待菜熟。

  将煮熟的菜放进碗里,在调料里左右翻转,再放进嘴里的时候,尹一还是觉得好辣。

  从小生长在无辣不欢的地区,尹一的不抗辣遭到过很多人的调笑。

  尹一从小身子骨就弱,时不时生病,曾经一场病调理了近两年,医生明令禁止辛辣的东西。

  那时候尹一吃什么都无味,药也大把大把的下肚,尹一的妈妈时刻看着,连耐不住尹一想吃泡面的念叨时,买的都是香菇炖鸡味泡面。

  病好后的尹一,还是无辣不欢,只是对辣的承受能力弱了很多。

   

  所以当尹一吃了不少菜的时候,已经辣得满头大汗,脸颊通红,往嘴里猛灌维E豆奶。

  苏雯和尹一说过,以前尹一是很能吃辣的,像尹一的爸爸一样,吃着很辣的东西都面不改色。

  但是尹一觉得自己没有那样的记忆了,对辣椒近两年的疏离,让尹一几乎回到刚刚能吃饭的时候。

   

  晚上睡觉的时候,秋乙亥照例被赶了出去,尹一光荣睡上了苏雯的大床。

  “来玩游戏。”

  尹一趴在苏雯身上,看着苏雯的眼睛,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

  “来吧。”

  苏雯几乎很少拒绝尹一的要求,玩游戏也好,出去玩也好,甚至是什么也不做,就那么陪着尹一。

  而上一次苏雯拒绝尹一玩游戏的邀请,是在苏雯将要考证的期间,如果失败了,那么一年多的努力就白费了。

  尹一在微信上邀请苏雯上线的时候,总是会在一分钟之内看到苏雯游戏在线的显示。

  游戏里的尹一,没有那么一言不发,也没有那么死气沉沉。

  游戏中突发的状况,总是会让尹一破了沉默的功,说出恨铁不成钢的话来。

  辅导员曾经问尹一是不是没睡醒的时候,尹一其实很精神,同学说尹一很沉默。

  苏雯也说过,尹一的眼中总是有忧伤。

  最懂尹一的,除了尹一的妈妈,就是苏雯。但尹一眼中的忧伤,只有苏雯看得见。

  报喜不报忧

  以前尹一觉得不可能,自己什么话都可以和妈妈说。

  长大后才知道,那是必然。

  所以尹一会把不愉快的,都藏在看见妈妈的喜悦之下,沉淀在相处之中,释放在分别之后。

  因为妈妈曾经对尹一说,在校门口看见你和同学聊天笑得好开心,我也变得好开心。

   

  等尹一玩游戏到尽兴的时候,已经快到凌晨一点了。

  苏雯洗漱完就催着尹一赶紧去洗漱,然后睡觉。

  尹一一直很佩服,也很羡慕苏雯的睡眠,因为苏雯头一粘枕头,一分钟之内就能睡着。

  所以当尹一洗漱完,上床钻进被窝的时候,苏雯已经睡沉了。

  尹一侧身躺着玩手机,苏雯突然翻了个身,面朝着尹一的后脑勺。

  尹一能够清晰的感觉到苏雯的呼吸打在自己的脑后,怕吵醒苏雯,尹一放下手机,僵着身子,不敢有任何动作。

  苏雯突然将手绕过尹一的身子,打在尹一的胸口,甚至还恶劣般地搂了搂。

  那里能感觉到尹一的心跳,尹一自己也感觉得到苏雯的手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心跳。

  尹一的心跳,很平,很稳,很正常。

  没有慌乱,没有急促,也没有别样的情感。

   

  尽管尹一难受,痛苦,不安,苏雯的婚礼仍在一天天逼近。

  婚礼的前一天,苏雯早早叫上尹一和自己呆在一起。

  尹一一直都很听苏雯的话,听话到没有问苏雯为什么。

  第二天早上五点过,尹一就被苏雯从床上拉了起来。

  然后尹一才知道,苏雯的伴娘,是自己。

  苏雯曾经问过几次,问尹一要不要当伴娘,尹一都是沉默着,没有回答。

  妈妈也问过,尹一回答的是不知道。

  原来昨天练习的是伴娘的工作,尹一一直以为是让自己帮忙而已。

  第一次知道伴娘要做什么,第一次知道婚礼会事先演练一遍,第一次知道婚礼不是电视剧演的那样,其实自己还是会操心很多。

  就像苏雯一样,婚礼的前一天晚上,还拉着尹一逛商场,买需要的东西。

  原来婚礼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美好。

  当婚礼开始的时候,尹一心中的难过好似麻木了一般,翻转为了喜悦。

  一步一步,缓慢而轻盈,尹一在所有嘉宾的注视下,将手中的钻戒送到了苏雯和秋乙亥的面前。

  音箱就在耳边,尹一却听不清司仪说了什么,只看到苏雯笑着为秋乙亥戴上了钻戒。

  然后,尹一在司仪的提醒下才离开。

  婚礼当天的晚上,尹一就狼狈地和妈妈一起回家了,心中的不舍和难过仿佛一夜之间消失殆尽。

   

  再一次去苏雯家的时候,是去学习视频剪辑。

  尹一看见了看着秋乙亥教自己怎么使用工具的苏雯,脸上洋溢着自己不熟悉的笑。

  有什么东西变了,但就是说不出来是什么。

  尹一走的时候,苏雯睡着了,送尹一出门的,是秋乙亥。

   

   

  全文完

   

  广告学 杨静

   

  摘 要:神话中开天辟地的创世神—盘古就孕育在一个巨大的鸡蛋中。蛋壳雕绘分为蛋雕和蛋壳画,是在鸡鸭等,大到鸵鸟蛋小到鸽子蛋的禽鸟蛋壳上施艺作画的一种民间工艺。我们从蛋壳画的制作工艺入手,重点强调蛋壳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包括蛋壳画及其传承人与企业的合作,蛋壳画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以及对外输出传承方面的活动来展现蛋壳画作为一种传统民间工艺的发展现状。最后,我们就调研中搜集的问题给出我们小组的意见,希望通过我们的调研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蛋壳画,同时我们也希望我们所做的能够为蛋壳画的发展传承尽到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蛋壳雕绘 现状和问题  保护和传承

   

   

  第一章 调研背景和目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名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在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评出的优秀非遗传承人,青羊区蛋壳画传承人陶蓉就在其中。《管子》曰:“雕卵然后沦之”表明早在两千年前我国民间就有用色彩涂于蛋壳。清代苏州庙会上即有蛋画出售,起初的蛋画,以后才发展成在空蛋壳上彩绘,致使蛋壳画成为单纯的工艺品。

  国家有非物质文化保护这个项目,就是为了保护历史传承和文化,在今天人们的兴趣逐渐走向大众化、低俗化在这个社会的浪潮中很多文化危在旦夕。在这个千钧一发之际挽救我们的民族文化迫在眉睫。为了了解蛋壳画的现状和发展我们小组走进锦里,走进蛋壳画的传承人陶蓉老师和他的弟弟陶新生。我们力图从蛋壳画的发展现状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打开保护蛋壳画之门,唤起人们对蛋壳画的认识和关注。同时针对发展和传承中遇到的问题分别提出我们的见解。即使是当无数个今天的快餐短视频文化来袭我们的民族文化也不再惧怕,因为他们始终扎根于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

  第二章 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传承人

  作为蛋壳画的传承人陶蓉,从她的爷爷辈开始就开始研究在蛋壳上绘画和雕刻的工艺,到现在也包括她的弟弟。真的是可以说是一个蛋壳画世家,蛋壳画技艺就相当于他们的传家宝世代相传。在2005年陶蓉被评为四川省美术工艺大师首创半边蛋壳工艺绝技,精心研究彩蛋艺术二十年来,各大媒体分别用写真、专访等报道形式报道。应国务院新闻办邀请,多次参加对外民间交流、表演,得到国内外友人的好评。

  陶蓉取得了很多好的成绩离不开她娴熟灵活的技艺,同时也离不开她个人的魅力。从我们开始调研到结束,陶蓉老师一直对我们都是非常积极热情的态度,她爱着这份传统手艺所以她乐于向人们去讲述这门手艺。印象很深刻的陶蓉说过的一句话“我和我的很多顾客都是朋友的关系”蛋壳画传承到今天在一方面它是传承人的饭碗另一方面它真真切切是他们的生活,关系到他们的兴趣和社交等方面。

  第三章蛋壳雕绘的制作流程

  3.1工艺流程

  蛋壳雕绘,分为雕和绘两部分,可以大到鸵鸟蛋小到鸽子蛋。雕,最考传承人的腕力,不能过重也不能过轻,流程分为:选蛋—取蛋液并多次清理—做防腐处理,自然风干 —构图—雕刻—装裱。其中雕刻过程中雕刻的是不需要的部分,轮廓的线条则要完整的保留,并从粗雕到细雕。绘,需要一定的美术基础,更需要耐心,一副山水与脸谱的完成大概需要三个小时左右。主要的流程有清洗、打磨和切蛋,之后才是最关键的作画,然后上釉。其中作画时需要注意画面的透视关系,在四川与其他地方不同点,在于画面的内容,主要为四川内的景色,像九寨沟,峨眉山等著名景点,还有四川特色的脸谱也是一绝。接下里来,就具体介绍雕绘的流程:

   

  雕刻:选蛋

  雕刻一般用鸡蛋为主,黄黄的外壳在绘画时会对画面造成干扰,那么雕刻则最物尽其用,鸡蛋壳有薄,有厚,不同的薄厚需要的腕力大小也不同。

   

   

   

   

   

   

   

   

  图3-1:蛋壳画成品展示

   

  取蛋液:将蛋较为尖的一头,用电摩打个小洞,让蛋黄与蛋清能完全流出,再将里面用清水反复清洗,防止里面残留液体。为下一步防腐打下基础

  做防腐处理:用消毒液反复灌入蛋壳中,防止后期腐烂。

  构图:雕绘的内容多为美好的祝愿与表达气节的词语,收藏者根据自己需要选择。

  雕刻:先用电摩不停的雕刻,根据不同的画面,可以换用针头,雕刻的内容多为吉祥的字,镂空的多为大型鸵鸟蛋。

   

   

   

   

   

   

   

   

  图3-2:雕刻技艺展示

   

  装裱:最后一个步骤,看似无奇,却需要耐心,将其放进小小的相框一样的盒子,小心轻放。

  蛋绘:选蛋

  不是随机挑选蛋壳,而是不同的蛋适合不同的画面,鸭蛋有青色与白色,青色适合山水,白色画人物或脸谱。

   

   

   

   

   

   

   

  图3-3:绘画脸谱展示

  清洗:通常在市场上买蛋后,上面会有些许杂志,用清水慢慢清洗直至干净,明亮。

  打磨。

  切蛋:绘画不是使用的是一整个蛋,而是独创的半面,即是方便构图,方便形成故事性的主题,一分为二,更加完全的利用了蛋壳。

  作画:这是最关键的一步,颜料是使用水粉,其中还加入了特殊的矿石颜料,由于蛋壳是弧面,

  与一般的纸上不同,则需要注意的还有透视关系。

   

   

   

   

   

   

   

   

  图3-4:蛋壳画矿石颜料展示

  上釉:上釉用的是冷釉,在作画完毕后,为了使之看起来明亮光滑,晶莹剔透,有好的卖相,上釉则是少不了的一步。

  3.2制作工具

  雕刻:电摩

  现代的电摩工具,在蛋壳上轻轻的磨,为粗雕,可以根据画面的不同,更换针头的大小。

   

   

   

   

   

   

   

   

  图3-5:电摩工具

  雕刀:细一点的则可以用雕刀,可以用斜面,把它直直的磨平,这是比较精细的一步。

   

   

   

   

   

   

   

   

  图3-6:雕刀工艺

   

  绘画:颜料。

  采用一般的水粉,但加入了特殊的矿石颜料,让其颜色更加鲜艳。

   

   

   

   

   

   

   

   

   

  图3-7:绘画工艺

  描笔:0—1毫米的描笔不停的翻用。根据不同画面的需要,线条的粗细,换用不同的画笔。这点跟平面作画相似。

  基本现状与问题

  4.1基本现状

  目前蛋壳雕绘产品市场空间有待扩张,国内国外的均有订购,但是传承人苦于与外国交通运输和语言沟通的困扰,外国订货方面一直有所欠缺,同时许多锦里的游客囿于价格的原因购买态度并不积极。且传承仅为家族传承,人才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无法形成整体性和专业性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观察到,蛋壳雕绘前景也是有一线生机的。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传承人的自身努力以及一些媒体的宣传,蛋壳雕绘的知名度在不断扩大,所以这个转机是乐观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从了解到的蛋壳雕绘的现状:

  1989年,由陶蓉首创将蛋壳整齐均匀切割成两半的半边蛋壳工艺绝技。

  2002年,大型作品《水浒英雄人物108将》荣获中国第五届三品博览会一等奖。

  2005年,蛋壳雕绘技艺进入锦里吸引了大批游客。

  2008年,传统蛋壳雕绘技艺被列入成都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瑞士日内瓦节中国主宾国”的活动上,蛋壳画“《红楼梦》人物”被国家以礼品的方式赠送给了华裔科学家丁肇中,而蛋壳绣被西班牙艺术城催着要货。

  2016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社为蛋壳雕绘颁发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证书。

  2017年,“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茶小公益活动——蛋壳雕绘”在成都茶店子小学成功举办。

  2018年,传承人陶蓉、陶新生参加天府高新“千村文化扶贫行动”,文化自愿者在行动,让蛋壳雕绘与扶贫结合。

  2019年,传承人携蛋壳雕绘参加非遗文化体验游园活动

  从2003年起与中国电信开始合作,在2018年蛋壳雕作品成为中国电信5G精准度的测试对象。

  蛋壳雕绘曾在前些年走进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与首尔艺术学校的同学进行的亲密的互动,引得了许多师生的青睐。

  蛋壳雕绘也在与平安保险合作,通过训练员工的蛋壳雕绘技艺,以达到锻炼员工的耐心,熏陶文化修养的目的,这一举措为蛋壳雕绘技艺拓宽了合作的道路。

  目前,我们采访到成都市锦里蛋壳雕绘的传承人——陶蓉女士。陶蓉女士在锦里设点摆摊已有14年。蛋壳雕绘2005年进入锦里,陶蓉女士是从最初的美术专业转向蛋壳雕绘的研究,起初是受到工作失败的压力而转投蛋壳雕绘,而后在锦里摆摊的日子里不断吸引着许多游客,最后引起了政府的关注。陶蓉女士说自己这项技艺先前确实招收过学生,但许多来学的人都只是一时脑热坐不得冷板凳,几乎没有人能坚持到最后,于是陶蓉女士决定将自己这门技艺进行家族传承。陶蓉老师的弟弟陶新生就是陶蓉老师的徒弟。现在陶蓉老师主攻蛋壳绘画,陶新生老师主攻蛋壳雕刻。我们还了解到蛋壳画经常参与锦里周边街区的各种非遗活动。

  4.2现存问题

  据陶蓉女士的介绍现在他们的客户主要是游客和国内外的一些订购。蛋壳雕绘处于市场发展缓慢、知名度不足,技术传承困难的状况,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完整系统的相关资料记载

  目前我们所整理的资料都是一部分来自陶蓉老师的口述、一部分来自于网络上稀松零散的资料介绍,而唯一有的文献资料在陶蓉老师爷爷辈时就已经遗失了。

  与其他一些非遗相比,相关的详尽成系统的资料可以说根本没有。

  2、宣传力度不强,群众普及度不够

  多年来蛋壳雕绘的许多品种独具风格,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对外宣传力度不够,保群众普及度不够。

  小组了解到,在蛋壳雕绘仅在所在片区的知名度较高,而其辐射的周边知道其物的很少很少,而且新媒体宣传的篇幅也是很少。

  3、产品销售渠道狭窄

     蛋壳雕绘作品的顾客大多是过往游客和某些国内的订购,虽然也有国外来的订购,但是由于邮寄和语言问题,在国外销售方面一直存在问题。

  4、人才缺乏

  根据陶蓉老师的介绍由于很多招来的学生受不了蛋壳雕绘艰难作业,纷纷离去,最后陶蓉老师决定家族传承,这就导致了传承技艺的闭塞。

  同时这样的传承会导致蛋壳雕绘产品样式单一,缺乏创新,既做不到各行业互通,也做不到跟进时代步伐。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的发展,都是严重之后,难以适应发展市场需求和打开外销局面。                            

  蛋壳雕绘人才的断层窘境,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蜀绣的创新、发展。

   

  第五章 政府的发展保护措施

  为了传承和更好地发展蛋壳画,政府对此采取了一系列文化保护和发展措施,其具体实施如下:

  5.1 与韩国开展非遗交流活动

  非遗蛋壳画的发展越来越顺利,韩国民众对蛋壳画在了解的同时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应首尔中国文化中心邀请,来自四川成都的蛋壳画传承人陶蓉分别在韩国国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院、国立全州博物馆、首尔中国文化中心、首尔仙和艺术高中,开展多场非遗培训、讲座、展示和交流活动。

  活动期间,陶蓉来到韩国国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院、国立全州博物馆,与20余名韩国丹青、染色、玉器非遗专家和研究员座谈交流,向数百位韩国观众展示非遗技艺。她在首尔中国文化中心面向韩国民众举办了两场非遗培训讲座,展现蛋壳画技艺的独特魅力,并通过生动的历史典故和风俗习惯介绍,再现非遗技艺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中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这次与韩国的非遗蛋壳画的交流活动当中,更近一步地推动蛋壳画的发展,同样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精彩骄傲的一面。

  图5-1:蛋壳画赴韩国交流获青睐

   

  5.2 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学校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和普及教育活动。同时,政府对保护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这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年轻一代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极大地推动年轻一代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保护和传承。所以,对未成年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方式之一。

  成都市“非遗传承进校园”示范活动暨成都市第二批“非遗传承基地学校”授牌仪式在金牛区马鞍小学隆重举行。蛋壳画传承人陶蓉老师进行了现场的展示和教学,充分向学生们展示了蛋壳画的制作工艺,同样也展现了蛋壳画独特的风采,在学生们体验蛋壳画制作的同时,陶蓉老师都会亲自指导。非遗传承基地学校的建立,对于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着积极影响,同样宣传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利于非遗蛋壳画的保护与发展。而每一次的培养,都力求培养出一生都为蛋壳画奉献和文化传承的人。

  图5-2:蛋壳画非遗传承进校园

  5.3 各项活动齐发展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举办各种活动,除此之外还开通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节目,例如《这里是四川》,该档节目用相当篇幅记录了成都悠久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陶蓉在这档节目当中充分向人们展示了什么是蛋壳画这门民间技艺,同时也向人们诉说了她与蛋壳画的故事。为了更好地发展蛋壳画,陶蓉受邀请参加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活动,例如大年初二非遗文化体验游园活动、元宵非遗展示、母亲节活动、以及与国外交流的中国成都非遗手工艺蛋雕艺术展览交流活动等,不仅向国人展示蛋壳画的文化特色,同样向国外的人们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文化和独特风采。每一次活动的出席,都本着将蛋壳画最好的一面呈现给人们,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图5-3:节目:蛋壳上的人生

   

  第六章蛋壳雕绘发展问题

  关于蛋壳雕绘的的发展问题,我们主要是从两个大的方向出发。一个是针对目前蛋壳雕绘自身所遇见的问题进行分析,二个是结合日本的民间工艺的发展来看如今蛋壳雕绘。这两个方向,由浅入深对蛋壳雕绘的发展问题进行分析。

  6.1自身问题

  首先针对目前蛋壳雕绘所遇见的一些问题,即市场渠道、继承以及推广等问题。

  市场渠道的问题:

  就蛋壳雕绘本身的性质来讲便决定了它的市场具有一定的限制,蛋壳雕绘的买点也就是手工制作的紧致,如果单纯用机器代替这一点,其实也就失去了蛋壳雕绘本身的独特性,所以在这一方面,我们不盲目从现代工艺的手段对蛋壳雕绘的发展进行整改。而面临市场渠道的问题,主要是从打造四川成都独有的买点,以及拓展国际的市场。独有的买点首先就是在游客这一群体进行市场的切入。

  和企业的合作:

  将蛋壳和现代的科技等元素相结合,制造买点。而为什么在市场渠道上需要提到关于拓展国际市场,这不仅是单纯我们蛋壳雕绘的市场渠道问题,跟是我们传统手工艺文化相外输出的一个渠道,所以对于传统手工艺,我们认为的确有这个必要开拓一定的国际市场,根据陶蓉老师所述,每次在外的交流活动,所带的蛋壳雕绘基本上都是买完了,所以可见蛋壳雕绘在国外其实有一定的市场潜力,但由于陶老师所述的关于国际邮寄、语言等问题,我们认为可以结合着接下来传承的问题进行分析,关于传承问题,很多学艺者很难坚持到做蛋壳雕绘,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对于网络快递等却很容易学会并熟练掌握,所以这里我们提出可以适当招聘学徒,一方面学习蛋壳雕绘,一方面管理对外市场的输出,这样国外市场的开拓可以有一定的经济来源,对于学徒来将有一定的动力支持继续学下去,另一方面对于蛋壳雕绘的学习越发长久深入,也更容易坚定蛋壳雕绘的学习。

  继承的问题:

  在这方面,我们建议是对于人员做一定的筛选,选择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对蛋壳雕绘的学习也不仅仅停留在技艺方面,还需要注重思想上的培养,学会了解蛋壳雕绘,并能够灵活的应用蛋壳雕绘,使这一传统的手工艺技巧彻底的活用起来,通过各种渠道真正让更多人了解蛋壳雕绘,增加蛋壳雕绘这一传统手工艺在民族中的地位与民族的自豪感。

  对于推广:

  我们是结合了当下的新媒体时代,对于蛋壳雕绘的推广做了简要的概括。首先一个是微信推文上的推广,微信推广其实一般是做的很好,阅读量几千上万这类,一个便是基本做不出任何传播效果的推文,在这一点是,蛋壳雕绘的推文基本上是由其他微信公众号就蛋壳雕绘做的一个专门的主题,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但缺乏后期的更新,而且文章的活跃度不高,所以在这一方面,我们建议是独创一个蛋壳雕绘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在话题的引入以及文案的去微信和微信推文的排版上寻求新颖,能够留住读者的眼球,而且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视频、照片、动图等进行传播。第二个便是利用像今日头条这类新闻看点式的平台,在这上面创建自媒体对蛋壳雕绘做宣传,提高民众对蛋壳雕绘的认知度。第三个是利用微信的平台,这个主要是针对年轻的一些群体做传播,蛋壳雕绘我们知道其实是一种非常紧致的作品,用作小配饰、小装饰、或者与现代插画师相结合以插画的形式在微博上传播其实会吸引到很多年轻群体的关注。

  关于蛋壳雕绘所遇见的问题,我们做了简要的分析,总结一下便是蛋壳雕绘作为一个传统的工艺,它的精致和独特性其实有很强的塑造性,在当代能够运用的方面也是非常多的,只要会运用、能运用、运用的好,它的发展不存在太大的问题。

  6.2日本启示

  关于结合日本的传统工艺与蛋壳雕绘,我们只要是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纵观日本民间工艺的发展和中国传统工艺的发展,日本在二战后,西方的科技和设计观念迅速涌入日本,冲击日本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而就如今中国传统手工艺所遭遇的情况,我们认为和二战后的日本有相似之处,但就今天来讲,日本的民间手工艺是发展的相当不错的。所以我们也力求在日本的民间手工艺发展中吸取其优势之处能给今天的我们一些启示。我们讲从三个方面做分析。

  从法律的角度:

  日本在1871年颁布《古器旧物保护方》,实施了法律与实践层面的保护,而在1920年颁布的《文化财保护法》,在这个法律中最有特色的就是“人间国宝”的认定,即重要无形文化财的传承人,所以该项法律不仅使文物、工艺品得到保护,工艺技术这一无形的东西和掌握了这个工艺的绝技艺人也得到了支持和保护。由于法律的出台,对于民间艺术的收录也是比较完整的。而相比与日本的法律,中国在03年开始酝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法律,但至今仍未出台。唯一一份条例是在1997年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

  从学者的方面:

  日本关于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发展的研究起步是比较早的,到如今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在这一方面我们认为可以为我国的传统手工艺,这其中也包括蛋壳雕绘提供一些意见,在20世纪30到40年代,日本很多学者就民间工艺发展进行研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日本学者柳宗悦老先生,柳宗悦在当时发布了许多关于民间工艺的文章和专著,其最有代表性的一本书籍《工艺之道》对日本民间工艺在日本民众心中认知度的提高以及民众心中关于本民族民间工艺的自豪感有着巨大的贡献。所以在学者方面,我过有很多研究民俗、民间技艺的专门学者,但很多仅限于研究记录,对于民间技艺在民众的认识上并没有太多能够做到像柳宗悦学者一样。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具有权威性的人士参与到民间工艺的推广传播中,提高民众对于本民族传统手工艺的自豪感。

  蛋壳雕绘与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

  现在的日本许多设计者其设计的灵感源泉是来自本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努力创造具有本土文化底蕴并适合现代人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情趣的工艺品。在这里我们建议将蛋壳雕绘被设计者利用,并让设计者来设计。一个是指将蛋壳雕绘通过设计师以其他种形式进行再利用,比如蛋壳雕绘的插画运用到手提包、T恤等,另一个就是蛋壳雕绘的图案让设计师来设计,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得确保传统的雕刻图案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的审美设计理念对图案做一定的延深。其次便是将蛋壳雕绘与现代的艺术设计展相结合,如果有很多设计艺术展其背后也都存在展出物件的售卖,所以如果将蛋壳雕绘这类元素融入现代的艺术展出,将传统元素与现代的理念相结合,一方面作品不单单是作品还具有历史文化的底蕴,这于蛋壳雕绘,于现代设计艺术作品都是双赢的事情。在蛋壳雕绘与现代艺术设计结合中,我们希望的是像蛋壳雕绘这类手工艺能够活用起来,兼具审美化、实用化和生活化。

  最后,关于蛋壳雕绘的发展问题,由于它的可塑性很强,发展的途径有许多许多。而对于每一位传统工艺的传承人,就如同一个摆渡者,在传统历史与现代中自由穿行,对于传统工艺的发展,也需要站在历史与未来的角度,以科学的方法方可有其之道。

   

   

   

   

   

   

   

   

   

   

   

   

   

   

   

   

   

   

   

   

   

  网络与新媒体 陈奕佳

   

  五月的天,六点就开始蒙蒙亮。连夜的雨让天色更加迷茫。

  6:40一到,不等女儿招呼,李建军翻身起床,匆忙地洗漱过,换上凉鞋出门。他三步并作两步,腰间的钥匙不断碰撞,比脚步声更先一步叫应了楼梯间的感应灯。下楼之后,快步穿过一条步行街,路过一个篮球场,再穿过一栋住房楼。这一段路他总是懒得打伞。

  “打伞的话动作总是要慢点。这一段路也不算远,可以沿着屋檐走!”

  快到停车的地方了,他提前从腰间取下摩托车钥匙,再找出卷帘门的钥匙握在手里。把门拉到刚好够人通过的位置,打开摩托车尾箱,拿出雨衣抖开装好,把摩托车推出门,压下卷帘门再锁上,仿佛有一个倒计时般,动作利落一气呵成。他骑上摩托原路返回,在楼底等着送女儿上学。他的女儿上正上高三。

  “不能耽误她的时间,我就必须要赶。其实更多的时候是在楼梯口等她下楼。”

  “家门口是一条单行道,有时候为了赶时间就不得不逆向行驶;又必须要保证安全,不能影响正常行驶的车辆,心里还是有点紧张。”

  雨天道路湿滑,李建军尽力操控摩托靠近路沿石行驶。纵使有雨衣和帽子,雨大的时候脸上还是躲不过雨水的均沾。如果是冬天,凛冽的风直往脸上招呼。躲在在后座的女儿则不用经历风雨。所幸今天学校前的施工路段还没有太深的积水,不用脚踩着地淌水过去。

  摩托车在一处积水稍浅的路边停下,李建军目送女儿跑进校门。他打开左转向灯,左脚撑地,右脚踩着刹车,手上发力准备着下一步动作;他转头往左右看了看,等旁边车流间隙足够的时候,起步调转车头回家。

  学校离家也不算远,骑自行车十多分钟的距离,但女儿常常因为赖床之类的原因导致自己赶不及,最后只得让李建军骑车送去学校;遇到下雨天,就一定是由他送。所以很多时候不等女儿说“爸爸你送我吧”,估摸着时间他也知道自己该下楼了。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五年。李建军不是没有劝过女儿,“我骑车送你,你却还是踩点到教室。尽量早一点起床,动作快一点嘛。每天因为几分钟火急火燎的,何必让自己这么慌。”但他仍时刻准备着以专职司机的身份出动。

  李建军属牛,多数时候他确实像牛一样任劳任怨。有人笑他太老实,也有人欣赏他真踏实。

  “为娃娃节省一点时间,让她多睡一会。只要她认真学习,每天进步一点。虽然高三了,劳逸结合才好,保持适度的紧张,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轻松应对。我考过三次呢!”

   

  李建军经历过三次高考。

  第一次高考在1990年。在区普通中学念了三年书,16岁的他有小小的紧张。

  “那时候成绩不太好,50来人我排在十多名。高考期间我刚好拉肚子,难免担心考试的时候肚子不争气。当年专科线480,我考391,还有很大上升空间!”考完后在同学家没玩两天,李建军就病得连从床上坐起来都困难。那一年正是肝炎流行。后来经过乡村医生的治疗,他的肝功能恢复正常,但就此成了乙肝病毒携带者。

  第二年李建军本想找找关系到省属重点中学广安中学去复习,但高考分数没达到复习班的要求,于是去了岳池县罗渡中学;又因为报名时间太晚没了复习名额,他成了应届班的插班生。

  “那一年还是有些进步。但到底是没尽全力还是方法有问题,感觉学到的东西不是很多。好在考试前已经想到了以后跟着家中长辈去当泥水匠当建筑工人,考试时心态很放松,发挥较好,考了470分。”

  这一次分数刚好够资格去广安中学复习。但李建军犯了难,到底是继续读书还是去昆明当建筑工人。想到自己读了十多年书,还从来没去重点中学学习一下,最终他选择再读一年。

  “复习这一年真的非常辛苦。通过一年的努力,我收获很大。六百多万考生,只招一百零几万!专科线515,本科525,我考522分。”

   

  1992年,李建军考进四川轻化工学院(现四川轻化工大学)发酵专业。由于该专业在入学后有体检,李建军的身体条件不符合专业要求,他被迫转到同系另一个专业——制浆造纸。“如果读发酵专业,就业面要宽一些,食品厂、饮料厂、酒厂,还有饲料企业,都可以选择。制浆造纸就只能去纸厂。”入学没多久,李建军的父亲在老家帮人修房子时摔伤,需修养半年,家里没了收入。靠亲朋好友的支持李建军得以继续学习,他有能力年年拿奖学金,但失去了专升本的选择。

  1995年毕业后,李建军放弃重庆万元纸厂的邀请函,回到广安进入五一纸厂工作。从农业人口变成非农业人口,在当时是“跃龙门”,谁料九八年纸厂被关停。九八年到二〇〇一年,李建军的生计从跑三轮车到跑摩托。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建军听同行说烟草公司在招人,2001年他进入烟草公司工作。几个月后,由于实在不解同事的工作方式,李建军提出辞职,继续“跑125”。

   

  2002年,烟草公司的领导到访李建军家,邀请他回到烟草公司工作。这一次他在烟草公司呆了9年。期间,他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参加公务员考试,待第二年取消相关要求时他刚好超过年龄限制;他拿到了“高级营销员”资格;凭借自身努力获得了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本科学历;他代表广安市烟草公司参加过四川省烟草公司营销技能竞赛决赛;又因为外聘职工合同到期在2011年成了无业游民。

   

  牛是沉默而固执的。

  这些年李建军空闲过,在家专职辅导小升初阶段的女儿;找过新工作,因此接触到家居水电行业;有机会再进烟草公司时,出于多方考虑没有去;与人合伙经营管材店,不瘟不火;散伙了,一个人顶着压力把烂摊子接下来。

  现在,他是一个自学出师的水电维修工人。干活的时候,工具包打开放在脚边,一个人站在人字梯上捣鼓,边做边学,长时间抬手抬头,汗水混着墙上的灰十分辣眼睛。工作地点多数正在装修,充斥着粉尘、甲醛。李建军毕竟不是专业的,工期可能比别的工人长,呼吸系统受摧残的时间就多了,偏他还不爱戴口罩。有时候他的妻子会去打打下手,受不住恶劣的环境忍几天又回去了。没有活计的时候,李建军就呆在终年晒不到太阳的门市里,看看新闻,研究一下电器的内部构造。比起工人,还是沉默的读书人形象更适合李建军。能拿下估值十数亿项目的故交谈起李建军,都会由衷地夸到:“他这个人想法很对。”

  牛也有偷懒的时候。五、六月返潮的时节,门市里湿气极重,地板仿佛被不善家务的人拖过,水淋淋。腿脚不好的人进门就会膝盖疼。李建军的妻子抱怨道,在这种情况下,他宁愿坐在门市里,也要等到饭已经做好的点才回家。

   

  22:00,女儿下自习了,闹铃一响,李建军放下手中的事情转身出门。家附近有一条光线昏暗的街道,夜里行人少,他要走过这条街去路口接女儿。清脆的钥匙声又唤醒了一层又一层楼的感应灯。这时候他可以不用赶时间了。

   

  网络与新媒体 胡至君

   

  古语有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文实乃人之良友。书以传道,解惑,传情,达意为其能。以愚之所见,经典名著虽汗牛充栋;诗词歌赋虽浩如烟海;小说戏曲虽不计其数。然实则“读”书之人却甚少。何为此言?

  闲人读书,是为怡情养性,未领其神。学者读书,是以研其言究其道,却难达其意。话已至此,究竟何为“意”,何为读书?依愚之见。意,意义也。杜牧《唐庄充书》有言: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卫兵。一篇好的文章,首先要有好的意义内容,然再有气势文辞。写文章如此,读文章也应是如此,不能本末倒置,注重文采修辞而弱化感情意义。读书,是为解意,了解作者意思,开拓自身意境。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写道:闲静少言,不慕容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由此可见,读书是为会意也。

  仍记昔日,为高考奋斗过的日日夜夜。我也曾抱一本语文书挥汗如雨,却久久背不下区区几百字的《逍遥游》,文章绕口,字句也生涩。我便只能,一字一句,一句一逗,抑扬顿挫,字字分明。只解其字,不领其意。以至于离高考后一年不到,我便将此文忘于九霄云外了。读书若只应付于知识储备,适用于考试学习,那么读书便没有多大意义了。其实,读书就应该单纯的读书,不为知识,而为心领神会,融会贯通。

  我曾读过纳兰容若的词,当时只惊觉词人好文采。《纳兰词》中句句精品,词风清逸隽永,凄婉蕴藉。现在想想,我却倒是未逢其时读此书啊。我这样说,倒不是因为此书晦涩难懂,只是因为缺少了一段人生经历难以与词人心意达到共鸣。读一本书,就该是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与作书人情感相通,思想摩擦,激情碰撞。而后,笑叹过往皆如炬,悉将往事散入风。犹记当年《纳兰词》中好风景,“一水浓荫如墨画,数峰无恙又晴晖”“况有短墙银杏雨,更兼高桐玉兰风”更有“绿阴帘半揭,此景清幽绝。行度竹林风,单衫杏子红。”道是词人好雅兴,提笔独赏闲时花。却未解此画应是伤心画,此花不过落泪花。当时不懂“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是何等凄凉寂寞,不懂他的爱情是怎样缠绵动人。站在这个年龄之上,再回头重温词人之词,却又是一番光景。有道是,不经过,不懂得。历经一段少年唯美动人的感情后,重温此词。我不再流连于他笔下冷清幽静的山水花草,不再止步于画境的清新朦胧。我仿佛可以触碰到词人笔尖带丝丝冰冷,他指尖的阵阵孤凉。翻遍他所有的词,我找不到,找不到一句欢乐的句子。整本词全是一个男人复杂感情的宣泄。一眼万年,一世情债。暗恋时的孤独苦楚,“谁省,睡省,从此箪放灯影?”不为情所困,而为情所累。错过后的痛彻心扉,“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怨鸳,雨歇微凉。,十一年梦一场”他在落花时节,我在梅雨时分。他眼望残红,思念亡妻。我低头不语,记往事个刻骨铭心。白驹过隙三百年,在岁月鸿沟边,我能感受到纳兰的心跳,不急,不缓,带丝丝孤单和悲凉。闭上眼,我才发现心尖的一丝颤动。

  读书,就是要在恰逢最好年龄的时候才能懂其心,适其意。当你知晓曾经有那么一个人和你一样徘徊过,哭过,笑过,有激情,有理想,也曾心怀天下,也曾郁郁不得志时,你会庆幸你自己在最恰当的年龄刚好遇到正当恰好年龄的他,好巧,你懂他。读书,也不过读个人,读个意罢了。你若懂书,书便渡你。

   

   

  网络与新媒体 黄佳荟

   

  那瓣月亮

  落在失眠的海上

  飞行和坠落 都是有弧度的美

  我和海鸥都想做到

  像背身跳高

  身体 宛如那瓣月亮

  然后

  我落在失眠的海上

   

   

  网络与新媒体 孙翌童

   

  有人问:人生是什么?        

  有人问:家庭是什么?        

  从广义来说,估计得说上半天也未必能说清楚。从我个人的经历和感觉来看:人生就是往好活着。家庭就是往好里活着的一家人。        

  人活着,要有理想,有正义感,有责任等等。我看最大的目标就是好好活着,活的平淡,活的精彩,都不重要,只要是觉得越活越好,活的踏实,有价值,有希望。        

  有的人,自己吃苦耐劳,舍不得吃好的,穿好的,舍不得为自己花费一点,特别节俭。大家都说他傻,说他小气、吝啬,但是在对待家庭成员上,他极其大方、潇洒,肯付出,有担当。家里人有点进步,有所作为,他心花怒放。有人奉劝他:人生短暂,为自己想想。他总是笑笑,不语。有时他也会发个牢骚:“我为了什么?我真的不会花钱?不会享受?”。古人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难道节俭不是美德吗?        

  这样的人,是真的傻吗?我说“傻”,是“傻”的可爱。他是傻自己,为全家的好。姑娘就该嫁这样的“傻人”,小伙就该娶这样的“傻人”,孩子有这样的父母是运气,父母有这样的孩子是福分。因为他(她)懂得感恩,有一颗爱心,有一种责任,有一份胸怀。        

  一花开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放低自己,舍弃享乐,成全一个家庭,是大爱。在爱面前,富有,高贵,漂亮都是那么的渺小。为了爱,有时所谓的自私,谎言,丑陋的背后是高大。“傻子”的内心应该是强大的,为了一个目标,勇敢的追求,默默无闻,不离不弃;“傻子”的内心也是孤独的,他不会向谁倾述,默默地保留一片内心的角落,守护着他心中的圣地。可能在某个寂静的夜晚,皎洁的月光下,他会辗转反侧,内心深处波澜起伏,但是,总究像大海回归平静,“傻子”的信念是坚定的,因为他坚信红红的太阳会在海平面上升起,黎明的曙光会照耀大地。        

  人生是什么?家庭是什么?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注释。如果有心观察,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很多家庭里拥有这样的“傻子”。我以为:每个家庭成员多点付出,少点计较,多点关怀,少点索取,多点理解,少点恶语,多点爱意,少点任性,多点远眺,少点近视,多点光明,少点黑暗。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家庭,明天一定会更好!

   

  ——观《十三邀》有感

   

  网络与新媒体 熊怡

   

  Q1:戏谑式的大众文化能好好对话吗?

   看到许知远和李诞的交谈,我感受到了牵强和疲惫,许知远一直以严肃的交谈方式渴望能和对方有一些思想上的碰撞,而李诞一直是以戏谑和不正经的方式来回应,不可否认,戏谑是反对话的,这往往让真诚想交流的人感到无奈和失望。让交谈变得无意义。或许有人会说为什么对话一定要有意义吗,当然如果事事都要讲求意义是没必要的,可这样一个病态的事事无所谓让这个社会的文化风气变得空洞,无内涵。从此以后没人会对更深层的东西进行思考,发出追问。没人会真诚交谈,因为这样的严肃和真诚的态度被视作可笑和较真。人人都活在一个戏谑的不正经世界,那这个世界还会好吗?

   

  Q2:大众文化就是一味地迎合大众口味吗?

   李诞在十三邀里说到:不想成为被大众所排斥的文化就是不要给别人添堵。即不要说真话,不要挑战大多数人。但是大多数人所追崇的就是对的吗?我想这个有待商榷。大众文化和大众娱乐是一个包含关系,它们不是全等的,追求娱乐是人类生物的本能,大众娱乐方式多一些戏谑,一些表演成分,这无可厚非。可如果大众文化也是这样,这恐怕是分可怕的社会倒退,活在一个毫无严肃感,缺乏真实和规范的世界,这是让人不敢想象的。虽然的大众文化相对于精英文化更加的通俗接地气,精英文化乐于质疑,乐于思考,现在年轻人于质疑声音十分敏感。似乎一点点批判的声音都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所以这样的大众文化让社会陷入了一个和谐的假象里。那么这个世界会好吗?

   

  Q3: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社会责任感

   如果说世界有一个已经成型的运行规律,那么精英文化的知识分子就是乐观主义,他们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敢于质疑,渴望改变这个世界的阴暗面,他们对人性的道德抱有期待,同时他们把对无穷无尽尘世里的事物探索和追求看成是一种乐趣,思辨的乐趣。相反大众文化的佛系青年对这个世界报以悲观主义。他们觉得不存在完全道德纯洁的乌托邦,世界的运行规律不为人的意志所转移。他们不挣扎,不思考,不痛苦,把所有都看淡都放下。自以为这就是佛学所推崇的,这叫庸俗化的佛学,适合现代自欺的中国人,可是那看淡尘世万物,表面云淡风轻真的就是放下了吗?苏轼说: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他真的能如他所说放下自己的仕途吗?我想这是放不下而自欺。许知远问李诞会偶尔有一种怀疑自己的情绪吗?他回答说:当看到别人还在坚持,会感到自己不正义。如果把这两种文化化成百分比,那么精英文化就是那5%,如果一个国家,95%悲观主义的大多数,对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少数排挤和打压,这样的社会健康吗?这个世界真的的会好吗?

   

  Q4:谁是多愁善感的乐天派,谁是嬉皮笑脸的虚无者?

   热爱生活的人往往对世界是好奇的,是对万物充满期待的,享受人性中的矛盾,是充满反抗和挑战的人文主义。他们总是在深夜思考人生的意义。他们想一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在夜里他们做情绪的努力,醉生梦死,等到黎明一出来,又开始歌颂太阳,这是人的残酷折磨。可是他们内心富足。人生最大的勇敢就是经历欺骗和伤害之后,还能保持信任和爱的能力。这就是精英文化想要传达的内涵之一。而现在的大众文化反倒像一场自我包裹,自我保护,是一种自毁倾向,像是一个孩子撞到社会阴暗面的的挡路墙后,转头就发誓再也不走这条路了。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自洽,可是过度的自洽就是麻醉。他们以为保持无所谓的心态就会万事不侵,但其实这是一种规训,一种对自己无奈的妥协。他们自我放弃,他们内心虚无,仿佛狂欢的暴风雨过后,内心寸草不生。如果文化虚无,那么这个世界会好吗?

   

  Q5: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方式给后人解释我们的文化?

   文化最后也逃不过一个传承,我们常常感叹前人的智慧,他们给我们留下了文字,道德规范,社会秩序。他们在历史的长河里是辉煌的一束光,他们是称职的先人。我实在难以想象,我们的文化要怎么载入史册,或予以戏谑、予以奉承。历史文物不再承载普世的价值思想,那么我们会成为怎样的前人?大众文化偶尔来拿娱乐和消遣这无可厚非,可是真正拥有传承和文学价值的还是精英文化,它更能传递和蕴含深层次的内涵。树立正确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我想,这个世界会好的!

   

  网络与新媒体 徐皓轩

   

  嗨,亲爱的自己:

  你应该知道,从小我就是自卑的。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什么都不如别人。所以时常在自省,觉得只要有错不管为什么,那一定就是我有问题。那是很黑暗的时光,像是人生路上深不见底的漩涡,把我一点一点地往里面拉扯。

  自闭、内向、不愿意和陌生人接触、成了讨好型人格。因为一些事情,我离开了那个漩涡。但当我暂停开始表达自己之后,我发现自己似乎又在朝它接近了,开始封闭自己,开始凝视深渊。所以借今天跟你讲话的这个机会,我想要挖开自己的内心,好好说一下曾经那段黑暗的日子。

  父母那辈人有一个特点,喜欢把原因往外推。从小只要出了什么事,听到的第一句话从没有过安慰,只会是:“你看我就说了让你不要吧,你不听!现在好了,活该。”

  所以从小到大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一定是有错的那个人,我自己也深信不疑,哪怕只是跟我沾上了一点关系。有问题我不敢问,肯定是我自己太笨没理解而已;觉得不对的地方我不敢提,肯定是我自己不知道所以觉得错了而已;犯了一点小错误我都会很害怕,因为少不了就是一顿骂。自省、否定、逃避、自我怀疑。我是个没有优点的孩子,所有人都比我厉害,我比不过的。

  这影响了我很久,甚至现在。不会去冒险,不愿意去创新,因为只要不出错误就会省去很多麻烦不是么。对一件事我没有足够的把握的时候,宁愿逃避我也不会去做,打内心就觉得我肯定不行。我知道这样不对,所以那时的理想才会是站在聚光灯下,接受所有人羡慕和崇拜的眼光。家里人告诉我:“你不行,因为你从来没做过,所以你没有天赋。”我抗衡过,放弃了。可家里人又说:“你看你自己都没有坚持,我阻止你为什么不能坚持?你做不成什么事。”原来都是我的错,只是我的错,我什么都做不成。

  如果当时任其发展下去,轻度抑郁迟早会变成大问题,我会在漩涡里越陷越深,然后消失。好在我是幸运的,非常幸运的。常常笑着跟大家说我的叛逆期只有一天,跟我爸打了一架。与其说叛逆期一天就结束了,倒不如说那是我“叛逆”的萌芽。不是开始反抗父母,是开始学会自救。

   

  高中充斥了无数的回忆,但高中三年时光在我生命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理由,是因为那里是我走出那片漩涡的地方。我认识了很多人,我接触到了网络,我看了很多书,我知道原来我们都需要成为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交了很多朋友,我在交往过程中找到了从来没有过的自信,他们夸奖我,他们鼓励我,他们认可我。原来我不是一无是处,原来我也有优点。他们是撕开我世界裂口的一群人,阳光照射进来,让我看见原来除了那道深不见底的漩涡,还有如此宽阔明亮的大道可以行走。从那以后我想要去玩,我想要去接触新的东西,我想要跟朋友们在一起,哪怕一次次违背父母的意愿。甚至我自己都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有那么强烈的渴望,现在大概理解了。我走出来了,本就什么都明白的自己,也逐渐选择去改变一些不好的东西,消除一些曾经的影响。

  父母那辈人是缺乏安全感的,尽管他们是一片好心,可是没有办法。所以才会总觉得只要找到了问题,只要问题不是出在我的身上,那么我对孩子的付出和关心就是没有错误的,没有错误才会是安全的;不听我的一定就是错的,因为只要听了我说的,我“掌控”了孩子,那么那些危险失败就不会发生。这是他们的自我保护,我从来不怪我的父母,也从不否认我的家庭为我的付出,我甚至觉得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是我最幸运也最幸福的事情,我的父母对我的教育和帮助,能比得上这个世界80%的家庭和父母。但不可否认的是,之前讲述的所有故事,也的确是原生家庭带给我的影响和伤疤。

  把内心一层层挖开亮出伤疤,再一次地触动哭泣不是为了说它有多深多痛,回忆和剖析自己,只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对我来说过去的东西就单纯是过去了,既然无法改变,我也不会选择纠结,至少对现在的我来说,是一个个好的结果。我可以坦然地说我不后悔,我也要让自己永远能够坦然地去说“我不后悔。”

  我们都只有一个结局,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那个结局。从开始到结束中途经历的所有过程,才是真正属于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我知道家里人的建议都是对的,都是因为担心危险担心走弯路担心自己失望,可是人最首要的就是要对自己负责,只有自己能负责自己的人生。我明白我需要给家人安全感,所以我在努力去做,我在努力削减曾经带给我的影响。

  人生二字,先而为人,后而生活。我的家人用二十年时间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我将用整个余生去学会如何生活。我所经历的种种,成就了现在的我。我喜欢玩耍,我喜欢社交,我喜欢接触新的东西,我喜欢跟朋友们在一起的那种感觉。

  这世间有亿万种可能性,没有人能够保证百分百的避免危险和百分百的成功,但我做出我的所有选择,我能够很清楚明白地告诉我自己我考虑清楚了这样做的后果,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都能够坦然地说出:

  “我不后悔,这是我所做的事情。”

  我相信而且我坚信,我和家人和关心在乎我的人一样,都希望看到一个结果——我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开心快乐地活着,成为一个独立的、属于自己的、有自我的,完整的人。

   

  ——访饭圈大佬

  网络与新媒体 薛文宇

   

  是这样的,我刚开始追星时,就跌入了某流量大坑,当时什么也不懂,每天过的腥风血雨,也没少给自家招黑,不过也因此算历练出来了,学到了很多混饭圈的常识。做那个流量的粉丝两年里,近距离接触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渐渐觉得没意思了,我就把活动重心转移到了一个上升期演员的饭圈。这个饭圈里很多人都像当年的我,都是第一次当粉丝,所以我这样的小喽啰,竟然也成为了这个饭圈的大佬。想必你们一定很好奇饭圈大佬每天究竟都在干什么吧。我觉得我在饭圈的日常可以用两个字来高度概括:花钱。没错,字面意思的花钱,不仅花自己的钱,还能花别人的钱。人人都说追星烧钱,但只要胆子大,不对,本事大,“创收”也不是不可能。

  追过星的都知道,粉丝后援会常常会组织集资,包括日常存钱罐和生日,发布会等特殊活动的专项集资。那些平时积攒的“小钱”多半会分给数据组的粉丝去买小号抡数据就是转发,评论,点赞以及打榜,比如每天花几十到几百不等用来微博买花提高偶像明星的明星势力排名。组织群里粉丝去接送机时准备点小礼物这些也都算是日常开销了。至于每年的生日应援,剧组发布会,探班等都是要花大钱的,所以我们会进行专门集资。就拿发布现场应援来说吧,从设计宣传,印手幅,到订花篮,挑选明星和媒体礼物,制作甜品台等等,事无巨细,每一样都需要我亲力亲为。

  表面上花着几大万的银子看起来很威风的样子,实际上可能凌晨三四点还在小黑屋里打包礼品,包装完了又想既然都熬夜了,那就去控评一下吧。虽然挺辛苦的,不过作为回报能在活动现场见偶像一面也算值了,而且那些屏幕前的小粉丝看到我们的应援会跑来我微博底下夸我,这让我很飘飘然。当然,我自己不花一分钱那是不可能的,毕竟白嫖永远不可能成为大大。去年曾有一个月连飞四次北京,机票买的是凌晨特价票,活动门票找熟悉的黄牛也能打个折,毕竟平时后援会组织团票给他们带了不少生意,算是一点变相的回扣吧。

  都说追星的正能量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为了追星,我攒钱买了相机,换了电脑,自学了拍照,修图等饭圈大佬必备技能。以前我学韩语

上一篇:贪官忏悔:成了老板的“仆人”、金钱的“奴隶”
下一篇:论文(三)| 国曦今:人类学的自然法基础——弗雷泽对自然状态的阐释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