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定义样例十一篇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可持续发展定义例1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以来,整的人类社会进入空前高速发展的阶段。正如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那样,资本主义社会在不到100年时间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一切时代的总和,生产力的发展,各种机器的广泛应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交通方式的变化,人口大量增长等等,这一切仿佛是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这一“法术”彻底改变了世界。人们在享受日益丰富的物质成果的同时,也在承担着这一“法术”带来的种种恶果。资源危机,环境危机,人口危机开始困扰着我们。同时人类的欲望也得到了空前的膨胀,为了满足这种膨胀的欲望,更加剧了这些危机。这些危机已严重影响到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这些问题不解决,人类社会便无法发展,甚至可能出现倒退。这些危机的出现开始促使人类反思以往的发展法式,并探索新的发展方式。

  1972年,当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还在为其高增长、高消费的“黄金时代”沾沾自喜的时候,著名的“罗马俱乐部”(Romanclub)集合了众多有识之士,开始探讨人类发展的困境,并完成了《增长的极限》一书。该书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第一次正面提出了这一问题,指出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的发展是受到有限资源和环境的制约的。这是人类社会对以往无节制的向自然索取的发展方式的反思。人们开始讨论这一问题。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较为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反映了当代世界文明成果。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界定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之后,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了学者和各类机构的广泛关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和界定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

  全球范围的资源,环境危机接踵而至,面对这些关系到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时。迫使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并进行总结。促进对这一问题达成共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标志着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了各国的关注,并在各国取得了合法性。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的界定是最为广泛接受的定义。这一定义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的发展是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首要条件。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人类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就是不断改善改善人类的生存、生活质量,最终消灭贫困。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首先要通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实现。特别是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国家面临着贫困问题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问题。贫困加剧环境的恶化,同时环境的恶化又会加剧贫困,形成恶性循环。要打破这一恶性循环,要把发展摆在首位。不发展贫困问题就无法解决,可持续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2.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如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一定会危害后代的发展。短期内通过向自然资源环境的索取可以换来一定的经济发展。但人类的活动无法摆脱自然规律的限制。无节制的索取必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报复,必将影响后代的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一定是以一定的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没有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人口可持续发展,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强调适度的人口规模、良好的人口结构以及较高的人口质量。当今,人口问题已成为困扰我们的重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规模不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口结构失调、人口素质不高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4.全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全球人类共同的目标。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其他它国家的发展而发展。同时任何国家的问题都会影响到其它国家。特别是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问题,比如全球暖,臭氧层的破坏等,这些问题影响着全球人类,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二、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通过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有着许多不谋而合之处。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念,以及马克思主义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论的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共同的目标

  经典作家深刻地论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首先肯定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成果,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与以往的社会相比,有了重大的历史进步,同时还指出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存在以及社会私有制的存在导致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及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因此,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更高一级的社会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社会主义制度改变了私有制,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决定了由人民群众共享劳动财富,从而消除了两极分化,同时解决了经济发展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彻底化解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而保证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马克思所义所追求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社会主义制度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共同的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是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及全面协调发展。关于这个理念,马克思都进行过系统而深刻的论述。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的发展是建立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的,人类通过利用自然资源,可实现发展同时,人类的发展又受到资源环境及自然规律的制约,如违背了自然规律及无节制的索取自然资源,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其次,关于适度人口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不仅提出人口自身生产的可持续问题,而且指出人口的生产要与物质生产及自然相适应。只有人口生产、物质生产与自然这三者的协调一致,才能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唯物主义认为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这里的生产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当人口自身规模扩大时,对物质资料的需求也将增加,这时要求扩大物质资料的生产,这样一来,就会加大人类对资源与环境的索取,因此,保持适度的人口是非常必要的。可见,适度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再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着丰富的全面协调发展思想,论述了城乡之间,工业与农业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论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认为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问题,环境资源制约着可持续发展。粗放的发展方式、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不尊重自然规律必定会造成环境的破坏,阻断发展的可持续性。相反,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环境保护,尊重自然规律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发展,不能因为保护环境就“限制增长”或者要求“零增长”或“负增长”。若不解决人口的贫困问题,也不可能实现保护生态环境。贫困往往会加剧环境的破坏。贫困人口为了生存的需要会不择手段的掠取资源,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因此,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发展。停止经济发展或者采取负增长只能是延缓现有资源的使用时间,并没有解决现有的资源的有限性问题。而经济发展却给人类提供了更多时间和空间,不断地开发新资源和替代资源。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不是停止科技进步,而是改变技术的使用方式。

  马克思主义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从最初的从属与自然、敬畏自然,依靠自然发展为利用自然,并试图主导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随之发生了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恶化,导致人类发展的非可持续性。。所以,我们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应该尊重自然,正确利用自然,在环境保护的问题上,承担更多的责任。

  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论述较为薄弱。即便如此,马克思主义还是对社会建设理论开展了初步的研究,可以概括为社会发展阶段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善待自然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建设目标论,以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为主要手段的社会建设途径论。这些理论对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

  (一)社会发展阶段论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间存在着一个过渡的阶段,把共产主义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进一步丰富了这一理论,把”第一阶段“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把”高级阶段“称之为共产主义社会。这就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供了理论渊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资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时与马克思恩格斯所描述的共产主义又有一定的差距。这就决定了这一阶段的发展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也不能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找到现成的答案。我需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探索符合实际的道路,这就是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沿着这条道路不断前进,我们就可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条道路实际上就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保持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同时吸收资本主义的相对优势。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目标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还包括人的个性自由,人的性格、智慧的发展等多个方面。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充分体现了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向。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才可能持续。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能够促进人口质量的提高,高质量的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能够使人们更加正确的认识人与自然、资源、规律等的关系,这些都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人的全面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是人们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

  (三)善待自然是马克思主与可持续发展的共有之意

  可持续发展定义例2

  一、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两种观点的争论——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契机

  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在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悲观主义认为地球上的资源不是无限的,不断增长的生产和消费将会给环境巨大地压力。如果目前地球上的状况继续下去的话,地球上很多资源将被耗尽;乐观主义认为,地球上的资源是无限的,没有必要因强调资源保护而影响经济增长。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得知无论是悲观主义还是乐观主义,他们的理论既有合理性,也有非合理性。悲观主义抓住了人地关系中的关键要素:人口、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污染。这对于我们理清人地关系具有借鉴意义。但他们却忽视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乐观主义弥补了这一缺陷,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却超过了一定的“度”,显得过分自信,从而忽视了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在这两种观点的争论之下产生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充分认识到环境的限制,而且重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它扬弃了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片面之处,吸收了它们的合理成分,具有进步性。

  2.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确立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和思想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并被广泛接受。

  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正式提出是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之中,该报告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虽然迄今为止可持续发展还没有一个确切统一的定义,但是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宗旨却是被广泛认同的,即大多数人已经意识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相容的。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

  可持续发展理念已被人们广泛认同,但是国内外理论界对可持续发展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仍存在着争议(即是否属于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应从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特征方面着手。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各国公认和接受的,在国际环境法领域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体现国际环境法特点、构成国际环境法基础的原则。由此可以看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具有普适性、获得承认性以及构成性等特点。可持续发展原则能否成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关键要看其是否符合这些特征。因此,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特征进行分析:

  首先,“可持续发展”自产生之始就是为了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而人类的发展会涉及到环境的方方面面,如:大气、水、森林等等。因此,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国际环境法应在各个领域适用可持续发展,从而使得可持续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而普适性正是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重要特征之一。

  其次,众多国际法律文件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性原则,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环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人类环境宣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众多国际法律文件中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而构成性又是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又一重要特征。

  最后,可持续发展原则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不仅体现为在理论上被接受(如上面讲到的宣言、条约等),还体现为在实践中也被承认,如国际法院在1997 年的盖巴斯科夫—拉基玛洛水坝案( 匈牙利诉斯洛伐克) 的判决中对可持续发展的解释为“经济发展必须兼顾环境保护”,同时“需要缔约方根据条约的目的来达成解决方案”。这些都表明了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承认。而获得承认性也是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重要特征。

  综上,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原则符合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主要特征,因此应当归属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但应注意该原则还处于发展之中。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层面的贯彻实施与完善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里约宣言》,号召各个国家制定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各国也做出了“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上寻求国际合作”的承诺,从而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人类共同的发展战略被确立,并第一次将其由概念落实为全球的行动。2002年9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会议,通过了《约翰内斯堡宣言》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行动计划》等有关具体实施可持续发展步骤和时间表的重要文件。与此同时,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也响应了国际社会的倡导,对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了贯彻。以菲律宾为例,它在宪法第2 条第16 款规定:“国家应保护和促进人民享有与自然及发展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态平衡的权利”。

  可持续发展从一种理念转化为一种行动,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在贯彻落实中存在的不足:首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中的矛盾阻碍了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如环境保护标准方面的矛盾。其次,不仅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定义还不统一,而且可持续发展的司法标准也极为缺乏,这使得可持续发展原则缺乏可操作性,从而影响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贯彻实施。

  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应努力克服其在贯彻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努力做到:首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在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基础上,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其次,各国学者应加强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理论研究,以帮助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实践中确定适当的程序,增强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可操作性。

  四、结语

  可持续发展强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协调,是一种体现现代文明的新的发展观。它已成为一项发展中的国家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陈静生,蔡运龙,王学军.《人类——环境系统及其可持续性》.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48-256页

  [2]严音莉.国际环境法视野下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实现.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3]王云飞,丰霏,牟彩霞.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法理探析.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4]张弛.论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国际法..求索,2011年第11期

  可持续发展定义例3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从概念、主要内容、特点、主要措施及新领域与新课题等方面进行一番梳理与简略的述评,并就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浅见。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有两个层次。首先是可持续发展提出的理论基础问题。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研究比较多:

  1、有学者认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源于18世纪“自然的平衡”的思想。www.133229.coM

  2、有学者认为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在深刻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和人关系的同时,也分析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这种物质变换理论是同当今全世界的热点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密切相关的。可以说,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早期探索。

  3、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可持续性的概念源远流长,我国秦朝(公元前2世纪)的田律清晰地体现了可持续性的思想。并认为这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环境法律。但多数学者肯定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观演变的最近结果,是新的发展观。[1]

  其次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问题。

  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学术界争论也比较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学者首先提出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为全球范围的共识。主要观点有:

  1.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讨论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江泽民同志就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2]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步被接受和认可,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3]

  2.可持续发展是在80年代中期由欧洲一些发达国家首先提出来的。当时定义有10种以上,甚至包含了有些旨在限制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定义”和“指标”。而对此比较有针对性的共识是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4]

  3.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形成与发展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至1987年《我们的未来》的报告,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与形成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理论深化与完善时期;此后几年间,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导原则,人类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5]

  (二)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界定

  《中国21世纪议程》通过之前,中国无http://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有关文件,均使用“持续发展”概念。1994年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道路。此后,人们普遍接受并使用“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在普遍认同《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的定义的基础上,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做了不同的表述。

  1、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6]

  2、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出发,认为可持续发展是能动地调控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提高生活质量。[7]

  3、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人类社会的运行中,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能够保持社会进步、体制优化、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8]

  4、江泽民同志概括的:“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它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必须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否则他们就无法生存;二是今天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9]

  由此可见,中国学者在描述从传统的发展观到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的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基本上接受了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概念,进而从不同角度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表述推进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

  二、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容

  可持续发展思想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这是学术界的共识。但是在内容的具体上也有不同观点:

  1、可持续发展是指改善和保护人类美好生活及其生态系统的计划和行动的过程,是多个领域的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10]

  2、可持续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逐步将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和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转变成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11]

  3、可持续发展理论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即人与自然必须互相协调,协同进化,特别强调应把人类需求的不断满足同资源消耗、环境退化、生态胁迫等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二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发展、利己利他的平衡、当代与后代的公正、自助互助的公信、自律与他律的制约。[12]

  4、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维度,人与社会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维度,人自身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维度。三个维度内在地构成循环路径,架构出自然、社会和人的立体图景,形成了可持续发展内在整体性的“和谐三维度”。[13]

  由此可见,由于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面广,目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许多内容还有待充实。

  三、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贯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条红线,是发展理论的实质所在。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坚持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大意义。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邓小平、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和科学发展观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日益得到学者的关注,学术界主要从概念的提出、主要内容、特点、主要措施及新领域与新课题等方面对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研究。学术界认为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和自然环境在内的综合的社会发展观,它是在环境问题已成为发展重大课题的时代背景下,在对中国国情现实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宏观战略思考,它体现了邓小平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的深刻理念,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贯穿在他的整个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中。他站在世界与时展的前列,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不断实践,又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提高。我们应当在具体的实践中努力贯彻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来源、主要内容、实施措施等方面,分歧不大。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来源,学术界认为江泽民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顺应世界潮流、适应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口、环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对邓小平“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继承和发展。它的现实来源就是江泽民同志长期的工作实践。江泽民本身是一名科技工作者,这种职业背景使他不仅能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使他对人口资源环境对当今世界发展的影响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容,学术界认为是十分丰富的,核心内容就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四位一体的总协调,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主要是围绕核心内容展开,认为他提出并采取了五大战略对策:第一,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性转变结合起来;第二,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结合起来;第三,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结合起来;第四,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消除贫困及扶贫工作结合起来;第五,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这五大战略对策既是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实践。

  关于科学发展观问题的研究是现在的一个热点,成果也有很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对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和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丰富和深化,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创新,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总体评述及关于今后研究的两点意见

  (一) 总体评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目前在国内外都处于创建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在中国被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提出后,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法制学等各个领域都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研究仍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而且—般性的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可持续发展是—个综合性、交叉性研究课题,其理论发展依赖于道德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地理学、资源环境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要上升到理论体系,一方面,需要有严密的方法论;另—方面许多理论观点还需要充分论证,要加深理论研究的深度。同时需要研究者具有更广博的知识背景,还要多学科协调研究,各学科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进行研究,拓展研究的广度。

  总体来说,学术界对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问题重复论述比较多,缺乏新意;还有些方面的研究才起步,对于一些问题的研究尚未涉及等,这些都是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加以注意和不断克服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只是开了一个头,还需要进一步深入。[14]

  (二)关于今后研究的两点意见

  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总体来说,成果比较多,也有相当深度。但是笔者认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相对照,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还应该大力加强与深入,应该注意视角的转换与方法论的创新。

  可持续发展定义例4

  二十世纪六十到七十年代,由于越发严重的生态危机,可持续性研究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生态学、经济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学者投身于该项研究中。可持续性研究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消费、生态消费、生态经济、绿色消费、绿色经济发展等一系列界限并不清晰的研究领域。概括而论,当下学术界的可持续性研究基本上体现出两种最主要研究范式:理性范式和中心立场范式,下文将详细介绍并逐一评论。

  理性主义范式及其局限

  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性范式源于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传统—理性主义。理性主义追求普遍恒一性,试图用唯一标准对现实去繁化简,将不可知纳入可知领域。这一诉求希望的最佳形式就是将现实事物的规律公式化,因而在理性主义范式指导下的各学科科学体系的最高追求莫过于将其理论数学化。理性主义推崇人的理性,贬抑感性,为了达致目标,要去除情绪化的非理性,因而手段的唯一作用就是实现目标,衡量手段的标准只能是能否达至目标,工具理性战胜了价值理性。当目标—手段的逻辑在理性主义和现代性的结合体中达到高峰时,理性范式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范式,甚至成为生活世界的指导原则。理性范式下的可持续研究又分为经济理性和生态理性两种理论取向。

  (一)经济理性

  可持续研究开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此时正值野心勃勃的经济学帝国主义拓展研究版图之时,因而可持续研究最初以经济理性范式为主。该范式基于一个关于人性的元假设:经济人假设,即人类的本性是贪得无厌、趋乐避苦和自私自利的,一切都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并且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经济理性将一切人类行为转化成交换行为,成本—收益公式成为其重要的分析工具。在交换中个体、组织乃至社会都是追求最少的成本付出和获得最大收益。生产者追求的是最大利润,消费者力图以最少成本获得特定需求的满足。即使是慈善助人等利他主义行为,经济理性也可以将其解释为以付出助人的经济、精力等成本来获得某种回报或收益,这种收益不一定是经济上的,还可以有更广泛的形式:如可以是被助者的感激、世人对助人者的赞赏和关注、助人者良好的声誉等。

  经济理性范式在可持续领域的研究应用首先体现在解释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消费的定义上。布兰切特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 中提出可持续发展定义:“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以损害下代人的需求为代价”。这个广为人接受的定义就是典型的成本—收益表达法:以较少或不牺牲下代人需求的环境成本投入,获得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收益。后来,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则干脆将可持续定义公式化。他列出一个公式:

  NNP = GNP - Dm- Dn

  式中,NNP是可持续收入,就是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收益。Dm是人造资本的折旧,Dn指环境资本的折旧。Dm和Dn是可持续发展公式中的成本部分,需要折算成货币价值来进行计算(俞海山,2001)。以上这个公式简洁明了,但却存在两个不明确:哪些可以算作环境成本?是否要考虑环境成本的时限,是只算当下的环境成本,还是也要计入长远的环境影响?布兰切特夫人所提的定义明显是明确了长久的环境影响的,皮尔斯的定义在这一点上就没有完全体现布兰切特夫人定义的精髓。1994年,联合国环境署在内罗毕报告《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中也继续沿用了这种“成本—收益”式定义:“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俞海山,2001)。其中“能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的服务或产品”是收益,需要使用的“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以及“服务或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废物”是环境成本。“可持续”就是要达到付出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的理性发展和消费,因而实现可持续消费或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达至经济理性。内罗毕报告的贡献还在于明确而具体的指出环境成本的内容,即自然资源、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和产生的废物和污染量。同年,联合国在挪威奥斯陆召开的“可持续消费专题研讨会”上,将可持续消费的“成本”做了更进一步的扩充,不仅是当下的耗费,还应该包括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的所有投入(俞海山,2001)。不过以上的成本收益分析定义仍然没有很好的阐释布兰切特夫人定义中的核心内容“不牺牲下一代人的需求”。我国学者杨家栋、秦兴方针对以上定义的不足,提出可持续发展和消费的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两原则(杨家栋等,1997)。代际公平原则要求在衡量生产和消费是否可持续时,不仅要考虑当时的生态环境成本,还要计入长期的环境生态系统的损失。代内公平原则要求将因阶层和地区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和政治、社会环境的矛盾和冲突等不稳定因素也计入进成本可持续发展和消费的成本中。通过杨、秦两位学者的补充,“可持续”的成本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突破了生态环境和经济投入成本的范围限制,政治、社会不稳定因素带来的损害也成为成本计算的内容,这就为可持续研究开启了一扇超出经济学领域的窗口。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消费?采用经济理性分析范式的研究者提出的解决途径也是经济理性的一种实践。他们提出的方法主要就是增加不可持续性发展的成本和降低可持续发展的成本。在增加不可持续性发展的成本方面,有学者提出建立健全征收环境费制度,实现“污染者负担”的原则,对消费过程中造成污染者收取必要的费用,同时要改变中国现行征收环境费制度只针对生产和经营单位而不向消费者个人、家庭及其他的消费群体征收环境费的现状,用经济手段来促成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性(刘华容,2010)。此外研究者还提出不仅要用经济手段制裁污染者,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环境法律,增加环境污染的违法成本(唐国战,2010)。在减少可持续发展成本方面,有学者提出实行可持续发展奖励政策与措施,比如出台国家扶持可持续产业政策,对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进行优惠和补贴(李顺莲,2010)。发展新能源技术,开发出低价的清洁能源,以吸引更多的人购买使用这些清洁能源。

  经济理性分析范式虽然简洁,但是存在一个最大的不足,即经济理性基本上将收益换成了经济收益和发展性的内容。可持续要达至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可持续发展的收益是满足人的需要,可是人的需要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在经济理性范式下被忽略,或者理所当然的被模糊成经济发展、物质生活的需要。这种不假思索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也不可避免的使得人的异化进一步加深。不论这种范式下的可持续研究做出多大的努力,到了实践中也将避免不了人的异化,提出再多的对策,也最后仍然是没法阻止生态环境恶化、人类社会不可持续的结局。

  (二)生态理性

  生态理性范式探讨了经济理性范式忽略和误读的两个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收益所要满足的人的需要除了可货币化的物质需要外,是否还有更丰富的内容?用成本—收益范式分析必然使得可持续性的目标是实现利益最大化,但是这种最大化的要求是否真正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性?

  生态理性范式代表人物是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高兹。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与现代性结合,看起来好像具有不可置疑的合理性,然实则是现代社会一切不合理的源头。生态理性却与经济理性相反,它给我们带来另一种思维逻辑。首先,它突破了经济理性功利主义的单维价值取向,主张人全方位的价值和需求的多维性。生态理性是真正关心人类生存的生活世界和人类生存本质的生存论意义上的理性。生态理性重视人真实的生存样态,将人带入到现实的生活世界层面来加以诠释,由经济计算单维、量化的标准变成对人全方位价值的肯定,是多维价值取向的。在生态理性之下,人的需求是多维的,并且也与自然协调统一,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解。其次,生态理性的主张与经济理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有别。经济理性把利润最大化建立在生产效率消费和需求最大化的基础上。只有通过这种最大化的消费和需求才能获得根本的增值。结果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整个经济领域对生态资源浪费日益加剧。生态理性是“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资本和资源投入,采取尽可能好的生产方式的手段,尽可能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和耐用性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吴宁,2006)。它不像经济理性那样认为越多越好,而是认为够了就好。因而,生态理性提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人们必须摈弃无节制高消费和消费越多越幸福的观念,在注重物质需求的同时也要注重其他需求,在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劳动中获得幸福感。

  生态理性提出实现可持续的途径也不再只局限于经济领域,也不再用增加收益减少环境成本的局部性方法,而是经济理性让步于生态理性,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进行生态重塑。高兹所说的生态重建是要对当下的工业社会进行整体性变革,这种变革既不能走资本主义环境主义的道路,也不能走绿党“非工业化”的方向,而是要进行社会主义方向的生态重建。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方向的生态重建是以生态必要性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理性范式之下转向了追求非定量的社会、文化以及人的发展的生态合理性(刘凤玲,2001)。

  生态理性范式试图提出从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层面进行变革的一个彻底的方案—实现社会主义。但是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生态理性没有很好的回答这些问题,其方案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现实指导性不足,更无法短期有成效的缓解生态危机。

  立场中心主义范式及其局限

  立场中心主义范式主要讨论的是在可持续性的定义和实现方案中根本出发点是人类利益还是环境的利益。这种范式思考着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人与自然发生冲突时,谁的利益至上。可以说,立场中心主义范式是一种从伦理视角出发的分析范式,更多关注的是可持续性问题的价值层面的内容。使用立场中心主义范式的学者主要有生态中心主义和人本主义两种立场。

  (一)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人们逐步形成这样的观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导致了生态危机。他们认为自工业社会以来,人类依靠技术理性,冷酷地役使着自然且无往不利,逐步形成了以人类至上的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但是,人类的这种自信、傲慢和欲望极度膨胀,加上消费主义文化盛行,行至今日,这种奴役自然、将人与自然对立的传统人类中心主义造成了恶果,必须加以摈弃。

  可持续性研究的学者中,部分人提出要建立“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又称为“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或“弱人类中心主义”),其中代表性人物是诺顿和墨迪(李想,2009)。首先,他们认为生态系统是所有地区与国家以及现代人与未来人的共同财富,任何小群体不能因局部利益而危害全人类的生存环境,任何一代人也都没有权利去透支后人的自然资源。其次,地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只有让万物生存,人类才能更好生存;只有保护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才可持续发展,只有维护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人类才有永续的幸福与安宁(王正平,2004)。因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要求以整体主义世界观看待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要尽一切可能去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从这一点上来说,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无疑前进了一大步。 但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毕竟没有摆脱人类中心的主旨,所以它仍然强调人类种族的存续要高于其他动植物的存活,在人和自然发生冲突时,人的利益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和唯一依据。

  受人类利益至上立场的束缚,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存在以下不足:没有彻底摆脱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自然观,人不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部分,人的利益高于一切。保护自然环境也只是为了让人类能更长久的利用自然,征服自然。一旦人与自然发生冲突,人类必然会为了自身利益而牺牲其他物种和生态环境;要求处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以及当代人和后代人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的想法显得不切实际。人类向来存在因群体、阶层和种族划分而出现的区隔,不同的群体必然因多种因素而产生各自的利益,甚至同一群体中人们的利益也各不相同,个人往往会和他人甚至群体的总利益相冲突。在面对生态危机时,的确存在着人类的共同利益,但是如何让各地区、国家及各群体的人们共同维护这一利益,摆脱“公地悲剧”的结果,仅靠提倡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所提倡的价值观是远远不够的。

  (二)生态中心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Eco centrism)是在传统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受到越来越多批判的情况下出现的。首先,它反对人类至上的价值观,也不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拥有意识的人类是主体,自然是无意识的客体。生态中心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不应在自然界至上,人类所属的一切群体、机构以及生命本身,都取决于我们和生物圈之间的作用。其次,主张整体系统观,它要求在可持续研究中,应该以生态系统或生物共同体本身的整体利益为第一的“生态优先”原则,而不是以其中的一个亚系统,或者它所包括的单个物种(如人类)为利益出发点。生态系统内的任何物种都是平等的,任何物种都有生存的权利,不能因其中一个物种(如人类)的利益而牺牲其他物种的利益。

  秉持生态中心主义范式的学者在定义可持续性时,提出可持续性应该是整个生态系统的持续性,而不只是人类或者人类世代的持续性。如日本学者就呼吁建立“地球全体主义”的环境公正伦理,提倡“个人和国家的自由应该服从地球整体的利益,从保护地球环境这一整体利益出发,世界各国必须对欲望和自由的总量进行限制”(韩立新,2006)。这些学者还批判有些学者将发展性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中,他们认为,发展的视角仍然是坚持人类生产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实质仍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延续。此外,这些学者坚持要以现代生态学的基本原则和原理来探讨可持续性问题,所以他们用系统的观点、动态的观点,从全局、整体、多方位、多层次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把环境问题与阶层、地区不平衡等社会公平问题密切联系起来,提出可持续性还应该包括公平性的特征。

  秉持生态中心主义范式的研究者和行动者提出实现可持续社会的途径也独具特点。他们明确反对当前那种只受利益驱动而肆无忌惮地破坏资源、破坏生态平衡、毫无限制地提高生产率的消费性经济,认为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高于一般经济增长的需要。为了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他们提出“不进行不考虑未来的投资”,主张将危害生态、消耗能源的行业取缔。同时提出要建立保护区,对人类活动已经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生态补偿。在进行政治、经济、社会政策决策时,要求借用生态学发展出来的“生态足迹”方法,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受力,以是否危害生态环境作为决策的标准。此外他们还提出生态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它是和世界范围内的不平等、暴力以及核问题交织在一起,因而实现生态的可持续,也必须实现社会公平、基层民主和非核化。在生态中心主义指导下,欧美绿党等一些行动派,提出为了生态系统的完整,人类应该放弃工业化,退回到前工业文明时期。甚至有些极端的生态主义者还提出人类是造成生态恶化的毒瘤,人类的灭绝反而有利于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回归。

  可持续发展定义例5

  一、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

  标准是用于评价可持续森林经营的条件或过程的类目。它是由一系列定期监测以评价变化的相关指标所表示的特征。指标是对标准某个方面的度量,是可测定或描述的定量或定性的变量,并可定期观测其变化趋势。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已被公认是定义、界定、评估、监测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最佳手段和方法。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定义了“用于判定森林经营的可持续性的本质要素或原则,必须综合考虑森林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性、保护性和社会性角色。每一项标准都由质和量的指标加以定义,衡量和监测这些指标的办法通常是通过对森林经营活动的效果进行确定”。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按国家层面和森林经营单位层面进行制定。国家层面的标准和指标可以在决策者们制定支持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全国性政策、规范和法规时起指导、参考作用,最终目的是促进和改善以往的森林经营实践。森林经营单位层面的标准和指标的发展和实施又将极大地补充和完善国家层面的标准和指标,为各国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宏观上可以监控,微观上可以操作的完整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体系。

  目前,全球范围公认的有7个国家层面的标准。但是,对于这些标准并没有全球公认统一的指标体系,因为指标受各国国情影响很大,必须与各国的生态、经济、社会和研究状况、需求相适应。这7个国家层面的标准表现在如下方面:(1)森林资源的状况;(2)生物多样性;(3)森林的健康与活力;(4)森林的生产;(5)森林的保护;(6)社会经济效益及需求;(7)法律、政策和制度框架。

  二、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森林可持续经营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对于可持续发展,目前一个多数人赞同的定义是:“既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的发展。”《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把森林可持续经营定义为:“可持续经营意味着对森林、林地的经营和利用时,以某种方式、一定的速度在现在和将来保持其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更新能力、活力和实现自我恢复的潜力;在地区、国家和全球水平上保护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不损害其它生态系统。”可见,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不再单纯指木材及木制品的持续利用,而是广泛地涵盖了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多种因素。总之,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是森林可持续经营,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的是获得森林可持续发展,二者互为因果。

  三、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指标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是评价国家、地区、经营单位森林经营状况的依据,森林可持续经营必须保持森林的生产、保护环境和社会功能之间的平衡,并且需要在适当的立法和坚强的机构支撑下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就要涉及到森林的生产、环境、文化等多种功能和与实现多种功能相协调一致的政策法规及产生的社会功能。

  要达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首先要知道它的标准有哪些,是怎样表达的,标准是衡量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需要,森林发展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国际上普遍认为,标准还有作为重要政策和信息的工具作用。标准是一种用智慧和克制来支持人类所需要的变化趋势,是影响决策者行动信息和指导思想。标准具有反映事物本身特征的真实性;要有明确的涵义和可度量性;要成一个体系,即各项指标构成一个标准,几个标准构成一个整体衡量的体系;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即任何标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目标下采用的。这就是要求在必要时要作为趋势来估量。因此,标准的指标变化的动态监测是国家水平评价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的基础。另外,选用什么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当时的实际情况而变化。因此,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是评价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条件或依据。

  参 考 文 献

  [1]亢新刚.森林资源经营管理[M].中国林业出版社

  [2]陆文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及期国际进展[J]

  [3]毕英杰,赵大军.谈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含义与标准[J].林业科技.

  2004(11)

  [4]刘滨凡等.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的发展与建立意义[J]

  可持续发展定义例6

  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此后,众多国际组织、专家和学者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定义和解读。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应该将教育(包括正规教育)、公众意识和培训确认为人类和社会据此能够最充地发挥潜力的一种过程。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能力极为重要。人们将教育作为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并开始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一)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涵义

  学者们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涵义有不同的见解。在此,本文比较倾向杨淑欣、李相佑、赵志川(2003)的观点: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学生持续不断地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完善其个性的能力,也就是说学生个体有意识地自觉地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发展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自身的行为方式,提升自身生存发展质量与层次,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的目的,以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特征与构成

  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主体性、整体性、可持续性和基础性的主要特点。

  1、主体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尊重和发展个体生命最为其理念的基本支撑点和全部时间活动的最后归宿。因此,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必须把学生的主体性作为发展的出发点。

  2、整体性。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般能力的简单堆积,而是由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等要素的贯穿融合,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种要素的确实都会影响和制约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3、可持续性。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对学生的培养在掌握一定理论的基础上更侧重于技术教育。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还具有非常大的空间。同时,从人的一生而言,学校教育时期是人后期发展的基础阶段。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必须既着眼于自身发展的需求,也要着眼于他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既着眼于现阶段学习发展的需求,也要着眼于将来发展的需要。

  4、基础性。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从教学内容上而言是最基本的、必需的,是学生作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最基础的内容。

  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构成主要分为生活技能和生存技能,包括道德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保健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学习能力、创性能力和专业能力等。

  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包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式与政策》三门课程,从其根本目的而言,是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强化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的一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活和人生发展,保持身心健康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有价值的精彩人生,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加强自我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增强法律意识和树立法治精神,我国的宪法精神与法律制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了分析:中国共产党怎样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创造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又在它们的基础上提出了最新的理论成果。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阶段的问题,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自觉性。

  《形式与政策》?课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培养提高大学生认识和把握形势的能力。

  三、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学生可持续能力培养

  通过对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内涵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的解读,可以得出结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与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在教育特点、教育内容和最终目标方面都具有相关性。教育特点方面都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因素,教育内容有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

  第一,注重学生的个体性特征。在教学价值观上,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关注每个学生的存在,创造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素质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个性发展。

  第二,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体现在学生成长成才各方面,引导青年学生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满腔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定义例7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问题促使人们普遍关注代际伦理的建构。出自罗尔斯的代际正义思想,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评价准则。本文以罗尔斯代际正义思想为基点,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所造成的世界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大前提下,以期探寻其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借鉴和合理性启迪。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代际正义;代际关系;正义存储原则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097-03

  在以往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被人们忽略的罗尔斯的代际正义思想实则是罗尔斯代际正义理论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世界资源环境也相应地出现了恶化问题,由此代际正义思想愈来愈多地为人们所关注。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不可避免地也出现了生态、环境和资源合理协调发展的社会问题。基于此,要以罗尔斯的代际正义思想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伦理支撑,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繁荣发展。

  代际正义,简言之,则是不同世代之间的正义问题。而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存在着差异,这就导致了各代人在生存时空和生存环境上的差异性。因此也就造就了不同时代的伦理道德观和伦理价值观。罗尔斯的代际正义思想针对的主要是功利主义,强调代际间的公平。简而言之,就是重视当下。反对以牺牲当下为前提去谋求未来的发展,或者是只顾现在而忽视未来的思想和做法。作为地球的管理人,我们必须本着机会平等和待遇对等的原则,为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合理利用和储备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

  一、罗尔斯代际正义理论之简介

  处理代际之间正义问题是罗尔斯代际正义理论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它是针对功利主义所提出来的,与其一般性的正义理论是没有差别的。虽然代际主义要求人们代与代之间相互合作,但却以整代人为一个单位,不同的世代代表不同的单位。这就要求代际之间的每个个体都必须具有基本的道德性,代际之间的正义是一般正义理论在代与代之间的延续。这其中所说的代际正义主要指,在人类世代延续的过程之中,既要实现并满足当代人的自身需求,同时还要确保后代人有机会去满足自身的需求,获取自身的利益。

  罗尔斯指出,就功利主义本身而言,其是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作为义务的根本。这样就就会有了过度积累率的出现的可能性,并要求较穷的世代为比自身富得多的后代做出重大的牺牲,目的就是为了让后代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样看来,比同代之间更难辩护的代际之间所平衡的计算利益的方式,是以部分人的得到与另一部分人的失去为前提的。谈及社会发展,罗尔斯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即需要净储蓄率的积累阶段和无需净储蓄率的维持阶段。在积累阶段,每一代都为了使其后代在相对而言比较正义的社会中去享受更好的生活。当社会制度的正常运行进入到维持阶段时,必然是社会财富的积累已经达到了足以维持社会正义的地步。在这一阶段,一个社会是通过维持正义制度和保持它们额物质基础履行它的正义义务的。这就要求他们不仅需要将一定数量的社会资本留给其后代,而且给他们后代的必须是一个功能健全且完善的生态系统。但是,因为对每个社会而言,其发展阶段存在不同,它对正义的存储比例也是各不相同的。在每个阶段,为选择符合自我本身的代际正义标准存储比率,人们会根据自身富裕程度去选择。这样,就现实中所存在的正义存储原则而言,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令人担忧,而这正符合罗尔斯的正义原则。

  二、代际正义——促进可持续发展之伦理依托

  从上面阐述的罗尔斯代际正义思想可以看出,罗尔斯的观点是对人类步入到新世纪新阶段以来人类环境状况的深刻反省和积极回应的成果,推动了人类伦理境界的极大升华。同代人与不同代人之间的各种责任与义务在罗尔斯看来,是一样的。原始状态中有选择的确定不同代人相互之间的正义原则,约束并管制着现时代的人们,使其的行动不能够随心所欲。将罗尔斯的正义思想运用到人类社会中,以促进人类社会整体延续生存发展为基本立足点,把正义运用拓延到不同代人之间,突显出罗尔斯自身高度重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伦理情怀与抒发,从而提升了正义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制度制定与运行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和重要价值。

  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快速发展,相应地也出现了环境、生态和资源短缺等人与自然不协调问题的产生。通过上述对罗尔斯代际正义思想的了解可以了解到,他的代际正义思想正是对经济全球化和贫富差距拉大以及个人利益最大化等带来的社会问题而做出的积极和理性的理论回应,体现在当代,则是为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合作战略思想和各国促进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规划、制定与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正当性论证、理论性支撑和实效性价值评价准则。在这个基础上,罗尔斯的代际正义思想对于人类社会未来良性循环发展提供了基本的遵循原则和普遍的指导意义。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共同的未来》出现在了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上,并首次阐释了一种新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即指在考虑当代人发展所需的状态下,在满足当代人需求或者幸福的能力时,是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的。此观点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随后可持续发展思想便快速地有理论转化为实践,成为了世界各国普遍制定并执行的行动纲领和计划,推动了世界环境的改善进程。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总的原则就是坚持"当世的人们不应该为了满足自身的幸福和需求,去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与需求的权利。我们可以看出,罗尔斯的代际正义这一伦理思想正是可持续发展总原则具备的正当性、实效性的哲学依据,换言之,代际正义思想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伦理依托。同时也是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的思想理论支撑。我们必须要清楚并明晰这一思想,并将其有效付诸于实践,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三、代际正义——可持续发展之前提条件

  代际正义,在某种社会制度和社会性质下,以代内人们的自我约束作为核心价值的;以实现人类社会代际之间、代内之间的可持续为作为社会的终极发展目标的;以撑持代际之间的彼此约束、个体的平等和公平、保持相互克制的世代秩序、安全和自由为内容的标准的;代际正义与代内正义相互之间存在着统一性,代内正义表现的是当代人之间存在于空间理论上的横向公平原则,代内正义表现的是当代及后代之间存在于时间上的纵向公平原则。根据上述时空与纵横关系所描述的那样,代际正义的实现前提为代内正义。

  人的存在有着自然性与对象性的特征,这就要求人们必须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去努力改造对象性的世界,运用实践将自我力量对象化于自然界,为了确保包括生态、资源、环境等现代性问题的能够得以解决,人们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于代际正义以及代际不公上。经由此,人类实现代际正义的方式不仅通过人的对象性存在物转为自然界,也通过强烈的社会诉求使代际正义的实现成为可能。对于可持续发展而言,无论是从思想渊源的角度还是着力于现实,代际正义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都有着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科学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的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众所周知的。这也就意味着代际间的经济公正会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位置。

  就待代际正义的思想渊源而言,人类中心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日益盛行是伴随着诸多现代性问题出现的,这种趋势导致了人类后代的生存与发展处在了危险的境地。代际正义思想的形成,是人类经过反思代内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等诸多问题的产物。而这种反思更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界万物的辩证的思考。坚持并强调包括当代人的人类整体性思维观,抵制代内中心主义,主要强调以人为本。是区别于相对简单的、持否定态度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它是代际正义观的根本。

  科学发展观是伴随着现代化以及飞速发展的人类文明的到来所提出的,这就必然要求代际公正并以代际正义为指导。不论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存在于现实消费中的人与物的相互关系,换个角度而言,也就是处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着手长远而言,其实质就是处理存在于当代与后代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就是代际关系。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延续的过程中,每代人在承担经济义务的同时都具有也必须具有共享经济权利与满足自我经济利益。所以说,代际正义理论用于科学发展观,着力于指导可持续发展,是有先决优势的,是可持续发展之前提条件。

  四、罗尔斯代际正义思想对我国可持续发展之现实启示

  当前,关于对代际间关系问题的研究在各学科间得到广泛、普遍的关注,尤其是在社会学和经济学学科,即主要研讨的是在场各代之间的关系问题。主要体现于平衡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竭尽所能的减少资源消耗与浪费、合理配置资源确保适度消费等问题,是罗尔斯代际正义思想的的主要体现。由于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能协和发展的问题,使得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日益枯竭等世界性问题不可避免地产生并发展着,人们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将其努力付诸于实践中,这种环境伦理学和经济学所涉及的人类后代问题与罗尔斯的代际正义思想相互吻合,并体现出了对人类的生存和人类自身后代的终极伦理关怀。

  一般而言,可持续发展其核心问题就是社会资源的代际分配,其中社会资源包含有物质资源、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等主要内容。换言之,就是指如何在代际之间将这些资源能够做到合理配置、有效利用、适度消费,而促进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其目的则是使当代人和后代人这种代际之间能够共享这些有限的社会资源,能够实心互利共赢。保护已有文明成果、维持已经建立的社会正义制度,使其完整的流传,是每一代人都需要努力的。并且每一代人都必须要在自己所属的时代的时间限制下,尽可能的以采取不同形式的办法,完成实际资金的积累与储备。而正义存储原则的优势又在于,它是可以保障每代能够公平的维护并实现社会正义,并确保每代人都能承受的代际间的伦理关怀。这样,就使人类社会世代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与保障。

  综上所述,基于代际伦理视角,代际正义在道德上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并进行道德辩护。我们也可以大胆的说,代际正义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代际正义为分析社会发展状况良性与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和更为人道的重要评价标准。为了我们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和我们一样的平等与机会去享有、享用、享受自然资源和自认环境,当代人要努力地去处理好当代人自身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三者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代际正义思想为依托,真正地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这样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更文明、更发达、更繁荣!因此,不论是人与自然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中则是要最终落实和表征在人类代际关系上。作为地球上生存的每一代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保持人类文明的成果和人类社会的繁荣昌盛。

  只有坚持将生态伦理与代际伦理互相结合和互相支持,才能为可持续发展建立坚实的伦理基础。以每代人在满足自身所需利益实现进步的同时,不去损害后代人获得利益的权利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并以后代人的发展为代际正义的实现指标,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与正义。这样我们才能在当今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的时代中,促进并实现一个社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一个充满生机勃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3)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88.

  可持续发展定义例8

  可持续发展理念从狭义上说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上对教育者进行教导,这种思想教学的目的是传达一种可持续的教育观念;而广义上,所有为了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教育都是可持续教育,它的教育核心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管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它的目标都是当前社会下符合时展潮流的一种思想,是值得各国学习和借鉴的教育理念。2003年4月开始,联合国宣布要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各国各科的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受教育者培养起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才能最终使得整个社会受益。对于高校体育教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从教学实施的角度来分析,高校体育的教学过程就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然后由老师和学生开展的系统的课程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与老师积极配合,完成指定的动作或者教学目标;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高校体育教学与文化课一样同样是系统的教学内容,它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对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进行锻炼和塑造。

  2可持续发展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通过总结最终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对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和作用,才能最终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影响结果,也才能从各个阶段进行调整,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突破口。

  2.1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体育教学目标的应用

  对于我国高校体育而言,其体育教学目标氛围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两个方面,其中这两个目标适用于不同的学生群体,基本目标是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即在课堂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适用于大部分学生的课堂教学内容和考核内容;而发展目标则是对应于那些在体育项目上有所专长的人,这类学生通常都是体育生,因此他们更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在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制定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上述两种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制定。首先高校要考虑到,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他们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和能够完成的教学目标,然后针对学生不同的体质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使得有特长的人能够有所目标,不会认为高校体育都是简单的课程任务,同时也让大部分同学能够培养对于高校体育的兴趣,不至于因为课程目标过高而倍感痛苦;其次高校体育在体育目标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其继承性和终身性目标,对于很多学生而言,要让他们即使离开学校依然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只有这样才算真正实现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2.2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体育课程内容中的应用

  在实现高校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对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是关键。首先,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在设置的过程中要传递给学生们终身体育的观点,让学生们能够从老师提供的多种活动形式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然后进行教学指导与设置;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传递给学生,告诉学生们终身体育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引导学生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进行锻炼。其次,在高校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的过程中,要符合发展性特征,所谓发展性特征就是要根据学生们的需求来进行体育项目的设定,学生是高校体育学习的主体,只有他们感的项目才能够发展下去,如果一味的让学生们学习他们不感兴趣的内容,对于学生们而言是一种折磨,同时可持续发展的高校教学理念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过程中,要符合时展的特性。最后,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课程设置要重视培养学生们的主体意识,也就是说在体育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认识到自己是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能够调动主观能动性去积极的学习和完成课程目标,而这是评价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指标。

  2.3可持续发展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实施中具体应用

  高校体育在可持续发展教学理念实施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切入。第一,活动教学法。就是通过参与式学习,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自己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让学生们通过开展自我教育,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负责,进而使得学生们能够培养重视体育锻炼的习惯,能够认识到高校体育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第二,合作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们组成互助小组进行学习的方式,可以使得学生们学会为他人负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制定一定的目标,然后让同学们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完成,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还对于培养学生们的人际关系也有益处,为学生们以后踏入社会适应社会环节奠定基础。第三,案例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是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找到参考点,老师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们讨论问题的答案,而在学生们寻找的过程中,老师只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即可,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学生们慢慢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兴趣点,进而进行可持续发展。

  2.4可持续发展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中应用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是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中的重要一环,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课程建设三个方面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可以使得高校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具体实施成果,是否真正帮助学生们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可以在学生毕业后采取追踪的方式进行评价,通过总结实践从而分析和总结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否真正的发挥了效应,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并且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些内容都可以通过后期进行体育教学内容评价而分析获取。

  3结语

  对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而言,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下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主要是通过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播,可以提高学生们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们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得学生们在毕业后可以更好地融入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目前已经被引入到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并开始发挥积极的效用,因此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对于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晶辰 赵斌 单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苏州市阳光城实验小学校

  参考文献

  可持续发展定义例9

  生态整体主义是西方生态伦理学的新潮,它不仅把伦理道德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而且彻底否定了传统发展观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看法,强调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从而引发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彻底变革。从积极意义上来看,这是试图重新定位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它的理论探讨是富有建设性的。因此,我们对生态整体主义进行考察和探究之后,产生一个问题:生态整体主义可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那么,生态整体主义可否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一、生态整体主义可否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早在5o多年前,美目著名的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奥尔多·利奥波德,在他的闪耀着人性光辉的著作(沙乡年鉴>中说。土地道德就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他进而警告人们,征服者最终会祸及自身。可以说利奥波德的论述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如今,这种声音已不再孤独,在利奥波德“大地伦理”的基础上,铺展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1987年,以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公布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说法,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此,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为其理论基础,并且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普遍认可,从理论渊源上看,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思想在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方面,与生态整体主义价值观方面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协调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不同区域主体的利益关系,其中强调最根本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在考虑人的利益的同时也要同等的考虑自然的利益,这样就必须坚持整体主义的价值观,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实现从“自然的立法者”向“大地共同体中的普通一员”的转换。从这个意义上说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人与自然的生态整体主义世界观,生态整体主义强调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性。

  西方环境伦理学主流认为,不讲“内在价值”,就没有环境伦理学,西方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强调自然的“内在价值”。而可持续发展观中的“可持续”一词也是在“生态可持续性”意义上定义的。它吸纳了“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的思想,认为在实现自然界其他生物的自然权利上要有赖于人类对自然义务的履行。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的道德执行者,不仅要顾及人类自身利益,还要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和自然界生态的平衡。<人类环境宣言>中指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其中包括空气、水、土地、植物和动物,特别是自然生态类中具有代表性的标本,必须通过周密计划或适当管理加以保护。”i2l可持续性发展要求人类有义务有责任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界要和谐共存与发展,人既不在自然界之上。也不在自然界之外。

  与此同时,生态整体主义也为可持续发展观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方向和理论框架。生态整体主义是建立在现代生态学基础之上,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们树立现代生态自然观,二者都强调自然界的整体性。生态碴体主义为了阻止人类破坏自然中的生物物种,将“权利”的概念赋予自然,要建立起“确认自然的权益和权利的理论”。并把道德义务的范围扩展到了人以外的其他生物物种,认为人和自然之间也有道德伦理关系,生物和人一样都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强调自然的整体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指出,地球只有一个,人类都是依赖着唯一的地球上的生物圈来维持自己的生命,我们是生活在生态系统中的呼吸空气的动物,我们在生态圈内按国家和地区分出界限,但是它仍然属于一个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联系起来并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可持续发展伦理思想在生态观上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突出了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整体性。

  从以上可以看出,生态整体主义理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人与自然的整体主义世界观,这对于可持续发展观是可以借鉴的,但是绝不能作为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毋庸置疑的是,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仍然是讲求发展为第一目的,而不是以保护环境为第一目的,这就是与生态整体主义的最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生态整体主义由于理论自身和现实操作的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难题,有些方面采取了激进的立场,带有明显的极端化色彩,也不能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二、生态整体主义的理论弱点

  总的来看,生态整体主义对当代环境危机问题作了深刻的反思,警醒人们要关注现在严重的刍二态问题,以反省人类自身的行为生态整体主义为解决生态危机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观点,这是值得人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但是,生态整体主义本身也存在着不少漏洞和缺陷,特别是在有些方面采取了激进的立场,带有明显的极端化色彩,些理论弱点也导致生态整体主义理论不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第一,生态整体主义扩大了伦理学的边界,似乎过分强调了整体的价值和意义,而削弱了个体的价值和意义。这就表明生态整体主义没有真正摆脱二元论思维模式,重整体轻个体,过分强调个体与整体的差别和对立,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完整性,有可能出现为了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而牺牲人类生命的结局。其中利奥波德“大地伦理”中就赞成为了整体的“好”而牺牲个体的“好”。利奥波德提出,“当一个事物是要保持整体性、稳定性及生物群体的美丽时,它就是对的,否则就不对。”这也工‘是对大地伦理学整体主义的最重要的批评,利奥波德赞成为了整体的“好”(good)而牺牲个体的“好”。难道对与错、好与坊就是依赖于对整个系统的好坏,而不是其成员?如果我们真的要根据生物共同体的“好”来定义行为的正确与错误,那么,个体成员(包括人类个体)确实可能要为了共同体的“好”而做出牺牲。利奥波德似乎也赞成为了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完整和稳定而猎杀动物个体的做法。既然他把人排绘成生物共同体b平等“成员”,那么,他是否允许猎杀人类个体呢。如果这样做能够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吗?这是否是助长了为了“好”的生物圈而牺牲人类的极权主义?兵实,任何一种关系,既有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一面,又有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的一面,现代生态学的重要特征就是一方面强调整体和联系,另一方面也重视个体对其环境的依赖性。而生态整体主义恰恰只注意了生态学强调的联系和统一的观点,却忽视了酒个体的价值和意义。

  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同时又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并举。可持续发展理论从整体上关注自然——人系统,不仅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而且更加关注人的利益,是一种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包括自然、经济、社会在内的系统整体的全面、协调、持续性发展为宗旨的新的发展观。

  第二,生态整体主义过分强调自然界的价值,否认人的主体性,忽视了价值的“属人”的本性,这无疑是理论上的缺陷所在。生态整体主义以不同的方式组合人类道德上和其他物种平等的概念,在处理现实世界中的两大关系中,过分地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自然界的内在价值,指出这是一种离开人这个价值主体的自然界自身的价值,强调地球生物圈系统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过分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导致其理论主张只能是建立在消解、抑制人的主体性的基础上,把人降格为普通的自然存在物,把人仅仅理解为一种本能生命的存在,从而忽视了人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人类降低为一般的生物,进而否认了人类在事物的系统中处于一种特别的位置。在人类历史的早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自然环境的好坏确实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利用改造的能力也大大加强,自然环境无法阻止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在现实中,人类的评判无疑是以人类的活动经验为基础的”,人们对自然的评价必然是从人类自身的思维视角出发,根据经验做出判断,无疑是具有人性色彩的,带有人的印迹,人对自然价值的认识只是人与自然关系中体现的人类所认识的自然对人的价值,“非人类的生命体”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这种理论的缺陷使得在实践中走向困境。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是在人的生存发展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特定关系。说某物有价值,是指此物对自己来说是可取的,可重视的,是“好的”。价值的实质是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同主体的尺度和需要相一致、相符合或接近。价值究其实质是人的主体性的本质特征,它表现为:价值既表达了人类的理想和意愿,也表达了人类的目的和要求,从这个息义上说,价值表达的是人的主动性及目的性。价值的形成也总是同人的主体性活相联系,这里的人就是主体,绝非其他。

  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理论,恰恰是关注主体人的理论。它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提倡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的精神生活,满足人的文化需求,需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和底蕴。可持续发展观的建立使得人们具有强烈地主体页感意识,更加关注人们的前途和命运,认识劲人们生活在地球上,要

上一篇:整理我的成长档案作文怎么写
下一篇:广西省马山县周鹿镇拔翠村家谱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