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与情感哪个更重要?——观电影《小小的家》有感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伦理与情感哪个更重要?——观电影《小小的家》有感

  有人说这部影片反映了“百合”情结,认为影片主角布宫多喜爱上了平井时子,这应当是误读。影片中的确有百合暧昧,但绝对不是多喜对时子,而是误解了多喜的睦子小姐对时子。要解释这段“误解”得从多喜对“佣人”这个角色的理解开始。

  那个时代的日本家庭女佣是一份职业,不可等同奴隶。本片主要故事情节的发展均与多喜对这种职业的功能价值的认识有关。这种“认识”在多喜初次进入女佣这个行当时就形成了,而启蒙老师正是那个她本乡小说家小中老师。小中跟多喜提到过一个叫阿文的女佣,这个女佣曾帮他隐藏过男女私情,所以,他发出了“夫妻和睦靠女佣”的感慨。这一“感慨”影响到了多喜并被她完全接受,也成为她日后女佣生涯的行为指南。时子与板仓正治间的不伦之恋当然会影响到时子的现在家庭,会破坏时子与其丈夫之间的和睦,作为时子的家庭女佣,她在明白就里的情形下就不能无动于衷,所以,当她看到时子外出归来,其外衣不是第一次解开时,她非常担心害怕以至哭泣,这被前来拜访的客人、时子夫人非常男性化的朋友睦子小姐所误解,因为在睦子看来,一个女佣哪能因为与已无关的、别人的情事而哭泣?所以她对多喜说:“原来如此,是喜欢上了不该喜欢的人啊!”,她的本意是认为多喜“喜欢”上了“不该喜欢的人”时子,而在多喜那儿被理解为,时子“喜欢”上了“不该喜欢的人”板仓。这种“误解”只有在具有同性恋倾向的睦子那儿才有可能,所以,她对多喜说“你也很痛苦吧,我懂你!”。正因为睦子是站在女同的立场上,所以当她看到时子对多喜发火时说:“真可怜!”显然她在感叹多喜的一片“痴情”得不到回报。

  本片虽有二战背景,也有不得美化侵略战争的宣传,但本片真实意图应当是反思当下一个重要主题:伦理与情感或规则与人性哪个更重要。本片结尾留给观众一个问题:“婆婆如此悲伤的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知道,痛苦可以让人悲伤,痛苦的解除也可导致哭泣;对于因错误行事而产生的痛苦,终结痛苦的良方便是彻底的忏悔。多喜婆婆写传记显然不是为了宣扬她的丰功伟绩,而是为了忏悔,忏悔那件当时就令她纠结、事后又一直无法释怀的痛苦往事。令多喜当时很纠结的事是:当时子想在板仓赴战场之前私会板仓时,多喜说:“我心中有两个人,一个人说:‘不能让他们见面,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另一个人说:‘这是最后一次,不管发生什么,都希望他们能见面’,我很犹豫!”其实,两种处理方式都有道理,前一个声音支持伦理和规则,后一个声音支持情感和人性。不要说当年的日本,即使在当下的世界任何国家,是支持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件棘手的事,多喜不会也无需为她哪种处理方式而后悔,令她后悔和痛苦的事是因为战争让时子死亡,有情人再也无法见面,这是因为她擅自扣留时子的信件而导致的。可以想像,当时的多喜应当不会为扣信事有太多的自责,直到她发现时子去世,她才开始反思自己的过错,因为她掐灭了时子最后的希望;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维护伦理和规则的激情应当会减弱,而尊重情感和人性的理智会增强,这就是她为什么一直痛苦的心理根源。(作者:石板栽花,转载请保持文章完整 2015-04-28)

上一篇:第十二章 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方法
下一篇:第四十章 戏子与婊子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