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信仰、爱情和女性的觉醒——西班牙电影《城市广场》
◎ 《城市广场》海报,图片来自豆瓣电影
电影看完,心情凝重。
一个行动上充满爱的女人,
被一群理论上充满爱的基督徒乱石砸死,
结合最近正在读的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书
——《正见——佛陀的证悟》,
对基督教与佛教似乎有了进一步了解,
有机会写文章分享。
——2010年11月14日Twitter发文
※ 旧文。2011年11月5日于北京
该片豆瓣电影评分8.1分
2011年10月22日,《城市广场》作为“西班牙电影展”中的影片之一,在北京香河园百老汇电影中心首映,现场座无虚席。我去年在网上看过这部电影,此次通过影院大屏幕再次观赏这部杰作,很是惊喜。
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公元4世纪时期,在罗马帝国统治时代的古埃及,一场又一场狂热的宗教骚乱从广场走向图书馆。出身贵族的女天文学家希帕提亚在图书馆进行教学与研究,两个男人同时爱上了她,一个是总督之子奥利斯蒂斯,另一个是她家的家奴达乌斯。
但希帕提亚只爱哲学。她对爱情没有丝毫兴趣。新兴的基督教徒摧毁了多神教派,当他们取得胜利后,开始驱逐和杀戮另一个教派——犹太教。
这场斗争中,年轻的总督奥利斯蒂斯被迫与新任的基督教主教展开关于政治权力与宗教势力的较量,希帕提亚被卷了进来,最终,她死在一群极端报复的基督教徒手里。
影片场景真实,恢宏壮观,史诗般的悲怆感像哀伤的河流弥漫,穿过烈火、鲜血与互相残杀的尸体。
任何宗教信仰者都能从这部电影中获得关于信仰的思考与警示!
女主角希帕提亚为保护人类智慧的结晶、维护真理信仰所付出的一切,使她犹如一个超越宗教、守护真理的伟大圣女。
◎ 《城市广场》剧照,图片来自豆瓣电影
1、上帝:作为精神还是实体?
无论今天的基督徒如何解读历史或自己的信仰,基督教曾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制造诸多杀戮与流血争斗的祸端是不争的事实。
当基督徒们因为对上帝的不同信仰产生分歧导致血流成河时,“全知全能”的上帝没能出来制止争端是不可思议的——如果真有上帝,为何不出来用他的『全能』或『大能』瞬间消弭灾祸,创造永久的幸福与和平?否则,『全能』如何界定、如何成立?
基督徒口中的上帝似乎只允许世间存在唯一的神,即他自己。但同时又有点懒惰与失职,在无数信徒的苦难与哀求中缺席,未予施救。没有人知道上帝将何时惩罚、何时施救、何时宽恕,有何规律可遁?
无论是电影世界还是现实生活,信徒们仍狂热地相信上帝的存在,并因为争议上帝的教义而互相残杀。
《城市广场》展现了其中一个历史悲剧片断,引发观众思考。
个人认为,人类相信“作为精神的上帝”之存在是绝对有意义的,这和人类需要文学、美学的意义相类似,甚至更为深刻和更有价值。
但,若相信“实体的上帝”以及他的『全能』,或许一不小心会酿成悲剧,悲剧的来源并非上帝本身,而是未经省思的虔诚往往放纵人性的贪婪与愚蠢,这才是人类悲剧的来源。
影片中,当新掌权的主教念出一段《圣经》中关于女人从属于男人、女人地位卑下的“上帝之语”时,他要求总督奥利斯蒂斯对那段话表示臣服并且下跪,因为它出自“上帝之口”,除非他想质疑或反抗上帝本身。
奥利斯蒂斯没有屈服于主教的蛮横要求,否则这意味着他要背叛甚至允许别人监禁自己心爱的女人、他的老师希帕提亚。
他为此尝到苦头——愤怒而狂热的基督徒差点砸死他!
或许今天就连基督徒都无法想象,上帝的某句话语何以能像律法一样被某人解读成裁定另一个人生死的依据?这是多么疯狂的一段历史!任何基督徒都能像掏出一把匕首一样,凭借《圣经》的某个话语而自行阐释他人的行为、决定他人的生命。
多么可怕啊。
未经思考的虔诚总是伴随着危险的狂热,狂热得连信徒都善恶难辨。那是一种类似集体无意识的对宗教的狂躁之情。在一次又一次野蛮报复与无辜生命被杀害之后,归顺基督教的奴隶达乌斯似乎在某个瞬间回归到人性的常识,他疑惑地问另一个基督徒:
“有没有想过,我们错了?”
这句台词使这部电影堪称伟大。
但,对上帝的自我解读使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成为上帝的代言人或刽子手,所有愚蠢与自私、愤怒与仇恨都可以冠以对上帝的虔诚与敬爱。不只基督教,其它某些宗教甚至执政党也惯用此类手法。
这是一种邪恶的精神控制法。
达乌斯继续问:
“我曾经被人宽恕过……耶稣就在十字架上宽恕了我们。”
他的基督徒同伴却说:
“只有上帝才可以那么做。我们怎么敢跟上帝相比?”
这或许是基督教在思辩上的巨大缺陷——上帝的话语成为一部分信徒迫害他人的工具,而上帝的宽恕精神却被认为是神的专利而不被采纳与践行。
最后,为报复总督奥利斯蒂斯,一群基督徒决定对他最心爱的女人下手。他们抓到他的老师——希帕提亚。
她,被杀害了,勒死她的正是她曾经偏爱并宽恕过的家奴达乌斯。
◎ 《城市广场》剧照,图片来自豆瓣电影
2、爱情:更宏大的世界才值得爱
希帕提亚出身贵族,是那个年代不可多得的女性科学家。
她在图书馆为贵族子弟教授天文学,总督之子奥利斯蒂斯爱上了这个女教师、与众不同的女人。他甚至当众向她表白,并赠送她一把笛子。
作为回报,第二天,希帕提亚也当众回赠了他一件“女人的礼物”——一条染有她经血的手帕。她对他说:
“和所有女人一样,这里面没有什么美好,什么也没有!”
这是一句惊人的话。
当然,这也不仅是拒绝,也像是羞辱。至少奥利斯蒂斯这么认为。他扔下手帕,愤然离去。但,他依旧爱恋她,就像爱一个牵引他灵魂的精神导师。
希帕提亚是某种伟大女性的真正典范。
这种女性有能力独自面对整个世界。她拥有完整的属于自己的思想与意志。她的灵魂不需要依附任何人,包括至高无上的上帝。
她像智慧女神的化身,只爱更宏大的世界——真理。她从不希求世俗爱情,不屑于从属于某个男人而成为另一个角色。
她拥有圆满的自己。
当基督徒占领神殿并烧毁图书馆,她不顾生命安危取走那些重要著述典籍。无论身处何等危险与争端,她从来不曾放弃对天体的研究,她对真理的探索从未停止。
有一天,当她凝望星空,发出感慨:
“如果我能哪怕只是稍微一丁点儿接近真相,我就会觉得幸福并且死而无憾。”
一旁奥利斯蒂斯黯然离去,那时的他已经是权倾一时的总督。
但,希帕提亚并非完美之神。以现代眼光看,她仍有贵族的尊卑贵贱的分别心,虽然她对聪明的家奴达乌斯偏爱有加,但仍会当他是下贱的奴仆厉声喝斥。这伤了达乌斯的心。他爱她,但他发现永远不可能获得她的爱情。
基督教的兴起改变了达乌斯的命运,他成为一名基督徒并享有人身自由。在影片中,他像是大多数平庸僵化信徒的代表——放弃能力思考、没有勇气质疑,只有不经省思的狂热与懒于追问的虔诚。
最后,在某种阴暗复杂的心理驱动下,他亲手勒死了昔日女主人,而这个女人曾亲手为他摘掉脖子上的奴隶项圈赐予他自由。
这是导演的精心之作么?不为证明邪恶与善良的复杂对立关系,而仅仅呈现一种基于平庸的愚蠢与无知能衍生多么令人痛心的悲剧。
◎ 《城市广场》剧照,图片来自豆瓣电影
3、女性:灵魂的觉醒
女人并非天生的爱情动物,就像男人并非天生坚强一样。
但,文化传统与社会习俗的影响巨大,现代婚姻制度与社会分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导向。时至今日,放眼望去,仍会发现大多数女性对自己命运的理解与诉求仍局限在爱情与婚姻领域,或更好的爱情与婚姻——找到更优秀更强大的男人。
不是吗?
从封建社会的卑贱与从属地位,到现代社会的经济独立与男女平等,女性地位的演变更像是一部性别演化史而非灵魂觉醒史。
古代女子必须依附男人才能生存,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相夫教子。现代女性只是多了一份经济独立和选择的自由——离婚或独身。
但,一代又一代女性争取到的不过是反抗的权利(不幸福就离婚,不快乐就换一个男人),甚至很多女性就连反抗的权利意识都缺失。
直到今天,几乎所有女性仍未摆脱“爱情”的操控,男人仍盘踞在女性生命的核心——他要么在场要么缺席,位置永远存在。
换言之,一个40岁仍单身的现代职业女性未必真正“独立和自由”,她只是暂时没遇到令她满意的男主而已,她内心或许仍在等待一场心甘情愿的奴役,不是么?
希帕提亚的存在带给我们巨大的震撼和别样的思索。她为女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珍贵样本:女人,可以不需要爱情。
这种“不需要”并非觅而不得的无奈之举,而是从来就不需要亦不希求——她既不需要寻觅某个男人,也不希求被某个男人找到。
她灵魂的殿堂里根本没有爱情一席之地。她旁边没有一把空椅子。
对希帕提亚的思考不是为了倡导女性不去追求爱情或婚姻(就算这样倡导也没用,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牡丹亭下梦情人)。阴阳互抱、男女相吸或许是自然规律,也是社会的伦理基础。我们可以列举无数例子证明阴阳平衡的好处,尤其现代婚姻制度对人类社会幸福与稳定的重要影响,诸如此类。
但,抛开这些不谈,谈一谈灵魂与自由意志——超越文化与伦理的心之所在。
希帕提亚来到这个世界的全部使命就是探究天体奥义,她只想离真理近一些、更近一些。她既不爱卑下的奴隶,也不爱高贵的总督——她的灵魂工厂不对任何男人生产爱情。
她为自己的灵魂与宏大使命而活。
她使我们发现并承认一个非凡的事实:有些女人天生就是为了真理、哲学、艺术、宗教而来。很难估算这样的女性到底占千分之一还是万分之一。
但,也许很多正饱受爱情或男人折磨的女性,她们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或许正是为了成为一个对人类卓有贡献的哲学家、艺术家、音乐家、文学家、画家、雕塑家、建筑师、教育家、化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乃至神学家、佛学家、僧侣、修行人、牧师、传道人,等等等等。
她们原本可以像男人一样主宰世界、改变世界。但,她们自己不知道,或许将永远不会知道!因为那张操控她们心智与思辩能力的文化与习俗之网是如此庞大、细密与坚固,是吧?
谁知道呢。
◎ 《城市广场》剧照,图片来自豆瓣电影
往日观影
假如上师命令你向一盆花下跪道歉——日本电影《红鳉鱼》
王后的演讲——电影《斯巴达300勇士》
我一口气追完《德雷尔一家》1~3季|在人生无数的坎坷与挫折里,经验丰富地扬起生命的风帆
假如这头小猪自己能开口说话,它会作什么选择?——日本电影《小猪教室》
一个佛系老母亲的突发「性教育」灾难现场!——电影《冒牌家庭》
超越与解脱:从苦难中升起智慧与慈悲的“命运反转之道”——电影《超脱》
最强的操控不是芯片,而是我们的心——电影《升级》|写作调心60分钟
他在独奏微弱而伟大的生命,自由诗意的灵魂——电影《独奏者》
在智慧与方便交汇的河流之上——电影《瓦拉:祈福》
中年人的伤痛,如雪崩无声,似云卷云舒——巴西电影《中央车站》的爱情
韩国的民主是用不屈的抗争换来的——电影《辩护人》
我们是多么渴望被人无条件接纳啊——西藏电影《阿拉姜色》
因为它的“看见”和慈悲,给它打72分——不喜欢《小偷家族》的理由
“妙手爱琳娜”——电影《洞里春光》
献给所有年老色衰、情路不顺的老女人——电影《妈妈咪呀》
何为净垢,何为贵贱?——电影《大佛普拉斯》
只有一样东西能够完美灵魂,那就是爱——电影《朗读者》
沿着情绪的流淌,到《绿皮书》和《调音师》|写作调心一小时
致我们笑中有泪的人生|巴西电影《小丑》
宗萨钦哲仁波切说:“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有一个间谍多么慈悲的故事”
假如你也挣扎在人生的低谷——电影《当幸福来敲门》
好一个有思想魅力的男子!——电影《V字仇杀队》
伊朗电影《一次别离》:没有绿洲,没有水, 只有龟裂的心灵
-END-
我的灵魂里住着一个哲学家、英雄、歌者、流浪汉和女诗人,哲学家向星空发问,英雄在白天出征,歌者在池塘边拉小提琴,流浪汉舔舔嘴唇,贪恋人间的烟火味,女诗人睁着白痴的眼睛,望着这群奇怪的人,突然在丛林里发现玫瑰。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
- 韵府群玉
-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集锦9篇
- 如何评价剧场版动画《和谐(harmony/ハーモニー)》原作:伊藤计划 ?
- 智人战胜尼人的决定性因素 是神灵崇拜与艺术品 在3万7千年前智人击败了远比自己强
- 沈阳参考消息(2017年1月11日)
- 密集架区密集架书库图书馆负一楼期刊阅览区中外文期刊图书馆一楼图书借阅区(A-H
- 费维光:脾胃病17方
- 土耳其身为伊斯兰国家,为什么允许“风俗产业”合法化?
- 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 三观尽毁!90后公务员出轨50岁女上司,聊天言语暧昧,妻子怒举报
- 22应用心理学考研347 首师360有调剂院校吗?
- 铃木凉美女士,你仍期待同时收获怜爱与尊敬吗?
- 团建别墅 | 确认过眼神,是能疯一起的人!Boss,今年年会我们泡私家温
- 《归来》观后感
- 翻译伦理的重要性和译者荣辱观建设研究
-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国医大师名单!在北京看中医该找谁,这下全知道!
- 这些年爱过的同人文(BG)
- 荷兰深陷风俗业?日本都要甘拜下风,为何能稳坐世界顶尖位置!
- 戴安娜25年前私密录像首次解密:自述性生活,全英国都被炸懵逼了
- 原创上官婉儿为什么必须死,她做的这件事太无耻,李隆基忍无可忍
- 「医药速读社」Paxlovid临床失败 礼来斥巨资引进Kv1.3抑制剂
- 她是韩国性感女神,靠出演“三级片”走红,今41岁韵味不减当年!
- 电影市场有望点燃 好莱坞大片排队上映
- 评荐《传染病(Conta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