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2016年度好书”,请你来选|教育类
微信ID:ibookreview
『阅读需要主张』
教育话题涵盖范围太广,战线也拉得颇长。从幼儿蒙学,到父母家教,从留学热潮,到大学高校,生命路途中迈出的每一步都值得驻足和思考。
再加上我们自身文化背景中一直对教育给予特别的重视和推崇,因此探寻教育的意义,明晰教育的方向,在价值日益多元、观念却愈发模糊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此推出2016年度教育类初选书目,特别期望能从阅读中引发对话与探讨,真正对那些现实中我们切身面对的教育困境有所观照。
《孩子是个哲学家》关注为人父母,《人之初》探索儿童启蒙,《大留学潮》反观当下留学热,《优秀的绵羊》质疑“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大学新语》反思高教改革,《统治与教育》着力公民品格。启蒙教育、家庭教育、精英教育、公民教育……其中任一个议题都能激起深思和热议。
“到底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一过”,每一颗困顿心灵都在求索。从一个“好”孩子,到一个“好”公民,过上一种“好”的生活。阅读需要主张,我们请你来选出你心目中的教育类年度好书。请在文末投票处告诉书评君你的选择。
从“好”孩子到“好”公民 |
2016年度好书之教育
撰文 | 李佳钰
1
作者:徐贲
版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6-1
教育到底为了什么?沦为专制统治的工具,让人愚昧顺从,抑或提高自我治理的能力,使人明白道理?徐贲在《统治与教育:从国民到公民》中为我们展现了政体区别如何影响国民教育:专制政体下国民被引导顺从国家权力,而民主政体下公民的自我实现则会受到鼓励。关注教育,应该警惕前一种,而期待后一种,实现从统治到治理,从培育到教育,从国民到公民的转变。
徐贲借历史与政治哲学的双重视角,用清晰有力的行文,为我们澄清现代民主的公民教育如何关乎伦理,关乎政治,关乎责任,关乎法治,关乎爱国,以及关乎教育自身的目的,使人真正成为独立的个体,拥有过良善生活的能力。
2
《影像中的生死课》
作者: 陆晓娅
版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8
每个生命体都会在某个时间点触碰死亡这个话题,与其当作禁忌避而不理,不如主动去探寻生命的意义。谁来教我们理解生死?教育不应在这样重大的议题上失语或缺席。
《影像中的生死课》便是陆晓娅老师为此开设的启蒙讲堂。自2012年起她就在北师大同名公选课上,借助影像这个独特的艺术呈现形式,引领学生在另一个想象的现实空间中感受人生的跌宕,体悟生命的分量。知识的习得从来都不是教育的最终指向,能激发学生对生命中切身问题的追问和求索,才是教与学的互动中最闪光的地方。“到底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一过”,陆老师的生死课不仅是部生动的授课实录,更是一次教学实践的探寻和分享。
3
《大留学潮:记动荡时代的逐梦青春》
作者:张倩仪
版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6-10
留学近年来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痛点,年中热播的《小别离》更是一度将低龄留学炒成全民话题。我们若把时下的留学热潮放置在一个更长的历史脉络纵深中,比对近百年来中国近现代留学图景,或许会更容易看清中国目前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曾任香港商务印书馆总编辑的出版人、作家张倩仪,在《大留学潮:记动荡时代的逐梦青春》中便为我们搜集了近300位亲历者的历史回忆,再现二十世纪上半叶那场伴随着中国近现代化转型的大留学潮。蔡元培、鲁迅、胡适……诸多近代知识分子都是这部留学史的亲历者,几代中国青年知识精英的青春和梦想都留存在这段动荡岁月里。留学是为了不留学,“我且不愿意将来送吾们的子女来外留学,因为吾们应该把中国学校改进到跟他们一样好,再不要使他们受晕船思乡的痛苦。”这是九十年前大留学潮亲历者的期望,反观当下,九十年前的愿望何时能实现?
4
《杜威家书:1919年所见中国与日本》
作者:约翰·杜威 爱丽丝·杜威
译者:刘幸
版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8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现实却是越来越多的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与孩子分隔两地。回到孩子身边,还是彼此仍然分离,这个艰难决定背后不仅饱含思念与爱意,更是忧虑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中缺席。
如果现实中的阻隔无法消弭,至少努力拉近心理上的距离。《杜威家书:1919年所见中国与日本》或许能给我们以启迪,它收录了杜威夫妇在1919年写给美国家中孩子们的书信。当时,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携夫人来华访问,长达两年之久。杜威夫妇用他们的笔,记录下他们在两个东方国家的见闻和经历,即便和孩子分隔万里,也能用一封封家书分享心得,表达想法,传递心意。
5
《人之初:现代蒙学四十六课》
作者:王尚文 郭初阳 颜炼军
版本:东方出版社 2016-10
青少年到底需要怎样的现代人文启蒙?是回归反复被人提倡的“三、百、千”和《弟子规》传统,还是尝试发现一条新路径,提供更丰富更立体的文本阅读,让他们在观念碰撞和思想交锋中学会独立思考,提出质疑?
《人之初:现代蒙学四十六课》就是基础教育人文启蒙的一次全新探索,希望通过四十六个关键词帮助年轻人“立根基、启蒙蔽、开智慧”,从自爱、自知、自信、自省,到良知、尊严、理性、敬畏,从真诚、亲情、爱情、责任,到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三位编者花费四年心力,在经典中披沙沥金,为每个关键词遴选出相应的“经典论述”“故事”“诗歌”作为支撑,让彼此相互阐释、互为补充,为观念的复杂性提供多向度的呈现。启蒙教育不应仅停留在单向度的灌输,让思想激荡,能力激发才是关键要义。
6
《珞珈野火集》
作者:刘道玉 版本: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6-4
刘道玉是高教改革最重要的开路人和实践者,上世纪八十年代担任武汉大学校长期间,他极力倡导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校风,全面推进教育制度和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武大人。近年来刘道玉更是在教育议题上积极建言,针砭时弊,称自己是“一个执着的教育改革者”。
《珞珈野火集》是刘道玉的一部随笔集,书中对教育的观察和评论差不多占据了一半以上的篇幅。无论是对当下教育观念和体制的直接反思,还是对往日师生情谊的追溯和回忆,其中都饱含老校长对教育的关注与思考。刘道玉对教育倾尽自己一生的心血,借“野火集”呼吁推进步履艰难的教育改革,冀野火在灰烬中仍然不息。
7
《大学新语》
作者:陈平原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5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先生长年关注大学教育,作为对大学史素有研究的人文学者,更强调把大学问题置于历史的脉络框架中去思考。
《大学新语》是陈平原“大学五书”中的最后一本,集合了陈老师近年所撰论文、评论、随笔三十余篇。通过“大学现状”“大学周边”“大学人物”三个专辑,自大学史入手,进而拓展到大学教育改革等热点问题,从历史、文化、精神等不同层面求索“大学之道”,“希望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与碰撞中,展开对于‘大学之道’的深入思考,为中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8
《优秀的绵羊》
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 (William Deresiewicz)
译者:林杰
版本:九州出版社 2016-5
精英教育近年来面临各种困惑和质疑,“空心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些“奢侈的烦恼”不仅是北大人的“专利”,也是常春藤盟校学生的待解难题。
前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用“优秀的绵羊”来形容这些藤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认为他们大多“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并称像哈佛、耶鲁、普林斯顿这些藤校“外表上有特色,但在内里都是失去了灵魂的地方”。2008年,威廉·德雷谢维奇教授辞去他在耶鲁大学的终身教职,应邀到美国各地大学发表演讲,与学生们交流探讨精英教育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优秀的绵羊》即是对这段经历的思考与分享。
9
《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
作者:西莫斯·可汗
译者:蔡寒韫
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1
《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同样关注精英教育,却把目光落在一所美国精英高中的日常,研究精英意识及行为是如何在社会互动中逐渐形成。
有别于威廉·德雷谢维奇的《优秀的绵羊》,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西莫斯·可汗在《特权》中,把像圣保罗和常春藤这样的院校视作表征多样性社会的一个样本,“一个包含细致具体的社会规则的微观世界”。西莫斯·可汗由自己在圣保罗中学的就读经历开场,通过对精英教育台前幕后的参与式观察,试图“更好地理解新精英群体以及当代所经历的不平等的某些运作方式”。该书曾获得2011年度赖特·米尔斯奖(C. Wright Mills Award),被誉为美国社会学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
10
《孩子是个哲学家:重新发现孩子,重新发现自己》
作者:(意)皮耶罗?费鲁奇
译者:张晶
版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6-10
父母能从孩子身上学到什么?孩子并不是教育的唯一对象,成人也是。孩子是镜子,反射出成人世界的得失;孩子是导师,教导父母如何放下自己。他们的天真无邪让我们知道正义和善良,他们的不厌其烦让我们学会耐心和等待。我们惊诧于他们的专注、执着和好奇心,同时也因为他们,体会到坚持、感激和爱的无私。
《孩子是个哲学家》带我们走近孩子,更带我们发现自己。皮耶罗?费鲁奇是个哲学家,心理理疗师,可他更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孩子永远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这不仅是本关于孩子的书,更是本成人的启示录。
书评君邀请您为我们的教育类年度好书投票。
点击即可投票(可多选)。
▼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李佳钰;编辑:小井。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016年度好书”更多门类评选
▼
扫一扫,赏给书评君一个可爱多?▼
▼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中年人丑态 | 丢书大作战 | 《比利·林恩》| 川普 | 朴槿惠 | 哈利·波特 | 《黑镜》 | 独生小孩 | 秋季好书 |《西部世界》| 黄永玉 | 鲍勃·迪伦 | 高房价 | 追风筝的人 | 胡适 | 钱理群 | 竹久梦二 | 校园性骚扰 | 电影审查 | 抑郁症 | 荒木经惟 | 沈石溪 | 傅雷之死 | 少年读经 | 老舍之死 | 心灵鸡汤 | 帕慕克 | 龙榆生 | 奥兹 | 奥威尔 | 阿列克谢耶维奇 | 国学 | 民国试卷 | 弟子规 | 小王子 | 《红楼梦》
点击图片
购买文艺而有力量的《诗光年日历》
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
- 韵府群玉
-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集锦9篇
- 如何评价剧场版动画《和谐(harmony/ハーモニー)》原作:伊藤计划 ?
- 智人战胜尼人的决定性因素 是神灵崇拜与艺术品 在3万7千年前智人击败了远比自己强
- 沈阳参考消息(2017年1月11日)
- 密集架区密集架书库图书馆负一楼期刊阅览区中外文期刊图书馆一楼图书借阅区(A-H
- 费维光:脾胃病17方
- 土耳其身为伊斯兰国家,为什么允许“风俗产业”合法化?
- 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 三观尽毁!90后公务员出轨50岁女上司,聊天言语暧昧,妻子怒举报
- 22应用心理学考研347 首师360有调剂院校吗?
- 铃木凉美女士,你仍期待同时收获怜爱与尊敬吗?
- 团建别墅 | 确认过眼神,是能疯一起的人!Boss,今年年会我们泡私家温
- 《归来》观后感
- 翻译伦理的重要性和译者荣辱观建设研究
-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国医大师名单!在北京看中医该找谁,这下全知道!
- 这些年爱过的同人文(BG)
- 荷兰深陷风俗业?日本都要甘拜下风,为何能稳坐世界顶尖位置!
- 戴安娜25年前私密录像首次解密:自述性生活,全英国都被炸懵逼了
- 原创上官婉儿为什么必须死,她做的这件事太无耻,李隆基忍无可忍
- 「医药速读社」Paxlovid临床失败 礼来斥巨资引进Kv1.3抑制剂
- 她是韩国性感女神,靠出演“三级片”走红,今41岁韵味不减当年!
- 电影市场有望点燃 好莱坞大片排队上映
- 评荐《传染病(Conta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