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锦结局范文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8-12
手机版

  裂锦结局篇1

  [关键词]电影;关锦鹏;故事;人物;镜语

  关锦鹏导演曾这样朴素地表达了自己的电影观念:作为一个电影工作者,没有办法或能力将自己的生活伸延到他的电影,或借用他的电影以展示他的人生,那他的电影彻头彻尾跟他扯不上关系。到了七老八十,回首一看,剩下的只是一堆一堆的废片拷贝,会陌生得一点感觉都没有。这正是他作为一个始终真诚的电影艺术家多年来电影之路的最好印证。

  “一个导演的电影作品会酷似这个导演,会血脉相连,会是一个确切的记录。”如果说电影《胭脂扣》、《人在纽约》、《阮玲玉》是与他徜徉于女性电影的诗意情结世界的“血脉相连”,那么电影《蓝宇》则无疑是他的一个“确切的记录”。当熟悉的歌声“最爱的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却没有说一句话就走”伴随剧情再次响起的时候,观众的眼前早已模糊一片。在这个拒绝感动和被感动的钢铁都市里,这样一部题材边缘尺度敏感的影片《蓝宇》,不经意间触动了大家心灵的深处。当然,关锦鹏也一定坐在放映厅某个黑暗的角落,沉醉在自己营造的光影世界里!

  一、故 事

  关锦鹏的电影向来以细腻著称,运用细腻而含蓄的笔触讲述着一些爱情故事。往往怀旧的色调,整个人生和世界都显的并不那么明亮,除了那些缠绵悱恻、痛苦执着的爱。

  影片《蓝宇》用第一人称自述了两个男子真心相爱终不敌世俗和自身的矛盾的爱情悲剧:蓝宇,一个来北京求学的贫困大学生,他质朴而认真,他懂得自己奋斗,同时也有自己的追求与梦想:想去美国读书。所以当他得知捍东去过美国时,对捍东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他与捍东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以金钱交换开始的。对有钱人捍东来说可能是一次平常的放纵,但蓝宇未必完全这么认为。几个月后他们在车站邂逅,蓝宇一句像是无意的“昨天,刚四个月”促成了他们的继续交往,还在一起过了个年。蓝宇在交往中情不自禁的喜欢上了捍东。他隐瞒自己在工地打工的事实,“我担心你会不高兴”。单纯的他对世俗的眼光视而不见,亦认为可得到对方的情感回馈。捍东洞悉这一切后,毫无顾及地断然拒绝了――“咱们俩认识,算是挺有缘的,但是我们不可能一辈子这样下去”。然而,爱的覆水难收。蓝宇终究无法克制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这也就有了后来电梯里的不欢而散。在他们之间,有横亘于眼前的传统道德与社会规范,这条不可逾越的的鸿沟使得“爱和不爱”、“爱与被爱”都是这样的折磨与挣扎。捍东在电梯关闭的瞬间隐隐感到自己内心里同样燃烧的炙热情愫。思念的煎熬让两人在广场偶遇。是夜,他们尽情的宣泄释放着各自的感情,联系二人的那份真正感情――“爱”也被真正确认。随后,他们拥有了一段令人羡慕的幸福时光,甚至还有了一个“家”。但在捍东心里始终有阴影――世俗与自身的矛盾:人长大了,就得结婚生子。这段缠绵悱恻的爱情必须在现实面前选择失语!他屈从了,选择了与一个女人结婚。然而,他根本无法去放弃这段刻骨铭心的感情,或去忘记那个对他爱到无药可救而又默默承受一切的――蓝宇。

  二、人 物

  关锦鹏曾说,无论在香港或在内地拍片,多年来,始终不变的,是从人物出发。“我一直是一个处于主流之外的导演。从我拍摄第一部电影《女人心》,到《地下情》、《胭脂扣》……无论拍摄小说改编的电影,或是原创剧本,我都是先有人物的,我注意的是人物处理得好不好,力求把人物磨深磨透。当剧本大致形成、锁定了演员的时候,我就会拉演员来讨论角色。很多原创剧本都有我的观察和经验,这是我的兴趣所在。”

  (1)关于人物“蓝宇”

  该片的成功首先是主人公蓝宇形象的感人:纯洁朴实且令人怜惜,在爱情上是执著和无求的。影片中有几场蓝宇的戏令人难忘:

  其一,是蓝宇和捍东四个月后的街上偶遇,捍东关切地问寒问暖,并把自己的围巾给了蓝宇。刹那间蓝宇脸上充满了温暖的笑容,这是在外“飘”着的人被人关怀时的幸福,他的心由此默许了这个人。其二,是新年大早,蓝宇倚在门边和捍东对话,眼睛里充满了爱意和娇羞,这完全是两个亲密恋人之间的交流。除了跨越性别的边界,他们跟任何的一对恋人没有区别!其三,是在车上,捍东理性地提醒蓝宇:两个人要是太熟了,就不好意思再玩了。蓝宇用无辜和乞求的眼光试探地问道:我们还不算太熟吧?明明知道不会有结局,蓝宇还是希望不要那么快结束。纵使万劫不复,也要将爱情进行到底。在爱上他要的真的不多――哪怕只是能多爱一会儿。其四,是在新居里,捍东向蓝宇摊牌自己要结婚。蓝宇平静地望着窗外“有一天那边挂了个彩虹,大得不得了”,那面孔如此单纯无辜,眸子如此清澈纯净。透过他的目光,我们也仿佛看到了那一湖澄蓝澄蓝的天宇和那行叫蓝宇的天。其五,是蓝宇要离开前,背对捍东的一段倾诉:我记得你以前说过“两个人要是太熟了,反倒不好意思再玩了,也就是说要散了。”所以老这么想: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少喜欢你一点儿,免得到时候难过,你知道吗,我向自己保证过,以后再不会……为别人伤心了。在高度物化的现代社会里,唯独感情无法物化。可是,那些戏里的情痴们穷尽一生苦苦寻觅的神圣感情我们是轻易的都得到了吗,或是从来就没感受过?我们麻木于得不到也不去在乎得到,却在虚幻的影像里体味着别人得到与得不到的感动。在这一刻,我们是否完成了心底那份封存已久的渴望真诚的成全呢?其六,是数年后两人重逢大早起来,捍东满怀心事婆婆妈妈的送蓝宇出门,蓝宇的深情回眸:多年前两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似乎又重现了,那份相爱的感觉似乎又找回了。可是这一次的牵手又可以走多远呢?蓝宇眸子里的淡淡忧郁是否暗示影片灰色的结尾!

  蓝宇这个人物可爱之处,来自他单纯质朴的个性,还有他懂得用自己的方式去爱一个人,而且爱的不顾一切――“大学那么多女同学我不喜欢,偏喜欢上你”和无欲无求――“我知道你对我好,就够了”。也可以为了爱而去克制爱,甚至放弃爱,虽然他自己说“我可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他简直就是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在今天许多人都不敢正视自己的感情的现代都市空间里,蓝宇是令人不能相信的一个奇迹。当经济越来越多的支配了人们的心理,人际疏离使得都市变成了一片情感的荒漠,而蓝宇是坚强盛开的玫瑰。

  (2)关于人物“捍东”

  与蓝宇不同,捍东是个生意人,他当然可以玩些有钱人才可玩的新奇。对蓝宇起先是居高临下的,他不会像蓝宇那般“情种”般去爱一个人,因为在他看来这都是游戏――既是游戏就要遵守游戏规则:好聚好散,不谈感情。他发现对方“犯规”时会狠心的说出绝情的话去扼杀。可当捍东自己也不知不觉中陷入对蓝宇的爱恋时,他动摇了!

  其实捍东有可能更痛苦,蓝宇可以为爱义无反顾,但捍东做不到,他始终逃不开世俗的眼光。同性只讲谊,异性方言爱。选择婚姻是他向现实的妥协,必然的是婚姻绝不能填补感情的空白。捍东离婚后再见蓝宇,他多么企盼重归于好,但曾受到自己重伤的蓝宇能否谅解?蓝宇还是一如既往的爱他,且在他最困难无助的时候放弃去美国与之共同坚守。狱中捍东终于弄明白了一件事:他们是天生注定要走到一起的,这个疯狂爱着自己的蓝宇正是自己内心一直不敢正视的最爱。

  现实是残酷的,命运是无常的,死神在猝然之间带走了蓝宇(意外事故),只留下捍东独自守候这一生的承诺。面对蓝宇的遗体,捍东的脸逐渐抽搐,进而迸发撕心裂肺的嚎啕。为深爱的蓝宇的匆匆离去,为自己曾让蓝宇怎样的伤心,为这份爱多么的来之不易,为幸福的如此短暂……

  三、镜 语

  在电影基调方面,本片秉承了关锦鹏作品一贯淡淡流情的叙事风格――那种外表不动声色的内里激情涌动。

  (1)关于拥抱

  片中有四个拥抱的镜头令人记忆深刻:

  其一,是新年后蓝宇第一次打的来找捍东,门一开,他立即给了捍东一个撒娇式的拥抱。蓝宇之对捍东的爱和想念在这小小的细节显露无遗。其二,是两人不欢而散后在广场再见时的拥抱。这个拥抱非常的深,它包含了两个人在经过一段挣扎后的选择。想说爱你不容易,忘记你我做不到。其三,是进入新居后两人的拥抱。终于可以在一起了!有自己的天地了!至少在那一刻,他们可以无拘无束的、忘却外边世界的去爱了。这是他们在情感矛盾抗挣中取得胜利后的庆祝!其四,是多年以后捍东在蓝宇的小屋打盹,蓝宇欲送捍东离去,捍东要求拥抱蓝宇,蓝宇投进捍东怀中,轻轻的一句关切“你胖了”。此时,两颗孤独的心在渐渐靠近,仿佛昔日深情相拥的感觉瞬间回归。捍东再也抑制不住自己这么多年来对蓝宇的无数思念,几乎是使尽全身力气搂住蓝宇痛哭“那时候,我怎么会放你走的?”当初因为抵挡不住结婚生子的压力,在爱情的道路上当了逃兵,做出了违心的选择。事过境迁,后悔的是一次不可原谅的爱的错失。蓝宇坚守答应捍东的诺言“没有必要的话不再联系”,他甚至没有打一个电话,事实上他根本不可能忘了捍东的电话号码,为的只是成全自己珍爱的人。当听说捍东已离婚,他心里复杂极了,却故作平静,言不由衷地说着“有些事情,忘记了好像好一点”。然而,内心的汹涌澎湃是平静的脸孔掩饰不住的,捍东此刻的紧紧拥抱颠覆了他所有的理智,他所有对这份爱的抵抗力消失殆尽。这个恍如隔世的拥抱在片末又一次重现,就像一击重拳打在观众心上,痛的淋漓尽致。

  (2)关于音乐

  黄品源的歌曲《你怎么舍得我难过》的适时运用也是影片的一个成功。本是一首老歌,但被影片重新解读后,更觉确切,视听配合得恰到好处。

  “对你的思念,是一天又一天,孤单的我还是没有改变,美丽的梦何时才能出现,亲爱的你好想再见你一面,最爱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对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却没有感动过。这是蓝宇对捍东“爱”的独白。

  秋天的风一阵阵吹过,想起了去年的这个时候,你的心到底在想些什么,为什么留下这个结局让我承受,最爱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却不说句话就走。”这是捍东为蓝宇唱的“爱”的挽歌。

  每个人的花样年华都会随着岁月慢慢的流走,我们没有办法阻止。可以做的是,让这样的灿烂时光与爱情为伴,并不孤独。

  四、结 语

  相较于类似题材的影片《霸王别姬》的豪华丰富及主角略过的表演、《春光乍泄》中巧妙回避性别只讲爱恨、《夜奔》里“来不及说,说不出口”的含蓄模糊,《蓝宇》则更加大胆直白、细腻朴实的探讨了现实生活里同性之间超越性别的“爱”――它有可能更加纯粹和具有摧毁力,虽不为世俗所容,但却静悄悄地绽放。

  这就是关锦鹏的电影世界,他总是以其敏感的时空观念和对爱情世界的关注,思考着电影与真实的关系,并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心境对待自己的未来。或许有一天当大家不再像今天异样眼光来看同性之间的爱与珍重时,会感谢《蓝宇》,感谢关锦鹏,只因记录了一段历史!而这历史也必将在已依稀岁月的“显影”里,别具一种个人生命颤动的情致。

  [参 考 文 献]

  [1] 黄式宪.关锦鹏:徜徉于女性的诗情世界,罗艺军.华语电影十导演[M].2001.

  [2] 孙慰川.关锦鹏的电影世界[J].电影新作,2002,(03).

  [3] 谢晓欢.《蓝宇》[J].电影评介,2002,(05).

  [4] 最蓝的那一片天[J].电影评介,2002,(01).

  [5] 王莹.探寻关锦鹏电影创作的艺术特色[J].电影艺术,2006,(01).

  裂锦结局篇2

  [关键词] 滑行式手法;会阴侧切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1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3(b)-007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lateral episiotomy by sliding mode. Methods 300 clinical data on puerperae admitted into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4 were analyzed.According to different delivery modes,they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traditional lateral episiotomy and lateral episiotomy by sliding mode.The tidiness of the top of incisal margin,delayed crack of the top in lateral episiotomy,perineum suturing time,puerperal healing rate,and grading of incision pain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ate of tidiness of the top of incisal margin in the lateral episiotomy by sliding group was 93.3%,higher than that in the traditional lateral episiotomy accounting for 84.0%.The rate of delayed crack of the top in lateral episiotomy was 4.7%,lower than that in the traditional lateral episiotomy accounting for 14.7%.The perineum suturing time was(11.2±2.6) min,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traditional lateral episiotomy accounting for (13.3±3.0) min.In the lateral episiotomy by sliding group,the puerperal healing rate in A level was 96.0%,higher than that in the traditional lateral episiotomy group accounting for 86.7%.The healing rate in B and C levels in the lateral episiotomy by sliding group was respectively 3.3% and 0.7%, both lower than that in the traditional lateral episiotomy group respectively 9.3% and 4%.The incision pain in 0 grade in the lateral episiotomy by sliding group was 46.7%,higher than that in the traditional lateral episiotomy group accounting for 24%,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P

  [Key words] Sliding mode;Lateral episiotomy;Effect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围生医学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优生优育的意识也随之提高。为提高人口素质,初产妇会阴侧切比例明显增高,其伴随的并发症也明显增高。目前传统的会阴侧切易出现会阴侧切边缘不整齐、顶端皮肤及黏膜切口内外不整齐,侧切口顶端可能在产妇分娩时出现延裂。在国内滑行式手法行会阴侧切术的研究鲜有报道,广东省未见滑行式手法行会阴侧切术效果的专题探讨[1-2]。本研究分析我院3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滑行式手法行会阴侧切术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妇产科收治的300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分娩方式不同进行分组,传统会阴侧切术组150例,年龄23~39岁,平均(33.8±3.7)岁,平均体重(57.1±15.1)kg,孕龄37~41周,平均(39.1±2.5)周;滑行式手法行会阴侧切术组150例,年龄24~39岁,平均(33.4±3.6)岁,平均体重(57.5±15.5)kg,孕龄37~42周,平均(39.0±2.0)周,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传统会阴侧切术组:采用传统会阴侧切术,麻醉生效后,术者将左手食指、中指伸入胎先露和阴道侧后壁之间,以保护胎儿并指示切口的位置,右手持剪刀从会阴后联合处向左下方与正中线成45°~60°,在宫缩时剪开会阴组织,一般长度为3~5 cm,胎盘娩出后常规检查软产道情况,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用2-0可吸收缝合线按解剖结构缝合切口,连续缝合阴道黏膜,缝合时自切口顶端稍上方开始直至处女膜外,继之缝合肌肉层,严密止血,不留死腔,最后用3-0可吸收缝合线在皮内缝合皮肤。抗菌素使用:有感染因素者,遵医嘱围术期用药24 h,产后保持会阴清洁,每天早晚用碘伏液抹洗各一次。

  滑行式手法行会阴侧切术组:滑行式手法会阴侧切术是在的传统会阴侧切基础上克服了其缺点而进行的手法改良。麻醉生效后,术者将左手食、中两指伸入阴道内撑起左侧阴道壁同时保护胎头,右手持剪刀放在左手食指、中指间,将剪刀刃与皮肤垂直,压紧皮肤,确定剪开长度,在皮肤上形成一条压痕,待宫缩开始时,以剪刀刃在小阴唇处与阴道黏膜接触部位为支点,以压痕为方向,利用右手食指、中指的力度,滑行向前剪开阴道侧壁,其余治疗同传统会阴侧切术组。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产妇切端顶端整齐、侧切顶端延裂、会阴缝合时间情况。

  1.3.2 两组产妇愈合率情况[3-4] 甲级愈合:腹壁切口愈合较好,未发现红肿、硬结;乙级愈合:腹壁切口有较强的红肿硬结,甚至有积液渗出;丙级愈合:腹壁切口有明显的裂开、化脓性感染发生。

  1.3.3 两组产妇切口疼痛分级情况[5-6] 产后3 d通过专业人员对产妇疼痛进行评估。0级:产妇产后切口无疼痛或有轻微疼痛,产妇在坐起哺乳过程中,基本无疼痛感。1级:产妇产后切口轻度疼痛,但可以耐受,产妇在坐起哺乳过程中稍有不适。2级:产妇产后切口中度疼痛,产妇在坐起哺乳过程中有痛苦表情。3级:产妇产后切口重度疼痛,产妇在坐起哺乳过程中疼痛强烈,甚至要求镇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切端顶端整齐、侧切顶端延裂、会阴缝合时间的比较

  滑行式手法行会阴侧切术组切端顶端整齐率高于传统会阴侧切术组,侧切顶端延裂率低于传统会阴侧切术组,会阴缝合时间短于传统会阴侧切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5.71,t=6.48,P

  2.2 两组产妇愈合情况的比较

  滑行式手法行会阴侧切术组产妇甲级愈合率高于传统会阴侧切术组(χ2=5.47,P

  2.3两组产妇切口疼痛分级情况的比较

  滑行式手法行会阴侧切术组切口疼痛0级高于传统会阴侧切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7,P0.05)(表3)。

  3 讨论

  会阴侧切术属妇产科常用的手术方式,会阴侧切可缓解盆底组织对胎儿的过度压迫,避免会阴盆底组织的损伤,在缩短第二产程的同时更加利于胎儿的顺利娩出[7-8]。目前我国会阴侧切术应用率为60%,其中初产妇的比例达到80%,会阴侧切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将舟状窝、处女膜、阴道黏膜、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同时还要将球海绵体肌、会阴浅深横肌切断[9-10]。临床上会阴侧切术应用的剪刀是钝头的,传统会阴侧切术中会阴侧切边缘不齐、顶端皮肤及黏膜切口方向不一致、侧切口顶端容易发生延裂等[11-12]。滑行式手法会阴侧切术将传统会阴侧切手法改良,麻醉起效后,术者将左手的食指和中指伸入阴道内侧,将左侧阴道壁撑起,注意保护胎头,右手将剪刀放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中间,保持剪刀刃与皮肤垂直状态,保持皮肤绷紧,在皮肤上形成一条压痕,宫缩开始之时,在小阴唇处与阴道黏膜接触部位作为支点,沿着压痕形成的方向,利用右手食指和中指的力度,以滑行的方式将阴道侧壁剪开,剪开过程中最大剪切力作用点始终位于剪刀刃与切缘的接触处,避免剪切力量随着距离增加而发生递减,最大限度地利用剪切力量,对剪刀不锐利部位进行弥补,从而保持剪切边缘整齐一致,并增加相应的出口径线,帮助胎儿顺利娩出,有效避免侧切口顶端在分娩时发生延裂,降低复杂会阴裂伤的发生率[13-14]。

  本研究结果表明,滑行式手法行会阴侧切术组切端顶端整齐率高于传统会阴侧切术组,侧切顶端延裂率低于传统会阴侧切术组,会阴缝合时间短于传统会阴侧切术组;滑行式手法行会阴侧切术组产妇甲级愈合率高于传统会阴侧切术组,乙级愈合率、丙级愈合率均低于传统会阴侧切术组;滑行式手法行会阴侧切术组切口疼痛0级高于传统会阴侧切术组,提示其可使临床上会阴侧切伤口边缘整齐一致,便于切口缝合,侧切边缘整齐充分相应地增加出口径线,使胎儿能顺利娩出,有效避免侧切口顶端在分娩时的延裂,减少复杂会阴裂伤的发生,便于缝合会阴侧切伤口时恢复原有的解剖组织及正确地对合皮肤切口,缩短缝合时间,有利于侧切伤口的愈合[15]。

  综上所述,滑行式会阴侧切方法在传统会阴侧切基础上进行了手法改良,方法简单,易于掌握,不需另外增加成本,可减轻产妇痛苦,提高产科质量。

  [参考文献]

  [1] 凌奇.会阴侧切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24):2070-2072.

  [2] Du Y,Xu L,Ding L,et al.The effect of antenatal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on labor and delivery outcomes: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 analysis[J].Int Urogynecol J,2015,26(10):1415-1427.

  [3] 李红雨,常青.会阴侧切与经阴道分娩结局的临床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0(4):477-479.

  [4] 张晓敏.改良会阴侧切术应用于经阴道分娩初产妇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15,21(15):2861-2863.

  [5] 陈志芳,胡晓红,孙晓琴,等.初产妇经阴道分娩时会阴侧切对盆底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1):5145-5147.

  [6] 吴秋英.会阴侧切术对经阴道分娩影响的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5,22(8):863-864.

  [7] Murphy DJ,Macleod M,Bahl R,et al.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routine versus restrictive use of episiotomy at operative vaginal delivery:a multicentre pilot study[J].BJOG,2008,115(13):1695-1702.

  [8] 胡华青,应绍红,范如珍.改良式助产对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7):1121-1123.

  [9] 冷玲丽,肖璋.滑行式手法行会阴侧切术效果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829.

  [10] 宋亚琴,马锦琪,徐惠英.会阴侧切术对经阴道分娩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1):1789-1790.

  [11] 杨俊红,于树静,冯小明.无保护会阴自然阴道分娩与常规阴道分娩对比研究[J].河北医药,2013,35(15):2294-2295.

  [12] 钟甲萍,黄秀群,李庆梅.初产妇阴道分娩会阴侧切状况分析[J].包头医学,2012,36(4):37.

  [13] 杨梅,闲奇伟.会阴侧切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6):64-65.

  [14] 孔欣,郭培奋.经阴道头位分娩中倡导限制会阴切开[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2):118.

  裂锦结局篇3

  一、细节描写彰显着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新颖而独特的细节描写虽然着墨不多,但是比千言万语的抽象叙述更能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更为准确。比如在《荷花淀》中,“水生嫂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就是作者把水生嫂意料不到的事情,表现在一个手指被划破的细节上,作者用“放”“吮”这一举止,来揭示人物瞬间心理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手指可以“伸”到嘴里,手指上的血可以“擦”或用口“吸”,但这不符合水生嫂的个性,突然听到丈夫已参军,她没有思想准备,心灵“震动”,既高兴,又有些舍不得,此时多少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掀起了一阵阵的感情波澜。《祝福》中对祥林嫂的行为动作进行了大量的描写,但尤其传神的却是对祥林嫂肖像细节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人物形象的无限丰满和生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作者多次写她的眼神,以揭示其内心世界的波澜和命运发展的趋向。初见她时,“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展示她心灵的枯竭,表明她已濒临死亡;祥林嫂初到鲁镇时,“只是顺着眼”,表明她的驯顺、安分的个性;二到鲁镇时,她“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反映了她遭遇丧夫失子这样的人生大变故后的悲哀、痛苦和萎靡不振。《守财奴》中有关葛朗台与女儿欧也妮办理放弃遗产手续过程的那段文字,有着大量的细节描写。其中有这么两个细节,深刻有力,令人难忘。一是当欧也妮完全顺从父亲的意愿,握笔在她“一点儿不明白”的文件上签字的当儿,“葛朗台老头的眼睛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的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的抹着。”葛朗台是个“不动声色,冷静非凡”的生意人,此时此刻显得如此紧张,可见事关重大;那时又是秋天,气候凉爽,而葛朗台的额头上却满是汗水,不得不一个劲儿地擦着,可见他当时的心情又是何等焦急。二是公证人克罗旭出自于自己的职责,对欧也妮说,“签字后你自己是一无所有了”,葛朗台担心欧也妮中途变卦,便这样以攻为守:“别多嘴,克罗旭。――一言为定”,葛朗台抓起女儿的手放在自己手中一拍。接着,“他热烈地拥抱她,把她紧紧的搂得几乎喘不过气来”这一细节描写,绘声绘形,生动逼真。通过以上的两个细节描写,形象具体地展现了葛朗台为钱而急、为钱而喜的心理变化过程,从而表明金钱的得失支配他的情绪,对金钱的强烈占有欲是其行动的原动力。透过丰富的内心世界我们更能感受到作者所刻画的人物身上所散发出来的艺术魅力,对人物也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细节描写刻画出人物的典型性格

  细节描写可以使故事中的人物更生动、更真实。《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人物形象的渲染,内心活动的变化,场景气氛的描绘……无不显示着作者的才华和生活根基。文中的林黛玉寄人篱下、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心情,以及入乡随俗的世故人情,她“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这是一个寄人篱下又心地孤傲的孤女特有的心理,这些在文章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对座位谦让细节的描写也充分表现了她的这一性格特点。

  初来贾府给舅父舅母问好,林黛玉来到贾政的房间,“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了,炕沿上却有两个锦缛对设,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其中“度”字显示黛玉有所思考,想到炕上那两个座位属于谁的,就找到下首的椅子上坐了,这可以见其细心谨慎。

  晚饭时,林黛玉在后院和贾母一起吃晚饭的时候,写道“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的第一张椅子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熙凤的“忙拉”,黛玉的“十分推让”,经贾母的解释后,黛玉才“坐了”。作者对日常生活中座次这些细节的描写充分表现了林黛玉“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的性格特征。

  同样《阿Q正传》中阿Q画押时的笔“向外一耸”的这一细节使阿Q麻木的个性跃然纸上;《守财奴》中葛朗台老头临终抓镶金的十字架的动作细节,则完美地表现了一个对金钱贪婪的嘴脸;《药》中对康大叔的“纽扣”“腰带”等外貌细节的处理,则把一个凶狠、残忍、无耻、流里流气的丑恶灵魂刻画得淋漓尽致。正是作者对这些细节的精心处理,才使我们感受到了更为丰满的人物形象,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认知和把握。

  三、细节描写反映着当时人物的处境

  《祝福》中写祥林嫂,“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技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不仅仅表明她已纯然是一个乞丐,更表明她是一个连饭都难讨到的一个乞丐,为她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三次对眼神由浅入深的细节描写则揭露了凶残腐朽的封建礼教、封建世俗对祥林嫂步步迫害的罪行,以及祥林嫂生不如死的悲惨处境,也预示了祥林嫂只能走向死亡的悲惨结局。《孔已己》中从“排出九文大钱”到“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的细节描写,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每况愈下的悲惨境地,也预示了孔已己的结局。通过这样的细节,体会到了人物所处的特殊的处境,从而读懂了人物及其命运,往往也会为作者的独具匠心所折服。

  裂锦结局篇4

  2.国外信息文摘

  3.锌-α_2-糖蛋白(ZAG)在雄性大鼠生殖系统中表达差异的研究赵文珍,刘悦,冯京生,丁之德,ZhaoWenzhen,LiuYue,FengJingsheng,DingZhide

  4.淫羊藿次苷Ⅱ对大鼠阴茎海绵体压力、平均动脉血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张建,刘涛,覃新程,李维仁,崔万寿,巩艳青,辛钟成,ZhangJian,LiuTao,QinXincheng,LiWeiren,CuiWanshou,GongYanqing,XinZhongcheng

  5.男性学杂志 伊木萨克片对半去势雄性大鼠勃起功能的影响阿地力江·伊明,徐磊,张盼盼,陈蓉,沙地克·沙吾提,茹仙古丽·莎吾尔,哈木拉提·吾甫尔,AdilijiangYiming,XuLei,ZhangPanpan,ChenRong,ShadikeShawuti,Ruxian'guliShawue,HamulatiWufuer

  6.司机职业对男性不育患者精子活力和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何江,余伍忠,邹红云,焦敏,HeJiang,YuWuzhong,ZouHongyun,JiaoMin

  7.PSA"灰区"值时前列腺癌组织中Trp-p8的表达及意义张鑫圣,张颖,何剑,王慧,刘世雄,顾华敏,ZhangXinsheng,ZhangYing,HeJian,WangHui,LiuShixiong,GuHuamin

  8.上海地区535例孕前检查正常男性精液质量调查童传良,范国华,曹长生,吴正沐,吕炎,唐振华,干霞琴,TongChuanliang,FanGuohua,CaoChangsheng,WuZhenmu,LvYan,TangZhenhua,GanXiaqin

  9.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外钙离子浓度在体检测与神经性ED的相关研究王飞翔,朱广友,沈彦,任恕,WangFeixiang,ZhuGuangyou,ShenYan,RenShu

  10.74例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者精浆生化测定王瑞,张卫星,韩广业,李松,李刚,张天标,WangRui,ZhangWeixing,HanGuangye,LiSong,LiGang,ZhangTianbiao

  11.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低氧与生精细胞凋亡的研究王海峰,初明梅,王林辉,许传亮,杨庆,刘冰,刘智勇,徐斌,孙颖浩,WangHaifeng,ChuMingmei,WangLinhui,XuChuanliang,YangQing,LiuBing,LiuZhiyong,XuBin,SunYinghao

  12.可多华联合其他疗法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应俊,姚德鸿,YingJun,YaoDehong

  13.慢性前列腺炎在急性附睾炎发病中的关联度分析唐来坤,王珂,卢国军,汪祖林,田峰,宋立,俞仲伟,叶青,羊继平,骆德兴,屈维龙,吴凤金,郑伯营,TangLaikun,WangKe,LuGuojun,WangZulin,TianFeng,SongLi,YuZhongwei,YeQing,YangJiping,LuoDexing,QuWeilong,Wufengjin,ZhengBoying

  14.假两性畸形诊断与治疗特点分析(附15例报告)朱利勇,钟狂飚,蒋先镇,桂明,何乐业,ZhuLiyong,ZhongKuangbiao,JiangXianzhen,GuiMin,HeLeye

  15.101例ED患者阴茎海绵体肌电图检测结果分析胡剑麟,陈斌,徐杰,陈威,黄翼然,HuJianlin,ChenBen,XuJie,ChenWei,HuangYiran

  16.隐匿型阴茎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附60例报告)邓全红,张于新,邹保国,王广,张浩,李建新,陈伟

  17.阴茎松解延长固定术治疗隐匿型阴茎20例肖龙明,庞家瑜,何国友,霍伟堂,吴品林

  18.3例特殊ED的诊治思考(附编者按)杨念钦,王国民

  19.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第103届美国泌尿外科学会年会会议纪要李路,刘继红,袁彗星,胡波

  20.睾丸组织移植与青春期前抗癌治疗儿童生育能力的保存于洁,张芳婷

  21.吸烟与勃起功能障碍关联性研究进展陈亮,周苏,钟伟

  1.攻克难点创新热点江鱼

  2.男科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职责和作用陈振文,谷龙杰,卢少明

  3.睾丸特异性新基因T490真核荧光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江智茂,唐爱发,郑锦芬,周永翠,桂耀庭,蔡志明,JiangZhimao,TangAifa,ZhengJinfen,ZhouYongcui,GuiYaoting,CaiZhiming

  4.甲磺司特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CD4+T淋巴细胞及IL-6的影响韦超,刘朝东,王洪志,WeiChao,LiuChaodong,WangHongzhi

  5.N-硝基-L-精氨酸甲酯对大鼠精索静脉曲张生精细胞Caspase-3酶及bcl-2基因的影响张大田,王勇,刘岩,张春阳,ZhangDatian,WangYong,LiuYan,ZhangChunyang

  6.大鼠前列腺平滑肌细胞的培养及其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表达葛魏巍,梁朝朝,叶元平,张贤生,郝宗耀,周骏,GeWeiwei,LiangChaozhao,YeYuanping,ZhangXiansheng,HaoZongyao,Zhoujun

  7.IGF-Ⅰ、IGF-Ⅱ及IGF-ⅠR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男性学杂志 罗玉华,翁志梁,蔡健,李湘斌,LuoYuhua,WengZhiliang,CaiJian,LiXiangbin

  8.前列腺偶发癌预后与肿瘤DNA倍体及细胞周期的关系郭天君,张春影,邵魁卿,GuoTianjun,ZhangChunying,ShaoKuiqing

  9.隐睾患儿体内苗勒氏抑制物和睾酮的变化许恩,徐伟珏,严肃,夏毓华,龚代贤,钱梦瑛,朱鋐达,张志方,XuEn,XuWeijue,YanSu,XiaYuhua,GongDaixian,QianMengyin,ZhuHongda,ZhangZhifang

  10.2062例艾力达(盐酸伐地那非)不良反应报告分析陈亮,钟伟,辛钟成,郭应禄,ChenLiang,ZhongWei,XinZhongchen,GuoYinglu

  11.供精者捐精的最佳时间研究张欣宗,姚康寿,ZhangXinzong,YaoKangshou

  12.爱活尿通促进精液液化的体外实验研究陈琳慧,刘雨生,郭通航,童先宏,ChenLinhui,LiuYusheng,GuoTonghang,TongXianhong

  13.个体化TURP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胡桑,章启晔,路华,陈建华,HuSang,ZhangQiye,LuHua,ChenJianhua

  14.福州市PSA异常的老年男性前列腺疾病跟踪调查与分析薛学义,高锐,许宁,江涛,吕夷松,曹林升,XueXueyi,GaoRui,XuNing,JiangTao,LvYisong,CaoLinsheng

  15.阴茎假血管肉瘤样鳞状细胞癌(附1例报告)戚晓平,林国兵,朱杨丽,王金泉,戴晓汶,马炬明,阎利,QiXiaoping,LinGuobing,ZhuYangli,WangJinquan,DaiXiaowen,MaJuming,YanLi

  16.改良Devine术治疗小儿隐匿阴茎27例分析刘连地,庄东阳,黄建忠,黄唯庶,LiuLiandi,ZhuangDongyang,HuangJianzhong,HuangWeishu

  17.男性学杂志 糖尿病性阳痿的中医药临床研究邹如政

  18.包皮内外板局部浸润麻醉环形切剥术(附77例报告)高秀友,梁志诚

  19.补救ICSI双胎妊娠成功分娩龙凤胎一例报道纪亚忠,宋桂红,佘立平,孙磊,田立霞,惠宁,王莹

  20.男性假两性畸形并睾丸横跨异位一例报告朱利勇,钟狂飚,王丹

  21.勃起功能障碍的干细胞治疗研究进展陈岽,单玉喜

  22.前列腺癌超声造影的研究进展谢少伟,李凤华

  23.男性不育临备床检测新选择:精子DNA完整性试验卢慧,刘玉林,李铮

  1.男性不育临床工作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戴继灿,江鱼

  2.长期饮酒对小鼠生长发育及其睾丸功能的影响张高振,吴红照,方唯威,张郡,申玲玲,谭忠银,石放雄,ZhangGaozhen,WuHongzhao,FangWeiwei,ZhangQun,ShenLinlin,TanZhongying,ShiFangxiong

  3.雄性大鼠交配实验模型的建立田二坡,龙廷,秦达念,TianErpo,LongTing,QinDanian

  4.采用抽吸取精法结合单精子注射治疗无精子症110例临床报告刘雅峰,欧建平,周灿权,徐艳文,王琼,邓春华,LiuYafeng,OuJianping,ZhouCanquan,XuYanwen,WangQiong,DengChunhua

  5.精子体外处理技术对供精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钟兴明,许玉芳,邓英杰,陈爱萍,姜彦嘉,邓顺美,ZhongXinMing,XuYufang,DengYingjie,ChenAiping,JiangYanjia,DengShunmei

  6.口服帕罗西汀结合行为疗法治疗早泄的临床研究邵欣胤,李金彪,ShaoXinyin,LiJinbiao

  7.阴茎异常勃起的诊断和治疗(附12例报告)霍军,宋永胜,吴斌,HuoJun,SongYongsheng,WuBin

  8.改良简化的小鼠BPH模型及其特点孙伟桂,叶章群,米振国,王全红,任连生,王宏志,SunWeigui,YeZhangqun,MiZhenguo,WangQuanhong,RenLiansheng,WangHongzhi

  9.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性核素89Sr治疗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沈伟华,徐庆康,于永涛,李伟飞,陈峰,于田强,徐哲丰,ShenWeihua,XuQingkang,YuYongtao,LiWeifei,ChenFeng,YuTianqiang,XuZhefeng

  10.前列腺小细胞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张国喜,许克新,王玉宝,邓世洲,白文俊,王晓峰,ZhangGuoxi,XuKexin,WangYubao,DengShizhou,BaiWenjun,WangXiaofeng

  11.前列腺癌合并膀胱癌4例分析徐涛,王晓峰,黄晓波,白文俊,侯树坤,朱积川,XuTao,WangXiaofeng,HuangXiaobo,BaiWenjun,HouShukun,ZhuJichuan

  12.男性乙肝携带者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和常规体外受精治疗后的胚胎结局费前进,黄学锋,杨海燕,肖仕全,李澄棣,FeiQianjin,HuangXuefeng,YangHaiyan,XiaoShiquan,LiChengdi

  13.原发性前列腺移行细胞癌诊治分析李朋,周小庆,蓝伟峰,叶和松,尚徐敏,LiPeng,ZhouXiaoqing,LanWeifeng,YeHesong,ShanXumin

  14.前列腺腔内术后尿道狭窄原因及处理王伟明,沈海波,张良,孔良,陈建华,叶敏,齐隽,WangWeiming,ShenHaibo,ZhangLiang,KongLiang,ChenJianhua,YeMin,QiJun

  15.男科医生学习园地HttP://

  16.带蒂双面包皮皮瓣法治疗180例尿道下裂临床分析周瑞锦,刘中华,姬彤宇,张祥生,李启忠,ZhouRuijin,LiuZhonghua,JiTongyu,ZhangXiangsheng,LiQizhong

  17.结节支撑法显微外科输精管吻合术27例郑天贵,陈德明,卓俊伟,李永财,吴荣国

  18.急性阴茎离断伤再植术的治疗与观察(附4例报告)何庆伟,胡海霞,何晓琳

  19.从肝论治勃起功能障碍120例疗效观察林强,韩崇伟

  20.特拉唑嗪联合前列安栓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郝东方,张峰

  21.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高龄及高危良性前例腺增生36例报告张雄伟,潘泽魁,刘小云,吴汉潮,周练兴

  22.阴茎阴囊皮肤完全撕脱伤的修复治疗(附2例报告)李占全,郭小文,玉铂,吴康

  23.同卵双生克氏综合征1例韩武红,余勇军,方长明

  24.精液三种不同处理方法细菌培养结果的对比分析王韵一

  25.男性生殖器外伤的诊疗现状及进展徐振群,吴斌

  26.特发性男性不育症的药物治疗进展王毓斌,陈斌

  27.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发展现状孙燕,俞萍,金帆

  1.雄性性行为的脑内神经调节回路肖凯,近藤保彦,佐久间康夫

  2.钾通道与SD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关系的实验研究周正兴,梁朝朝,张贤生,唐智国,郝宗耀,郭清奎,ZhouZhengxing,LiangChaozhao,ZhangXiansheng,TangZhiguo,HaoZongyao,GuoQingkui

  3.犬正常前列腺导管系统铸型标本的制作张小马,梁朝朝,张贤生,郝宗耀,余秋健,徐胜春,付圣权,ZhangXiaoma,LiangChaozhao,ZhangXiansheng,HaoZongyao,YuQioujian,XuShengchun,FuShengquan

  4.男科医生学习园地

  5.睾丸特异性新基因TSC23在小鼠和人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余振东,蔡志明,唐爱发,桂耀庭,YuZhendong,CaiZhiming,TangAifa,GuiYaoting

  6.大鼠阴茎包皮和包皮系带内nNOS免疫阳性神经末梢的分布与起源吴仲敏,王东红,WuZhongmin,WangDonghong

  7.青春期营养性肥胖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周期的变化刘晓平,王勇,秦达念,吴应娥,LiuXiaoping,WangYong,QinDanian,WuYingé

  8.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综合治疗冷静,吕坚伟,戴胜国,陈斌,王益鑫,Lengjing,Lvjianwei,Daishengguo,Chenbin,Wangyixin

  9.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性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男性学杂志 黄恒前,莫曾南,隆电熙,杨占斌,HuangHengqian,MoZengnan,LongDianxi,YangZhanbin

  10.前列腺组织双氢睾酮结合容量与年龄的关系及意义江洪涛,陈昭典,JiangHongtao,ChenZhaodian

  11.59例双侧附睾梗阻性无精子症精浆α-糖苷酶测定王瑞,张卫星,李培强,王智勇,谷五州,WangRui,ZhangWeixing,LiPeiqiang,WangZhiyong,GuWuzhou

  12.睾酮经皮吸收制剂的实验研究王怀秀,WangHuaixiu

  13.不同来源精子对ICSI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影响许张晔,叶碧绿,黄学峰,林文琴,林金菊,赵军招,XuZhangye,YeBilv,HuangXuefeng,LinWenqin,LinJinju,ZhaoJunzhao

  14.等离子电切与TURP手术优缺点之比较卢国军,唐来坤,汪祖林,田峰,宋立,俞仲伟,骆德兴,沙健,LuGuojun,TangLaikun,WangZulin,TianFeng,SongLi,YuZhongwei,LuoDexing,ShaJian

  15.性交致包皮系带撕裂97例分析黄灵聪

  16.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毛厚平,魏勇,曹林升,黄金杯

  17.成人性自慰致直肠异物2例临床分析苏明,杨庆,王林辉,杨波,孙颖浩,肖成武

  18.西地那非治疗各种疾病伴发阴茎勃起机能障碍的研究进展于满,于爱军

  19.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诊疗现状及进展胡剑麟,陈斌

  20.PADAM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蔡崇岳,章振保

  21.男性血清睾酮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姚玉婷,高天

  22.哺乳动物精子的领航机制柴淑芳,孙丽丽,杨海英,朱宝长

  23.睾酮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赵永平,朱积川,王晓峰

  1.生殖细胞工程技术在男性不育中的应用前景研究张春影

  2.PSA值在早期前列腺癌监测中的意义陈跃东,郑畏三

  3.西地那非在脊髓损伤所至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刘智勇

  4.速冻和缓慢冷冻法对精子运动特征的影响刘睿智,孙妍,许宗革,刘嫒,江露,LiuRuizhi,SunYan,XuZongge,LiuYuan,JiangLu

  5.睾丸局部热作用对幼鼠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崔海燕,秦达念,张继强,黄广,CuiHaiyan,QinDanian,ZhangJiqiang,HuangGuang

  6.c-jun对离体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分泌作用的机理研究袁双虎,于金明,于甬华,杨新华,刘连珍,李延持,徐斯凡,YuanShuanghu,YuJinming,YuYonghua,YangXinhua,LiuLianzhen,LiYanchi,XuSifan

  7.可分泌表达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重组腺相关病毒体外转染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及其表达邢俊平,孙建华,崔险峰,邱曙东,XinJunping,SunJianhua,CuiXianfeng,QiuShudong

  8.枸橼酸西地那非有效逆转三维正规放疗(3DCRT)后的性功能障碍江少波

  9.西地那非治疗男性腹膜透析患者ED的有效性研究张捷

  10.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的建立魏武然,张唯力,戴君勇,WeiWuran,ZhangWeili,DaiJunyong

  11.正在服用多种抗高血压药物的ED患者使用枸橼酸西地那非的随机对照试验李湘斌

  12.前列腺移行带腺体定量分析张立元,白培明,王志平,段建敏,马宝良,史庭恺,ZhangLiyuan,BaiPeiming,WangZhiping,DuanJianmin,MaoBaoliang,ShiTingkai

  13.患者及伴侣对万艾可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满意度调查张孝斌

  14.男性生精障碍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检测涂向东,谢飞,张宝珍,兰风华,朱忠勇,TuXiangdong,XieFei,ZhangBaozhen,LanFenghua,ZhuZhongyong

  15.活动精子总数与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关系卢少明,赵力新,陈子江,李媛,胡京美,颜军昊,LuShaoming,ZhaoLixin,ChenZijiang,LiYuan,HuJingmei,YanJunhao

  16.冷冻精液行供精人工授精685例临床观察马金霞,钱立新,孙红勇,顾美娟,吴宏飞,MaJinxia,QianLixing,SunHongyong,GuMeijuan,WuHongfei

  17.西地那非和心血管风险徐计秀

  18.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断王尉,胡卫列,王元利,邱晓拂,肖远松,杨菁华,Wangwei,HuWeilie,WangYuanli,QiuXiaofu,XiaYuansong,YangJinghua

  19.男性学杂志 IIEF-5与NEVA检测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诊断中的意义汤进,蒋先镇,汤育新,TangJin,JiangXianzhen,TangYuxin

  20.双侧精索内动静脉结扎术后睾丸体积、精液质量变化的初步观察佘绍逸,何学军,李彤,佘璇瑜,洪汉业,SheShaoyi,HeXuejun,LiTong,SheXueyu,HongHanye

  21.雄激素补充对中老年部分睾酮缺乏综合征中伴发抑郁症的治疗观察高天,蔡华杰,王承勇,GaoTian,CaiHuajie,WangChengyong

  裂锦结局篇5

  [abstract]: the story of butterfly lovers has been passed down over a thousand years and its form has changed a lot. the course of this variation can be mainly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each of which has its particular ending. this thesis discuss the evolvement of the endings and the themes, and then to explore the reasons of the evolvement. the stress is laid on the happy ending neglected by the researchers.

  关键词:梁祝 同冢 化蝶 大团圆

  [key words]: butterfly lovers, be buried together, turn into butterflies, happy ending

  引语

  优美的梁祝故事是我国著名的四大传说之一,其流传遍及全国,可谓家喻户晓。提起梁祝,人们自然而然地想起二人化蝶起舞翩翩的情节。但实际上,梁祝化蝶在整个梁祝传说的演变过程中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在梁祝传说产生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梁祝故事只有同冢之说;自宋朝梁祝化蝶说兴起后,同冢说与化蝶说日渐合流为“同冢——化蝶”说,为梁祝故事定下了基本框架,自此以后,梁祝故事虽然众说纷纭,但万变不离其宗。然而,清代以来,梁祝故事发生了明显的转折——“大团圆”取代了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以化蝶为代表的象征性结尾(相似的有化为鸳鸯、彩虹等说法)。这种情况在民间说唱中尤为突出。因此,本文觉得有必要梳理一下梁祝故事结尾的演变脉络,以廓清人们对梁祝传说只有化蝶结尾的误解,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梁祝传说。由于前学对同冢、化蝶已有不少研究,故本文会将重点放在“大团圆”情节的分析上,对同冢、化蝶只略作梳理。

  一 梁祝同冢

  梁祝传说起源甚早。明代徐树丕《识小录》有记:“按,梁祝事异矣。《金楼子》及《会稽异闻》皆载之。”近人钱南扬先生考究《金楼子》一书乃南朝梁元帝萧绎(公元552——555年在位)所作,因而得出梁祝故事大概起源于东晋的论断,其说甚是。不过,由于《金楼子》和《会稽异闻》都已湮没,里面梁祝故事的庐山面目我们是无缘得见了。现在可考的关于梁祝的最早的记载,是宋张津《乾道四明图经》中所引唐代梁载言(中宗时人)的《十道四蕃志》:

  “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正如孟姜女传说起源于杞梁妻拒绝郊吊这一简单的记载,《十道四蕃志》也仅止于记载祝英台有“义妇”之名和梁祝二人同冢的事实——这是梁祝传说的原始核心。至于祝英台为什么会得到“义妇”的封号,她与梁山伯有何干系,她缘何会与梁同冢等问题,梁载言语焉不详。不过,简短的记载隐约说明了,梁祝二人确如后来传说所说的,生前没有婚姻关系。因为合葬之俗,古已有之。魏晋南北朝时,民间合葬风气很盛,如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十月的诏书中,有“诏上林苑内民庶丘墓欲还合葬者,勿禁”之语。唐代时,合葬依然流行,白居易《赠内》诗就有“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之句。可见合葬,包括家族合葬、夫妻合葬,并不算奇闻轶事。梁祝事之奇,大概就在于两人生不同帷幕、死却同墓穴的遭遇。后世梁祝传说的流变,从根本来说都在这一传奇性中做文章。

  时至晚唐,梁祝故事已初具规模。晚唐张读《宣室志》(见清代翟灏《通俗编》卷三十七“梁山伯访友条”所引)提到:

  “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贸阝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这是现存文献资料中第一个有情节的梁祝传说。张读的记载表明,至迟在晚唐时梁祝同冢的简单事实已具体铺演为一个有情节的故事,具有了不同寻常的传奇性: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共读以及墓地自动开裂、祝投墓殉情。新添加的同窗情节是梁祝的“翅膀”。女子扮作男装与男子同学的情节迎合了人们的好奇心理,既在常情以外,又在人们情感接受的范围内。此类传奇故事很容易吸引人注意。[1]而且,它对传说的原始核心事实——“同冢”和“义妇”作出不同寻常的解释,一个传奇的“因”,使原来平凡无奇的事实带上传奇色彩、使本来不知所由的事实变得合情合理。在梁载言的记载中我们看不出有什么意味,可能梁祝初产生时只是一个关于“义妇”的故事。同窗而同冢的记载却把内涵模糊的“义”阐释为忠于感情,隐约带上了青年男女追求爱情的意味,折射出老百姓的愿望。这可能是梁祝主题的第一次转变。在后来的流传中,尽管梁祝的主题有种种的变化,但民间传说里,歌颂自由、追求爱情的主题一直最受老百姓喜爱。

  梁祝传说的细节在流传中不断充实,但在宋代以前,传说处于相当稳定的状态,同窗与同冢两个相辅相成的基本情节一直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在梁祝故事的发源地,宁波地区,同冢的说法更是根深蒂固,直到明代,历代宁波方志中均只有同冢的记载。由此可见,梁祝传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其流传地——尤其是其中心发源地,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仅是梁祝二人同冢的故事。不过,传说的主题一直在民间和官方两种文化间摇摆不定,同冢的结尾于不同的文化中呈现出不同的意味。[2]

  二 梁祝化蝶

  `从唐代至宋代,梁祝传说在情节上一直是单线发展的,由同窗和同冢两个基本情节构成。从流传地域来看,梁祝应是以宁波地区为中心,逐渐扩散流传开去。时至宋朝,梁祝传说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表现为宜兴地区化蝶说的兴起、扩散。

  最早在梁祝传说中提到蝴蝶的,现可考的是南宋薛季宣的《游祝陵善权洞》,其诗云:

  “万古英台面,云泉响佩环。练衣归洞府,香雨落人间。蝶舞凝山魄,花开想玉颜。几如禅观适,游?戏澄湾。”

  不过,薛季宣的诗没有指出蝴蝶与梁祝传说有何关系,真正显示出梁祝有化蝶新变的,应是南宋的咸淳《毗陵志》。

  《毗陵志。古迹》(卷二十七):“祝陵,在善权山,岩前有巨石刻云:‘祝英台读书处’。号碧鲜庵。昔有诗云:‘蝴蝶满园飞不见,碧鲜空有读书坛。’俗传英台本女子,幼与梁山伯共学,后化为蝶。其说类诞,然考寺记,谓齐武帝赎英台旧产建。意必有人,第恐非女子耳。今此地善酿,陈克有‘祝陵沽酒清若空’之句。”

  宜兴地区的梁祝传说是从宁波地区流入,我以为是没可疑的了。梁祝何时传入宜兴,目前没有明确的说明资料,但是流传入宜兴地区的梁祝是一个爱情故事,这点却是肯定的。因为,流传中梁祝虽被掺和了许多与爱情无关的元素,统治者更利用它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但在民间,人们喜爱梁祝传说绝不是为了,或仅是为了故事中的忠义因素,人们传诵它首先在于那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它满足了人们于现实中未能满足的情感欲望。梁祝故事在宜兴的流传情况也证实了这点:投墓同冢情节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梁祝爱情的期待和认同[3],因而被有意无意地淡化、忽略;为同冢而生、赋予传说爱情意味的同窗情节却得到强调;新加入的化蝶情节,使梁祝传说摇曳出全新的轻灵姿态,反映了梁祝爱情主题的回归和强化。

  从现有的资料看来,宜兴地区记载的梁祝传说鲜少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一般只提到梁祝化蝶的结果,或是加上二人曾为同窗之语,至于梁祝化蝶前的故事、化蝶时的情景,则很少有详细说明。如:

  明,《宜兴县志》卷九明邑令(一)谷兰宗《祝英台近词并序》云:“阳羡善权禅寺,相传为祝英台宅基,而碧鲜岩者,乃与梁山伯读书之处也。”其词有:“只今音杳青鸾,穴空丹凤;但蝴蝶满园飞去”之句。

  又如明彭大翼《山堂肆考。羽集》卷三十四云:“俗传大蝴蝶必成双,乃梁山伯祝英台之魂,又说韩凭夫妇之魂,皆不可晓。”

  与之相对,宁波地区关于梁祝传说的记载,基本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推其原因,恐怕还是得从两个传说系统的结尾上解释。在宁波地区,同冢说因其起源最早,一直作为梁祝传说的核心积淀在民间记忆中。所以,宁波地区的梁祝传说,会通过渲染祝英台投墓时风云变色、地动山摇的轰烈来强调二人忠贞的爱情;后来一些文人要插手篡改传说的爱情主题,突出忠义,也不能忽略祝英台投墓的情节,至多在后面附会其他情节。但同冢并不算奇闻,本身不能引起人们的联想。要使故事具备流传的资本,只能在同冢的原因上做文章,把故事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但化蝶一说就不同了。精魂不灭,化为带有象征意味的物事的情节屡见于我国古代神话传说,如精卫、杜鹃的故事,又如《孔雀东南飞》里的鸳鸯。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愿望、情感寄托在与愿望、情感有相通之处的物事上,由象征物完成现实中的不圆满,由此得到心理满足。对此类物化传说人们津津乐道,梁祝化蝶就是如此。人们为梁祝悲惨的命运唏嘘,即使二人同死的结尾也不足浇心中之块垒,所以引入化蝶说,以双飞蝴蝶象征梁祝的精魂、以蝴蝶的美丽象征二人忠贞的爱情、以蝴蝶的自由来补偿二人婚姻不能自主的遗憾,使梁祝能在想象世界中团圆相守。正因为这种强烈的象征性和丰富的联想性,再加上梁祝故事深入人心的缘故,化蝶说便轻易突破故事情节的限制而单独出现。不难理解化蝶说兴起后,其影响日益超过同冢说,甚至成为梁祝传说的一种象征性符号而流传至今。

  至此,本来单线发展的梁祝传说变为双线发展;同冢说与化蝶说双峰对峙之势,一直持续到明代。[4]学界有观点认为,梁祝传说第二阶段的完成和传说正式成型以清代邵金彪的《祝英台小传》为完成标志。[5]但我以为,邵氏传记的意义更多体现在梁祝籍贯、活动地点等背景问题的调整统一。从情节的角度来说,梁祝传说的形成,应是以同冢说和化蝶说的合流为标志。广而言之,是以宁波地区为流传中心和以宜兴地区为流传中心的两种传说系统的合流。这种合流,如果说在宋朝时还不明显,那么在明代就已结出成熟的果实了。

  冯梦龙在《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里记载了一个梁祝故事,其中同冢与化蝶第一次流畅完整地出现(地裂——祝投墓——二人同冢——祝衣化蝶),二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细节交代得相当清楚,和现在流传的传说已无大出入了。[6]

  比冯梦龙稍后的徐树丕在《识小录》也记载了一个梁祝故事,更明显地体现了两个系统的糅合。它前半段文字与《宣室志》、宁波历代县志的梁祝记载相近:“梁山伯,祝英台,皆东晋人。梁家会稽,祝家上虞,同学于杭者三年,情好甚密。祝先归。梁后过上虞寻访,始知为女子。归告父母,欲娶之。而祝已许马氏子矣。梁怅然不乐,誓不复娶。后三年,梁为鄞令,病死,遗言葬清道山下。又明年,祝为父所逼,适马氏,累欲求死。会过梁葬处,风波大作,舟不能进。祝乃造梁冢,失声哀恸。冢忽裂,祝投而死焉。冢复自合。马氏闻其事于朝,太傅谢安请赠为义妇。和帝时,梁复显灵异助战伐。有司立庙于鄞县。”但在此之后,徐氏复说:“庙前桔二株相抱。有花蝴蝶,桔蠹所化也,妇孺以梁称之。”这大概可视为宜兴系统对宁波系统一种更高层次的回归:既认可宁波系统的权威,由是宣扬祝英台的节义和梁山伯的忠义,但又不割舍爱情的主题,二者平分秋色。

  三 “大团圆”结局

  (一)梁祝的尾巴——“大团圆”结局

  化蝶说在宋朝兴起后,影响日益扩大,直超过起源更早的同冢说。二者合流为一体后,化蝶更成为一个经典结尾,使梁祝臻于成熟完善、成为我国四大传说之一。但如果我们凭着这种印象,以为化蝶是梁祝传说成熟后唯一的结尾、情节的纵向发展至此结束,那便错了。从清代到近代,是梁祝第三个发展阶段,——梁祝传说在化蝶以后,还多了一个梁祝“大团圆”的结局。

  就目前所见,清代以前关于梁祝传说的文字资料流传下来的并不多,直接来自民间记载的更少,绝大部分是文人的收集、记载,或是方志,想是梁祝当时多以口头传说的形式流传之缘故。时至市民文化发达的清代,尽管口头传说部分仍然少有直接的文字资料,但描写梁祝故事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激增,其中多是戏曲说唱等民间文艺作品。正是这些民间文艺作品颠覆了今人对梁祝传说的想象。绝大部分作品不是以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最推崇的化蝶为结尾。以路工先生编的《梁祝故事说唱集》为例,里面收入了六部完整的梁祝说唱作品,其中只有一部鼓词《新刻梁山伯祝英台夫妇攻书还魂团圆记》以化蝶结束故事,几乎所有作品在化蝶之后都拖了一条描写“大团圆”的尾巴,长短不一。

  大团圆结局大概产生于清代,如清初(约1660年左右)流行的《梁山伯歌》就有了梁祝投胎再续前缘的情节。而直到近代,大团圆结局仍然流行。梁祝化蝶后大概有两个发展系统,一是阴断、还阳团圆。大概是说祝英台投墓后,马俊(或马文才等名)也舍命到阴司告状,由阎王判断三人姻缘纠纷后,各自还阳,梁祝有情人终成眷属,如弹词《新编金蝴蝶传》。另一个系统就是让梁祝还阳成亲后,还要经历诸多曲折,才能真正团圆。此种具体又可细分为两个系统:1,加入梁祝向梨山老母学艺等情节,如四川桂馨堂刻印的鼓词《柳荫记》,就有梨山老母相救、梁山伯再娶二妻、祝英台驰骋沙场等情节;2,模仿《琵琶记》等情节,写梁山伯赴考高中、祝英台寻夫团圆等,如木鱼书《牡丹记》中在“还阳配合”后,还有“彩楼招赘”、“山伯买马”、“?所逢夫”“荣贵团圆”等节。在同一系统里故事情节大抵相似,差别只在所写曲折的多与少、详或略。现将《梁祝故事说唱集》、《梁祝文化大观》里的《故事歌谣集》、《曲艺说唱集》[7]、《戏剧影视集》[8]里大团圆结局的作品(包括梁祝传说、梁祝佚事)按照上述系统整理如下表:

  阴断、还阳还阳后历经曲折

  具体情节学艺等高中拒婚、寻夫团圆等

  传说、轶事《梁祝情深上天庭》

  《结发夫妻》、《清官明断结秦晋》、《马俊告状》《尼山姻缘来世成》、《梁祝还魂团圆记》《祝英台疆场建奇功》、

  曲艺说唱《梁山伯与祝英台全史》(民歌)

  《梁祝生还结夫妻》(民歌)、《梁山伯歌》(民歌)、《梁山伯与祝英台》(民歌)、《新编金蝴蝶传》(弹词)、《新编东调大双蝴蝶传》、《的笃班新编绍兴文戏梁山伯》(绍兴文戏)、《双仙宝卷》(宝卷)《柳荫记》(鼓词)

  《梁祝》(黄梅戏传统剧目)《梁山伯重整姻缘传》(民歌)、《梁山伯与祝英台》(潮州说唱)、《牡丹记》(木鱼书)、《客家人梁山伯与祝英台》(民歌)、《梁山伯与祝英台》(竹板歌)

  (二)大团圆背后

  大团圆结尾的出现,我以为有三个原因。

  1.大团圆结尾与民间戏曲说唱的传播形式有关。

  当化蝶说与同冢说合流为“同冢——化蝶”说后,几乎所有的梁祝传说都吸收了这一情节;大团圆等情节却不然。不难发现,梁祝大团圆的结局于传说中少见,以曲艺说唱作品为多。《梁祝文化大观·故事歌谣集》收入了54个梁祝传说、轶事,只有7个是还阳大团圆结局的;而在《故事歌谣集》、《曲艺说唱集》、《梁祝故事说唱集》所收的23种完整的(指具备梁祝同窗、婚姻不遂、同死化蝶等基本情节)汉族说唱作品中,就有13部以大团圆结局。而且,从上表可看出,说唱作品与传说表现出一种对应的关系:各个系统里的戏曲说唱作品,都有情节对应的传说。因此,我以为,大团圆结局是最先出现在说唱作品中,然后才影响到传说的。顾希佳在《传说群:梁祝故事的传说思考》提到:“历代民间故事的传播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而又封闭的系统,它是开放的,它和戏曲曲艺这样一些俗文艺的演唱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在口头故事范畴里一旦出现了好作品,立即就会有人把它们搬上舞台,用戏曲曲艺的方式加以传播。另一方面,凡是动人的戏曲曲艺作品,一经演唱,就又会深入人心,重新变成了人们口头讲述的好材料。”[9]大团圆结局,与代梁祝传说的重要传播形式——民间戏曲说唱有着密切联系。

  用戏曲说唱等形式来演绎传说题材,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传统。然而,正因为人们太熟悉梁祝,如果只原封不动地照搬传说、演绎一个为人熟知的故事大概会出现新鲜感不足的情况,继而影响说唱演出的受欢迎程度。其次,曲艺说唱不同于民间传说。民间传说一般短小精悍,少作铺排,以便于讲述。曲艺说唱则是一种表演活动,追求引人入胜的效果。如果故事内容太精简,表演则很难成气候。民间艺人以演出为生,演出长短将直接影响到民间艺人的收入,表演的时间越长、内容越丰富,自然越能吸引观众。因此,民间艺人往往会在原有传说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心得,翻空出奇、衍生枝蔓来吸引观众。所以,说唱作品通常都是长篇巨制,如十二本、长达一万五六千行的木鱼歌唱本《背解红罗》只算一般规模的作品,《阴阳宝扇》、《钟无艳娘娘》等木鱼书长至五十本到八十本。[10]化蝶后梁祝会再生波折,致使出现情节结构越来越臃肿的情况实在与民间说唱的传播形式脱不了干系。

  由是也可解释,梁祝化蝶以后的情节何以给人似曾相识之感。以今天的标准来看,梁祝大团圆的结局实在是一条“狗尾”,且不论其思想意义,单就情节而言,它们毫无新意。如《梁山伯重整姻缘传》中祝英台埋葬公婆,“身带一把七弦琴”上京寻夫的情节与高明的《琵琶记》极其相似;鼓词《柳荫记》里梁山伯在路上与路小姐诗歌唱和结缘更是落入一般才子佳人的俗套。这是因为大团圆结局最早出现在说唱作品中,基本是民间艺人的创造。戏曲说唱等文艺样式在清代已经成熟,成为市民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才子佳人、落难团圆等情节是当时戏曲说唱中最流行的情节。民间艺人一生浸淫其中,在表演、再创造时往往能得心应手,但他们对梁祝化蝶以后的想象又不免被流行的情节所限制,由此出现了不同作品情节相互因袭的情况。

  2.大团圆结尾源于我国传统的审美心理。

  民间艺人在翻空出奇时把流行的情节移植至梁祝传说,隐含着取巧的目的。取巧不只因为构思的懒惰,更重要的是他们深知,“历经磨难——大团圆”的情节模式最受听众欢迎,这样的移植省力又保险。大团圆的深层根据是民间艺人对民众心理的揣摩,即是说,戏曲说唱中的大团圆结局是民间审美心理的反映。

  关于我国传统的审美心理,王国维有一段极精辟的议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11]

  确实,我国的文学,向来没有西方悲剧的传统。流行于下层的通俗文学,尤其充满了一种天真的乐观。苦难并不可怕,那只是暂时的,磨难以后必定有美好生活作为补偿。好人有好报、一切都会有个说法的信仰形成了通俗文学“磨难——大团圆”的情节模式。在民间,梁祝传说的流传演变一直与民众心理息息相关,贯穿着民众爱好大团圆的精神。如梁祝刚产生时,同冢的结尾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梁祝生不能相守的遗憾。而向来被认为是悲剧结尾的化蝶情节,其实也是一种想象的大团圆,只是民众的乐天精神表现得较为隐蔽而已。可见梁祝传说的圆满程度一直不断加深。但化蝶究竟还是想象中的满足。人们去观看(或赏听)说唱表演,乃是抱着最现实不过的目的——虽然他们未必有这种自觉。人们坐在台下,希望用台上的演出来安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以台上的悲欢离合发泄自己无由发泄的情感。所以,用想象来满足愿望的化蝶结局,对“世间的”、“乐天的”台下群众来说,还是显得过于虚妄。人们希望得到实在的满足,希望梁祝能在现实中团圆。[12]于是梁祝传说很自然有了这么一个大团圆结局。所以,我们现在也不必苛责梁祝的大团圆结局,梁祝从来不是一个纯粹的悲剧。大团圆不过是民众乐天精神的进一步发挥、团圆愿望的进一步现实化。

  现在,人们多批判梁祝的大团圆结局,把它斥为封建糟粕。但只要我们谅解大团圆结局背后隐藏着的民众心理,我们也自然谅解当时对大团圆的想象。一种想象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社会文化,梁祝还魂后的情节只是很忠实地体现了封建社会对美满生活的定义。在封建社会,美满生活不止是爱情的满足——故梁祝还阳婚配往往是故事宕开局面的一个新起点,更重要的是以后梁山伯能高中状元,博得封妻荫子、衣锦还乡。在当时,无论是下层劳动人民还是上流文人,莫不以此种结局为真正的美满。

  3.大团圆结尾是时代的产物。

  或许有人会诘难:爱好大团圆,我国自古皆然;而梁祝流传逾千年,何以在有清一代才出现大团圆的情节。我以为,这绝不是偶然的现象。

  在清代,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败。在日薄西山的阴影下,程朱理学重挽晚明时的颓势,再次成为了官方哲学。如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就曾被人们称为“理学天子”。由于统治者的推行提倡,复苏的程朱理学制约了各种样式的文学创作,如文人戏曲创作就出现了回归明初注重伦理教化的创作倾向。梁祝大团圆正是士大夫文化和平民文化相互渗透产物,也是民间和封建文化一次前有未有的和谐。梁祝虽是民间传说,以其流传时间长、影响地域广的缘故受到文人的注意,屡屡被统治阶级利用为“化下”的工具,梁祝爱情的主题每每被篡改。但我们不能不承认,老百姓在一定程度上也认可经封建文化改造过的梁祝,冯沅君在讨论推动梁祝传说流传的动因时就指出:“这个故事所以能传得如此久远,全由人们钦佩祝英台的贞洁,合于烈女不事二夫的条件。”[13]这就是“上以风化下”的结果,封建文化渗入到民间,影响了民众心理。从同冢到化蝶,是梁祝对现实的浪漫的超越。在大团圆结尾,多数说唱作品都是从想象回归到现实的层面,梁祝的团圆与当时社会所定义的美好生活并无二致,暗示着只要遵从社会秩序,行为合乎道德规范(如祝英台守身如玉,行动不逾礼),就能如愿以偿得到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表现出对现有秩序的肯定。同时,大团圆的结尾糅合了诸多因素,既有梁祝为爱殉身的情节,又有诸如祝英台守节寻夫、梁山伯尽忠报国等宣扬封建礼教道德的情节,恰似一锅大杂烩,泯灭了不同主题的冲突,追求爱情和自由的要求与当时伦理道德的矛盾冲突在大团圆的喜庆中成了一个漂亮点缀,粉饰着末世的太平。可见,梁祝大团圆出现在日益衰败的清皇朝自有其时代渊源。 结语

  行文至此,我们大概已明了梁祝故事自产生至近代,传说的结尾大概经历了三个演变阶段:同冢说——(化蝶说)——“同冢-化蝶”说——“大团圆”说。每次阶段性的变化,不止是故事形态的变化,往往伴随着故事主题的偏移,隐约是民众心理和封建文化斗争的反映。如同冢说最初是为了彰显祝英台的“义”,流传时老百姓把在现实中受到的压抑附会到传说中,乃把节义主题偷换为爱情主题,后复被封建文人利用来宣扬忠义思想;然而,民间还是不能舍弃梁祝的爱情主题,乃有了化蝶说的兴起……事实上,每次变化,都跟时代背景、民众心理息息相关,这也造成了梁祝故事主题驳杂、形态多变的情况。在研究时,我们必须留意到这点。

  梁祝发展到近代,至少在汉族里,有着“同冢-化蝶”和“大团圆”两种结尾。不过,在今天,大团圆结局已鲜为人知了,化蝶却成为梁祝传说的代名词。我想,这大概同两种结尾的审美价值、背景文化有关。

  在审美价值上,两者孰优孰劣,大概是不言自明的。化蝶使故事发展到最高潮时嘎然而止,余音袅袅,给人留下无限想象余地。而大团圆结局和其他说唱作品中流行的大团圆无甚区别,更致命的是,它一直和原有的梁祝传说呈断裂状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作品中人物性格前后不一。若只看后半部分,我们根本想象不出自己看的是梁祝故事。

  从背景文化来说,化蝶象征爱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代表了我国文化中极为人性化的一面,因此可以超越时空限制引起人们的共鸣。相反,主要出现在戏曲说唱作品中的大团圆结局植根于封建文化的土壤中,当失去了那种时代背景,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首先,社会文化背景的改变使人们的趣味爱好、对美好生活的定义统统随之改变。如破除封建迷信后,梁祝阴断还魂的情节显得荒诞无稽,而求取功名、封妻荫子的大团圆也不符合现代人对美满生活的想象。民间演出以民众的爱好为转移,很自然地就变动了演出内容。其次,从前梁祝广泛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表达了人们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情感欲望,给人们予来自想象世界的安慰。但在现代社会中,梁祝反映出来的不圆满几乎都得到了圆满解决,如女子受教育问题。补偿功能的失落使人们更注重梁祝的审美价值。再次,后来文艺工作者在原有的梁祝曲艺说唱作品进行整理、加工或者改写,推出了一些艺术性、思想性符合现代标准的新作品,[14]传统作品难免受到冷落,久而久之便失去舞台生命力,只剩下一个演出底本。

  长久以来,梁祝研究或有意无意忽略梁祝大团圆这种结尾,或将其简单化处理、贴上封建糟粕的“标签”,甚至有意识地去“存精去粕”。刘魁立先生在谈民间文学搜集工作时说到:“观察某作品、某体裁的演变、发展过程常比一般地了解作品内容给我们的东西更多。只有根据准确记录的各种异文,才可能看出作品的演变过程和演变原因,看出时代留下的痕迹。……”[15]我以为民间文学的整理研究工作亦如是。如梁祝大团圆的情节产生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反映了当时的民众心理,本身有着宝贵的资料价值,对我们研究以前的社会文化、社会形态都有裨益。而且,民间文学研究不同于推广普及民间文学,研究必须在掌握真实反映原始作品面貌的资料后才能进行。如 “梁祝”与“白蛇传”,在流传中都曾改编为戏曲说唱作品,改编后情节都有从不圆满到圆满的趋势,在通俗文学中,这种例子并不是孤立的。为什么从传说变为戏曲说唱作品后大团圆的意味会大大加强?这与口头传说和戏曲说唱这两种不同的流传体裁有没有关系呢?……如果研究者见到大团圆就将其斥为糟粕,避之惟恐不及,那以上问题就很难为人察觉,研究自然也无法深入了。所以,梳理梁祝大团圆的结尾,无论是对认识梁祝传说的发展脉络、梁祝文化的深入研究,还是由此生发,研究民间文学的传播媒介等问题都有其重要意义。

  注释:

  [1] [1]容肇祖先生在《祝英台故事集序》中统计,南朝至唐女子扮男装的故事,见于明徐应秋《玉芝堂谈》、清赵翼《陔余丛考》计有5则,且记载中多有赞叹之意。可见,女扮男装,是古时的一种奇闻,大众对此持接受态度。

  [2]如北宋徽宗大观间(公元1107年),明州知事李茂诚所写的《义忠王(梁山伯)庙记》,就是封建道德礼教插手篡改民间传说的典型。庙记中梁山伯被称为神,慕祝氏清白而求婚,求婚不遂,也只是感叹:“生当封侯,死当庙食,区区何足论也!”后更有梁死后帮忙镇压孙恩起义的情节,整个梁祝传说,都被李茂诚扭曲归结于“义忠”二字。

  [3]从李茂诚《义忠王(梁山伯)庙记》后,投墓同冢的情节在官方文化中可谓是日益远离“风月”了。

  [4]单、双线发展说最先见于罗永麟的《试论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他将《梁祝》故事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认为,自东晋六朝梁元帝萧绎的《金楼子》到初唐梁载言《十道四蕃志》、晚唐张读《宣室志》等为梁祝故事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由于封建文人要利用梁祝故事来宣扬封建礼教,以致使故事的情节主题,从唐代起单线发展为双线。从宋代李茂诚《义忠王庙记》到明清的戏曲、唱本和民歌,最后到清邵金彪的《祝英台小传》,是故事发展的第二阶段,梁祝故事到此才完全形成。而从清到现在是故事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罗所谓的单双线是以民间自然流传和统治阶级宣扬两个流传渠道为划分根据的,具体表现为爱情主题和礼教主题两个发展方向。本文所说的单双线与罗说不同。本文主要是根据结尾情节的不同划分梁祝传说系统,一种是以宁波为流传中心的只有同冢结尾的梁祝,另一种则是化蝶的梁祝。两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并存状态,于并存中相互影响。在同一个系统里可能包含多种不同的主题,呈杂糅状态。

  [5]见罗永麟《试论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见《梁祝文化大观》学术论文卷。

  [6]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冯梦龙所讲的梁祝故事根本是一个爱情故事,但结尾时仍不免赞叹英台贞节。主题的驳杂,可能是整理者加工的结果,但更可能是民间流传状态的真实反映。

  [7]曲艺说唱集收入18种曲艺,计有25篇,情节完整的作品有12部,4部与《梁祝故事说唱集》相同,分别是弹词《新编东调大双蝴蝶》、《新编金蝴蝶传》、木鱼书《牡丹记》、鼓词《柳荫记》。

  [8]戏剧影视集里收入戏剧52篇,计35个剧种,但大多数都只是演绎梁祝传说的个别情节;演出全本梁祝的有13部作品,以现代、特别是解放后改编过的作品为主。能确定是近代或以前的戏剧作品,只有传统黄梅戏“梁祝”(收在安徽安庆市黄梅剧院《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和《的笃班新编绍兴文戏梁山伯》(注明是1920年以前流行的戏)两部,都是以梁祝“大团圆”为结尾。

  [9] 《传说群:梁祝故事的传说学思考》,顾希佳,《民俗研究》,2003年02期。

  [10] 《木鱼歌、潮州歌叙录》,谭正璧、谭寻编著,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12月第一版,p22。

  [11] 《〈红楼梦〉评论》,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第一版,p12。

  [12]其实,这种现实说到底也是舞台上的现实,对台下的观众而言仍然是虚妄的。

  [13] 《祝英台的歌》,冯沅君,收入《典藏中山大学民俗学丛书·下卷》,黑龙江出版社,p2682。

  [14]周静书在《百年梁祝文化的发展和研究》(收入《梁祝文化大观》学术论文卷)中提到解放后梁祝戏曲作品的改编情况:“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了《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地‘广泛地收集、记录、刊行地方戏、民间戏曲的新旧剧本,以供研究改进’”,文艺界创作、改编、上演反封建题材的文艺作品形成了热潮,梁祝被改编为30多个剧种的剧本。

  [15] 《谈民间文学搜集工作》,刘魁立,见《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p160-161。

  参考书目:

  1,《梁祝故事说唱集》,路工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8月新一版

  2,《梁祝文化大观》,周静书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12月第一版

  3,《典藏中山大学民俗学丛书》,叶春生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

  4,《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第一版

  5,《刘魁立民俗学论集》,刘魁立,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

  6,《木鱼歌、潮州歌叙录》,谭正璧、谭寻编著,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12月第一版

  7,《中国风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张乘宗、魏向东,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裂锦结局篇6

  杨未远是那种为了爱不顾一切的男人。

  他走的时候连招呼都没和林浅吟打,林浅吟好想做那只被杨未远拖来拖去的行李箱,随他腾转挪移。林浅吟最终还是选择留在哈尔滨,这是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城市,也是杨未远的事业根据地。她坚定地认为,杨未远只是一只风筝,风停了,杨未远就会无力地落在这片熟悉的草地上。

  她在等。她知道杨未远是一个被女孩娇宠惯了的男人,那个抱着琵琶遮着半个脸的广州女子不会让杨未远快乐。

  又是不眠夜,杨未远打来电话,明早4点的火车我到哈,你来接我吧。喧嚣的火车站,熙熙攘攘。林浅吟快等成长颈鹿了,终于看见她日思夜想的杨未远。他黑了,瘦了。林浅吟的心狠狠地疼了一下。她想象得到,杨未远的憔悴是为了谁。

  初秋的街头,凉气逼人。杨未远打了一个喷嚏,林浅吟脱下自己的外套给他披上,他感激地笑了。

  他们去附近的粥铺吃早餐。

  林浅吟问,什么时候走?

  三天后。马未远答。

  林浅吟笑了。

  完全属于她的三天。很奢侈了。

  天渐渐亮了,店里陆续进来一些吃早餐的顾客。

  马未远自言自语地说,有机会你一定要去羊城,那座城市太美了。

  美丽的城市有一个美妙的弹琵琶的女子,她比马未远大5岁。夏季,马未远去广州拍一组照片,广州女子在台上深情弹奏《梁祝》,一霎那,坐在台下的摄影师,爱上了这个恍若从武侠小说里翩翩走出来的女子。爱得痴情,爱得决绝。不惜抛弃自己的事业。亦如林浅吟爱他。

  第一天,林浅吟陪马未远去古玩市场淘宝。两手空空。

  第二天,马未远陪林浅吟去商场,眼神飘忽,心事满怀的样子。

  第三天,林浅吟在宾馆订了房,决定把自己交给他。

  林浅吟知道,这样做很傻。但,哪个为爱痴狂的人不傻呢?包括马未远。

  晚上,林浅吟撒了一个谎,她说,晓远,光头来了,在西苑宾馆201 ,晚上你过来吧。光头是马未远的发小。彼时,马未远在他的摄影工作室,和他的员工交代工作。明天就要走了,马未远又领着员工上外面吃饭,唱歌。

  深夜,马未远回来。打开201 的房门,林浅吟已躺在床上,绛紫色的窗帘给屋子笼上了一层暧昧的色彩。

  马未远换下拖鞋说,光头呢?

  林浅吟说,你喝了多少酒啊,睡衣我已经给你放在浴室了。

  马未远换上咖啡色的睡衣出来时,屋里暧昧的味道更浓了。

  他关了灯,在另一张床上平静地躺下。睡吧。

  片刻,黑暗中,她听见马未远酣畅的呼吸声。

  林浅吟蒙上被子,轻轻地啜泣。

  次日清晨,林浅吟睁开迷离的睡眼,看见马未远的床上已是人去床空。

  马未远始终不爱她。在他心中,她始终是他的妹妹。就算那晚,林浅吟做好了“就义”的准备,他也不可能侵犯自己的妹妹。

  2

  有的故事,开始就预见了结局。明知结局是错误,还要赴汤蹈火。

  马未远依然在那个燥热的城市,打拼他的爱情。马未远要的不是结果,是过程。

  林浅吟在和马未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晚上之后,就有了放弃的念头。躺在宾馆的床上,像一只被人遗弃的猫。林浅吟一遍一遍地发信息拨打一个号码,对方的手机始终提示: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此时,马未远已坐在开往广州的火车上,渐行渐远。

  而后,林浅吟想到了闻洲,她不是没有男人喜欢,只是,她把自己留给了马未远,别的男人只能望而却步。

  想通了的林浅吟,给闻洲打电话,你在哪里,忙吗?

  闻洲是一个包工程的老板,高大、挺拔、事业有成,经济实力雄厚。和他牵手,一辈子不会缺金少银。马未远和他相比就是无名小卒。和马未远她面对的是青灯古佛,到了闻洲那里却是花团锦簇。

  初识闻洲,是一个同学的酒宴,闻洲是同学的大哥,恰巧坐在同一张桌上,恰巧又邻座。一切都刚刚好,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

  他们不约而同地看见对方脖子上挂的玉佩,于是以玉为话题他们相谈甚欢。

  闻洲后来从包里拿出一块玉佩,和他脖子上戴的比较。

  这块玉佩上依稀有血痕,他说,这是一个西汉王爷戴的。

  据说,王爷临死的时候,把玉佩含在嘴里。随着时间的流逝,血痕会浸在玉里。后人为了制造赝品,把玉放在狗嘴里,然后把狗勒死。玉里也有血的痕迹。但是时间短,血的痕迹不深,明眼人还是会看出是赝品。这个玉佩细看是两条首尾相接的龙。而他脖子上戴的玉佩,据说是清王爷戴的,是一条蜷曲的蛇。

  林浅吟似懂非懂地说,我喜欢西汉王爷。

  闻洲说,你很识货啊,年代越久远越值钱。

  林浅吟像老朋友一样开玩笑说,看好你的王爷,我是女飞贼。

  闻洲意味深长地说,不用看,他们迟早是你的,而你一定是我的。

  他的自负多少让林浅吟有些生气。但是,必须承认,闻洲还是打动了她,不是因为钱,而是他身上的那份自信。

  后来,林浅吟问闻洲,第一次见面,你就那样说,太轻狂了吧。

  闻洲淡淡一笑说,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我不会隐藏。这是我成功的原因。

  闻洲让她辞掉工作,因为做保险太辛苦。他不想让自己的女人

上一篇:还有续集?《超能一家人》首映,“反派”沈腾开放式结局留悬念
下一篇:《英语文学研究》第五辑 目录摘要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