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玉顺】不辨古今,何以为家? ——家庭形态变迁的儒学解释
注释
[①]参见忻鼎稼:《克拉里》,《歌剧》2018年第1期,第104-108页。
[②]笑思(杨效斯):《家哲学——西方人的盲点》,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作者另有同类主题的文章《家的哲学纲要》(牟博编:《留美哲学博士文选: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③]张祥龙:《家与孝:从中西间视野看》,北京:三联书店,2017年。
[④]《圣经·出埃及记》和合本20:12。
[⑤]见《圣经》和合本《利未记》19:3、《申命记》5:16、《马太福音》19:19、《马可福音》10:19、《以弗所书》6:2。
[⑥]肖瑛:《“家”作为方法:中国社会理论的一种尝试》,《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11期,第172-191页。
[⑦]孙向晨:《论家:个体与亲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⑧]刘兴隆:《新编甲骨文字典》,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第436–437页。
[⑨]许慎:《说文解字·宀部》,徐铉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50页。
[⑩]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1990年,第930页。
[11]许慎:《说文解字·宀部》,第150页。
[12]顾野王:《大广益会玉篇·宀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4页。
[13]《毛诗正义·大雅·绵》,《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第509页。
[14]《周礼注疏·地官·小司徒》,《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第711页。
[15]《孟子·梁惠王上》,《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第2666页。
[16]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广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443页。
[17]G.P.Murdock,SocialStructure,New York,The Macmillan,1949.
[18]参见Melford Spiro,“Is the Family Universal?”,American Anthropologist,Vol.56,Oct.1954,Part 1,pp.839–846.
[19]参见黄玉顺:《论儒学的现代性》,《社会科学研究》2016年第6期,第125-135页。
[20]参见黄玉顺:《“以身为本”与“大同主义”——“家国天下”话语反思与“天下主义”观念批判》,《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1期,第30-35页。
[21]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二编第一章“以性为基础的社会组织”。
[22]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见观堂集林·史林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53-454页。
[23]许慎:《说文解字·宀部》,徐铉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51页。
[24]《礼记·大传》,《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第1508页。
[25]《尔雅·释亲》,《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第2592页。
[26]“九族”指父族四(出嫁的姑母及其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母族三(外祖父一家、外祖母娘家、姨母及其子)、妻族二(岳父一家、岳母娘家)。
[27]陈立:《白虎通疏证·封公侯·论为人后》,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152页。
[28]《礼记·大传》,《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506页。
[29]《尚书正义·尧典》,《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第119页。
[30]《礼记·大学》,《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673页。
[31]《毛诗正义·王风·葛藟·序》,《十三经注疏》,第332页。
[32]刘大櫆:《方氏支祠碑记》,《刘大櫆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13页。
[33]《礼记·王制》,《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335页。
[34]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记》,《司马光集》第3册,第七九卷,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602页。
[35]黄玉顺:《“以身为本”与“大同主义”——“家国天下”话语反思与“天下主义”观念批判》,《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1期,第30-35页。
[36]柳芳:《氏族论》,见《新唐书·柳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678页。
[37]参见张广达:《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说及其影响》,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十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71页。
[38]参见黄玉顺:《论“重写儒学史”与“儒学现代化版本”问题》,《现代哲学》2015年第3期,第97-103页。
[39]黄玉顺:《哲学断想:“生活儒学”信札》,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424、432页。
[40]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94页。原文:“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会合乎道德”;“如果感情确实已经消失或者已经被新的热烈的爱情所排挤,那就会使离婚无论对于对方或对于社会都成为幸事”。
[41]《礼记·昏义》,《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680页。
[42]黄玉顺:《“以身为本”与“大同主义”——“家国天下”话语反思与“天下主义”观念批判》,《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1期,第30-35页。
[43]参见黄玉顺:《论儒学的现代性》,《社会科学研究》2016年第6期,第125-135页。
[44]参见黄玉顺:《面向生活本身的儒学——黄玉顺“生活儒学”自选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爱与思——生活儒学的观念》(增补本),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
[45]参见黄玉顺:《中国正义论的重建——儒家制度伦理学的当代阐释》,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年;《中国正义论的形成——周孔孟荀的制度伦理学传统》,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年。
[46]《论语·为政》,《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第2463页。
[47]《孟子·梁惠王上》,《十三经注疏》,第2665页。
[48]韩愈:《原道》,《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3页。
[49]参见黄玉顺:《恻隐之“隐”考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54-57页;《论“恻隐”与“同情”——儒学与情感现象学比较研究》,《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33-40页。
[50]《孟子·公孙丑上》,《十三经注疏》,第2691页。
[51]刘清平:《论孔孟儒学的血亲团体性特征》,《哲学门》第1卷第1册,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89-110页;《美德还是腐败?——析〈孟子〉中有关舜的两个案例》,《哲学研究》2002年第2期,第43-47页;《父子相隐、君臣相讳与即行报官——儒家“亲亲相隐”观念刍议》,《人文杂志》2009年第5期,第52-58页。
[52]《论语·卫灵公》,《十三经注疏》,第2518页。
[53]黄玉顺:《儒家自由主义对“新儒教”的批判》,《东岳论丛》2017年第6期,第39-44页。
责任编辑:近复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
- 韵府群玉
-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集锦9篇
- 如何评价剧场版动画《和谐(harmony/ハーモニー)》原作:伊藤计划 ?
- 智人战胜尼人的决定性因素 是神灵崇拜与艺术品 在3万7千年前智人击败了远比自己强
- 沈阳参考消息(2017年1月11日)
- 密集架区密集架书库图书馆负一楼期刊阅览区中外文期刊图书馆一楼图书借阅区(A-H
- 费维光:脾胃病17方
- 土耳其身为伊斯兰国家,为什么允许“风俗产业”合法化?
- 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 三观尽毁!90后公务员出轨50岁女上司,聊天言语暧昧,妻子怒举报
- 22应用心理学考研347 首师360有调剂院校吗?
- 铃木凉美女士,你仍期待同时收获怜爱与尊敬吗?
- 团建别墅 | 确认过眼神,是能疯一起的人!Boss,今年年会我们泡私家温
- 《归来》观后感
- 翻译伦理的重要性和译者荣辱观建设研究
-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国医大师名单!在北京看中医该找谁,这下全知道!
- 这些年爱过的同人文(BG)
- 荷兰深陷风俗业?日本都要甘拜下风,为何能稳坐世界顶尖位置!
- 戴安娜25年前私密录像首次解密:自述性生活,全英国都被炸懵逼了
- 原创上官婉儿为什么必须死,她做的这件事太无耻,李隆基忍无可忍
- 「医药速读社」Paxlovid临床失败 礼来斥巨资引进Kv1.3抑制剂
- 她是韩国性感女神,靠出演“三级片”走红,今41岁韵味不减当年!
- 电影市场有望点燃 好莱坞大片排队上映
- 评荐《传染病(Conta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