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步练习册语文七年级上册答案苏教版
第一单元 亲近文学
一 为你打开一扇门
一、课前预习
1.quán chōnɡ jǐnɡ 裨 缩 徘 huái 耸
2.(1)指可以代表同一类型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
(2)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领域。
3.(1)亲近 阅读 增长 提高 丰富
(2)示例:不管是散步,还是游泳,不管是旅游,还是读书,都使人身心放松。
4-5.略
二、课堂练习
1.C
2.(1)删除“只有”(或把“只有”改为“只要”;或删除“一”并把“就”改为“才”)。
(2)把“改进”改为“提高”。
3.拥有“硕士”“博士”或更高的学位 从不阅读文学作品
4.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5.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6.不能。因为三个加点词之间存在着逻辑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三、巩固拓展
1.(1)参考示例一:了解家乡自然环境,感受家乡民风民俗,探寻家乡历史文化,这就是我一名文学爱好者参加“母亲河溯源”活动的心愿。
参考示例二:我是青龙河畔一棵小树,渴望把根须深深地扎进家乡丰饶的土地,汲取家乡的文化乳汁。请允许我参加“母亲河溯源”活动吧!
(2)示例一:追溯青龙源头活水,探寻家乡历史文化。示例二:寻根溯源了解青龙,奋发图强报效家乡。
(3)示例:建议这次活动多走访青龙河沿岸历史悠久的村落,注意收集整理濒于失散的历史资料。建议将这次考察采访的材料整理出版,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2.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3.她曾给了他成为一名作家的信心。
4.四个字,它们竟改变了他的一生。
5.对什么事都缺乏自信心。
6.不能,因为“增加”表示数量的增加,“开阔”表示范围的加大,和主语刚好搭配。
7.揭示中心。
8.反问 强烈表达出这寥寥数语对达尔科夫一生的巨大作用。
二 繁星
一、课前预习
1.nà jì 昧 霎 坠
2.巴金 小说 散文 家 春 秋
3.示例:望着故乡的一切,我就动情地流下眼泪,仿佛回到了几年前的老家似的。
4.略
5.仙人一般变幻莫测 婴孩一般清新自然
6-7.略
二、课堂练习
l.D
2.D (A项中缺少主语,B项中“一支”与“歌声”无法搭配,C项中“雨露”与“照耀”搭配不当)
3.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4.仰望、欲睡、沉睡。
5.一个“看”字,起到呼唤读者、感情上与读者直接交流、引人注意的作用;一个“呢”字,表示动作正在继续,显得更加生动。
6.“那个巨人”指的是巨人星座;“跑”既写巨人星座的形状,又暗示船在前行,表露了作者涌动的激情。
7.“睡在母亲的怀里了”是海上观星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巩固拓展
l.(1)B
(2)示例:我会选择材料【乙】,因为材料【乙】中的乐刘会不因被困而慌乱,而是根据周围的情形进行判断,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自救,充分体现了她珍爱生命的智慧。
(3)示例一:不可以,江中游泳很危险,呵护生命应该从现在做起呀!
示例二:不行吧,到江里游泳不安全,你可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呀!
2. yǒu jǐ jiǎn yâ qiáo
3.时间顺序 交代了观看海上日出的时间与地点。
4.还写了日出前海面上奇妙的景象,烘托了日出前海上壮观的场面,为下文写日出作铺垫。
5.比喻:如“曙光自然而然地宛如花蕾初绽,如波环散漫,在天空和水上扩展开去。”将“曙光”比作“花蕾”“波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曙光的形态与色彩之美。
拟人:如“随后是无所留恋地将身体一摇,跳出了水面。”这句将太阳人格化,使人感到亲切,“无所留恋”“跳出了水面”写出了日出时充满活力的特点。
6.如动词“拉”“拱”“收”“摇”“跳”等,名词“红点”“金线”“金梳”“金蹄”,不仅写了日出变化之快,也写出色彩之绚丽。
三 冰心诗四首
一、课前预习
l.
2.略
3.谢婉莹 散文 小说 诗人 儿童文学 繁星 春水
4.①明亮鲜艳,比喻成功的光彩。 ②锻炼自己的能力,增长自己的才干。
5.(1)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2)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3)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6.艺术 工程 历史
7-8.略
二、课堂练习
l.示例:在你的枝头,我美好地生长。我就是那快乐的小鸟,为你唱歌是我的心愿。
2.(1)(“xx大”)的号召;
(2)“研究”与“听取”调换位置
3.因为要将纸叠成纸船,用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
4.到日夜思念的母亲的心田中。
5.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面对茫茫的大海,她很孤独,这是思念之泪。
6.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7.C
8.B
9.纸船
三、巩固拓展
l.(l)共同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老师、家长对“陕西民间艺术进课堂”的赞成度(反对度)也随之降低(增高)。
(2)示例一:针对的要点:纳入音乐、美术、劳技等课程之中 态度和理由:挺好的。这样能丰富课堂内容,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或:形式太单一了吧。音乐、美术、劳技等课程外,还应考虑其他形式,如开办兴趣班,举办讲座等。
示例二:针对的要点:不增加学时 态度和理由:挺好的。这样做不增加我们的学业负担。或:不太好。这样有可能影响原有课程的学习,而民间艺术进课堂也不能落到实处。
示例三:针对的要点:不设为考试科目 态度和理由:挺好的。这样做,我们没有学习压力,还能培养兴趣爱好。或:不太好吧,这样做不能引起大家的重视,会流于形式的。
(3)示例一:悠扬婉转的紫阳民歌,犹如沁人心脾的清茶,滋养着勤劳朴实的陕西人民。
示例二:高亢奔放的秦腔,如浓烈醇香的美酒,陶醉着三秦父老。
示例三:激越铿锵的安塞腰鼓,如惊天动地的雷声,震撼着黄土大地。
2.热爱、崇敬、赞美以及对老师去世的哀悼
3.青年时代、中年时代、老年时代。
4.反复 含蓄地表现了老师已经去世
5.比喻 老师的学生
6.学生们想到老师把一生都献给了平凡而伟大的教育事业,她的去世怎能不让学生悲痛万分呢?流泪表达了学生们因老师的辞世而产生的深深的悲痛之情。
四 安恩和奶牛
一、课前预习
1.D(解析:狗不是反刍动物,不会反刍)
2.“我们”指自己和奶牛。在安恩眼里,奶牛是有灵性的,是自己的伙伴和朋友。反映了她与奶牛朋友般的亲密关系,表现了安恩的质朴、善良以及对供应她牛奶的这头奶牛的尊重和爱护之情。点出文章主旨,解开不卖牛的悬疑,巧妙地收束全文。
3.对比 排比 以动衬静,突出了老太太的安闲自在
4.(1)丹麦 诺贝尔文学 漫长的旅途
(2)小说 安恩对供应自己牛奶的奶牛的感恩、尊重之情 安恩
5-6.略
二、课堂练习 ’
1.示例:(1)仲老师,您好!今天早上我妈妈突然发病晕倒,现在正在医院抢救,因为我爸爸出差去了,我要在医院照顾妈妈,不能上课。我要请假一天,好吗?
(2)爸爸,今天早上妈妈突然发病晕倒了,邻居已帮助送到医院了。请您安排好工作,早点回来吧。
2.B
3.安恩在众人的逼迫下说出了把牛牵到这里来的缘由: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
4.“坚决”表现出老太太不为金钱所动,珍惜这头奶牛的真挚情感;“窘迫不安”说明老太太很善良,为给别人带来误解感到难为情。
5.C
6.“这样”是指别人认为她“站在这里就为了拿大伙儿开心”,“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甚至怀疑那牛不是她自己的。“只好”说明她还想让奶牛继续散心,但为了不让别人误会,只好决定回去。
7.略(扣住文中的某个情节,感悟“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人要懂得感恩那些对我们无私奉献的动物,要爱护和关心它们”中的任何一点即可)
三、巩固拓展
1.(1)①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母亲生日和关注同学生日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初中生对母亲生日的关注率远远小于对同学生日的关注率
②略(围绕班会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2)略(围绕班会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2.“才”字表明“我”在此之前一直专心于写稿,没空关注这声音的来源,更不知道是蜜蜂在求出路,表达了“我”对自己只管工作,没能及时为蜜蜂谋出路的歉疚之情。
3.加点词语写出玻璃一面激起蜜蜂对外界的向往,一面又残忍地扼杀蜜蜂萌生的希望,从而突出玻璃的恶毒和蜜蜂的可怜,表达出“我”对玻璃的诅咒之情和对蜜蜂的怜悯之情。
4.(1)我(燕子)这样做就不会扯大纸窗上的洞,能让主人防风,不会影响蚕宝宝上山,免得辜负主人对我的关爱。
(2)回忆了充满诗趣的幼年生活,表现那时人与生灵的温情,反衬现代人对生灵的冷漠,表达作者对过去那份温馨的留恋,隐含着作者对现代物质文明弊端的批判。
5.一是蜜蜂不懂“我”的劝告;二是怕蜜蜂误会“我”捉它放生的举动;三是“我”不能凭一己之力开窗放蜜蜂出去。
6.画线句写出了“我”心中对蜜蜂命运的牵挂,更能体现“我”对生灵的爱惜、怜悯(爱护、关爱、同情等)。/从前文写 “我”一直想替蜜蜂谋出路,到最后这两句交代救蜜蜂的无果而终和“我”对蜜蜂生死未卜的担忧,暗含了“我”对人生错失的缺憾和对生命的无常、无奈的感叹。如果删去画线句,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五 古代寓言二则
一、课前预习
1.度 宁 坠 遽契
2.(1)量长短 量好的尺码 (2)自己 从 (3)到„„去 它(代“量好的尺码”)
3.(1)拿,携带 (2)到,等到 (3)终于;鞋 (4)立即,匆忙;雕刻 (5)用、拿 (6)到。
4.①他事先量好了自己的脚,却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②(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③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④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5-6.略
二、课堂练习
1.③②④①
2.D
3.
4.(1)同“座”,座位 (2)到„„去 (3)到,等到;同“返”,返回 (4)迷惑,糊涂 (5)立即,匆忙;雕刻 5.“坐”通“座” “反”通“返”。
6.甲文标题是“郑人买履”,这个寓言讽刺了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的人(只从本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的人)。
7.找不到他的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结果(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
三、巩固拓展
1.(1)示例:A.桀骜不驯,勇敢机智 B.行侠仗义,有仇必报 C.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 D.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坚持写作
(2)略
2.
3.通“悯”,担心、忧虑;生长、发育;拔;告诉;文言人称代词,我;赶去;干枯;不仅,只是。
4.D
5.①今天我累死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②他的儿子赶去一看,禾苗已经干枯了。
③不仅没好处,反而害了它。
6.宋人想帮助禾苗快点生长,其结果是使得禾苗干枯了。
7.此则寓言从反面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遇事如果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能是好心办坏事。
8.他的;有人;这(代词);减少;停止;不符合于正当的事理
9.B
10.①这不是品德高尚的人的行为。
②如果知道这不符合正当的事理,那就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还要等待来年呢?
11.要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原谅自己必将种下祸根。
第一单元检测
1.袤 裨 匿 镌
2.悚-耸 错-措 抱-刨 墨-默
3.①海日生残夜
②折戟沉沙铁未销
③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④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4.A
5.①把“成败”改为“成功”,或在句前加上“有没有”
②删去“最多”或“不超过”。
6.①高高的柳树像碧玉装扮成一样,万千条柳枝都垂下绿色的丝绦。
②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7.①示例:小强,我们一起出去活动吧,这样可以使你的大脑得到放松,学习效率也可以大大提高。
②示例:校长,您好!我代表同学向您提出两条建议:第一,每周安排两节体育活动课;第二,定期举办一些趣味性体育活动。这样的话,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业成绩都会提高的。
8.丹麦 约翰尼斯•延森 《安恩和奶牛》
9.孤独 腼腆羞怯 瘦骨嶙峋 翩然起舞
10.“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可是很干净;一条手染的蓝裙,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一块棕褐色的绒线方披肩交叉地盖在她那干瘪瘪的胸上。她戴的那条头巾颜色褪得泛白,七皱八褶,好像是撂在抽屉里有了年头。脚上的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她那„„的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地„„,除这几根针之外,在她的灰白的头发上另外还横插着一根。”反映了她是一位俭朴、贫困但又勤劳活得有尊严的老人。
11.依偎
12.略
13.一是指充满天真快乐的童年时光。一是指与母亲相守的美好时光。
14.母亲对“我”执意到外面纳凉去主动陪伴她的举动感到意外和欣喜。
15.景物(环境)描写;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场景,渲染了农村夏夜安适恬静的气氛,烘托出“我”轻松闲适的心情。
16.“贪婪”“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吃瓜时的情态以及对家乡瓜果的喜爱;“心满意足”突出了母亲内心的满足和喜悦。
17.示例一:不能删去,正是这一人物使“我”转变了第二天就回城的想法,引发了“我”对人生苦短的思考,提醒“我”要珍惜与母亲相守的时光。
示例二:可以删去,删去后不影响情节的完整;冬英的故事令人伤感,冲淡了全文营造的美好温馨的氛围。
18.①渡(渡过) ②立即,匆忙
19.①他的,指楚人的 ②那,那个
20.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21.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
22.(1)回家(2)离开
23.她(丑女)只知道(西施)皱眉很美,却不知道(西施)皱眉显得美的原因。
24.建议对方从实际出发,取人之长,不可盲目效仿(如有其他建议,言之有理也可);语言中肯,恶搞或嘲讽酌情扣分。
25.略
第二单元 金色年华
六 往事依依
一、课前预习
1.徜徉 淼 晦 镂 镌
2.历历在目 记忆犹新 身临其境 津津有味 悲歌慷慨 油然而生
3.①③②④
4.梦想和理想 构筑童年的生活理想
5-6.略
二、课堂练习
1.例句:①在瀑布飞泻的花果山上嬉戏;②在情感纠葛的大观园中思索。(意思对即可)
2.①在“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后加上“举办”。 ④去掉“多”或“近”。
3.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4.相同之处:讲的内容都是抒情诗,诗词的作者都是爱国诗人,讲课时都采用诵读,都入情入理。不同之处:所讲的内容是一古一今;讲课情态一个是情溢于胸,头和身子左右摇摆,一个是情满双眸,那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5.教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6.这句话再次强调当年两位老师讲课情态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之深,对“我”的影
响之深。 7.老师入情入理„„兴趣。国文老师„„更加贴近了。如今„„眼睛。 8.略
三、巩固拓展
1.(1)建议:重点突出不良广告对消费者产生的危害;不良广告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的。 (2)示例:广告做得好,良心不能少。 (3)投诉:XX电视台,我是一位孩子的家长,我家孩子看了你台播出的白酒广告,现在一天到晚闹着要喝,说电视上的小朋友都可以喝。希望你们能和白酒厂沟通更换一下广告片,或者把画面做下处理。如果该广告继续播出会对孩子的身心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大家都是做父母的,应该相互理解。
2.
3.D
4.比喻 休戚相关
5.①“我”为读书与奶奶发生冲突。
②“我”与妹妹通宵轮流读书。
③下乡期间痴迷读书。
④“我”借了五本书,便要一气读完,百事不管。
6.时间 小学三年级 “文化*”时 下乡期间 至今
7.B
七 幼时记趣
一、课前预习
1.浮生六记 沈复 清
2.(1)同“僵”,僵硬; (2)高亢地鸣叫; (3)愉悦,高兴;
(4)碎石; (5)山谷
3.略
4.“私拟作群鹤舞空”等句;“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等句;“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等句。
5.示例:纲举目张 昂首阔步 素不相识
6.①因此常有超脱于尘世以外的乐趣。②便在其中安闲自在地神游着。③突然有一个大家伙掀倒“山”压倒“树”地走过来。 7-8.略
二、课堂练习
1.B
2.D(“生命”“思想”“意志”应该与谓语中心词“茁壮”“成熟”“坚强”一一对应)
3.眼力 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来的细毛,形容极其细小的东西 暗地里 同“僵”,僵硬 4.昂首观之 项为之强
5.青云白鹤 鹤唳云端
6.冲 唳
7.观蚊如鹤
8.把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 细心观察和奇特的想像
三、巩固拓展
1.答题要点:细节是一些能影响全局的细微的易被忽略的物件或行为。
2.①识辨 ②回答 ③都 ④确实 ⑤除去 ⑥用
3.①这儿肯定是秦朝牢狱所在的地方。
②于是派人把“怪哉”虫捉来放到酒中,过了一会儿这虫子就化掉了。
4.传说中因人含冤怨愤而变成的虫子,在酒中就会化掉。
5.东方朔的解说,含有劝喻汉武帝要宽待百姓的意思。
八 十三岁的际遇
一、课前预习
1.yâ cháng tián xiã
2.①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白色少壮的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
②通往幽深之处的曲折小路。
3.(1)比喻 (2)比喻 (3)排比,比喻 (4)拟人
4.作者自己 北大的学习生活 北大以外更广阔的天地
5.(1)①升起 ②涌起 (2)①凝聚 ②沉淀
6—7.略
二、课堂练习
1.A
2.(1)崇尚 (2)可以说,中国的哲学智慧,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上。 (3)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质,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价值标准。
3.北大图书馆给“我”的巨大影响。
4.“我”所向往热爱的北大是中国乃至全世界都的大学,“我”为之感到骄傲;“我”要在北大学有所成并做出成绩,为北大增光添彩,让北大因为有“我”这样的学生而自豪。
5.“涌”字写出作者此时感慨之多之快,自责、愧疚和渴望学习等各种复杂的感情一齐涌上心头。
6.开始时感到“绝望”是因为400多万册近似天文数字的藏书,展示了知识海洋的浩瀚,“我”觉得自己的“誓言”难以实现。后来变得“沉静,愉悦,安详”是因为随着学习的深入,作者觉得北大为她“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同时也感到了“誓言”的可行性。
7.评价北大对我成长所起的作用,抒发了作者对北大由衷的热爱和赞美。 8.略
三、巩固拓展
1.(1)病句:选择比例均大约在20%左右 修改:删除“大约”或“左右”
(2)略
(3)要点:名著等课外书籍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富含人生哲理,阅读这些书籍能够让我们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智慧,陶冶
情操,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应该多读;要联系自己的实际谈。
2.苦闷消沉,插班旁听 重返母校,发愤苦读 考上大学,知道真相
3.示例:(1)沉迷网络游戏被开除,让父亲四处求人,他为此感到惭愧和自责;得知能到镇中学旁听,内心十分欣喜。
(2)得知班主任为了挽救自己而煞费苦心,被深深打动,流下感激的泪,同时也为自己对班主任的误解而感到内疚。
4.示例:本文结尾含蓄,给读者留下思考和回味的余地。
5.示例:班主任是个有爱心和责任心,工作耐心细致,对沉迷网络的学生不放弃,讲究教育策略的好老师。(分析能结合事例分析即可)
6.略
九 伟人细胞
一、课前预习
1.huî xǔ huì cuì jī chī jiáo
2.C
3.(1)居然 (2)披露 (3)盼望 (4)欣赏
4.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但又充满稚气,容易一时冲动。
鲁智胜:理智、稳健。
邱士力:沉着、足智多谋。
5—6.略
二、课堂练习
1.这则告示告诉游客,不要乱涂乱画,不要乱丢瓜皮、果壳、包装纸等垃圾;不能摘花折树,不要带走任何东西。这则告示是提醒游客文明游览,语言表达委婉得体,句式整齐,容易记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意近即可)
2.B
3.才智不凡、爱憎分明、勇往直前。
4.反衬。显示贾里主动要破书的可贵性格。
5.指贾里为实现“伟人计划”而经历的三次失败,即:“仇人变朋友”、“矮个风度”的失败、“打工计划”的破产。
6.要想成为伟人,就必须从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意思对即可)
7.对,贾里这种行为看似小事,实质上反映出他身上的一种可贵的品质,尤其是在目前尚有不少学生缺乏这种意识的环境中,更要大加表扬。
8.略
三、巩固拓展
1.(1)青少年体质状况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或:青少年体质下降了。 (2)①表层含义是在阳光下(操场上、大自然中、户外),②深层含义是指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 (3)示例:①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做祖国合格的建设者;②参加体育运动,争做阳光少年。
2.示例:秦老师让好动的马小跳扮演童话剧中一棵树的角色,并获得成功。
3.B
4.他非常喜欢这个故事(或“他渴望表达亲情”);生性好动(或:好奇心强,觉得演童话剧有趣)
5.李京京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或不好听);想要治一治马小跳的多动症
6.相同:①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②争取机会表现自己(有上进心)。③有执著的精神。④有毅力。⑤天真聪明。(答出两点即可) 不同:马小跳较活泼外向;李京京较胆小,性格内向。
7.略(说明理由要结合文章的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第二单元检测
1.淼 婵 惆 荟
2.梅须逊雪三分白 海日生残夜 休将白发唱黄鸡 铜雀春深锁二乔
3.D
4.B
5.略(言语得体,指出危害,提出倡议,言之成理,在规定的字数内即可)
6.(1)略(可以结合课本选段归纳概括) (2)略(肯定、否定或者一分为二均可,结合作品内容分析)
7.③②④①
8.读书给学生时代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乐趣 《千家诗》
9.对比
10.祖国和家乡的自然美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然
11.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12.千山鸟飞绝 处处闻啼鸟
13.绿树阴浓夏日长 五月榴花照眼明
14.(1)少年时代 (2)青年时期
15.①怀恋 ②向往 ③称羡 ④饱尝
16.C
17.(1)夏日没有劳作,秋日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2)空谈阔论结不出殷实的果实,长吁短叹唤不来丰饶的金秋。为了秋日的收获,夏日只有不停地劳作,它是累人的季节。
18.不一致。突出重点不一样,前者承前文,“高谈阔论”“长吁短叹”,皆不足取,该取什么呢?突出“选择”是劳作。后者也承上文,上文强调夏日是“累人的季节”,必须“永无休止的付出”,因为“劳作”是惟一的选择,突出“劳作”。
19.夏日充满了希望,希望秋日的收获,要想秋日能有所收获,夏日必须为之付出,不停地劳作,只有这样,才能有丰饶的金秋。(意思对即可)
20.蚊群 二虫 癞蛤蟆
2l.(1)原来是 (2)鞭打 (3)土山 (4)正
22.群鹤舞空图 神游山林图 鞭打蛤蟆图
23.下列答案供参考,其他答案只要意思符合题意,也是对的。
(1)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3)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4)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24.D
25.略
第三单元 民俗风情
十 社 戏
一、课前预习
1.xǐnɡ háng cuān fú wēn chán
2.B
3.害怕
从旁鼓动人(做某事),怂恿
完全为笛声所陶醉,仿佛自身都不存在了
明亮洁白
回家探望父母
在潮水里搏击嬉戏
4.鲁迅 狂人日记 呐喊 彷徨 旧时祭祀土地神之所在 区域名称
5—6.略
二、课堂练习
1.D
2.A
3.心理描写 夸张
4.“跑”与“飞”相呼应,写出了船行速度快的特点。
5.A C
6. A.我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轻松)
B.但我却还以为船慢。(急切)
C.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陶醉)
7.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见闻和感受。
三、巩固拓展
1.(1)适度竞争有助于种族的繁衍。 (2)竞争能提高自身的能力。
2.姿态柔美。 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3.表现人们对久享盛誉的艺术家的出场情不自禁爆发的热情。
4.①运用比喻的修辞,形容歌声字正腔圆,与珠子似的,故能将无形的歌声比喻为有形的珠子。 ②梅兰芳的歌声令观众如醉如痴,好像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虽然听不见,但很有冲击力,能淹没那股狂暴的掌声,使周围鸦雀无声,让人们沉
醉。
5.是为了烘托心情,渲染气氛,表明梅兰芳的舞台艺术赢得了观众深深的喜爱。
6.写观众既能体现人们对艺术的热情,又能表明梅戏的艺术水平,而剧情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所以才如此处理。
十一 端午日
一、课前预习
1.dînɡ zào lâi xuã qiú 蘸 桨 裹 呐
2.(1)B (2)B
3.A
4.(1)沈从文 现 边城 长河
5.略
6.略
二、课堂练习
1.C
2.B
3.描述全茶峒人端午日到长潭观看赛龙舟的欢腾场景 全茶峒人到河边观看划船 划船前的准备,船上赛手的配置和龙船竞赛的盛况 划船竞赛的优胜者领赏和军人放鞭炮庆贺的情景
4.(1)对端午日的重视。(2)很有分量。
5.用虚写进一步渲染了龙舟竞赛的激烈程度。
6.略
三、巩固拓展
1.批评许广平的论文基本没有自己的观点(或“好的论文要善于阐发自己的观点”,或“不能充分阐明自己观点的不是好论文”)
2.(1)平庸鄙俗。 (2)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3.描写了北京市民过元宵节的情况。
4.①灯数量多、种类丰富。②人多,拥挤不动。
5.揭露了旧社会封建思想对妇女的束缚。
6.①场面描写注重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②以叙述为主,详略得当。
十二 本命年的回想
一、课前预习
1.捅 粘 阖 祟 扣 渍 烙 疙瘩
2.略
3.当 《运河的桨声》《夏天》《春华》《小荷才露尖尖角》《京门脸子》《柳敬亭说书》《蒲柳人家》等(答出其中三篇即可)。
4.①比喻 ②夸张 ③拟人 ④对偶
5—6.略
二、课堂练习
1.C
2.D
3.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等
4.“舍不得吃”是因为腊八粥太珍贵,太可爱,太好吃,出于珍惜心理、节约心理、好日子要细水长流的心理,因而舍不得吃。“吃起来却又没个够”也是因为太好吃——吃起来就忘掉了其他,怎么也吃不过瘾,吃了还想吃。这样写真实又富有情趣。(意近即可)
5.D
6.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的特点。
7.略
三、巩固拓展
1.国内粮价可能持续上涨。
2.第一件事是20年前,“我”为刚刚出生的端端踩生;第二件事是20年后,端端的来信坚定了我继续从事教师工作的决心。
3.端端之所以考师范当老师,是因为她一直把“我”当作成长的楷模,并从小立志,将来像“我”一样当一名教师。两件事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4.20年前,“我”为一个刚出生的女孩“踩生”,20年后,这个长大了的女孩,又为未老先衰的“我”踩生。“踩生”这个题目,概
括了本文的两个主要事件,也暗示了中心:人是靠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撑、相互鼓励而生存发展的。(意近即可)
5.与开头段相照应。用故乡的清纯与朴实,洗去污垢,净化心灵。
6.我认为他仍然选择了从事教师工作,结尾段暗示出:“我”告诉端端,自己在端端的感召下继续选择了教师工作,这个决定使“我”心情格外舒畅,就像战胜了冬天的严寒,走进了绿色的春天一样。(意近即可)
十三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一、课前预习
1.qī yàn chán quâ qǐ qiïng
2.(1)庭院中 (2)秋天的情思,诗中指怀人的思绪 (3)端,拿 (4)雕花的窗户 (5)驾 (6)玩弄,欣赏 (7)哪像是,怎比上 (8)借指美好的月光
3.(1)唐 王建 (2)水调歌头 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宋 (3)艾青
4.①今夕是何年②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③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何事长向别时圆④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⑤冷露无声湿桂花⑥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
5—6.略
二、课堂练习
1.B
2.D
3.想到月宫中去又怕承受不住寒冷的矛盾心理。
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词中人可能想到了自己仕途的坎坷,人生的失落,也可能在思念远方的亲人。
5.怨恨。“恨”的内容可能是亲人的离别、人生的孤独,等等。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两句都有即使人各一方,但也能共享美好月光的意思,都表达了对人生的美好的祝愿。
7.婵娟、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蟾、蟾兔、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等。
三、巩固拓展
1.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中学生课外阅读面越来越广,尽管仍以文艺类为主,但高中生阅读政治历史类、体育军事类的人数比起初中生和小学高年级学生来已有大幅增长,科普类及其他类也呈增长趋势。
2.深秋晚景图(意近即可)。
3.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的心情(意合即可)。
第三单元检测
一、积累运用
1.B
2.尝(赏) 接(截) 符(副) 明(名)
3.①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②不知秋思落谁家③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④山重水复疑无路
4.(1)第一句后面的“!”改为“。”
(2)“勇跃”改为“踊跃”
(3)“气氛非常热烈得很”一句中删掉“非常”或“得很”
(4)“精彩纷成”中的“成”改为“呈”
(5)“喝采”中的“采”改为“彩”
(6)最后一句删掉“通过”或“使”
5.B
6.杯中酒口口香甜
7.(1)我不是令人炫目的星月,也不是华堂丽室中的红烛,而是广阔原野中的一点萤火——为沉默的大地带来一点亮色。
(2)我不是驰骋疆场的骏马,也不是搏击长空的雄鹰,而是沙漠中的骆驼——驮载着探险的人们走向绿洲。
二、阅读分析
8.夜航看戏 月夜归航
9.正面描写: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侧面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连夜渔的几个老渔夫,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10.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前句描写了船行速度之快。后句不仅描写了船行速度之快,还表现了少年们摇船技艺的精湛。
11.急切的心情。 既表现了他们对戏子的一些表演的不满,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对戏子的一些表现赞赏的快乐心情。
12.模模糊糊 夜间捕鱼
13.所见:两岸的豆麦;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 所闻:似乎听到歌吹了。 所感:我却还以为船慢。
14.“我”心情急切
15.chuî mãnɡ lïnɡ diān bǒ pú fú
16.迷
17.幽深、荡人心魄、清冷、神秘。
18.他听见深山里有犬吠月,他听见远处传来荒鸡的啼鸣。
19.灵魂深处潜伏着一种梦思,一经月光点燃,便“里应外合”地着了迷,身不由己,仿佛坐在一条船上,抑或摇篮中,晃荡着,颠簸着,飘飘忽忽,神志迷糊,完全被月光编织的梦境所环绕,所牵引,所左右。
20.(1)去往 (2)做宰相 (3)罢了 (4)保全
21.(1)你在船桨中间困着,没有我你就死了,你怎么能到大梁做宰相? (2)你在船桨中间,那么我不如你;至于安定国家,保全社稷。你和我比,就像那还没睁开眼的小狗罢了。
22.有雄才大略,却不懂得尊重他人。
23.略
期中试卷(一)
1.遐想 荟萃 端详 犀利
2.⑪中庭地白树栖鸦⑫萧萧暮雨子规啼⑬东风不与周郎便⑭潮平两岸阔⑮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⑯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每题1分,错一字1分全扣)
3.B
4.② 将“首次”移到“航天员”后
④ 在句末加上“的研究”或“研究”。
5.(1)“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柳色”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2)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对远行者处境、心境的细心体察,包含着一路珍重的殷勤祝福。(惜别之情1分,祝福之意1分)
6.(1)赏析丰富语言、认识作品人物等。
(2)浓缩故事情节(1分),点出人物性格(1分),两者要能够对应起来,即情节与作品本选段中折射出的人物性格要一致。
(3)探讨情感如沐春风等(能对仗即可)。
(4)注意称呼,请求时语气委婉,要有礼貌。
7.龙舟赛或赛龙舟。
8.主要是动作描写。作者运用一系列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写出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有特征的动作,表现了龙舟赛上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 突出了龙舟竞渡的热烈和激动人心。
9.提示: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有实写和虚写。
10.一对母女在风雨中打着伞骑车回家。(意思相近即可。但答案中必须有“母亲”或“妈妈和女儿”“回家”)
11.关心女儿(疼爱女儿、关爱女儿、爱护女儿)。细心体贴(周到细致) 体贴妈妈(关心妈妈、孝顺妈妈),乖巧懂事(善解人意、聪明善良)
12.不好。因为“砸”形象地写出了雨的大、猛,与“嘭嘭直响”相呼应,换成“落”就没有这种效果。
13.不能删。因为本段是插叙。交代了拮据的经济背景。解释了我的心“一阵阵战栗”的原因,有利于更好地展开情节,描写人物。
14.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写出游子归家心切,归心似箭,对回家过年的渴盼。(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
15.通过对动物的描写来烘托(突出、强调)故乡的温暖和亲人的喜悦。(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
16.对故乡、亲人的爱 落寞(忧愁,孤单等) 温暖(快乐、安逸等)
17.从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情感的归宿与依托、思乡与团聚的情怀、过节意识的逐渐淡漠等任意一个角度谈。表述要流畅。
18.眼力 原来是 派 违背
19.(1)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
(2)老虎认为(它的话)是对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20.示例:狐狸,你虽然能够蒙骗百兽一时,但不会一直蒙骗下去的,你最终不会有好下场的。 21.丰富的联想和想像,童真童趣等(一点即可)。要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来谈,没有经历和体会扣1分。
22.略
期中试卷(二)
为“接受” ③将“消费者”移至“呼吁良久”前(有其他合理改法也可)
5.(1)冰雪融化,土地松软,燕子正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水暖沙温,鸳鸯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十分可爱。
(2)反映了诗人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6.(1)大多数初中生课外阅读喜欢看卡通画而不喜欢阅读文学名著(或:大多数初中生课外阅读不喜欢阅读文学名著而喜欢看卡通画)
(2)开放性试题。
7.着重说明了城市视觉污染的危害。(或:建设美观的城市视觉形象的重要性)
8.应从城市色彩、城市建筑(含园林雕塑)、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或“形象面貌”)、居民精神
面貌等几个方面加以预防和治理。
9.不能删。因为句中加了“一定”二字,让读者对“视觉污染”的范围和程度更明确,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如果去掉,前面所谈的效果就会减弱。(说明:所答理由只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意思相近即可计分)
10.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所答要点符合题干要求即可。
11.因为本文主题是唤醒生命,如果浓墨重彩地写奇特的高原风光,就偏离了主题。能客观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
12.他驾车去西藏旅游,陷入困境。一只小鸟唤醒他求生的欲望,他自救成功。
13.这是对小鸟的敬重,实际上也是对生命的礼赞(意思对即可)
14.不矛盾。因为小鸟只是唤醒他求生的欲望,而挽救生命是因为他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摆脱了困境。(意思对即可)
15.点明题旨,画龙点睛。前文的记叙是这段议论的基础,这段议论是对前文的深化。(意思对即可)
16.盖、造、建造 办、备办 放下,放弃 急忙
17.记(写)下,寡人不贤,喜欢盖大宫殿,香子让寡人停止了这种做法。
18.齐宣王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19.香居:敢于劝谏(忠心耿耿,勇敢);善于劝谏(口才好,有谋略)。齐宣王:能听取意见,勇于改过。
20.略
第四单元 多彩四季
十四 春
一、课前预习
1.yùn niànɡ sǒu 嘹 hâ hōnɡ zhǎ cuì 晕
2.D
3—5.略
二、课堂练习
1.A拟人B比喻C比喻、排比D拟人
2.D
3.树叶儿却绿得发亮 披着蓑戴着笠
4.表现了春雨轻盈、细密的特点
5.写了树叶儿,特点是“绿得发亮”。写了小草,特点是“青得逼你的眼”。
6.黄色的光圈 陪衬 不说话,不发出声音
7.A.春雨之多 B.春雨之多、细、亮 C.春雨之轻
8.写了灯光;撑着雨伞慢慢行走的人;工作的农民;房屋。作用是烘托春天雨夜的安宁、和平和生气。
9.一点点
10.C
11.比喻、排比 B A C
12.(1)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钻”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这样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
(2) 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春山润泽,春水涣涣,春日暖人的特点。
(3) 运用了引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突出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写尽了春风的气韵神情。
(4)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形象贴切地突出了雨多、细、密、斜、薄的特点。
(5)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花多,生动而有人情味。
三、巩固拓展
1.相同点:两文都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来写春景,如《春天》也同《春》一样,描绘了几幅春景图:春在田畴、春在河畔、春在天空、春在果园。不同点:《春》寓情于景,作者热爱春天的感情蕴含在写景之中;《春天》中除了描写外,还有直接抒情,例如第④段中“热爱春天,播种春天,灌溉春天吧!”
2.“神奇的魔力”:例如上一句所说的“一丝毫不起眼的绿„„荡漾幸福的涟漪”。“生命力”指下面第②③两段所述内容,例如:“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
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第二问略
4.仔细观察春天的景物,抓细微之处写,如:春天是河边柳枝婀娜多姿的倩影。
5.略
十五 三 峡
一、课前预习
1.lì zhànɡ xī sù tuān shù zhǔ shānɡ yǎn
2.(1)完全没有 同“缺”,空缺 (2)到 漫上山陵 (3)正午 半夜 (4)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5)冲荡 它们,指怪柏
3.水经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
4.略
二、课堂练习
1.(1)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2)重重叠叠的岩峰,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3)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4)山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2.(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写水是按照水势由涨到落的顺序来安排的,先写夏水襄陵,再写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和悬泉瀑布,最后写秋天山涧的水枯。先写夏水的凶险、迅疾,可以突出三峡夏水最盛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巩固拓展
1.(1)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2)略(可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也可从人力的伟大等角度谈)
2.(1)由“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的《下江陵》一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其余作品可要求学生从课外阅读过的书籍中说,如刘白羽的散文《长江三日》、“长江之歌”解说词的有关部分等。通过交流启发学生去进一步寻找有关文章来阅读。
3.(1)的确,实在 (2)寂静 (3)连续 (4)快
4.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5.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6.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橘;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十六 济南的冬天
一、课前预习
1.jǐ qí jì zhù zǎo chãnɡ
2.C A B
3.(1) C A (2) B (3) B
4—5.略
二、课堂练习
1.A
2.A
3.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
4.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5.D
6.山的肌肤;忽然害了羞
7.D
8.A
9.B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
- 韵府群玉
-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集锦9篇
- 如何评价剧场版动画《和谐(harmony/ハーモニー)》原作:伊藤计划 ?
- 智人战胜尼人的决定性因素 是神灵崇拜与艺术品 在3万7千年前智人击败了远比自己强
- 沈阳参考消息(2017年1月11日)
- 密集架区密集架书库图书馆负一楼期刊阅览区中外文期刊图书馆一楼图书借阅区(A-H
- 费维光:脾胃病17方
- 土耳其身为伊斯兰国家,为什么允许“风俗产业”合法化?
- 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 三观尽毁!90后公务员出轨50岁女上司,聊天言语暧昧,妻子怒举报
- 22应用心理学考研347 首师360有调剂院校吗?
- 铃木凉美女士,你仍期待同时收获怜爱与尊敬吗?
- 团建别墅 | 确认过眼神,是能疯一起的人!Boss,今年年会我们泡私家温
- 《归来》观后感
- 翻译伦理的重要性和译者荣辱观建设研究
-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国医大师名单!在北京看中医该找谁,这下全知道!
- 这些年爱过的同人文(BG)
- 荷兰深陷风俗业?日本都要甘拜下风,为何能稳坐世界顶尖位置!
- 戴安娜25年前私密录像首次解密:自述性生活,全英国都被炸懵逼了
- 原创上官婉儿为什么必须死,她做的这件事太无耻,李隆基忍无可忍
- 「医药速读社」Paxlovid临床失败 礼来斥巨资引进Kv1.3抑制剂
- 她是韩国性感女神,靠出演“三级片”走红,今41岁韵味不减当年!
- 电影市场有望点燃 好莱坞大片排队上映
- 评荐《传染病(Conta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