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绝症不再“绝”!新加坡科学家用干细胞疗法为绝症动物延寿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8-11
手机版

  狗狗进入我们的生活,已经有数千年历史了,在《殷墟文字类编》中就记载有狗的象形文字,而《诗经·野有死麕》中则有“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的句子,诗歌中展示了天真活泼的少女情态,也可以看出先秦时期狗已经成为陪伴人郊游远足的伴侣和护卫。

  不过,狗的寿命远比人类要短,一般只有10-15年。对于饲养环境稳定、饮食科学的家庭陪伴犬只来说,其寿命还能再延续数年,但也极为有限。对于爱狗人士来说,狗狗真到了生命终结之时,确实令人感怀不已。

  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是,癌症是狗的主要死亡原因,当它们被诊断为晚期绝症时,通常没有可用的治疗选择。其实不止是狗,各类动物都可能罹患癌症[1-2]。当癌细胞疯狂扩散之时,动物也会出现呼吸困难、行动受限、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而且其罹患癌症后病程进展迅速,常规手段在癌症中晚期时收效甚微。

  不过,在近日发布于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干细胞研究与治疗)的一篇文章很可能为今后狗类癌症的诊疗给出了新方向。

  新加坡国立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改造了间充质干细胞(MSCs),其经过专门修饰后可在肿瘤环境下产生高浓度的5—氟尿嘧啶,对癌细胞进行有效杀伤。研究人员在65只狗和2只猫身上进行了实验,这些特殊的病患分别罹患有肛周腺瘤、肺转移和肉瘤等多种类型的癌症。科学家将具备抗癌效果的MSCs注射至病灶部位,在此后数周观察中发现,绝大多数受试动物都表现出积极反应,其中14只完全康复[3]。

  其实,这一实验思路在人类癌症中同样有效。5-氟尿嘧啶作为实体瘤治疗中的常规药物,一向是临床医疗公认的一线药物。但由于其亲水性和二氢嘧啶脱氢酶的快速代谢,在临床上需要连续施用高剂量的5-氟尿嘧啶,对脏器和血液都有较严重的毒副作用。

  为此,研究人员凭借基因工程修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再联合使用5-氟尿嘧啶,能够有效提高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度,这一构思已经在人脑胶质瘤细胞、人肺癌细胞、人宫颈癌细胞中得到验证[4],未来很有可能成为消灭实体肿瘤的又一利器。

  从实验构思到项目落地,再到成果转化,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来验证。采用干细胞技术助力癌细胞杀灭的一个突出优势在于,它具有更好的适配性和定制性,能够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进行采集增殖和诱导分化,同时避免引发严重的医疗伦理问题。

  也许有人会认为,用干细胞技术为宠物驱散癌症的阴翳是大材小用了,然而动物实验同样对人类癌症治愈有着技术反哺,如果这项技术能经由宠物产业催生成熟,对干细胞疗法的实际推广功莫大焉。

上一篇:比《致命弯道》尺度还大的三部惊悚恐怖片,最后一部边反胃边欢乐
下一篇:丛林基本知识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