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令人无比动容的伦理佳作!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8-11
手机版

  一部令人无比动容的伦理佳作!

  克隆的概念在生活中多数敏感的领域,自克隆羊多莉出生以来,无论在科学层面还是伦理道德层面,都没有达成统一。

  好莱坞热衷于以影像的形式去探讨克隆问题,观众熟知的《克隆人》、《第六日》、《月球》、《双子杀手》等,探讨多是人与克隆的对抗。

  那么,科幻的题材+深刻的哲学问题,让科幻伦理片成为观众最热衷的类型。

  马赫沙拉·阿里凭借《绿皮书》重新大火之后,随着《天鹅挽歌》的上映,有望再次角逐奥斯卡最佳男主的殊荣。

  一部令人无比动容的伦理佳作!

  电影以软科幻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全新的未来世界,传说天鹅在临死前的叫声动人至极。

  《天鹅挽歌》中由阿里所饰演的卡梅隆,在面临死亡之际、在面临克隆人代替本体之际,发出的内心“挽歌”着实委婉凄美。

  试想,如果有这样一个克隆体拥有本体所有的记忆,并且即将取代本体在现实中的一切,你能接受它吗?

  一部令人无比动容的伦理佳作!

  在传统的科幻伦理电影中,人类与克隆人始终在争夺权力掌控者的地位。也就是说,人类的权力话语控制者的身份受到威胁,身处的环境不得不受制于AI智能的掌控。

  与此同时,克隆人处于人类的对立面,克隆人在“他”被允许活动的空间范围中,是无法与人类共生的。

  因此,在电影《月球》中,山姆(男主)自以为的人类身份,不过是资本家的谎言。人类的意识无法辨认自己是被克隆的主体,还是自己是克隆出来的那一个?

  在《彗星来临的那一夜》中,人类为了保护自己的独有身份,潜意识中需要消灭任何与本我相同的个体。而《双子杀手》则让本体与仿制品的矛盾最大化,制造“我追杀我”的局面。

  一部令人无比动容的伦理佳作!

  既然人类不能容忍自身的替代品去取代自己,那么这样的故事设定也就顺理成章的发生在相对密闭的空间中。

  克隆人的存在势必会造成社会性的恐慌,因此在《彗星来临的那一夜》当中,所谓的“社区”仅仅是无限循环的实验剧场。

  回想过去的作品:《别让我走》中的寄宿学校、《月球》中的空间站、《逃离克隆岛》中的基地、甚至是漫威剧集《旺达幻视》中的“西景镇”……相对封闭的场所,使得社会性联系得到有效限制。

  正如福柯规训权力所强调的监控机制一样,空间与心理上的隔绝,使得克隆人有意与人类相疏离。

  一部令人无比动容的伦理佳作!

  《别让我走》剧照

  一部令人无比动容的伦理佳作!

  《月球》剧照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克隆人的个体意识逐渐进化并取代程序编码后,他们渴望拥有社会权利,并以消灭人类为计划的第一步。

  当然在以往的科幻伦理片中,人类最终成为存活下来的一方,克隆人也始终都将是作为“他者”存在,继而昭示着克隆人悲剧的命运。

  但是,《天鹅挽歌》却让本体与克隆体和谐共生,导演让人物动机变为自愿制造自身的克隆体。

  卡梅隆身处绝症的境地,他不得不同意让克隆体取代自己,才能够让自己的社会身份得以保留。

  一部令人无比动容的伦理佳作!

  克隆人替代本体继续在现实中生存,而身患重病的人类则留在实验室这样一个小型空间中,监视着克隆人逐渐拥有自己原本的社会权利。

  在《天鹅挽歌》中,行进者有权掌控自己所视范围的访问权限,当克隆体走进现实并且关闭权限,卡梅隆的才真正意识到自我的消失。

  这种“消失”的恐惧并非是由死亡带来的,而是明知会被遗忘,却仍要亲眼接受这一事实的孤独感所至。

  一部令人无比动容的伦理佳作!

  《天鹅挽歌》让我想起另一部电影——《克隆丈夫》,片中的瑞贝卡同样主动制造了克隆人,但却是克隆了死去的爱人。瑞贝卡与卡梅隆的相似之处,是他们有权决定一个“再造生命”的生死,而不同的是瑞贝卡畸形的爱恋。

  卡梅隆需要学会的是:如何接受被替代,并且以“过来人”的身份安抚下一位客户的顾虑(说实话,这部电影有着太明显的冲奥气息,白人科学家、黑人男主,以及由奥卡菲娜饰演的上一任客户)。

  一部令人无比动容的伦理佳作!

  而瑞贝卡需要学会的是:如何在十月怀胎生下了爱人的克隆体后,作为“母亲”,承受着“儿子”与“丈夫”的痛苦的爱。

  我认为《天鹅挽歌》比《克隆丈夫》的正向价值观所在,正是卡梅隆作为独立的个体,有权选择将记忆保留在克隆体当中,而不是像瑞贝卡一样自私的占有肉体。

  因此,卡梅隆是为了家庭的完整而放弃自己的权利,但是瑞贝卡是为了让一段“程序”去弥补自己的痛苦。

  一部令人无比动容的伦理佳作!

  《克隆丈夫》剧照

  在综艺《奇葩说》中有这样一组辩题:“爱人离世,你会把 TA 的记忆交给 AI 吗?”

  詹青云说告别不是遗忘,真正的遗忘是我们分不清真假。片中卡梅隆所经历的真假,正在击溃他原本的世界观。

  当卡梅隆和克隆人杰克坐在一起,亲眼目睹杰克跟妻子视讯通话。假作真时真亦假,卡梅隆意识到自己已经步入了“消失”的轨道,这种被遗忘就像背叛一样,挤压的窒息感让所有人都难以接受。

  一部令人无比动容的伦理佳作!

  在以往的科幻伦理电影中,克隆人一味的服从雇主或是以消灭上一任克隆为主要任务。那么克隆人与仿生人(AI智能)在一定相似的程度下,克隆人拥有更全面的意识。

  我们看过的许多仿生人电影中,例如《机械姬》或是《人工智能》,仿生人的概念中并无自主意识,基本为遵循代码程序的发条。

  而在《天鹅挽歌》中,克隆人杰克在拥有记忆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意识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

  影片有一处情节十分打动我,杰克手掌上的斑点是他与卡梅隆之间唯一的不同。杰克在监控室第一次看到卡梅隆眼中的世界时,他用铅笔慢慢扎进手掌的斑点中,流出来的血似乎让他意识到,自己也能够成为独立的个体,而不仅仅是名义上“卡梅隆的克隆体”。

  一部令人无比动容的伦理佳作!

  《天鹅挽歌》并没有将既定的传统观念强加给观众,它不作批判也不妄下结论。

  影片一贯的性冷淡风味弥漫麻痹所有观众的神经,在这种有悖人伦的选择中,让一切不确定与不合常理,都失去了“对错”的判断观念,留下的只有“我”的愿意与否。

  影片在暗中也向观众抛出了一个疑问,如果你有这样的选择权,在面临爱的最高级审视下,你会选择自己还是选择你爱的人。

  一部令人无比动容的伦理佳作!

上一篇:2018年高考新材料作文及范文:共同记忆
下一篇:为什么说非洲人很懒,有什么依据吗?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