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额图原型怎么死的 陈廷敬之死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8-11
手机版

  索额图原型怎么死的 陈廷敬之死?生活中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一起来学习。

  龙珠传奇索额图是谁演的 索额图历史原型结局介绍,下面是深圳之窗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电视剧《龙珠传奇》索额图是一个有能力有权谋的大臣,索额图和康熙的关系很微妙,索额图的一生也是挺传奇的,那么历史上的索额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剧中,索额图是好人还是坏人?索额图是谁演的?索额图结局是什么?怎么死的?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索额图扮演者卢星宇资料!

  《龙珠传奇》索额图角色介绍

  早年索额图虽然是由恩萌入仕,但多半还是靠个人才干奋斗上来的。因为孝诚仁皇后的缘故,所以康熙初年的时候索额图代表赫舍利家族坚定的站在康熙这一边,当时他已经是吏部右侍郎,但出于这种目的辞去侍郎职务,任一等侍卫。帮助康熙平了鳌拜。

  此后十年可以说是索额图最辉煌的十年,在平定“三藩之乱”,稳定全国动荡的局面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康熙四十年索额图以年老退休,几十年中不免有跋扈更有集团势力形成,引起康熙的注目!

  加上康熙晚年对太子不满,而索额图作为外戚极力维护太子的地位,并且可能有过某些让太子提前即位的打算,加上纳兰明珠与索额图“权势相侔,互相仇轧”。所以也可以说康熙为了保住太子,为了铲除索额图代表的势力,允礽(皇太子)欲为索额图复仇,结成党羽。总的评价,索额图是一个能臣、也一度是一个权臣,但最后成为了政治斗争的失败者 。

  索额图不能说是绝对的坏人,也不能说是一个真正的好人。他是真的为大清朝鞠躬尽瘁,是康熙帝的得力助手,也为实现康熙盛世做出了杰出贡献,但他又醉心于与大学士明珠的党争,在朝中结党谋私,排除异己,把朝中弄得乌烟瘴气,从这点来说,也不算是一个好人。

  其实一个人不能单一好坏论处,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况且单一好坏来评论索额图,是不是不恰当?

  龙珠传奇索额图扮演者是卢星宇。1995年卢星宇便开始在《包青天》等电视剧中担任配角,并开始演艺生涯。1999年因参演武侠剧《少年英雄方世玉》而崭露头角,2002年卢星宇主演了古装喜剧《火帅》。

  2003年因参演奇幻武侠剧《水月洞天》和续集《灵镜传奇》而被更多观众所熟识。2008年卢星宇主演了警匪剧《生死对峙》,2011年卢星宇主演了战争剧《川西剿匪记》。2015年卢星宇参演民国情感剧《活色生香》,同年参演古装剧《极品新娘》。2016年参演《诛仙》改编电视剧《青云志》。

  索额图扮演者卢星宇个人资料

  中文名:卢星宇

  国 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 族:汉族

  星 座:巨蟹座

  身 高:180cm

  体 重:68kg

  出生地:山东泰安

  出生日期:1973年7月22日

  职 业:演员

  毕业院校:北京舞蹈学院

  代表作品:少年英雄方世玉、生死对峙、活色生香、极品新娘

  主要成就:国家二级演员

  语 言:粤语、普通话、英语

  索额图(1636年-1703年),赫舍里氏,清代康熙年间权臣,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索尼第三子,孝诚仁皇后叔父,世袭一等公。出生年代推算当在崇德元年(1636年)前后,生于盛京。康熙八年(1669年)至四十年,先后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曾参与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和活动。

  康熙帝继位之初,鳌拜擅权,索额图辅佐计擒鳌拜,并将其党羽一网打尽,故深受信任。康熙中期,代表满清朝廷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征谋反的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后期因参与皇太子之争,1703年5月被圈禁宗人府,9月21日因饥饿而死。

  作者:潼正桥不久前,热播的电视剧《一代名相陈廷敬》里有一名四川省三台县籍的贪官王新命,当时任两江总督。电视剧第五集,在宫廷权斗中,明珠奏请罚王新命交出家里的财产充公;康熙决定免去王新命的死罪,发配到西北边疆作个道员。这些跟史实不符,因为王新命在任两江总督之后,又担任了十多年的高官(浙闽总督、河道总督)。因此,我们绝不能将电视剧里的故事当成真实的历史。

  那么王新命到底有怎样的人生呢?且让我根据史籍慢慢为你道来。

  (一)大西军开始杀戮血洗潼川,王新命成孤儿死里逃生

  王新命,字纯嘏,号子达。祖籍湖北麻城人。明朝初年,先祖从麻城西迁,爬山涉水,历尽艰辛,进入四川,来到遂宁县南郊胡王场定居。后来曾祖王光祖带领全家移居三台县,从事山货经营,逐渐发达起来。祖父王弼有三子,作为城中的商贾大户,连同伙计,全家共有七十余人,居住在县城北街的一个大院落里。崇祯六年(1633)四月,王新命在这里出生。

  崇祯年间,明朝江山摇摇欲坠,全国民变蜂起,李自成、张献忠各路农民军涌现。崇祯十七年(1644),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西”,军队叫“大西军”,以成都为西京。但在明军、清军的先后攻击下,其势渐微。

  顺治二年(1645)十月,张献忠的大西军攻打三台县城。崇祯任命的潼川州朱知州(苏州昆山人)命令紧闭四周城门,率领城里居民上城死守,双方相持了数昼夜。后来城中粮尽力竭,民心稍懈。大西军盘踞在县城西门外牛头山顶,居高临下,鸟瞰城中虚实。十月二十三日,大西军施放火炮,驾设云梯登上城墙,杀入城内。守城民众全部溃败逃散。

  大西军进城后,肆行无忌,四处杀戮,王新命全家被杀七十多人,包括他九岁的小妹妹。王新命躲在后院的柴堆里,差点被杀。一名小头目掳得的数袋大米,无法搬运,他命王新命替他将大米搬至潼川贡院的军营里。

  王新命在军营干苦力十多天,一天傍晚趁守备不留意,王新命逃至文昌宫神座下土穴内。追捕他的人四处寻觅,未能发现。

  等追捕者走后,王新命趁着夜色悄悄地逃至县城外南乡山村姨妈家,在这里见到了父亲王千城。王千城本在州衙当差,半月前在城墙上跟大西军对峙,破城时逃跑到这里。父子相见数日后,王千城回到城内打探虚实,不幸被发现,惨遭杀害。王新命的母亲则在半年前病死。此时,王新命父母双亡,只好按父亲事先的嘱咐到南部县寻找表叔。

  (二)入曹府遇恩人攻读诗书,经营试进国学崭露头角

  王新命离开三台,经盐亭往南部,一路乞讨。不意在途中被清兵所掳,被带到保宁(今阆中)。此时清兵八旗的一名佐领(正四品)曹公将王新命收留在家中当供役使。王新命身材修长,聪明伶俐,颇得曹夫人马氏欢心,收为义子,令他攻读诗书。并被曹府列入镶蓝旗汉军。

  顺治八年(1651)曹公病逝,18岁的王新命随灵柩来到北京,经曹夫人佑护,留在曹府继续攻书,阅读经史以及天文、地理、方与、象数、兵农、礼乐之书。为了能参加科举应试,曹夫人举荐王新命先入国学。顺治十二年(1655)入学考试时,策论的题目是“子使漆雕开仕”(孔子叫漆雕开去做官;《论语》),王新命很快就完成卷。主考官阅卷后惊讶无比,拍案称奇,批准王新命入国学(旗人官学),继续深造。

  (三)精满文屡夺冠迁员外郎,窥藏书交雅儒历练十载

  王新命学习刻苦,又精通汉满双文,顺治十五年(1658),王新命25岁,在考试中斩获第一名,考取笔帖式翻译(从事的工作是翻译满汉奏章、记录档案文书等),进入翰林院。

  顺治十七年(1660),王新命27岁,参加内阁考试,两次均力拔头筹。于是由翰林院笔帖式迁升为内阁中书舍人(从七品,主要工作是书写诰敕、制诏等),从此能接触朝廷机秘。后调任御史府都事(六品),替皇帝起草文书,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这时,能查阅更多馆藏机密档案,结交大雅之儒,跟高官过往丛密,耳濡目染,增长不少知识,深谙为官之道,才干得到迅速提高。

  后授兵部主事(掌管各省地图、武官的考核赏罚、抚恤,兼掌关禁、海禁);后升迁员外郎(从五品;在主事之上,郎中之下)参与决策。在这些工作中前后历练了十年。

  (四)奉圣旨削三藩身陷囹圄,大无畏显凛然始脱险境

  清初三藩久握重兵,逐渐坐大成势,康熙决定削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三月,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归老辽东,吴三桂得知后于七月也假意上书朝廷,请求撤藩,但并非心甘情愿,而是试探朝廷意旨,实则希冀朝廷慰留他。哪知康熙应准吴三桂所请。撤藩令下达后,吴三桂愕然失望,便与其心腹聚谋,暗中部署兵马,阻断通讯,在昆明只许入不许出。

  王新命极力支持削藩。康熙十二年八月康熙特命王新命跟礼部侍郎(从二品)哲尔肯、翰林院学士傅达礼出使云南。哲尔肯一行十月初五到达昆明,将行辕设在五华山藩府,然后前往吴三桂的翠湖府邸宣旨,敦促吴三桂及所部五十三佐领官员及家属全部迁往山海关外,尽快启程。

  哲尔肯宣旨时,吴三桂表面过恭应承,进退周旋,实则观察特使态度,一拖再拖,迟迟不肯启程,软拖硬抗,筹谋兵变。十一月二十夜王新命感到藩府内气氛异样,第二天凌晨他将门卫找来打听,方知夜间发生了兵变。

  王新命折转屋内跟哲、傅二人商议,并表示:“我辈滇南之行,人皆知有此变,今事已至此,惟有死以报朝廷,毋恐惧,以贻后世羞”。三人相聚一室以待,三桂差侍卫送早饭来。王新命神态自若,出门相迎。他遥望五华山四周,甲胄森列,刀戟相向,不下数百人。

  早饭后,侍卫说:“不意昨宵兵变,恐有疎失,特令夏国相(吴三桂的副手、女婿)带领精兵以卫,放心毋畏”。王新命正义凛然地回应道:“王乃朝廷亲王,既云兵变,善为安辑,何必为我辈虑?我辈无不放心,凡天下事,有可畏则畏,无可畏则不畏。今有何可畏而云毋畏?”侍卫道:“此乃王言,不敢不陈!”王新命回应:“王言固然可,即以予言启覆”。

  吴三桂见三位特使态度强硬,诱逼相加,但幻想朝廷会妥协让步,因此仍在跟三位特使周旋。

  经久等不见成效,特使一众人马,及起行北旋,离开昆明,经云南、贵州,渡洞庭,至武昌,然后疾驰抵京城。一路乃从刀锯剑戟中相夹而行,羊肠小道中崎岖跋涉,前后共耗三个月时间。

  在离开昆明时,王新命专为吴三桂留书一封曰:“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先皇荡平海宇,天下底定。今上圣神英武,国运方昌。王宜如钱镠王世为忠良。保人臣之乐,勿生异心妄觊神器,致朝廷以百万之师压弹丸之地也”。

  王新命信中所说的前朝钱镠,是吴越的武肃王,因吴越地域狭小,三面强敌环绕,只得始终依靠中原王朝,尊其为宗主,不断遣使进贡以求中原王朝庇护。

  三位特使刚离昆明,吴三桂为扫除障碍,十一月二十七日将云南巡抚朱国治诛杀于昆明闹市,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起兵造反。但是自己的长子吴应熊在京城做人质,尚有性命之忧,因此并未派兵追杀朝廷特使。

  

  (五)任巡抚迁总督惠及庶民,彰政绩务实事解救民苦

  自康熙十七年(1678)王新命担任江西布政使之后,相继任江西巡抚、湖北巡抚、江宁巡抚、两江总督(正二品)、浙闽总督。

  王新命担任这些封疆大吏之际,正值三藩降而复叛,盗匪蜂起,战乱连绵,世事纷繁,良田荒芜,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在这种背景下,王新命能官运亨畅,确实跟他的政绩不无关系。

  他担任江西布政使(俗称藩台,从二品)主管全省的民政和财政。自吴三桂、耿精忠叛乱后,江西盗匪横行,田土荒芜。王新命在南昌等府州县招补人丁二十万二千多人,劝垦田亩八万六千顷。第二年王新命升任江西巡抚,掌管全省军政、民政、吏治、刑狱、关税、漕政等,奏请皇上批准,免除百姓三年的赋税,计银米数百万,全省经济得到迅速恢复。

  叛军占领的郡县,强令百姓剪除发辫。按照大清律条,“有剪发辫者,悉拘杀不赦”。王新命却示下:“小民去辫实出无可如何,不应诛戮。至贼营子女皆属难民,从无作贼携妻子同行之理,宜放归完娶”。

  故此,盗贼或卖剑买犊,重本务农;或经商开业,繁荣市井。兵乱消弥,人心安定,集市繁荣。王新命并要求惩治豪强,官府不得“以官而害民,……宜追札报部,与平民一体治罪”。打击了豪强的气焰。

  康熙十九年(1680)调任湖北巡抚,正逢参与三藩之乱的谭洪进犯州(奉节),王新命奉命迅速调集大兵,征集粮草,从归、巴、巫、夔、忠、万逆流而上,迎战叛军。历时数月荡平叛军,谭洪败于云阳而死。俘获叛军者众,部下请正法。王新命批示:“予观疏内皆我被胁兵丁,……然不若释之,以安反侧”。“将此一二千人尽置之法,……恐洞庭各路闻风而起,大为隐忧。宜晓以皇恩,贷以不死,发军前效力赎罪”。因此,取消了对被俘叛军之重典,免予一死,发军前效力赎罪。“而楚北复有不法之徒……,若深求不惟株连无辜,窃恐人心动摇”。不搞连坐法,其父母兄弟妻子一概不予追究。

  平叛期间,朝廷曾向百姓额外征收军粮的运输费,王新命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解除了百姓的这项负担。

  在王新命四年薄赋轻徭的治理下,全省社会秩序很快安定下来,世泰民安,湖北全省乡试也很快恢复。

  康熙二十三年(1684)王新命调任江苏巡抚,总揽一省民政、军事、吏治、刑狱等,不久升任两江总督(正二品;驻江宁即今南京。统管上海及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总督可以管数省,侧重军事,巡抚只管一省,侧重民政)。两江地区历来是繁华富庶之地,明清时期,更是朝廷的财赋重地。两江总督掌管着朝廷的“钱袋子”。

  在江宁任上的三年时间,并未出现电视剧里王新命贪腐赈灾银钱的史实。不仅如此,康熙二十六年(1687)调王新命为浙闽总督,统管浙江、福建两省提督军务及粮饷。其间,为加强台湾、澎湖防务,从各兵营抽调了大量骨干前往,之后从福建现任官员中调补所遗员缺。

  王新命政绩卓著,声名显赫,深受康熙的青睐。在康熙二十七年又调王新命为河道总督,同时还嘉奖他的先辈,赠封王新命祖父弼、父亲千城为通议大夫,赠封祖母邱氏、母亲赵氏为淑人。

  (六)筑堤坝疏河湖整治水患,居高位缺监督不保晚节

  康熙继位以来,三藩、河务(治理水患)、漕运(利用水道调运公粮)即为朝廷的三件大事。清朝时期一共设有11位总督,除了9位封疆总督外,还有漕运、河道总督。

  河道总督管理黄河、淮河汇流入海,南北运河泄水通航及河湖疏浚、堤防之事。

  康熙二十七年(1688)王新命调任河道总督(正二品),在任近四年时间。王新命仿效都江堰的方法,用竹络装石砌成堤堰。看中的是它取材便利,易于施工,想着为朝廷节省河工经费。

  然而,康熙三十一年(1692)王新命因挪移库银被革职。

  康熙三十八年(1699)他被再次启用管理永定河工。

  但是第二年他被控告以监修误工浮冒银两,被判斩监候。康熙念王新命多年的功绩,赦免了他的死刑,削为庶民。

  八年之后(1708)王新命病死于家中,享年75岁。

  其实,王新命任河道总督之前,在官场和民间的口碑一直尚佳。

  康熙十五年(1676)升刑部郎中(正五品)时,和硕安亲王曾称赞他“本藩及在廷诸臣无不嘉尔!朝廷深知尔殚心供职”。

  康熙十七年(1678)夏,江西布政使空缺,皇上吩咐众大臣举荐。刑部尚书龙怀姚(从一品;相当于司法部长)举荐王新命:“吾以彼同使江南,存心仁厚,处事精详,特举”。而朝廷满汉大臣皆赞同。户部右侍郎(从二品;约当于财政部次长)魏环极(后人以“好人、清官、学者”六字称魏)评价王新命“清操足以,风世端方,足以振俗敏练,足以治剧”。

  王新命在江西、湖广、江宁、浙闽任上均有利民善政,颇得百姓口碑。

  然而,是什么原因造成王新命私欲膨胀,晚节不保?

  细看河道总督一职,从顺治(1644年)到康熙(1722年)的78年间共有21任,其中有4任曾遭革职,几乎达到了五分之一的程度。这真是一个高危职务啊!

  河道总督是个肥缺,拥有大量可以支配的银钱。它跟其它九位封疆大吏一样,均为二品高官,位高权重,一言九鼎。河道工程中的银钱均是由总督支配,严重缺乏监督机制,管理漏洞甚多,导致了贪官私欲的膨胀。这难道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没有警示吗?

  【注】本文史实主要依据乾隆《潼川府志》》、嘉庆《三台县志》、光绪《新修潼川府志》。

  文中图片为电视剧《一代名相陈廷敬》剧照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上一篇:倒卖个人信息定什么罪
下一篇:[十二国记]破枷之岚,天之苍苍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