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需要知道的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8-07
手机版

  

  一、什么是强制报告制度?2020年5月,国家监委、最高检、教育部、公安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2021年6月,强制报告制度被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吸收,上升为法律规定。所谓强制报告,是指负有报告义务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临不法侵害危险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举报。

  二、谁来报告?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行使公权力的各类组织及法律规定的公职人员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各类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各类组织,是指依法对未成年人负有教育、看护、医疗、救助、监护等特殊职责,或者虽不负有特殊职责但具有密切接触未成年人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具体指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校外培训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等未成年人安置、救助机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早期教育服务机构;校外托管、临时看护机构;家政服务机构;为未成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其他对未成年人负有教育、培训、监护、救助、看护、医疗等职责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

  三、向谁报告?根据强制报告规定,只要怀疑未成年人受到侵害,任何人都可以向公安、民政、教育部门报告。

  四、什么情况下需要报告?发现未成年人受侵害就要报告,具体情形可以分为五类:1、性侵害:(一)未成年人的生殖器官或隐私部位遭受或疑似遭受非正常损伤的;(二)不满十四周岁的女性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性侵害、怀孕、流产的;(三)十四周岁以上女性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性侵害所致怀孕、流产的。2、身体侵害:(四)未成年人身体存在多处损伤、严重营养不良、意识不清,存在或疑似存在受到家庭暴力、欺凌、虐待、殴打或者被人麻醉等情形的;(五)未成年人因自杀、自残、工伤、中毒、被人麻醉、殴打等非正常原因导致伤残、死亡情形的3、忽视未成年人:(六)未成年人被遗弃或长期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4、拐卖儿童:(七)发现未成年人来源不明、失踪或者被拐卖、收买的;(八)发现未成年人被组织乞讨的。5、其他情形:(九)其他严重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情形或未成年人正在面临不法侵害危险的。

  五、强制报告制度可以为未成年人提供哪些保护?建立强制报告制度对于及时干预、有效保护未成年人意义重大。1、有利于在第一时间发现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的线索,及时完善固定证据,有效惩治违法犯罪,将不法伤害程度降到最低。2、能让遭受侵害的未成年人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心理干预、司法救助等工作,切实维护其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3、有助于及时排除隐患,堵塞管理漏洞,促进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4、有助于整合各部门资源和力量,形成部门联动、衔接有序的未成年人保护良好局面。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保护他们需要全社会共同助力。把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告诉您身边的人们,让我们一起筑牢保护防线,打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信息来源丨普法盐津

  平台编辑丨郑绪威

  校对股室丨党政办

  邮箱丨yjjygwbgs@163.com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二维码关注

  获取更多精彩

  盐津教育

  

上一篇:《百年孤独》-书评
下一篇:暴露年龄系列|盘点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港剧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