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韩国电影《釜山行》?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8-07
手机版

  《釜山行》(???)是一部由延尚昊执导,孔刘、郑有美、马东锡、安昭熙等主演的电影。影片讲述主人公单亲爸爸石宇与女儿秀安乘坐KTX高速列车到釜山,列车上由一位少女身上带来的僵尸病毒开始肆虐且不断扩散,倾刻间列车陷入灾难的故事。

  贴上自己在豆瓣的影评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维他奶(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094999/

  相较于各链接标题称之为一部诈尸片灾难片,我更倾向于称《釜山行》为一部人异化背景下的伦理片。称之为伦理片,一方面是电影本身带给观众更多的并不是视觉听觉上的诈尸冲击,或者说相较于生化此类好莱坞专业僵尸片,六千万的投资成本实在太渺小;另一方面就是电影实实在在带给观众的情感冲击。

  在观影过程中我打开了低透明度的弹幕,不难发现绝大多数身处事外的观众仍然要么扮演着吃瓜群众只顾吐槽各种bug,要么则是当着穿着白衣的键盘侠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不断发射biu biu biu的光波。其实我自己在观影过程中是无比纠结的,当自己坐在电脑面前我也会不禁各种道德嘲讽那些无比自私的人;但当我无情地把自己也扔进101列车的时候,我又不由得承认,或许我也会成为那群卑鄙的人中的一个。既然如此,我们在进行道德批判之前,能不能试着脱掉圣女袍,也把自己扔进那样的一个环境中设身处地去做出一次选择,再去评判别人的选择呢。

  《釜山行》里面的人物关系其实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陌生、有情。(父女、夫妻、情侣、朋友、姐妹)在那种特殊情况下,我认为人物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利益冲突下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一如秀安之于石宇,盛京之于尚华,真熙之于英国。爱能够让人义无反顾伸手给诈尸义无反顾倒下火车;爱能够让人看着心爱的人在怀里一点点变成丧尸,不躲不逃,共沦丧尸;爱能够让人穿越黑暗与丧尸,在最后用尽力气与一众丧尸对抗。这是他们内心最深处的爱,在最危急的时刻化作最强大的力量为最爱的人撑起最大的保护伞。

  (“真熙一直在说怎么办,男生一直在很冷静的找出路。当女生变成丧尸后,男生说了第一句怎么办”)——来自某知友的回答 暂时不记得ID找到再来补

  (胖大叔真的好感人!男友力Max)

  (再来一张wuli超级棒的大叔)

  第二种则是更具普遍性的陌生关系,也是最能体现人与人之间人性差异的地方所在。此处我只想将两种人性加以称述,并不想加以指责或称颂。每个人对生命的定义不同,不能够僵硬地要求在危难中每个人都能够大义凌然见义勇为。每个人都是在对自己生命的衡量下做出的选择,世人如何看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自己在做出选择之后的日子里再次回想起自己的选择是,仍然能够平静的说出我不后悔。在这个特定的大背景中,并不能依据某一部分人的行为(无论其占多数或是少数)就得出结论“人类”如何如何“性本善”或“性本恶”。人是综合体,他的价值选择是建立在个人的价值观上作出的,而他们价值观的形成更是一个综合了天地人的复杂过程。没有纯粹的白,也没有纯粹的黑,人始终在灰色地带摇摆,只是不同人黑白所占比例不同,自然呈现出不一样的模样。

  首先是一类在生活中同样扮演多数人的:或许在平静的生活中也会行小善去帮助身边的人,但是当自己陷入与切身利益相关的抉择时,或多或少地犹豫后仍然会被“自私”带领着作出选择。对于这些人也就是叫嚷着不让穿越丧尸的主角们进入车厢、把主角们逐去另一车厢的那些群演,我持保留态度。以为“自私”是个可以有界定的词,在一定范围内它是可接受的具有一定合理性的,不是每个人都有相当境界的思想觉悟。当然这不是对他们的保护辩解,这是一种个人评价,社会需要的仍然是以合理方式从孩童开始的思想升华。

  一类则是超出“自私”合理范围的在电影中以金常务为典型的人:为了一己之利已经达到不择手段地步的人。金常务在异化为丧尸前最后的对话里展现了他藏在内心的甚至乎有些稚气的呼喊:我的住址、我的母亲还在等我、我很害怕。的确,这就是上文提到的他的白色,是一种人在临死前的回归。不谈他一次次用他人作为诈尸掩体的行为,自有一大波比我专业地多的批判。且谈他临死前的回归,我看来这才是人性。而他的那些行为则是一种可称之为人性的异化,为了达到或许本来纯粹的目标而做出的异化的行为。

  当然还有另一类以电影中以流浪汉为代表的人:或许他们并不瞩目,非常平凡,却有着一颗更为剔透的心。他们也热爱自己的生命,努力抓组每一线生机;但他们却是能够在危难时刻尽管不舍尽管胆怯仍然能够选择把生留给或许相识不久的同伴孕妇儿童的人。相较之大无畏式的光环,其实我最为这一类人所感动所震撼。他们在能够作为正面教材的同时更为鲜活,因为我在流浪汉挡住疯狂的丧尸回头看秀安和盛京时的目光里,看到了一个第一次出手保护他人的人的胆怯,看到了一个很努力很努力想要幸存下去的人对生命对世界的留恋,看到了他目光里对两个并不是他至亲至交的祝福与期望。

  写到这里,好像慢慢解开了困扰我这个选择困难症多年的问题:孟子所言“性本善”,人的怜悯人的爱;荀子所言“性本恶”,人的贪婪人的黑暗。似乎在不同的场景中两者都很有道理,那么到底“性”是善是恶呢?其实关于“性”,此时的我更想把它定义为一种纯粹,一种出发点,是不具有善恶之分的。纯粹的近乎本能的东西,而纯粹所衍生的东西本身就已经不再纯粹,定性也就不应该再往上追溯,而取决于当事人本身基于价值判断做出的价值选择。

  接下来笔者还想再提一提主人公的变化及其女儿,这也是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电影叙述暗线。父女情、孩童纯粹的善良、一个利益取向到人情味儿十足的转向。我沉迷那个忙于工作的父亲眼里的歉意,沉迷那血迹斑斑的大手紧紧握住小手,沉迷秀安眼里的泪水和缥缈的歌声。父女的对白从父亲的道歉到女儿的道白到无言的分别,一个短暂的晚上和白天,所幸留在秀安眼里的是最好的父亲。

  (很喜欢秀安的眼神)

  结局着实让人惊了一惊,观影时我也无比庆幸,“啊好险啊”。但后来想想,我想称之为一个“唯美”的结局,虽然给观众一个相对不那么沉重的心情结尾,却似乎与电影本身的伦理道德强烈的冲突感不太吻合。这个时候必定会有人提到《首尔站》的结尾:金常务一直坐在火车驾驶室,尾随秀安和盛京进入隧道。秀安和盛京被枪杀,士兵发现误杀后尾随其后的金常务就成为了列车上唯一活下来的人。对于这个结局,虽然它的冲突感的确十分强烈,但是却很难自圆其说。没有道理上了一个会动的火车头的人不去驾驶室找刹车,那么躲在驾驶室不被发现也就很难成立。所谓综上两种结局,我更倾向于:秀安和盛京被枪杀,没有被发现误杀,整部列车无人幸存。虽然不是happy ending,却平添了现实感和遗憾结局特有的魅力。

  总而言之,虽然不太赞成丧尸片这个称呼,仍然想套用一句话“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丧尸片。”

上一篇:OK镜成年人可以矫正配戴吗?
下一篇:10个关于避孕的羞羞的问题 成年男女都要清楚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