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未成年人 | 用法律呵护青少年成长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8-06
手机版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社会都要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全社会应动员起来,上下同心,学习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共同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1

  未成年人的成长,关键在父母的言传身教。

  家长朋友们要切实提高自身素质,用正确的思想、高尚的人格、良好的言行为孩子做出表率。建设良好家风,构建和睦家庭,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帮助未成年人打好人生底色。

  2

  未成年人的成长,需要学校的精心教导。

  各级学校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实施校园安全保障,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完善校规校纪,依法处置欺凌事件。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

  3

  未成年人的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保护。

  全社会各单位、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要有效履行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义务,加大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力度;同时以各种方式、从多种渠道关心、支持未成年人事业,促使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要落实司法保护职责,依法处置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加强未成年人审判业务专业建设,深化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的法律监督。

  2021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保法》)修订案正式施行。

  作为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群体的综合性法律,最新修订的《未保法》新增“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两篇专章,条文从72条增加至132条,全面充实了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网络、司法六大保护的内容,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

  “鸡娃”不可取

  保障未成年人休息娱乐时间

  新修订的《未保法》在家庭保护方面,对监护人的监护职责作出全面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保障未成年人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等。

  2

  关注留守儿童监护人要听取未成年人意见

  新修订的《未保法》特别关注了“留守儿童”。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外出务工等原因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完全履行监护职责的,要求其委托具有照护能力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代为照护;无正当理由的,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照护。

  3

  保护受侵害未成年人增设强制报告制度

  性侵害是未成年人遭受犯罪侵害的主要犯罪类型之一。为破解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发现难”的问题,新修订的《未保法》增设并全面确立了强制报告制度。

  最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更需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规范自己的行动,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原文来源:原创整理

上一篇:成长不满的0转0级冰雪魔,一个操作就有了质的飞跃?
下一篇:原创《无主之城》杜淳变沧桑大叔,男友力爆棚,网友:怎么样都喜欢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