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space Guide to Meditation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7-22
手机版

  转眼间,新冠肺炎已横行近一年。

  国内疫情虽然及时得到了控制,但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反弹。

  而国外则是愈演愈烈,甚至滋生了更多危险。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纽约去年已经发生了447起凶杀案。

  成为近十年来最血腥的一年。

  

  日本则是祸不单行。

  先是推迟了东京奥运会,现在又考虑暂时宣布紧急状态。

  甚至还出现了崇拜新冠病毒的「宗教群体」。

  

  这些不容忽视的现象,都指向了一个问题:

  疫情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更影响着人们的心灵。

  因为疫情,我们更容易变得愤怒、悲伤、抑郁、浮躁……

  就在此时,Netflix献上了2021年的第一针强心剂。

  深夜刷一集,幸福感倍增——

  

  「冥想正念指南」,听起来很玄学吧?

  先别急着退出。

  其实,冥想作为一种锻炼心智的方法,已经被科学证实有效。

  科学家通过扫描僧人冥想前后的大脑,发现了神经可塑性。

  ?也就是说,大脑是可以改变的。?

  

  冥想,就相当于是给大脑做锻炼。

  通过长期训练,使人思路更清晰,情绪更稳定。

  减少压力、挫折、抑郁、痛苦。

  增加幸福感、耐心、包容心、同情心。

  

  效果很是强大,而且,并不难做到。

  不管你是躺着、坐着还是站着,都可以进行冥想。

  对于初学者来说,具体要怎么做?

  《冥想正念指南》用动画短片的形式,介绍了许多冥想技巧,适用于不同的心理问题。

  比如压力、伤痛、愤怒等等。

  画风可爱,配音舒适,还特意出了中文配音版本。

  可以说是非常实用了,难怪拿下了9.1的高分。

  

  接下来,鱼叔就来介绍片中提到的几种实用冥想技巧。

  1. 专注冥想

  我们的思绪就像一只跳来跳去的猴子,除了睡觉,几乎没有任何喘息的空间。

  如果此刻你心情很烦躁,就可以求助于最基本的专注冥想。

  

  专注冥想的要领,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点上。

  它可以是一个词语、句子,一种视觉想象,也可以是最基础的动作——呼吸。

  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呼吸上。

  用鼻子吸气,用嘴巴呼气,慢慢感受腹部的隆起。

  

  在冥想过程中,分心是很正常的,不必担心。

  你的思绪可能会飘到任何地方,思考任何事情。

  但是,重点来了:

  你需要锻炼自己的控制能力,把注意力及时拉回来,回到最初设定的专注点上。

  感受这个集中注意力的过程。

  慢慢学会驯服自己的意念。

  专注冥想的原理,可以用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帮助我们集中意念。

  

  是不是很简单?

  接下来,继续进阶吧。

  2. 视觉化冥想

  视觉化冥想,能够有效缓解压力。

  这是一个不需要努力的冥想技巧。

  

  首先,你可以想象有一束暖光流淌在你的全身。

  从头顶到脚底,周而复始。

  但如果你觉得想象光的形状实在太难,请果断放弃。

  你可以转而想象一处你很喜欢的地方。

  在脑海中尽情描绘那个地方的颜色、形状、声音、气味。

  一开始不用太关注细节,只需要关注自己的感受。

  这样你脑海中的画面就会变得越来越清晰。

  

  这种温和的视觉化冥想,对放松大脑很有帮助。

  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

  只需8周的训练,大脑中与学习和冥想有关的区域就会扩大。

  而与焦虑和压力相关的区域则会缩小。

  但如果不坚持,效果也会反弹。

  

  可惜,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我们不仅容易分心,还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立竿见影。

  别说8周了,就是一周也会劝退不少人......

  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极大降低了现代人的幸福感。

  于是,下面这种冥想技巧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3. 反思冥想

  反思冥想,能帮助我们的大脑更加愉悦、放松。

  片中提到了一位病人。

  他家庭美满,工作顺利,却还是感觉非常焦虑。

  在接受心理治疗时,他被问道:

  「现在你生活中最感激的对象是什么?」

  他不好意思地说,是早晨喝的第一杯咖啡。

  咖啡的香味,冲泡咖啡的过程,都让他感受到久违的宁静与安详。

  

  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世俗对「幸福」的定义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

  生活中的仪式感,其实就很像冥想。

  它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感受当下,感激生活的赠予。

  我们应该多想想这类能让自己轻松快乐的事。

  这种方法就叫反思冥想。

  

  它来源于藏传佛教,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每个僧侣在入寺后,首先需要反思「生命珍贵的本质」。

  初学者需要一周,甚至一个月的时间进行训练。

  例如:

  每天醒来后,先花半分钟感恩自己再度醒来这件事;

  吃饭之前也要暂停一会儿,思考食物从何而来,并感恩它们出现在餐桌上;

  感谢每一个对你表现出善意的人,并且将这种善意传递下去。

  

  反思冥想的关键,在于追问。

  我们先选择一个话题,然后将注意力集中于此,努力追问。

  追问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答案,而是去发现、思索。

  因此,在使用反思冥想时,最好采用第二人称。

  将提问方式从「我怎么想?」

  转变为「你怎么想?」

  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就会越来越好奇,越来越活跃。

  问题的答案没有对错。

  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大家可以每天在睡前回想一下,今天发生的三件开心的事。

  写下来,不断追问、反思。

  这不仅能够在当下增强幸福感,而且还能让日常生活更快乐。

  

  4. 标记冥想

  冥想初学者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难以集中注意力。

  刚想个一两分钟,思绪就飘走了。

  怎么办呢?

  试试标记冥想。

  准备好纸和笔,当走神时,就记录下自己走神的原因。

  然后你就会发现:原来是这个想法、这种感受害我走神了。

  一旦用笔记录下来,就会给我们一种问题已经被解决的感觉。

  这样我们就能将注意力转回到最初的目标。

  下次冥想时,也会在潜意识中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标记冥想是一种极好的抗压技巧。

  科学家曾将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采用标记冥想,另一组采用其他放松方式。

  试验结束后,采用标记冥想的学生,变得更加平和,不再易怒。

  与其强行抗拒压力,不如承认压力的存在,坦然接受它。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压力都不攻自破。

  

  除此之外,片中还推荐了其他几种冥想技巧。

  包括如何善待他人,如何减少病痛,如何应对愤怒,如何激发潜能等等。

  鱼叔也是因为这套动画,才第一次接触冥想。

  每天晚上点开一集,跟着短片的指导做一会儿。

  最显著的效果,就是睡眠质量提高了,平时的坏情绪也更容易得到平复。

  其实,人的心理状态很像大海。

  有时候风平浪静,有时候暴风骤雨。

  而冥想就好比冲浪,让我们摸清大海的规律,进而学会驾驭海浪。

  

  冥想不玄。

  它只是让我们在短暂的时间中,静下心来反思内心世界。

  其实很多时候,人类的心理暗示压倒一切。

  疫情发生至今,大家或多或少有过一些情绪问题。

  尤其是戴着口罩挤地铁、看电影,呼吸困难的时候。

  难免心生烦躁。

  但转念一想,我们还能正常出行,正常社交,这不是很幸运吗?

  还有很多病人被留在了昨天,还有很多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

  和他们相比,我们有什么资格抱怨?

  乐观想想,人类终将战胜疫情。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放平心态,迎接明天。

  

  全文完。

上一篇:引领学习的改变——AECT 2017年会评述与思考
下一篇:优秀作业 | 科学与伦理的天平 ——谈动物实验与人类文明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